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遲處死是古時候一種殘忍異常的刑罰,就是要把人活生生的千刀萬剮掉,這種刑罰是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折磨,真是慘不忍睹。古代很多人都被凌遲處死了,他們一般都是一些叛國或者謀反的政治犯或者十惡不赦之徒,當然也有忠臣被冤枉而被凌遲的,總之凌遲這個詞想想就讓人恐怖。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歷史上被凌遲處死有名的人物。
石達開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歲受訪出山,十九歲統帥千軍萬馬,二十歲封王拜相,三十二歲英勇就義於成都。一生轟轟烈烈,體恤百姓民生,生平事跡為後世所傳頌。石達開受刑時,被割一百多刀,他從始至終默然無聲。石達開的凜然正氣和堅強意志使清軍官兵感到震驚。四川布政使劉蓉說他「梟桀堅強之氣溢於顏面,而詞句不亢不卑,不作搖尾乞憐語,臨刑之際,神色怡然,實醜類之最悍者。
袁崇煥
袁崇煥,字元素,生於廣東東莞石碣。明朝末年薊遼督師。後通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邊關任職,得到孫承宗的器重鎮守寧遠。在抗擊清軍(後金)的戰爭中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但因為不得魏忠賢歡心辭官回鄉。明思宗朱由檢即位後袁崇煥得以重新啟用,後皇太極又趁機實施反間計,袁崇煥最終被朱由檢以通敵叛國罪處以凌遲。
當46歲的袁被以極刑凌遲處死。由於京城百姓聽信袁崇煥為內奸的說法,對其無不恨之入骨,於是,袁崇煥的行刑場面極為慘烈,明末散文家張岱的《石匱書後集》有詳細記載:「割肉一塊,京師百姓從劊子手爭取生啖之。 劊子亂撲,百姓以錢爭買其肉,頃刻立盡。開腔出其腸胃,百姓群起搶之,得其一節者,和燒酒生齧,血流齒頰間,猶唾地罵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盡。
方孝孺
方孝孺,寧海人,字希直,他是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後因拒絕為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朱棣殺害。當初,朱棣率軍從北平出發時,姚廣孝把方孝孺託付給朱棣,說;「南京城攻下之日,他一定不投降,希望不要殺他。殺了方孝孺,天下的讀書種子就滅絕了。」朱棣點頭應承。後來朱棣想要方孝孺起草即位詔書。但是方孝孺不同意,觸怒了朱棣,被株連十族,凌遲而死。
洪天貴福
洪天貴福,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長子。1864年7月天京失陷,洪天貴福逃出天京(今江蘇南京),到達浙江湖州。8月末洪天貴福與當地太平軍從湖州出走,打算會合江西的太平軍後北上中原。部隊沿途被清軍緊追,10月9日部隊在江西被擊潰,洪天貴福在附近地區流浪多日,10月25日在江西石城荒山之中被清軍俘獲,11月18日在南昌被沈葆禎下令凌遲處死,年僅十五歲。
耿精忠
耿精忠,遼東蓋州衛人(今營口蓋州),清朝靖南王,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下詔撤「三藩」,耿精忠反,自稱總統兵馬大將軍,蓄髮恢復衣冠,與吳三桂合兵入江西,被清軍鎮壓,遂降,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三藩之亂徹底平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三藩」之亂徹底平息,大學士明珠上奏說:「耿精忠負恩謀反,罪過大於尚之信。」於是康熙帝下詔將耿精忠及其心腹死黨白顯忠、徐文耀、王世瑜等凌遲處死,範承謨子範時崇分割其肉祭墓。
康小八
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被「凌遲」處死的人,是清末大鬧北京城的惡棍康小八,康小八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有一天,他在一家剃頭棚理髮時,發現剃頭匠和一位顧客正在閒談,並大罵康小八不得好死。康小八理髮完後問二人:「你們認識康小八嗎?」二人說:「誰認識這種混帳的東西。」康小八「嘿嘿」冷笑一聲說:「今天康八爺就叫你們倆當個明白鬼。」說著拔出手槍將二人擊斃。康小八被緝拿歸案後,在北京菜市口被「凌遲」處死。
劉瑾
劉瑾六歲時被太監劉順收養,後淨身入宮當了太監,從此改姓劉。弘治年間犯罪赦免後侍奉朱厚照,博得明武宗的寵愛,數次升遷,官拜司禮監掌印太監。掌權後趁機專擅朝政,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為「八虎」之首,時人稱他為「立皇帝」,武宗為"坐皇帝"。劉瑾被捕後,從其家中查出金銀數百萬兩,並有偽璽、玉帶等違禁物。他被認為是當時的「世界首富」。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劉瑾被判以凌遲。聖旨特批「凌遲三日」,然後還要銼屍梟首。先10刀一歇一喝。頭一天先剮357刀,如大指甲片,在胸膛起開刀,一共剮了3天。
凌遲處死真是一種異常殘忍的刑罰,這種是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折磨,真是太可怕了。喜歡歷史的朋友歡迎關注和收藏我的文章。讓我們一起學習歷史,感悟歷史,以史為鑑,以史為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