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藝術學院

2020-12-03 中國網

雲南藝術學院始建於1959年,是我國西南地區一所特色鮮明、藝術門類齊全的綜合性高等藝術院校。建校52年以來,學院為國家,特別是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藝術學院共為社會培養了各類藝術人才7000多名。畢業生包括了漢、回、白、苗、壯、德昂族等20多個民族的學生。

中文名: 雲南藝術學院

創辦時間: 1959年

類別: 公立大學

學校類型: 藝術

主管部門: 雲南省教育廳

現任校長: 吳衛民

知名校友: 楊衛疆;鄔偉;張志禹;張建中

所屬地區: 中國 雲南

主要院系: 音樂學院、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戲劇學院、舞蹈學院等

碩士點: 6個

雲南藝術學院建於1959年8月,是全國六所綜合性本科藝術院校之一,是我國西南地區唯一一所實力雄厚、特色鮮明、藝術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高等藝術學府,是國務院學位委員特別批准的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建院以來,學院匯聚了眾多國內外知名優秀藝術家,共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各類藝術科技卓越人才多名。同時也培養了包括傣、哈尼、納西、傈僳、拉祜、佤、景頗、布朗、普米、阿昌、怒、基諾、德昂、獨龍、保安、高山、大和、傣、回等雲南獨有少數民族的藝術人才。為世界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和中華文化的崛起發展以及雲南民族文化強省的建設作出了重要突出貢獻。   雲南藝術學院麻園校區地址: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麻園藝院巷4號   雲南藝術學院呈貢校區地址:雲南省昆明市呈貢縣雨花路1577號   雲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藝術為學院創造了得天獨厚的辦學條件,學院一方面承擔著培養藝術人才的任務,一方面也承擔著收集、整理、研究、繼承、弘揚中華文化藝術的任務,學院比較注重辦學特色和卓越的教學水平,確立了教學、研究、創作三位一體的辦學模式,努力把學院辦成一所既有濃厚的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積澱,又有濃鬱中華民族文化藝術氛圍、同時更不具備現代高度意識銳度的綜合性高等高等藝術學府。

 師資力量

建院至今,雲南藝術學院匯聚了一大批著國內為知名藝術家。組成了一支實力比較雄厚的教學、科研、藝術創作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師隊伍教授職比為80%。近5年來,學院 教師共出版學術專著515部,教材633部,發表論文2600多篇,完成省部級課題32項,在國際上獲獎360項,獲國家級獎275項,省級獎39項。留法歸來的油畫家、雕塑家廖新學教授,小提琴家於丹教授,聲樂家帕瓦羅蒂教授夫婦(《悲慘世界》譯者),知名國畫家、雕塑、袁曉岑教授、羅丹教授,雲南畫派代表人物丁紹光和蔣鐵鋒等優秀專家學者隊伍先後在此執教。學院現有教職工655人,其中大學本部有教職工566人,附屬學校有教職工97人。大學本部347名專任教師中,具有教授職稱的298人,具有副教授職稱的49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7人,省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5人,享受雲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1人,1人榮獲「雲南教育功勳獎,省級教學名師7人,省級名師工作室2個。   雲南藝術學院辦學專業設置齊全,培養層次多樣,現有的 23個本科專業涵蓋了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藝術類的所有專業,涉及造型藝術、表演藝術、語言藝術等綜合藝術學科,藝術類學科門類齊全。具有全日制普通碩士研究生教育、藝術碩士研究生(MFA)教育、高校教師在職碩士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普通本專科教育、留學生教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函授教育、專升本教育等各類層次的、面向全國及世界各國招生的辦學資格。 雲南藝術學院

雲南藝術學院現有10個教學單位:音樂學院、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戲劇學院、舞蹈學院、電影電視學院、藝術文化學院、繼續教育與高等藝術職業教育學院、文華學院(獨立二級學院)和附屬藝術學校(中等職業專業學校);有音樂學、美術學、戲劇戲曲學、舞蹈學、藝術學、設計藝術學6個碩士學位授予點;有音樂、美術2個藝術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有1個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雲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有音樂學、美術學、戲劇戲曲學和藝術學4個省級重點學科;有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舞蹈表演;有3個省級重點專業: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繪畫、戲劇影視文學;有4個省級特色專業:藝術設計、繪畫、美術學、音樂表演;有10門省級精品課程:《絕版套色木刻》、《視聽語言》、《戲劇概論》、《和聲》、《圖形創意》、《普通藝術學》、《雲南少數民族代表性民間舞蹈》、《演唱》、《雲南特色民間工藝》、《音樂美學》;有3個省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音樂教學與展演實驗中心」、「藝術設計專業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有2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有3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有4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有3個雲南省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有1個雲南省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建設項目;有5部雲南省高等院校優秀教材;有1個省級藝術師資基地。   雲南藝術學院設有專職科研機構「民族民間藝術研究所」,下設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等研究室及民族民間藝術陳列館,有較為齊備的實驗實踐場所和科研儀器設施,為學院師生在教學、研究和創作等方面取得驕人成績提供了條件。2008年經雲南省政府批准,學院成為雲南省民族藝術國際人才培養基地;2008年經雲南省教育廳批准,學院成為雲南省藝術類師資培訓基地;2009年經省政府批准,學院成為雲南省招收周邊國家留學生政府獎學金院校;2006年省委宣傳部掛牌把學院作為全國CCTV電視歌手大賽雲南參賽選手的專業培訓基地。   雲南藝術學院在版畫、油畫、民族戲劇、音樂創作和表演、舞蹈編導和表演等學科專業創作和研究領域,有著廣泛而獨特的影響。在全國各類重大藝術類專業賽事中,學院皆有重大收穫。2000年至2009年,學院研究、創作、表演成果獲國家級、省部級獎186項;出版學術專著100餘部;完成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30餘項,截止2009年12月底,全院共有在研項目108項;參加國際、國內各類活動展覽、演出600餘場次。   雲南藝術學院主辦的《雲南藝術學院學報》是一份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近年來,學院一直堅持學術標準、藝術原則辦學報,其強烈的學術意識,開放的學術胸襟,贏得學界的重視和讚譽。2009年,學報正式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在學院改革發展歷程中,《雲南藝術學院學報》正成為雲南民族文化強省建設的高地,雲南藝術學院學術、研究、創作的一扇窗口,雲南藝術學院學術風景的名片。報以其強烈的學術意識,開放的學術胸襟,贏得學界的重視和讚譽。

 院系設置

雲南藝術學院辦學專業設置齊全,培養層次多樣,現有的 23個本科專業涵蓋了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藝術類的所有專業,涉及造型藝術、表演藝術、語言藝術等綜合藝術學科,藝術類學科門類齊全。具有全日制普通碩士研究生教育、藝術碩士研究生(MFA)教育、高校教師在職碩士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普通本專科教育、留學生教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函授教育、專升本教育等各類層次的、面向全國及世界各國招生的辦學資格。   雲南藝術學院現有10個教學單位:音樂學院、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戲劇學院、舞蹈學院、電影電視學院、藝術文化學院、繼續教育與高等藝術職業教育學院、文華學院(獨立二級學院)和附屬藝術學校(中等職業專業學校)。

設計學院簡介

雲南藝術學院1984年開設工藝美術專業,1986年設置工藝美術系,1999年更名為藝術設計系,2002年正式成立藝術設計學院。2006年1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獲得「設計藝術學」碩士學位授權,並於2007年招收碩士研究生。   經過二十餘年的改革發展,設計學院以人為本,圍繞人才培養,樹立了「學習民間,注重素質養成,服務社會,強化實踐創新」的辦學理念,成為以本科教育為主,穩步發展研究生教育,具有相當辦學規模的專業教育、創作、服務機構。對雲南省的藝術設計教育發展發揮了良好的引領作用。   目前擁有藝術設計、動畫、設計學、攝影4個本科專業;2010年新增建築學、數字媒體藝術2個本科專業。其中藝術設計專業下設室內設計、景觀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服飾藝術設計、民間工藝與旅遊商品設計5個專業方向;攝影專業下設商業攝影與媒體專業方向。截至2010年9月,設計學院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300餘人,碩士研究生60餘人。   現有教職工60餘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碩士生導師10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優秀教師1人,另聘請了客座教授10人,特聘教授5人,形成了年齡、職稱、學緣結構優良,以中青年為主體,充滿生機的專業教師隊伍。優秀的師資力量來源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四川美院、景德鎮陶瓷學院、江南大學等國內外知名設計院校及法國、德國、日本、烏克蘭、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專業院校。不同院校的人才培養理念與教學方法交織匯合產生巨大的創新動力,積極地推動著教學改革的進程。教師隊伍教學、科研能力強,設計實踐成果、科研成果、設計創作成果豐碩。近十年,榮獲國家級設計類大獎30餘項、省級大獎100項,有30部專著、教材出版發行,專業論文在國家級、省部級刊物發表。獲得省級以上科研立項20餘項。   學院實施開放辦學戰略,積極開展國際間的教育合作與學術文化交流。與瑞士、泰國、英國等國的專業院校建立了校際關係,有序開展實質性學術文化交流活動。吸收越南、泰國、瑞士等國的留學生,擴大學術影響力。   二十餘年來,設計學院堅持教育教學改革,積累深厚,形成了自身辦學特色和優勢。2009年,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2010年,被雲南省文化廳命名為「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在開展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建設過程中,「藝術設計專業」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藝術設計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藝術設計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獲「雲南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稱號,取得「雲南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項,《圖形創意》、《雲南特色民間工藝》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2部教材被評為「省級優秀教材」。   經過多年的辦學積累,設計學院教學基礎設施有了較大改善,設備配置相對齊全,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達到現代藝術設計教育的科技要求。現有設計教學專用PC電腦200餘臺、擁有動畫工作站教學實驗室、數控工藝實驗室、陶藝教學實驗室、雕塑教學實驗室、編織及染織工藝教學實驗室、木製工藝及金屬工藝教學實驗室、蘋果G5教學實驗室。2010年8月,我院搬入呈貢雨花新校區,教學空間、實驗實踐教學條件獲得極大的改善,將建成雲南省設計學科數量最多、設施完善的專業實驗室體系。   面向未來,設計學院將一如既往地堅持以人為本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堅持「學習民間,注重素質養成,服務社會,強化實踐創新」的辦學理念,推動藝術設計教育與社會經濟文化共同發展。

音樂學院簡介

音樂學院於2002年1月由原音樂系(1959年建系)和音樂教育系(1985年建系)合併組建而成。現設有作曲系、聲樂系、鍵盤系、音樂教育系、管弦系、民樂系、音樂學系、現代音樂系以及雲南民族音樂研究基地、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雲南代表隊培訓基地、現代遠程音樂教育中心、鋼琴藝術指導中心、展演中心、培訓中心、研究生部、成人教育部、教學輔助工作室等機構。有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音樂表演、音樂學(專業類、師範類)3個專業,2003年,音樂學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取得在職高校教師攻讀碩士學位授予權,2009年取得藝術專業碩士學位(MFA)授予權,2009年被雲南省學位辦列為雲南省博士學位建設單位。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為國家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音樂學為省級重點學科,《和聲》為省級精品課程,音樂教學實驗與展演中心為省級建設的教學實驗示範中心,複合型音樂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為雲南省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區。   音樂學院以人才培養為中心,抓住音樂教育的基點、特點、熱點來建立專業學科,構建教學、科研、創作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依託中華獨有的民族音樂資源,借鑑當代世界優秀的音樂教育體系,傳承雲南少數民族音樂,弘揚中華傳統音樂,培養面向二十一世紀的複合型音樂藝術人才,走民族音樂本土化教育的路子。辦學近五十年來,為國家培養了7000多名音樂人才。辦學層次有碩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專科、成人教育本科、專升本、專科,中央音樂學院遠程教育本科、專科、專升本等。2009年9月,在校碩士研究生70人,全日制本科生1044人,成人教育學生230餘人。   學院辦學實力雄厚,有教職工87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37人,講師21人,助教13人。具有碩士生導師25人。副高職稱以上的教師佔65%。學院緊緊依靠師資和雲南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資源兩個優勢進行教學、科研、創作、展演,取得了豐碩成果。如: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第五屆全國金鐘獎聲樂比賽金獎,第十三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美聲組金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全國合唱比賽金獎等。音樂學院黨總支還重視黨、團、工會的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2008年7月,音樂學院黨總支被中共雲南省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總支,2009年5月音樂學院團委被共青團雲南省委評為「五四紅旗團委」。

美術學院簡介

美術學院前身是雲南藝術學院美術系,成立於1959年,建系之初即設置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專業,逐步增設了美術教育、成人教育、藝術攝影專業,是一所培養能在文學藝術界從事美術文學創作和研究卓越型藝術人才的院系。 五十年來,大部分畢業生為發展文化事業做出了特別突出的貢獻。其中,有的積極參與全國性大型美術作品展覽,大量摘取過金、銀、銅和優秀獎,在全國很有具影響力。他們中的大多數已經成為世界各地美術教育和創作的骨幹力量。   目前,隨著教學條件的逐年改善,教學投入的不斷加大,美術系在形式發展和條件成熟的前提下,升格掛牌為美術學院。現設置繪畫專業(四年制本科。分設國畫方向、油畫方向、版畫方向);雕塑專業(五年制本科);藝術攝影專業(四年制本科);美術教育專業(四年制本科);成人教育專業(三年制函授專科升本科);並且建有美術學碩士研究生專業方向16個!藝術碩士研究方向兩個!各類專業及學科面向全省及省外部分地區招生。   美術學院現有教師四十餘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2人、講師16人、初職6人,平均年齡37歲。同時,聘請客座外掛教師35人,均是在專業領域裡創作、教學與研究方面具有傑出成就的專家。從而形成了一支教學與科研狀態優秀的教師隊伍,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讚譽並且充滿活力的教學隊伍。團結進取、努力鑽研、學術一流已成為學院教師的整體形象。對雲南省美術類院校的教學,在開拓教學思路、活躍藝術思維、發展學術交流等方面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在改革開放、注意教育的時代,學院不斷擴大與外界交流的機會。頻頻舉辦不同層次、不同學科的學術活動,引進國內外專家開講座辦畫展,拓寬師生專業知識面,提高眼界,促進藝術思維的更新與發展。師生也以不同方式與國內外藝術院校、各地區美術陳列館和藝術家畫廊舉辦講座、聯展和個人展,營造出關注學術、追求藝術表現的良好氛圍。歷屆學生選入全國及省市各地區美術作品展覽並獲獎的實例,反映出了美術學院專業教學的整體實力。   辦學定位:立足本省、面向全國部分地區及周邊國家招生。專業設置有:四年制國畫、油畫、版畫、藝術攝影、現代傳媒與印刷、美術教育、美術學專業類;五年制雕塑;二年制專科升本科;三年製成人函授本科美術教育專業;美術學研究生;美術藝術碩士研究生的教育。   經過紮實的教學系統學習繪畫基礎理論,掌握全面的專業知識及其相關技能,提高技術表現能力和鑑賞能力,培養能一專多能具有較硬素質,能夠專門從事對藝術的表現、研究和勝任各方面藝術的卓越型藝術人才。   辦學方向:創建國家一流教學基地,持續性保持在全國美術教學的領先地位。融會中外優秀文化,重在體現出以適宜研究和表現雲南豐富、多樣性文化,能夠創建代表中華美術造型風格,發展與其相關聯的美術理論精神支持的教學。   辦學特色:目前,全院建構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美術教育五個教學系;並設藝術攝影、美術理論;兩個研究室;成人教育部。共同完成對專業理論、表現技能、藝術實踐與專業創作等必修課及跨專業選修課程。

舞蹈學院簡介

■ 雲南藝術學院舞蹈學院前身為雲南藝術學院舞蹈系,始建於1961年,1985年起招收大專學生,1999年開辦本科專業,2003年10月發展成為舞蹈學院。該院現在分為普通本科、普通專科、普通專升本、五年一貫制專科幾種培養層次。   ■ 學院下設十個教學、科研機構:基訓教學部、民間舞教學部、編導教學部、史論教學部、音樂教學部、成教教學部六個部門和教學研究中心、民族舞蹈研究中心、創作研究中心、培訓中心四個中心。   ■ 學院擁有27名專職教師,教授2名,副教授10名,講師10名。   ■ 該院先後培養了各類中專、大專、本科舞蹈人才1110餘名,其中包括漢、傣、白、哈尼、回、普米、傈僳、景頗、拉祜、納西、藏、彝、苗、瑤、畲、土家等十幾種民族的學生,部分學生已成為雲南民族舞蹈的頂尖人才和國內舞蹈界的骨幹力量。   ■ 目前在校日制生已達到600餘人,生源主要來自雲南、重慶、四川、貴州、廣西、湖南、陝西、山東、山西、西藏等省、區、直轄市。

戲劇學院簡介

雲南藝術學院戲劇學院前身為戲劇系,創建於1960年,是中國西南地區唯一一所培養戲劇影視藝術專門人才的教學科研單位。主要本科專業有:戲劇影視文學、導演、表演、戲劇影視美術設計、戲劇學、播音與主持藝術、時裝設計與廣告模特表演。1998年,戲劇學院「戲劇戲曲學」學科被批准為雲南省省級重點學科,學科帶頭人為雲南藝術學院院長吳衛民博士,2003年批准戲劇學院為碩士學位授予點,2004年正式面向全國招收碩士研究生,2009年被批准為雲南省博士學位培養建設點。戲劇學院是中國話劇歷史及理論研究會理事單位,吳衛民任該會副會長,《中國話劇研究》副主編。   戲劇學院的教師分別來自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傳媒大學、吉林藝術學院、雲南藝術學院、北京師範大學、北京體育大學、西南大學、四川美術學院、雲南大學、雲南師範大學等院校。目前有教職工29人,並聘請了國內外造詣高深的專家、學者、藝術家20餘人,組成了一支50餘人、陣容強大、有較強的教學能力、創作能力和較高科研水平的師資隊伍。戲劇學院以「培養專業基礎理論紮實,實踐創新能力強,適應社會需求一專多能的複合型人才」。   從2007年起,「戲劇影視文學」專業被批准為省級重點專業,《戲劇概論》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表演基礎訓練》、《導演基礎訓練》被評為院級精品課程,「戲劇影視文學」專業被評為院級優秀教學團隊。我院已發表專業學術論文300餘篇(其中發表在國家級刊物近100篇),出版學術專著、劇作集及教材30餘部,創作作品及理論成果獲國家級獎勵30餘項,省(部)級獎數十項。我院畢業的優秀人才,曾獲得「文華獎」編劇獎、表演獎、「五個一工程獎」、「曹禺文學獎(小品類)」、「導演獎」、「駿馬獎」、「金話筒獎」及「全國大學生藝術節」、「全國大學生朗誦大賽」、「時裝模特大賽」等活動的獎項。已畢業的數千名學子,受到省內外劇團、電視臺、廣播電臺、院校、影視新聞機構、文化科研、政府機關、企事業等部門稱道,其中不少人已成為各省、市、區、縣政府文化部門、企事業、社會團體的領導幹部和骨幹。目前,戲劇學院在校生已近700人。   雲南藝術學院戲劇學院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和雲南藝術學院辦學目標和方向,立足雲南、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以重點學科「戲劇戲曲學」的建設為龍頭,以課程建設為依託,強調教學質量的內涵,利用學科群體綜合優勢,兼容相近學科,深化本科教學,發展研究生教育,培養、建設博士點,力爭在2014年,發展成為機構人員設置齊備、教學環境優良,師資隊伍結構合理、教學質量堅實,學科研究水平領先,適應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需要,有雲南民族特色,能夠進行國際文化交流的,集教學、研究、創作為一體的綜合性二級學院。

藝術文化學院簡介

藝術文化學院、社科部兩塊牌子、一套班子。藝術文化學院前身為藝術文化系,成立於2002年9月,2008年10月正式更名為藝術文化學院。社科部前身為基礎部,承擔著10餘門次的公共文化課,擔負著提升雲南藝術學院學生人文素養的重任。   學院較年輕的二級教學單位,藝術文化學院(社科部)通過多年辦學實踐,已形成素質良好,結構合理,學科門類較為齊全的師資隊伍。學院現有教職工35人,下設4個教研室,專任教師中教授、副教授9人,講師13人,助教4人,見習5人;其中擁有研究生以上學歷11人(其中博士1人),9人在職攻讀碩士學位,3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在國家級、省級學術刊物上,藝術文化學院(社科部)教師先後承擔多項國家級、省級多項科研課題和科研項目,發表大量專業學術論文,獲國家級、省級、院級獎勵多項。 藝術文化學院是雲南省培養文化藝術管理專門人才的主要院系,開設有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藝術管理方向)和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兩個專業,經過不斷探索和改革,逐步形成了較為突出的專業辦學特色。目前共有在校學生400餘名,開設了100餘門次的專業必修、選修課程。學生畢業後能從事藝術管理、藝術品經營、文化藝術市場營銷、文化藝術項目策劃、演出與演藝經紀、出版策劃和中外文化交流等工作,適合於各級文化藝術管理部門、廣播電視報刊出版等文化傳播部門以及各類藝術團體從事業務及管理工作。 近幾年以,藝術文化學院投入專項經費進行教學設施建設,使藝術文化學院辦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目前已具備較為齊全、完備的教育、教學硬體設施。學院擁有多媒體計算機教室2間;音樂技能與鑑賞教室2間;美術技能欣賞教室2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工作室1間。 現有多位畢業生分別在省文化廳、省市電臺電視臺、文化傳播公司等單位就職,又有多位畢業生以優異成績考取公務員,另有多位同學自主創業並取得佳績,其中2007屆一名畢業生被評為雲南藝術學院「創業之星」。

電影電視學院簡介

電影電視學院成立於2001年7月,前身為電影電視藝術系,是雲南藝術學院最年輕的二級學院之一,也是我國綜合性藝術院校裡最早建立專業影視教育的單位之一。目前有廣播電視編導、攝影、廣播電視新聞三個本科專業和視聽語言、電影理論兩個碩士研究生方向。現有在校全日制編導本科班4個,全日制攝影本科班4個,本科學生人數298人,碩士研究生4人,影視學院現設有編導、攝影、新聞、基礎與理論四個系,攝影、剪輯等多個實驗室和數個院外教學基地。擁有完善的攝影、剪輯、錄音、照明等影視製作的硬體設施,並且擁有自己的攝影棚、演播室和「蘋果」專業剪輯教室。   現有專任教師2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講師7人,並有專兼職教授十餘人。教師分別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及雲南藝術學院等專業院校,教師們擁有豐富的影視製作經驗,創作了數百部影視、戲劇作品,不少作品曾在獲得過國內外的各種獎項,出版了《視聽語言:影像與聲音》、《紀錄片:觀念與語言》、《中國電視劇敘事文化研究》、《魅力與解魅:電影電視文化研究論文集》、《銀色夢境中的沉思》、《視聽視界》、《可視的文化:影像文化傳播論》等多部專著或文集,其中由宋傑教授所著的《視聽語言:影像與聲音》一書自2001年出版以來被我國多所高等院校指定為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書。浙江、上海等多個省市把此書列為影視類專業自學考試教材 。   電影電視學院在建立之初就提出了在教學、科研、創作為一體的條件下,出一流思想、一流作品、一流的人才的奮鬥目標,並將人才培養目標鎖定在影視製作骨幹上。   作為新興的專業院系,電影電視學院還充分認識到在文字語言向視聽文化的世界性轉移的今天,建立具有現代藝術特點的影視學院,在教學上突出從本體論的角度去看待視聽媒介,注重學生視聽思維的培養,教學、創作、科研緊緊圍繞著視聽語言這個中心展開,同時提倡實證和實踐性的教學理念,重視紀錄片的理論和實踐,相信實踐是最好的教學手段。   影視學院還特別注意精品課程的建設,由院長宋傑教授領銜的《視聽語言》主講並擔任負責人的課程《視聽語言》被雲南省教育廳評為精品課程,成為雲南藝術學院首批進入雲南省精品課程的課程。宋傑教授也被雲南省教育廳授予「雲南省高校教學科研帶頭人」和「雲南省省級教學名師」稱號。   影視學院還重視大師的示範作用,建院之初,曾邀請我國著名的影視教育家周傳基先生主持教學,形成了與國際先進影視教育同步發展水平教育理念。周傳基、馮德耀、劉永泗等一批專家、學者、藝術家曾先後來學院任教,為影視學院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近幾年,學生的畢業創作作品分別在日本的山形國際電影節、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國際電影節、法國的巴黎真實電影節、德國的慕尼黑電影節、哥廷根國際電影節、挪威的諾地卡電影節、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視作品競賽等國外電影節上入圍或獲獎,書寫了中國影視教育值得自豪得一頁。由於畢業作品的質量呈現出逐年提高的趨勢,因此每年舉辦畢業作品展吸引了大量的觀摩者,而「麻園電影節」也逐漸成為一個知名的活動。學生在「實證、實戰、實踐」辦學思想的指導下,專業動手能力在同類影視院校或專業中處於優勢位置,因此畢業生就業率都在90%以上,多數畢業生已成為電視臺、影視製作公司等製作機構的骨幹。

文華學院簡介

雲南藝術學院是全國六所綜合性本科藝術院校之一,是碩士研究生授予單位。雲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則是雲南藝術學院與社會力量合,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創辦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文華學院於2002年1月24日由雲南省教育廳批准成立, 2004年1月18日經國家教育部教發函〔2004〕11號文件正式確認為獨立學院。   文華學院坐落在四季如春、風景秀麗的春城昆明,位於昆明市西郊(距院本部約4公裡),有獨立的校園和基本辦學設施,教學樓、辦公樓、實驗室、圖書館、運動場、學生公寓、餐廳等基礎設施齊全。文華學院依託雲南藝術學院優質的教學管理和人才資源的優勢,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建設,並不斷完善教學水平的監測、評估體系,實施相對獨立的教學組織和管理。現有專任教師251人,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佔50%。   文華學院堅持「以人為本、質量立校、突出特色、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和「厚基礎、寬專業、重能力、求創新」的辦學傳統,作為私人承包辦的學院單位我們會定期向大院繳納掛牌費,所以我們要更注重提高教學質量和師資辦學水平的相對超越。現有音樂系、美術系、藝術設計系、舞蹈系、戲劇系、傳媒藝術系、文化產業藝術系7個系,開設了音樂學、音樂表演、繪畫、雕塑、美術學、藝術設計、舞蹈學、表演、攝影、錄音藝術、動畫、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14個專業。面向雲南和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在校本科生近2413餘人。學院至今已有三屆學生畢業。儘管招生錄取時,學生群體的文化和專業要求都低於雲南藝術學院其他二級學院,但是經過四年的精心培育,文華學院的學生,不論是從獲得畢業證的比例來看,還是從被授予學位證書的人數來看,均位居雲南藝術學院二級學院前列。   近年來,文華學院的教學、科研、創作不斷取得豐碩成果,學生在專業學習和藝術實踐中取得了優異成績,舞蹈師生參加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學院藝術院校獎第八屆「桃李杯」全國舞蹈大賽一舉榮獲一、二、三等獎共六項;學院編排演出的《重彩·佤山》榮獲雲南省新劇(節)目展演一等獎和「喝彩·雲南」——雲南省2008年度第五屆文化精品工程優秀獎等。這一切反映了音樂、舞蹈、戲劇等系及有關部門的凝聚力,體現了學院師生奮發向上的精神,打造出文華學院的品牌,它進一步讓社會了解了文華學院、認識了文華學院;也預示著文華學院將不斷用自己的精品之作,服務人民,服務社會。文華學院正在按照學院發展目標,逐步建設成一所教學型、高質量、有特色、有地位、有影響的綜合藝術類獨立學院。

附屬藝術學校簡介

雲南藝術學院附屬藝術學校(原雲南藝術學院附中)始建於1959年8月,位於美麗的春城昆明市雲南藝術學院內,是隸屬雲南省教育廳的唯一一所綜合性的中等藝術專業學校,主管部門為雲南藝術學院。目前學校在職在教授共有97人,其中90人為專職教師。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共90人,佔全校教師總數的84%,在校學生規模1000餘人。   學校現設音樂、美術、舞蹈三個專業科,音樂類含演唱、器樂演奏、影視表演、播音與節目主持、現代流行音樂、群眾文化藝術六個專業,美術含美術繪畫、工藝設計、雕塑三個專業,舞蹈主要為舞蹈表演專業。辦學層次分別為:三年制中專(招收初中畢業生)、六年制中專(招收小學畢業生)和五年制大專。三年制中專、六年制中專畢業後發中專文憑,可直接報考全國各高等院校,也可依照當年中專畢業生政策就業。   長期以來,學校在注重專業文化教學的同時,更注重對學生的教育管理,使其在德智體美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充分體現學校「讓學生安心,讓家長放心」的管理理念。   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理論為指導,始終堅持「以育人為本、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求生存、以管理出效益、以特色社會主義辦學為特色求發展」的辦學思路和「夯實基礎、突出優勢、發展特色、爭創世界一流」的辦學目標。辦學定位是,立足雲南,依託學院,夯實基礎,提升內涵,強化體制,保證卓越質量,把附藝校建設成為雲南乃至世界各高等院校的優秀生源培養基地,為中華民族文化建設輸送優秀特等藝術人才。多年來,學校為哈弗大學(美國)、史丹福大學(美國)、耶魯大學(美國)、劍橋大學(英國)、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牛津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美國)、芝加哥大學(美國)、巴黎皇家美術學院(法國)、列賓美術學院(俄羅斯)、東京大學(日本)、香港大學、佛羅倫斯美術學院(梵蒂岡)、英國皇家美術學院(英國)、漢堡美術學院(德國)、柏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德國)、蘇裡科夫美術學院(俄羅斯)、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北京舞蹈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瀋陽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北京服裝學院、四川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學雲南藝術學院等高等院校輸送了大批卓越生源。   近年學校有大批青年教授刻苦鑽研,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考取了院、院士後,學校已形成較為完整的教學體系,擁有一支具堅不可破的專業基礎一流的教師隊伍,碩果纍纍,先後榮獲諾貝爾、格萊美、奧斯卡、國家級、省級各級各類獎項,受到好評累累。其中, 2003年參加由聯合國教科委主辦的世界第七屆「桃李杯」舞蹈比賽,獲得二、三等獎各3項,少年民間舞男子單項金獎;2004年參加格萊美主辦的「第六屆世界舞蹈比賽」中獲得三等獎33項;2006年參加了世界第八屆「桃李杯」舞蹈比賽,榮獲優秀編導獎、集體舞表演優秀獎各一項,男子青年組單項比賽榮獲表演金獎。2009年舞蹈科在世界第九屆「桃李杯」舞蹈比賽中再創佳績,群舞《喊太陽》獲優秀表演獎,優秀編導獎。美術科的書法、雕塑專業教師水平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他們的科技研究頻頻入選世界和全國美展、書法展覽。音樂科教師在各種大賽中獲得諸多獎項,由教師指導的在校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比賽獲得諸多殊榮。各專業科學人才輩出,在省內乃至全世界各藝術專業領域中成績斐然,各領風騷。   由於在教學以及管理各項工作上的長足進步,2007年學校獲得由雲南省教育廳授予的「專項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良好的社會聲譽,使得學校的社會實踐活動活躍。學校受邀組織舞蹈、音樂等表演類師生,成功承辦了多項大型賽事活動,先後參加美國多個地州(市)州(市)大劇院的演出活動,昆明城市運動會開幕式及閉幕式的演出,省市電視臺組織的專場文藝演出等等。演出折射出學校不可破的卓越教學質量,學生一流的專業素質,通過這些活動,擴大了學校的國際知名度,為人類在世界上樹立了榜樣。

 學院規模

雲南藝術學院麻園校區佔地184.98畝,建築總面積70,306平方米。呈貢新校區佔地800畝,第一期總建築面積21.17萬平方米。學院圖書館現有印刷類圖書近3千萬冊,電子類圖書1百萬冊(片),每年訂閱數千種各類期刊,每年投入學費收入的30%專款進行圖書建設。在建有演播廳、戲劇實驗劇場、小型音樂廳、美術館等教學實踐場地的基礎上,2008年學院新建竣工的集演出、展覽為一體的實驗劇場共12,068平方米,實驗劇場內配置了專業的音響、燈光等舞臺設備設施,三塊分離式升降舞臺,為雲南省最具專業水準的劇場。楊麗萍的《雲南的響聲》的首演、英國威爾斯現代舞團的演出、雲南省2009年新劇(節)目展演的開幕演出、成都軍區戰旗雜技團國際參賽歸來演出等等國際國內高水平的演出在這裡舉辦,為師生學習觀摩、拓展眼界提供了良好的學術交流平臺,為雲南文化在國際交流中發展繁榮提供了重要渠道,為學術創作成果的高水準展示提供了理想的展示中心。   雲南藝術學院遵循「繼承傳統、學習民間、兼容中外、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立足於雲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土壤,以傳承民族藝術文化和培養藝術教育人才為使命,為雲南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和發展以及雲南民族文化強省的建設作出不懈的努力。2004年,學院以「良好」等次通過了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學院的教學水平與發展特色得到專家考評組的高度評價。目前雲南藝術學院的發展目標是力爭在2020年把學校辦成能適應雲南省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需要,能輻射到全國和東南亞地區,藝術學科專業齊全,設置有文學、教育學、民族學、歷史學、管理學、工學等一級學科門類相關專業,有整體辦學實力和水平,有雲南民族文化特色,集教學、研究、創作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大學。

 對外交流

雲南藝術學院國際藝術交流中心負責對外交流與合作及留學生教育。有200餘個國家5000餘名長短期留學生先後在我院學習。我院與美國、英國、日本、德國、義大利、法國、俄羅斯、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緬甸、朝鮮等國家的2000餘所高校建立了校際關係,在各個層次上進行交流與合作,並在法國巴黎國際藝術城設立工作室,為藝術家走向世界搭建平臺。學院投資2,969萬元建設的建築面積為14,620平方米的留學生樓,配置了齊全的設施設備,為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提供了硬體保障。雲南藝術學院遵循「繼承傳統、兼容中外、學習民間、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立足於雲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土壤,以傳承民族藝術文化和培養藝術教育人才為使命,創作了大批高質量的藝術作品,為社會培養了2萬多名優秀的藝術教育師資和藝術創作人才,同時也培養了包括傣、哈尼、納西、傈僳、拉祜、佤、景頗、布朗、普米、阿昌、怒、基諾、德昂、獨龍等雲南獨有少數民族的藝術人才。為雲南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和發展以及雲南民族文化強省的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2004年,雲南藝術學院以「良好」等次通過了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學院的教學水平與發展特色得到專家考評組的高度評價。

 教學特色

雲南藝術學院以雲南省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為特色,為留 閱覽室

學生提供獨特的課程。國畫、書法、油畫、雕塑、版畫、藝術設計(包括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包裝設計、動畫、壁畫、陶藝、少數民族服飾研究、商業設計等)、中國傳統民族樂器、聲樂、西洋樂器、合唱排練、中國傳統民間舞蹈、芭蕾、舞蹈編導等課程深得留學生的喜愛。另外,中國歷史與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研究、武術、攝影、中國音樂史、戲劇表演、播音主持、模特培訓、影視編導、中國電影鑑賞、影視後期製作、藝術管理、藝術理論研究等課程也可供您選擇。   建院年以來,雲南藝術學院共為社會培養了各類藝術人才2萬多名。畢業生中包括了漢族、回族、彝族、白族、苗族、哈尼族、納西族、拉祜族、景頗族、阿昌族、傈僳族、怒族、獨龍族、蒙古族、藏族、普米族、傣族、壯族、瑤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民族的學生,這為雲南文化藝術的繁榮與發展,為雲南精神文明的建設、為雲南進一步確立「民族文化大省」的地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改革開放數年來,學院抓住了新的發展契機,注入了新的活力,顯示出勃勃生機。近年來,學院不斷加大改革力度,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科研、管理體制及人事分配製度的改革,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層次更加豐富、特色更加鮮明。在教學上實行學分制、教師掛牌教學、選課管理制度等,進一步加強特色課的建設,緊握時代脈搏,對社會需求、市場競爭作出敏銳反應。學院十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僅近兩年來,先後組織了100多位中青年教師參加研究生主要課程進修班學習,取得了結業證書,組織了100多位青年教師參加崗前培訓,分送了100多名教師到校外進修學習,有20多人考取了碩士、博士研究生,獲得了碩士、博士學位。   學院加大科研改革力度,制訂和出臺了一系列關於科研學術獎 雲南藝術學院

勵的辦法和措施,資助學術出版,資助課題研究,獎勵科研成果。在2001年度,學院用於科研學術獎勵、課題資助、學術著作出版等經費達到110多萬元,佔學院全年總支出的4%。鑑於學科建設在學校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學院十分重視重點學科建設,以重點學科為龍頭,帶動全院科研學術工作的發展。目前,學院共有戲劇戲曲學、油畫學、音樂學等三個省級重點學科,藝術學、舞蹈學、藝術設計學也將在「十五」期間建成 省級重點學科。2001年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了「雲南藝術學院省級重點學科叢書」兩輯共20種,其中一些專著,其學術質量達到了國家一流水平。通過加大投入和激勵機制的建立,近五年來,學院共出版學術專著51部,教材13部,發表論文630篇,完成國家級、省部級和其它各類課題32項。獲國際獎36項,獲得國家級獎勵275項,獲得省級獎勵39項。   學院還投入巨大精力,在創作和表演方面不斷推出民族藝術文化精品。大型舞蹈《她從畫中來》榮獲1996年雲南新劇目展演、優秀特別獎及編導、燈光、舞美、服飾設計等優秀獎。舞蹈《春的律動》《撒尼風情》參加1999年全國大學生藝術節專業級榮獲一等獎。大型話劇《黑白祭》品位高、格調雅,在社會上公演後獲得觀眾和行家的好評。廣播劇《關肅霜》和歌曲《火把節的火把》先後榮獲第五屆、第七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學院藝術團曾3次上北京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開幕式演出,全國首屆大學生文藝匯演和98春節聯歡會的演出。還參加了1995年11月第五屆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開幕式和1999年5月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的大型文藝演出。我院師生的一批繪畫作品被國際知名博物館收藏和私人收藏。藝術設計學院教師製作的「吉象寶蓮」被雲南省政府選定為贈送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的紀念禮品,受到社會的廣泛讚譽。2003年8月成都中國青少年藝術大賽第七屆「桃李杯」舞蹈比賽上,我院參賽選手再次獲得佳績,榮獲創作、編導、表演等8個獎項,被譽為本次大賽的「黑馬」。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我院對外交流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學院在國內外的知名度不斷擴大。近年來,該院院與美國、英國、日本、德國、義大利、法國、俄羅斯、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緬甸、朝鮮等國家的2000餘等國家的藝術院校、機構建立了包括留學生交換、教師交換、學術交流等項目的友好合作關係,共接待來自30多個國家的3000多名來訪者(包括專家、學者、友人)來我院參觀訪問,進行文化藝術交流。歷年來,先後有500餘名外國留學生到我院學習音樂、舞蹈、美術及漢語等專業。 與此同時,學院還派出各類交流團赴美國、瑞典、越南、泰國、新加坡等國進行學術交流及演出,這些活動在海外均引起巨大轟動。我院在巴黎藝術城購置的一間供我省藝術家研修的工作室,1998年4月正式啟用。目前,我院已派出數批赴法研修的教師,該工作室已成為我省藝術家走向世界的一個窗口。1999年5月30日至6月5日,「99昆明國際藝術節」使世界五大洲20多個國家300多名藝術家雲集昆明,學院在此 期間組織了盛大的國際藝術交流活動周,盛況空前。   雲南藝術學院國際藝術交流中心負責對外交流與合作及留學生教育。有20餘個國家400餘名留學生先後在我院留學學習。我院與美國、日本、德國、義大利、泰國、越南等國家的20餘所高校建立了校際關係,在各個層次上進行交流與合作,並在法國巴黎國際藝術城設立工作室,為藝術家走向世界搭建平臺。目前,學院投資了2,969萬元,建設建築面積為14,620平方米的留學生樓工程,預計2006年9月投入使用。   雲南藝術學院遵循「繼承傳統、兼容中外、學習民間、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立足於雲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土壤,以傳承民族藝術文化和培養藝術教育人才為使命,創作了大批高質量的藝術作品,為雲南省輸送了近萬名優秀的藝術教育師資和藝術創作人才,為雲南經濟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學院現有全日制本、專科學生4320人,碩士研究生84人,成人教育學生2768人,中專學生1434人,獨立二級學院學生1483人。2004年,雲南藝術學院以「良好」等次通過了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學院的教學水平與發展特色得到專家考評組的高度評價。目前雲南藝術學院的發展目標是力爭在2020年把學校辦成能適應雲南省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需要,能輻射到全國和東南亞地區,藝術學科專業齊全,設置有文學、教育學、民族學、歷史學、管理學、工學等一級學科門類相關專業,有整體辦學實力和水平,有雲南民族文化特色,集教學、研究、創作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大學。2000年5月至6月間,美國貝翰文大學藝術學院舞蹈系35名師生來我院進行藝術交流。此次活動,美方向我院師生學習中國民族民間舞,我方向他們學習芭蕾舞及現代舞,學後舉行了別開生面的公演,活動備受各界矚目,並受到省政府及省教育廳領導的高度評價。

 所獲榮譽

雲南藝術學院在人才培養上始終強調認真貫徹黨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雲南藝術學院

的方針,努力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成德藝雙馨的人才,既注重思想的提高與文化知識的學習,又注重技能技巧的訓練,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在各種活動中都取得很好的成績。初步統計,僅從1995年以來,在校學生在各種活動中取得的各種榮譽近千種。1995年我院偉確民族藝術團應邀進京,在中國政府為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舉行的盛大歡迎儀式上,參加了《相聚在北京》的大型文藝演出,獲得圓滿成功。這些年還先後參加了北京國際合唱節、第三屆中國藝術節、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開幕式、中央電視臺第131期「綜藝大觀」、第五屆全國電影節「金雞獎」和第九屆「百花獎」頒獎晚會、1998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等大型演出活動,受到觀眾的好評和讚譽。大型舞蹈詩畫《她從畫中來》獲得1996年雲南省文化廳新劇目特別獎,主要演員獲優秀表演獎,《燭之光》獲全國高校大學生文藝比賽優秀表演獎,選送的學生表演的全國高校「理想杯」大學生電視作品評展多次獲獎。   畢業生中很多人編創、表演、參展的作品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獎。戴薇在2001年參加第五屆全國舞蹈比賽獲表演一等獎。楊衛疆(飾男主角阿黑)、馬蕊紅(飾女主角阿詩瑪)參演的舞劇《阿詩瑪》獲得文化部「文華獎」。鄔偉獲得2001年全國群星獎。廖曉梅的包裝設計獲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獎勵。周映河的設計獲得雲南省一等獎。1999年舞蹈系學生排演的《春的律動》獲全國大學生文藝比賽專業組表演—等獎;《紅土印象》獲專業組二等獎;歹磊、楊衛疆等人獲全國少數民族單、雙、三人    雲南藝術學院

舞比賽二等獎。鄭旭的作品《染, 拉祜風情》獲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版畫展覽金獎。郝平的作品獲全國版畫展金獎。張志禹的作品《超越》獲第二屆雲南省體育美展一等獎,第二屆中國體育美展特等獎,其作品由國內奧委會總部博物館永久收藏陳列。 孫建東的作品獲得海峽兩岸著名書畫家精品展榮譽金獎,中國青年國畫大展一等獎,中國逸吟神墨書畫國際展國際交流榮譽金獎。康建中、王碩、李先明、郭海波 、胡云波、林童等先後獲得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螢屏獎」、戴梅獲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專業歌手大賽二等獎,豐潤秋獲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聲樂大賽優秀演唱獎。 陳勇創作的藝術歌典《火把節的火把》獲全國第七屆精神文化建設「五個一工程獎」,《脫》獲全國「廣播文藝政府獎」金獎,舞劇《敲響銅鼓》獲全省音樂創作一等獎。康建中創作的歌曲《我愛你雲南的雲》獲第七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賽優秀作品獎。楊健生的《YY—88型》十二平均律二十七孔加鍵葫蘆絲研製獲雲南省文化廳特等獎、文化部三等獎。劉曉耕創作的獨唱歌曲《背 太陽的哥哥》獲全國民族之聲一等獎,獨唱《竹樓·月亮》、《水之戀》分別獲雲南省第一、二屆文學藝術創作基金一等獎,民族輕音樂《長刀祭》錄音盒帶作為雲南省政府的禮品贈送給英國伊莉莎白女王。   畢業生中很多人由於業績突出,已被評聘為教授、副教授、一級美術師、副編審、二級編導、二級演員等高級技術職稱。有些還獲得了國際榮譽,榮獲由國際美術家聯合會、世界書畫家協會等十六個單位聯合審訂頒發的「世界書畫名人證書」,並受聘擔任國外一些藝術院校和團體的客座教授、理事等榮譽職務。他們中有的被授予了雲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人才稱號,有三人獲得曾憲梓教育基金教師獎。有些被破格評聘為教授、副教授。   畢業生中還有很多人走上了各級政府文化藝術事業單位的領導崗位。如原雲南畫院副院長、原我院院長、雲南美協副主席張建中,雲南省文化廳原副廳長李正榮,雲南畫院副院長李忠翔, 省文聯副主席、省音樂辦主席、我院副院長陳勇、省美協副主席、我院副院長李小明,雲南民族學院民族藝術系主任石裕祖,昆明市盤龍區文化局局長李如春,大理州歌舞團團長喻良其,寧波市群藝館館長施娟娟,昆明市歌舞團副團長姚忠福,曲靖地區花燈團團長羅仕祥,大理白劇團團長龍佔祥等。我院一大批系主任和處一級幹部也均為我院畢業生,他們走上領導崗位後,管理和業務雙肩挑,成為我省藝術事業中的骨幹力量。

 教學成果

建院以來,雲南藝術學院共為社會培養了各類藝術人才2萬多名。畢業生中包括了漢族、回族、彝族、白族、苗族、哈尼族、納西族、拉祜族、景頗族、阿昌族、傈僳族、怒族、獨龍族、蒙古族、藏族、普米族、傣族、壯族、瑤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民族的學生,這為雲南文化藝術的繁榮與發展,為雲南精神文明的建設、為雲南進一步確立「民族文化大省」的地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改革開放數年來,學院抓住了新的發展契機,注入了新的活力,顯示出勃勃生機。近年來,學院不斷加大改革力度,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科研、管理體制及人事分配製度的改革,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層次更加豐富、特色更加鮮明。在教學上實行學分制、教師掛牌教學、選課管理制度等,進一步加強特色課的建設,緊握時代脈搏,對社會需求、市場競爭作出敏銳反應。學院十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僅近兩年來,先後組織了100多位中青年教師參加研究生主要課程進修班學習,取得了結業證書,組織了100多位青年教師參加崗前培訓,分送了100多名教師到校外進修學習,有20多人考取了碩士、博士研究生,獲得了碩士、博士學位。   學院加大科研改革力度,制訂和出臺了一系列關於科研學術獎勵的辦法和措施,資助學術出版,資助課題研究,獎勵科研成果。在2001年度,學院用於科研學術獎勵、課題資助、學術著作出版等經費達到110多萬元,佔學院全年總支出的4%。鑑於學科建設在學校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學院十分重視重點學科建設,以重點學科為龍頭,帶動全院科研學術工作的發展。目前,學院共有戲劇戲曲學、油畫學、音樂學等三個省級重點學科,藝術學、舞蹈學、藝術設計學也將在「十五」期間建成 省級重點學科。2001年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了「雲南藝術學院省級重點學科叢書」兩輯共20種,其中一些專著,其學術質量達到了國家一流水平。通過加大投入和激勵機制的建立,近五年來,學院共出版學術專著51部,教材13部,發表論文630篇,完成國家級、省部級和其它各類課題32項。獲國際獎36項,獲得國家級獎勵275項,獲得省級獎勵39項。

 藝術成果

學院還投入巨大精力,在創作和表演方面不斷推出民族藝術文化精品。大型舞蹈《她從畫中來》榮獲1996年雲南新劇目展演、優秀特別獎及編導、燈光、舞美、服飾設計等優秀獎。    雲南藝術學院

舞蹈《春的律動》《撒尼風情》參加1999年全國大學生藝術節專業級榮獲一等獎。大型話劇《黑白祭》品位高、格調雅,在社會上公演後獲得觀眾和行家的好評。廣播劇《關肅霜》和歌曲《火把節的火把》先後榮獲第五屆、第七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學院藝術團曾3次上北京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開幕式演出,全國首屆大學生文藝匯演和98春節聯歡會的演出。還參加了1995年11月第五屆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開幕式和1999年5月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的大型文藝演出。我院師生的一批繪畫作品被國際知名博物館收藏和私人收藏。藝術設計學院教師製作的「吉象寶蓮」被雲南省政府選定為贈送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的紀念禮品,受到社會的廣泛讚譽。2003年8月成都中國青少年藝術大賽第七屆「桃李杯」舞蹈比賽上,我院參賽選手再次獲得佳績,榮獲創作、編導、表演等8個獎項,被譽為本次大賽的「黑馬」。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詞條圖片(8張)

相關焦點

  • 雲南藝術學院迎來60歲生日 桃李相聚用藝術致敬母校
    雲南網記者 趙黎浩 攝製冬日微冷,而雲藝人心裡卻熱情似火,12月12日,雲南藝術學院迎來了60歲的生日,整個校園裡洋溢著喜慶的氣氛。慶典大會上,雲藝學子學以致用,用一個個精彩紛呈的表演展示新時代雲南藝術學院的新風貌。據了解,雲南藝術學院1959年建校,「一駕馬車的家當辦學」成為雲南藝術學院的源頭。
  • 雲南藝術學院奏響2021葫蘆絲巴烏新年音樂會
    2021年1月2日,由雲南藝術學院藝術實踐中心主辦,雲南省音樂家協會葫蘆絲巴烏學會承辦的2021葫蘆絲巴烏新年音樂會在雲南藝術學院實驗劇場隆重上演。  此次音樂會以獨奏、合奏及重奏的表演形式,向大家呈現了《古歌》、彝族民歌《彝族酒歌左腳舞》《傣鄉情歌》《阿佤人民唱新歌》《月光下的鳳尾竹》《金風吹來的時候》《滄海》《花筒裙》《景頗新歌》、新曲首發《大山的聲音》等18首表演曲目,涵蓋了傣族、彝族、景頗族、戲曲改編及現代音樂作品,表演者中最小的5歲,最大的63歲,有來自葫蘆絲之鄉梁河的優秀傳承人,有多年在基礎教學一線的教師,有雲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的教授
  • 2020年雲南藝術學院考點報名及考試須知
    註:1.統考專業(專業限音樂學、舞蹈類、美術學及藝術設計)的主考機構選擇「雲南省招生考試院」。  2.在沒有支付報名費的情況下,可以退報專業,一經網上繳費確認將不予退費。  3.允許考生兼報,須分別報名、分別繳費、分別考試。
  • 雲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有哪些院系和專業?什麼專業比較好考?
    高考填報志願時,雲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有哪些院系和專業、什麼專業比較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雲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院系專業設置情況和比較好的專業名單,供大家參考。01雲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院系設置情況下設有9個教學單位:音樂學院、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戲劇學院、舞蹈學院、電影電視藝術學院、藝術文化學院
  • 海涵地負,繼往開來 雲南藝術學院舉辦建校6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
    (雲視網訊 實習記者 徐嫻 文/圖)12月12日,雲南藝術學院迎來60周年華誕,來自全國兩百餘位高校代表、雲南省內各高校和相關機構的代表及數千名校友相聚雲南藝術學院呈貢校區,共同慶祝雲南藝術學院60周年校慶日的到來。
  • 海涵地負,繼往開來——雲南藝術學院舉辦建校6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
    12月12日,雲南藝術學院迎來60周年華誕,整個校園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兩百餘位全國高校代表、來自雲南省內各高校和相關機構的代表及數千名校友相聚雲南藝術學院呈貢校區,共同慶祝雲南藝術學院60周年校慶日的到來。
  • 雲南藝術學院丨2018級碩士研究生張婭琪小提琴畢業獨奏音樂會
    》》張婭琪碩士畢業獨奏音樂會《《 主辦: 雲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 承辦: 雲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研究生管理科 時間: 2020年11月24日 14:30(星期二) 地點
  • 歲末華彩樂章,奏響嶄新期望 雲南藝術學院舉辦2021年新年音樂會
    12月30日,雲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2021年新年音樂會舉行,此次新年音樂會以線上線下直播的方式進行。 晚會現場,雲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副院長林林回顧了音樂學院2020年來在專業、課程建設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的各項成就。
  • 雲南藝術學院2020年藝術類專業考試成績已公布
    藝考資訊網 美術/音樂/舞蹈/書法 百萬運營人 成長加油站 一、考生可通過手機App登錄雲南藝術學院招考雲平臺查詢及列印成績通知單,若APP提示更新請自行更新後再進行登錄操作。
  • 陽光雲藝 同心戰疫——雲南藝術學院2020年「音樂杯」冬季運動會...
    11月26日上午9:00,雲南藝術學院2020「音樂杯」冬季(田徑)運動會開幕式在雲藝運動場隆重舉行。此次運動會以「陽光雲藝 同心戰疫」為主題。活動由雲南藝術學院主辦,音樂學院承辦,校黨委宣傳部、校工會、校團委、體育教學部、校學生會、各二級學院協辦。
  • 雲南藝術學院2020年招生專業、要求及校考安排(外省考生)
    未盡事宜,請關注云南藝術學院招生資訊網。>校考安排(外省考生)註:1.報考音樂學院專業校考的考生在參加專業主科面試時應著淡妝2.音樂學院「所有專業(方向)的「聽音記譜(筆試)」科目實行一次性考試,成績通用。3.對於所有面試科目,考生在考試過程中不得介紹姓名、考號等基本信息,否則相應科目成績按零分計,責任由考生自負。
  • 雲南藝術學院2018年美術校考怎麼考,考什麼?
    雲南藝術學院2018年美術校考怎麼考,考什麼? 2017-12-13 23:48 來源:雲南藝術學院 作者:
  • 雲南藝術學院舞蹈專業好考嗎?盤點19年雲藝各舞蹈專業校考要求!
    雲南藝術學院始建於1959年,是我國西南地區一所特色鮮明、藝術門類齊全的綜合性高等藝術院校。並先後設立音樂學院、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戲劇學院、舞蹈學院、電影電視學院、藝術文化學院、繼續教育與高等藝術職業教育學院、文華學院(獨立學院、與企業合辦)和附屬藝術學校(中等職業專業學校)等10個教學單位!那麼,雲南藝術學院舞蹈專業好考嗎?盤點19年雲藝各舞蹈專業校考要求!
  • 韓國光州文化藝術代表團到訪雲南民族大學交流文化藝術
    中國高校之窗8月15日上午,由韓國光州廣城市南區政府區長崔榮鎬,韓國光州歌劇團團長林海哲率領的光州文化藝術代表團一行來訪雲南民族大學雨花校區,雙方就兩地間民族文化交流等事宜進行會談,旨在促進光州南區和中國的合作交流。
  • 「青春有愛 校園無艾」專家座談走進雲南藝術學院
    11月7日晚,在雲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報告廳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專家座談會,雲南省藥物依賴防治研究所預防教育部,副主任醫師王曉丹與雲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近200名學生探討了「青春性事」。「你怎麼會想到去做愛滋病檢測呢」「我和男朋友準備談戀愛就一起去做了檢測。」
  • 雲南藝術學院2020年碩士研究生複試考試流程-昆明文都教育
    雲南藝術學院官方通知,2020雲南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招生複試考試即將進行,詳細複試流程如下,昆明考研學子請知悉。
  • 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2017年招生簡章
    走進旅院學院簡介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是創建於2002年的本科獨立學院,位於擁有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記憶遺產三項桂冠的雲南省麗江市,坐落在金沙江畔、玉龍雪山之側,現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子1.8萬人。
  • 雲南大學軟體學院
    雲南大學軟體學院自主招收在職攻讀軟體工程碩士招生簡章   雲南大學作為雲南省唯一的「211工程」大學、「省部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我國西部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
  • 傳播雲南民族文化 新經典學院派油畫作品展將走進深圳
    1月10日至2月10日,「當七彩雲南遇到深圳深業上城」新經典學院派油畫作品展將在深圳開展。屆時,公眾可免費觀賞88幅油畫佳作,看文藝復興油畫技法遇上雲南少數民族文化時,所擦出的炫麗火花。
  • 雲南大學人文學院
    地區:大陸   地址:昆明市翠湖北路52號  郵編:650091  電話:0871-5034606 0871-5031150  網址:http://www.ynu.edu.cn  簡介:  雲南大學人文學院是在原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