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光州文化藝術代表團到訪雲南民族大學交流文化藝術

2020-11-24 中國高校之窗

中國高校之窗

8月15日上午,由韓國光州廣城市南區政府區長崔榮鎬,韓國光州歌劇團團長林海哲率領的光州文化藝術代表團一行來訪雲南民族大學雨花校區,雙方就兩地間民族文化交流等事宜進行會談,旨在促進光州南區和中國的合作交流。雲南民族大學副校長高飛,雲南省民族藝術研究院院長馬雲華,省民族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楊要武,原雲南省歌舞劇院院長徐演等出席座談會,來自雲南民族藝術研究院、雲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雲南大學滇池學院藝術學院、德宏州民族文化工作團的負責人或工作人員參加了座談交流。

高飛副校長在座談會上致辭。他表示,希望在雲南省民族藝術研究院的支持下,通過此次來訪交流,對雲南民族大學民族藝術學科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促進學校藝術學科的發展;也希望代表團的藝術家們在雲南發現更多的藝術元素,啟發更鮮活的藝術靈感,為兩國藝術交流做出更多貢獻。

馬雲華院長介紹了雲南省民族藝術研究院的相關情況。他指出,歌劇《望夫雲》締結了友誼,雙方就歌劇的問題進行了多次商談、互訪,感謝中韓兩國文化部門和藝術家們的共同努力,也希望未來進一步促進兩國之間的文化藝術交流。

崔榮鎬區長和林海哲團長也分別就文化藝術交流中的具體內容發表了講話,並介紹了光州舞劇團的基本情況。

在雲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排練廳,中韓雙方還依次進行了風格迥異卻精彩紛呈的聲樂演唱。

據介紹,光州廣城市被譽為韓國的「文化首都」,第七屆亞歐文化部長會議於2016年6月在光州召開。著名作曲家鄭律成出生於光州南區,其作曲的歌劇《望夫雲》描繪的就是發生在蒼山洱海件的美麗傳說。

中國高校之窗

相關焦點

  • 雲南藝術學院
    雲南藝術學院遵循「繼承傳統、學習民間、兼容中外、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立足於雲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土壤,以傳承民族藝術文化和培養藝術教育人才為使命,為雲南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和發展以及雲南民族文化強省的建設作出不懈的努力。2004年,學院以「良好」等次通過了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學院的教學水平與發展特色得到專家考評組的高度評價。
  • 亞洲展訊 | 韓國光州市立美術館北京創作中心第10期開放展
    ,2014年畢業於韓國弘益大學藝術系藝術學碩士。;J光州全南畫廊,首爾,韓國   2016 光州雙年展特別展:光-生-物 光州&中國國際展,亞細亞文化殿堂,光州,韓國   2015 殘疾人非殘疾人文化藝術場-Dameugi2015展,光州雙年展館,光州,韓國   2015 北區廳畫廊女藝術家邀請展,北區廳畫廊,光州,韓國
  • 漢藏文化藝術交流座談會在廣州舉行
    信息時報訊(記者 徐毅兒)「漢藏文化藝術交流座談會」11月25日下午在廣州太和堂舉行。廣東省關愛藝術家公益促進會主席何俊華,廣東地區藏文化愛好者50餘人出席座談會。與會人員就漢藏文化藝術、哲學、歷史等展開交流。
  • 林梅村:黃金藝術所見中外文化交流
    黑海西岸的瓦爾納寶藏中國與歐亞草原的文化交流中國與西方的文化交流最初是從歐亞草原開始的。公元前2400年,阿凡納羨沃文化被北方森林草原的奧庫涅夫文化(Okunev Culture)取代。奧庫涅夫人屬於蒙古人種,是阿爾泰語系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儘管奧庫涅夫文化尚未發現黃金製品,但是該文化流行的紅銅絲耳環和手鐲,顯然模仿阿凡納謝沃文化的金首飾。
  • 從文化角度來研究藝術本質
    深圳大學藝術學部教授黃永健表示,藝術文化研究上升為一門學科,一是由於20世紀90年代中國出現的文化熱現象。人們逐漸重視探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促使人們從文化的角度探討藝術;二是因為1992年藝術學升級為文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藝術理論開始受到學界重視。
  • 剪影藝術大師到訪「678文化街」
    &nbsp&nbsp&nbsp&nbsp想在順德設立工作室收徒弟傳授剪影藝術&nbsp&nbsp&nbsp&nbsp廣州日報訊(記者曾毅)在去年6月被聯合國文化促進會授予「天下第一剪」和「剪影藝術大師」榮譽稱號的李天華大師,上周來到倫教「678文化街
  • 韓國中央大學代表訪問青島農大藝術學院
    韓國中央大學代表訪問青島農大藝術學院 10月22日,韓國中央大學藝術學院李昇求教授、張聖甲教授、徐惠玉教授、金正鉉博士一行到青島農業大學藝術學院訪問。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李在洪、院長宋磊等與來訪客人進行了會談。
  • 俄羅斯藝術的文化特徵
    分析列賓、蘇裡科夫、列維坦、謝羅夫這些繪畫大師,格林卡、柴可夫斯基、穆索爾斯基、拉赫瑪尼諾夫等音樂大師的藝術創作道路和作品,人們不難感受到俄羅斯藝術蘊含的崇尚內在自由、追求精神超越的內在衝動,並從中體會到俄羅斯文化重精神輕物質的基本價值取向。第二,民族性和社會性是俄羅斯藝術的靈魂,也是俄羅斯民族文化精神、特性和風貌在俄羅斯藝術中的集中體現。
  • 中數集團董事長代柳梅:文化資料庫讓民族文化藝術資源活起來
    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擁有燦爛多彩的文化資源,如何讓這些文化資源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熠熠生輝,在數位技術時代爆發出耀眼的光芒,這是時代出的考題。對於答卷,中數集團董事長代柳梅已經給出了答案,「通過高技術手段,將民族文化進行採集提煉和展示,主要目的是讓中國民族文化活起來。」
  • 傳統文化復興的三重意義——訪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研究所...
    今年,傳統文化仍然是與會代表、委員們津津樂道的熱門話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認為,中國的文化要想贏得時代的振興,以飽滿的品質回饋世界,必須讓傳統文化活在今天,達到時代的創造。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協主席範小青表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不是完全復古,而是當代精神與古典趣味的融會貫通。」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理事李延聲表示,「非遺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
  • 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2017年招生簡章
    厚實的文化底蘊雲南大學近百年的深厚人文學術積澱與麗江近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相結合的獨特文化底蘊。除上表中所述項目外,學院與新加坡莎頓國際學院、英國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臺灣亞洲大學、韓國國立昌原大學、泰國孔敬大學、泰國烏達拉迪皇家大學合作項目正在積極洽談中。
  • 藝術VS科技 當達文西遇上圖靈——第58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中國...
    2019年9月上旬,時逢久負盛名的威尼斯電影節及威尼斯藝術雙年展盛大開幕,中方代表團應邀抵達威尼斯參展,同時出席威尼斯市政廳組織的針對威尼斯城土地開發規劃與管理的研討會,中國企業家代表、設計師代表、義大利威尼斯市政府代表及項目規劃主設計師,共同參與探討了關於新老建築的再生保護和商業利用的相關課題
  • 亞洲超一流藝術設計類大學——韓國弘益大學入學宣講會順利舉行
    在本次說明會上,通過陳老師線上的詳細講解,針對同學們疑問的解答,以及直觀的視頻展示,讓同學們充分了解了被稱之為「亞洲超一流藝術設計類大學」——韓國弘益大學。在說明會上,通過韓國弘益大學的宣傳視頻,向同學們多維度展示了弘益大學的學校歷史、獎學金設置、大學宿舍、大學獲獎的優質作品、學校國際交流合作項目、優秀畢業生等。同學們認真觀看。在提問環節,積極向陳老師提問,陳老師對於同學們的提問逐一解答,讓同學們對弘益大學有更清晰的了解。
  • 第一章 文化藝術
    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藝術,經過發掘、整理,已得到繼承並有所提高和創新。  攀枝花工業基地建設受到全國的關注,大批知名的文化人士都前來參觀、採訪或應邀講學,並留下了熱情洋溢的詩詞和墨寶;中央和各省、市也不斷派遣文藝團體來市慰問演出和進行交流。  在攀枝花的文化事業中,企業文化佔有重要地位。全市文化設施,多數是企業投資建設的俱樂部等。
  • 傳播雲南民族文化 新經典學院派油畫作品展將走進深圳
    1月10日至2月10日,「當七彩雲南遇到深圳深業上城」新經典學院派油畫作品展將在深圳開展。屆時,公眾可免費觀賞88幅油畫佳作,看文藝復興油畫技法遇上雲南少數民族文化時,所擦出的炫麗火花。
  • 碰撞與交融 三種不同表現:文化·民族·地域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美術史學史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博士學位,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築系世界建築歷史與理論專業博士後流動站博士後研究員。國際現當代美術館協會(CIMAM)成員,世界雙年展協會(International Biennial Association) 成員,同濟大學和雲南大學兼職教授,《藝術當代》雜誌編委。
  • 青島科技大學與韓國中央大學聯合培養影視與動畫專業藝術碩士(MFA)
    學院設有廣告學、編輯出版學、動畫、漢語言文學4個本科專業,影視動畫1個本科專業,廣告藝術設計、文化產業管理、出版專業碩士3個碩士授權點;我們擁有國家教育部2015年批准的「中國青島科技大學與韓國中央大學聯合培養藝術碩士(MFA)項目」;擁有1個國家動漫創意產業基地人才培養與研發基地、1個校級和文化研究院、1個校級國際影像藝術研究所,1個SCA國際影像藝術中心;設有影視編輯合成、動畫製作等
  • 宋旦漢字藝術美國巡展,讓美國人讀懂中華文化
    7月21日至8月底,「宋旦漢字藝術海外百城展·2016美國巡展」在美國8大城市舉辦了展出交流活動,得到美國社會各界和華人華僑的高度評價,直接吸引10.2萬人觀展。宋旦漢字藝術美國巡展,就是這麼受歡迎。 宋旦介紹,本次巡展全程驅車跨越美國28個州,行程3.2萬公裡,在洛杉磯、舊金山、西雅圖、芝加哥、新澤西、紐約、亞特蘭大、休斯頓8大城市舉辦了8場近2個月的展出交流活動。 許多地道的美國人對宋旦的作品表現出極大興趣,共吸引10.2萬人到現場參觀。
  • 川渝民間扎染藝術交流:傳承非遺文化 照亮多彩生活
    ……近日,來自重慶、自貢、內江等地的扎染藝人和扎染藝術愛好者相聚在古剎聖地聖水寺,交流非物質文化遺產扎染藝術,體驗扎染製作工藝。當天,來自自貢的知名扎染藝人丁永超向大家介紹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扎染藝術的發展過程、藝術特點和製作工藝等。隨後,大家在丁永超的指導下,進行扎染製作,選料、浸泡、擰乾、包紮、染色……大家按照工藝流程,隨心所欲地創作起來。「太神奇了!」
  • 2018中國(北京)葫蘆絲藝術系列文化活動在北京圓滿落幕
    由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普及民族音樂藝術委員會主辦,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樂器改革製作專業委員會支持,北京智弘博睿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承辦,新絲韻葫蘆絲藝術團協辦的第一屆中國葫蘆絲普及教育與發展研討會及系列文化活動於2018年10月1日至10月3日在北京舉行,活動前所未有地跨越中央音樂學院和中國音樂學院兩大高等音樂學府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