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數集團董事長代柳梅:文化資料庫讓民族文化藝術資源活起來

2020-12-05 文旅中國

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擁有燦爛多彩的文化資源,如何讓這些文化資源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熠熠生輝,在數位技術時代爆發出耀眼的光芒,這是時代出的考題。對於答卷,中數集團董事長代柳梅已經給出了答案,「通過高技術手段,將民族文化進行採集提煉和展示,主要目的是讓中國民族文化活起來。」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了2035年要建成文化強國的目標,對中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來說,這不僅是一個明確目標,也是推動文化產業向前發展的動力。

圖為文化大數據產業論壇

11月21日上午,文化大數據產業論壇在京舉行,會議圍繞文化大數據產業體系的建設與發展主題展開,吸引了數位在京政界、學界和業界代表人士參加,其中中國數字文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數集團」)董事長代柳梅作了《五大戰略項目齊頭並進——當好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排頭兵」》的主旨發言,吸引了與會人員的廣泛關注。

文化資料庫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

代柳梅表示,建設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是新時代文化建設的重大基礎工程,也是打通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暢通文化生產和文化消費,融通文化和科技,融通文化門類和業態,推動文化數位化成果走向網絡化、智能化的一個重要舉措,建設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圖為中國數字文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代柳梅

公開信息顯示,中數集團是2011年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代為監管單位,文化和旅遊部為行政管理部門,目前以數字文化主營業務定位並冠名的唯一一家中央文化科技型企業。中數集團的創建,其使命和任務就是圍繞文化和數字強國的文化戰略任務,致力於在文化領域運用網際網路技術、數位技術、多媒體技術傳播中國文化、輸出中國聲音。

據了解,中數集團建設有中國傳統音樂戲劇庫、國家舞臺藝術影像庫、中數文化藝術基因庫、連環畫數字圖書館、國家藝術基金成果展示平臺、舞臺藝術視頻、經典演出等相關資源庫。不管在劇目、規模、質量和專業上,中數集團在國內均處於領先水平。

讓中國民族文化活起來

據介紹,中國傳統音樂戲劇庫主要有五大板塊:第一板塊是中華民族音樂資源資料庫,這個平臺裡有民樂1萬多首,5萬多分鐘,是中數集團打造的一個民族音樂文化的數字藝術殿堂;第二板塊是絲綢之路上的民族音樂賞析資料庫,有2000多首一萬多分鐘;第三板塊為中華戲曲老唱片資料庫,目前有5000多首,1萬多分鐘;第四板塊是中華曲藝老唱片資料庫,涵蓋上百種戲曲種類,包含了2000首2萬多分鐘;第五板塊是京劇絕版賞析資料庫,平臺包括100個專題,200集節目,每年持續更新200集精彩內容。

國家舞臺藝術影像庫主要打造戲曲、戲劇、音樂、舞蹈四個庫。戲曲庫搭建一個國家級戲曲數位化影像平臺,主要收集和展示中國戲曲資源,同時將解構眾多戲曲元素,採訪戲曲表演藝術家,形成戲曲的口述史檔案,目前已經形成建立了文化和旅遊部藝術檔案館。戲劇影像庫,用高品質數位化方式記錄優秀戲劇,包括劇目演出、表演文本、演出音樂等,同時為創作者、表演者建立表演檔案;中國音樂影像庫,梳理國家級音樂藝術團體的優秀音樂表演作品,通過高清影像技術+高品質音樂的拾音技術,進行影像和聲音的記錄;中國舞蹈影像庫,梳理舞蹈門類、技藝、舞譜、舞蹈音樂等,通過影像、音頻、動態等數字採集手段,為舞者形成舞蹈影像庫。

代柳梅強調,中國文化的品種較多,民族文化也具有多樣性,中數集團主要是記錄中華民族完整的發展軌跡,通過高技術的現代手段,把這些民族文化的基因進行了採集提煉和展示,主要的目的是讓中國民族文化活起來。

當好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的排頭兵

中數集團在打造中數文化藝術基因庫中主要做了全漢字庫數字運行平臺、中國古典戲劇資料庫、中國古典小說資料庫、中華民族聲音基因庫四項工作。其中,中國古典戲劇從先秦歌舞到漢唐歌舞,已經建成1200種,5000餘萬字的全文檢索資料庫。中華民族聲音基因庫還在不斷擴容,這個基因庫裡還有三個子庫,分別是方言基因庫、特殊環境聲音庫和民族樂器音元庫。代柳梅強調,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很多地方的方言幾近消失,方言庫的建設必須要撿起來,主要是提升文化自信。

國家文化大數據的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中數集團已經用了10年時間做準備工作。我國文化旅遊資源豐富多樣化,大數據體系建設需要的是採集生產端、創意端、傳播端貫穿標準、協同配合、共同發力。採集端生產端需要4K/8K高品質的錄音、大數據存儲分析,3D等設施設備的支持。在創意端需要優秀的傳譯人才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傳播端需要網際網路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互相支持。

代柳梅表示,中數集團有義務、有責任更有使命去做好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的排頭兵。預計未來五年,中數集團將全力打造中數數字藝術生產線、國家舞臺藝術影像庫、文化藝術基因庫、中數文化和旅遊體驗中心、中數博物館館藏文化數位化8K工程。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責編:賈亭沂

相關焦點

  • 韓國光州文化藝術代表團到訪雲南民族大學交流文化藝術
    中國高校之窗8月15日上午,由韓國光州廣城市南區政府區長崔榮鎬,韓國光州歌劇團團長林海哲率領的光州文化藝術代表團一行來訪雲南民族大學雨花校區,雙方就兩地間民族文化交流等事宜進行會談,旨在促進光州南區和中國的合作交流。
  • 保利集團董事長徐念沙:成為「一帶一路」上的文化使者
    中青在線北京5月15日電(實習生 孟永紅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晨赫)「明者因時而變,智者隨時而智」,在談到「一帶一路」給中國企業帶來的機遇時,保利集團董事長徐念沙說,保利應該發揮行業領軍的作用,發揮專業領先的優勢,在「走出去」過程中,成為「一帶一路」上的文化使者。
  • 俄羅斯藝術的文化特徵
    分析列賓、蘇裡科夫、列維坦、謝羅夫這些繪畫大師,格林卡、柴可夫斯基、穆索爾斯基、拉赫瑪尼諾夫等音樂大師的藝術創作道路和作品,人們不難感受到俄羅斯藝術蘊含的崇尚內在自由、追求精神超越的內在衝動,並從中體會到俄羅斯文化重精神輕物質的基本價值取向。第二,民族性和社會性是俄羅斯藝術的靈魂,也是俄羅斯民族文化精神、特性和風貌在俄羅斯藝術中的集中體現。
  • 安然納米集團:弘揚傳統文化 打造民族品牌
    原標題:弘揚傳統文化 打造民族品牌 媒體團走進安然納米集團    近日,中央重點新聞單位走進山東安然納米集團活動順利舉行,來自全國10餘家中央重點媒體應邀抵達山東威海參觀了安然納米集團產業園,並採訪了集團董事長劉潤東先生及總裁梁浩女士。
  • 中國動漫集團董事長庹祖海在2017中國網絡文化產業年會的致辭
    中國動漫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庹祖海出席2017中國網絡文化產業年會並致辭,他表示,多年來網絡文化保持著高速增長和快速創新,已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文化消費的重要渠道。 首先,我代表年會的主辦方之一中國動漫集團,對蒞臨2017中國網絡文化產業年會的領導、企業代表、媒體界朋友表示誠摯的歡迎!對聯合主辦單位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武漢市文化局,對共同承辦單位武漢文化發展集團和協辦單位武漢文化數字創意與遊戲產業協會表示衷心感謝!
  • 中升集團冠名體育場館 命名中升文化中心
    更是首次在國內場館中配置的頂級賓客服務和便利設施。不僅能夠舉辦國際A級賽事,還能舉辦不同規格要求的演出或文化活動,從1.8萬人觀看的NBA球賽,到一萬人以內的演唱會,中升文化中心都有相應的系統來滿足需要,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國際化大型綜合體育娛樂場館。憑藉其強大的綜合功能、先進的科技應用和管理理念,中升文化中心將搭建一個集演藝、體育、娛樂於一體的文體藝術交流平臺,成為東北亞地區的文化娛樂新地標。
  • 擦亮文化名片 綻放「荔鄉文化」獨特魅力
    增城區文化館  將文化藝術傳播給廣大群眾  「十三五」期間,區文化館立足文化資源優勢,搶抓文化發展先機,探索搭建「一個總館+多個分館+若干服務點」的總分館體系,開展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動,不斷綻放出最樸素的藝術之花,將文化藝術之美傳播給廣大群眾。  1。
  • 北京中外名人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傳承民族精髓 打造文化精品
    北京中外名人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外名人」)始創於1992年,秉承「傳承民族精髓 打造文化精品」之立業宗旨,依託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的公共關係資源和央視傳媒廣告資源的獨特優勢,歷經二十餘年精心鍛造,已經逐漸成為中國娛樂傳媒領域的領銜企業。
  • 從文化角度來研究藝術本質
    丹納在這本書中從種族、地理、自然、制度等方面考察藝術,但那時藝術文化學還沒形成學科。藝術文化學之所以被人們所重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和藝術的交流,引起人們對不同民族藝術差異的好奇心。人們逐漸發現,僅從表面去描述這些差異很容易,但這樣無法探究這些差異形成的根本原因,而這一原因只有在文化中才能找到。
  • 中國·第二十二屆草原文化百家論壇暨科爾沁歷史文化高峰論壇在...
    會議現場 張力軍 攝 4月28日下午,由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發展基金會主辦,內蒙古民族大學和內蒙古科爾沁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第二十二屆草原文化百家論壇暨科爾沁歷史文化高峰論壇在內蒙古通遼市隆重開幕。
  • 蒲公英行動:播撒民族文化的種子
    然而,這些地區蘊藏著大量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資源,需要保護、傳承下去。  自2003年開始,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無數次地往返於城市和邊遠民族地區之間,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教育公平,通過自身的力量把民間美術引進教學,保護民族地區文化的多樣性。在他們之中,有藝術家、美術教育工作者,他們都是「蒲公英行動」的志願者。
  • 中國節日新文創 讓節日裡的傳統文化基因「活起來」
    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傳統節日凝結著我國廣大民眾的文化血脈和精神情感。在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下,在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今天,我們應如何發揮好這些傳統節日背後的人文價值,從而更好得在傳統節日中感受文化自信?
  • 2019亞洲音樂盛典,昀澤唱響文化新高度
    在中國資本積極「出海」的浪潮下,廣西昀澤集團始終不忘文化輸出與資本輸出並重,積極投資文化產業,與國內一些志同道合的企業共同推出「亞洲音樂盛典」這一文化品牌,取得了傲人的成績,用實際行動增加了我國在國際文化領域的影響力。廣西昀澤集團董事長李家峰先生表示,文化大國的氣度就是廣邀全世界的藝術家來華展示自我的氣度。
  • 天津大學:讓歷史文化「活」起來
    每年的「天大·海棠季」貫穿不同文化主題,今年以「綻放新時代」為主題,一語雙關,通過舉辦一系列內涵豐富的活動,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活動舉辦期間,吸引了數萬人到現場來感受大學文化,製作海小棠文化形象以及微電影《海棠花開》、主題明信片等文化產品。同時,學校宣傳部門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通過微博客戶端的直播,感受網絡海棠季。
  • 泉州擬成立文化旅遊集團 整合打包重點旅遊資源
    B【建議】宗教牽手「海絲」 開拓阿拉伯客源王景賢建議,把「海絲」文化和宗教文化結合起來推廣,尤其是向「海絲」沿線國家和穆斯林國家推廣。「泉州有相當多的『海絲』文化遺存,但推廣應該集中面向『海絲』沿線國家。可以把『海絲』文化遺存點串起來,與『海絲』沿線國家互動」。
  • 海峽文化藝術中心 | 中國中建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項目名稱:海峽文化藝術中心 委託單位:福州新區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項目地點: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梁厝村福州,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作為福州市的文化地標,海峽文化藝術中心必然將是一座肩負著文化傳承與創新重任,併兼具地域性和國際性的中國建築。以此作為本次設計的出發點,是中國、芬蘭兩國設計團隊在設計之初就達成的高度共識。《茉莉花》是歌劇《圖蘭朵》中廣為傳唱的東方小調,並早已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符號之一。同時,茉莉花是福州市的市花,在西漢時期就已在福州被栽種,是福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專家談丨張燕:西安打造絲綢之路文化旅遊中心的戰略重點
    通過該組織機構,調查絲綢之路文化遺產資源總量,用圖像、數據確認文化遺產身份,並建設文化遺產基因庫和資料庫,應用5G、大數據、衛星遙感等技術,通過數字資源的共享和圖文傳播,持續延伸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價值。
  • 「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化藝術巨匠作品展」再現經典藝術魅力
    《百年巨匠》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電視臺、中央新影集團、百年藝尊(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銀谷藝術館聯合攝製,是國內第一部大規模、全方位拍攝製作的關於二十世紀畫壇巨匠、藝苑大師、文壇泰鬥的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
  • 山嶽文化的認同與民族精神的紐帶
    只有當兩種文化經過適當時間的衝撞之後,傳統的東西磨去了歷史的厚厚的鏽垢,才能在新的文化模式中找到一個適合於自己的位置。」[1]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中的民間鄉土文化活動又重新復活,並且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表現出了頑強的生命力。山嶽文化及其香會活動作為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也在中華大地上紅紅火火地開展起來。
  • 西藏天珠文化溯源:最珍貴的「活寶石」
    原標題:西藏天珠文化溯源:最珍貴的「活寶石」   天珠,藏語中又稱為「瑟」,為藏密七寶之一。藏民族認為能夠擁有一顆天珠,必須要有很大的福氣和緣分,一旦擁有了它,即是無限福慧的開始。現在,天珠已受到世界各地人們的鐘愛,成為護身、修持、健康的飾品。   天珠,藏語中又稱為「瑟」,為藏密七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