一場多年不遇的大地震和海嘯發生後,很多科學家都在推測,地球的自轉有沒有受到影響。美國科學家28日分析說,這場地震可能使地球發生了「搖擺」。
■地球自轉周期有影響
美國宇航局下屬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地球物理學家理察·格羅斯說,在當地時間26日印度洋發生地震的瞬間,印度洋底的一個地質板塊被另一個所擠壓而向下沉,地球的質量向地心集中,進而導致地球自轉周期縮短了3微秒,地球軸心也傾斜了大約2釐米。
但是科學家也認為,由於地球的自轉周期經常發生細微的變動,印度洋大地震對其影響可能是短期的,也不會太顯著。
科學家還認為,在印度洋已發生過芮氏9.0級的大地震之後,太平洋「騷動」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美國西部的太平洋沿岸地區應提高警惕。
■為什麼不見一具陸地動物屍體?
一場罕見的海嘯席捲印度洋島國斯裡蘭卡,至今已有2.2萬斯裡蘭卡人遇難。但令斯裡蘭卡野生動物學家大感驚異的是,他們居然沒有發現一具動物的屍體。海嘯來臨時,高達3公裡的海浪撲向位於斯裡蘭卡東南部的亞拉國家公園,這裡是斯裡蘭卡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基地,有數百頭野象和不少美洲豹在這裡生活。野生動物專家12月29日對路透社記者說:「令人奇怪的是,我們沒有找到一具動物屍體。沒有一頭大象死亡,我們甚至沒找到一隻野兔的屍體。我想,動物也許能感知到這場災難,它們有第六感。它們了解要發生的事情。」
■海嘯為何會突如其來?
專家指出,印尼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處於地震活躍帶,地震發生得較為頻繁,但並不是每一次地震都會引發致命的海嘯。此次海嘯為何會突如其來?原因是它採取了「隱蔽」手段。的確,此次地震產生的海嘯「隱蔽」得非常巧妙:儘管它能以每小時數百公裡的速度在海平面上前進,但它的實際高度不過幾釐米左右,行駛在上面的船隻根本感覺不到。然而,一旦遭遇地勢起伏不平的海岸線、淺灘或相對狹窄的港口,它的猙獰面目就會顯現出來。最重要的是,由於印度洋地區缺乏由計算機、人工觀察、海浪預測等專業設備組成的海嘯預警系統,當海嘯襲來時,人類的脆弱在狂暴的大自然面前便一覽無餘。
對此奇蹟,您有什麼看法,請進入《環球掠影》論壇和大家一起討論相關新聞:
國際紅十字組織警告 海嘯造成死亡人數可到10萬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的亞太地區負責人米西裡指出:「我們面臨的是一個涉及面空前的災難。」這個由國際紅十字和紅新月協會(伊斯蘭國家)聯合組成的國際性人道主義組織稱,他們當前的死亡估計是7.7萬人,但他們擔心還會上……[全文]
太平洋地震帶借海嘯發威 東京極可能下一個遭殃
地震學家日前表示,跟印尼一樣位於太平洋地震帶的日本,已進入另一次大規模地震活躍期,東京極可能成為下一個發生大地震的城市……[全文]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