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藝術的文化特徵

2020-12-05 中國財富網官方

俄羅斯藝術的建築、繪畫、音樂、舞蹈、雕塑各種門類,由於物質媒介各不相同,創作方式千差萬別,審美感官作用迥然有異,而具有各自的特色,但都受著俄羅斯文化傳統和氛圍的影響、規範和制約,具有反映俄羅斯文化精神和特質的共同風貌。

第一,崇尚內在自由,追求精神超越是俄羅斯藝術的內在精神,也是俄羅斯文化重精神追求的價值取向的生動體現。

注重精神自由,追求信仰和最高層次的精神價值是俄羅斯文化的主流價值取向,也是俄羅斯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內容。利哈喬夫就說過:「毫無疑問,俄羅斯文化的財富和它廣闊的創造可能性之一在於自由……因此,在俄羅斯哲學中如此關注內在的自由問題不是偶然的。」深深植根於俄羅斯文化傳統並在俄羅斯文化氛圍中成長的俄羅斯藝術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俄羅斯文化精神的烙印,從而崇尚內在的自由,追求精神超越。

這既是俄羅斯文化精神追求的基本價值取向的產物,又是其生動的體現。

「自古以來,俄羅斯文化認為自由自在和無拘無束對於人來說是一種美學和倫理的財富。」俄羅斯藝術崇尚的內在自由,就是隨心所欲無拘無束自覺的自由自在。這是產生於俄羅斯無邊無際的遼闊空間並與之相結合的自由,也是基督教式地追求信仰的大膽無限的自由。俄羅斯藝術對內在自由的崇尚較為典型地表現在抒情歌曲中。利哈喬夫就指出,「什麼是自由意志,在俄羅斯的抒情歌曲中,尤其是有關強盜的抒情歌曲中已經作了很好的界定,這些歌曲並不是強盜們編寫和歌唱的,而是由懷念自由意志的人和較好的農民創作的。在這些強盜歌曲中,農民們夢想無憂無慮的生活和對欺負者的報復。」

如果說,最好在曠野上無拘無束放聲高歌的俄羅斯的拖腔民歌表達的是對心靈自由帶有一絲憂傷的嚮往,那麼,隨著俄羅斯文學藝術在19世紀走向輝煌,衝破一切社會的和文化的束縛而爭取精神的自由,則成為俄羅斯藝術普遍的追求。以列賓、柴可夫斯基、穆索爾斯基為代表的俄羅斯藝術家在竭力掙脫專制和強權的羈絆、尋求民族出路和民族精神的藝術探索中,把通過藝術形式解放自己的心靈和精神作為目標而孜孜以求。分析列賓、蘇裡科夫、列維坦、謝羅夫這些繪畫大師,格林卡、柴可夫斯基、穆索爾斯基、拉赫瑪尼諾夫等音樂大師的藝術創作道路和作品,人們不難感受到俄羅斯藝術蘊含的崇尚內在自由、追求精神超越的內在衝動,並從中體會到俄羅斯文化重精神輕物質的基本價值取向。

第二,民族性和社會性是俄羅斯藝術的靈魂,也是俄羅斯民族文化精神、特性和風貌在俄羅斯藝術中的集中體現。

如果說,通過藝術形式來表現心靈和精神自由是俄羅斯藝術家孜孜以求的目標,那麼這種追求必須以民族精神和社會責任為基礎和前提,放棄民族精神和社會責任的藝術不說毫無意義,至少為有良知的俄羅斯藝術家不屑一顧。正是由於對民族精神和社會責任的堅守,俄羅斯藝術表現出鮮明的民族性和社會性。而一旦民族性和社會性成為俄羅斯藝術之魂,俄羅斯藝術就真正稱雄於世界文化之林。

民族性是俄羅斯文學藝術高揚的美學原則,也是俄羅斯藝術在世界文化之林獨樹一幟的關鍵所在。俄羅斯大文豪屠格涅夫曾說過,離開民族性便沒有藝術。俄羅斯繪畫的一代宗師列賓在一封信中也說:「藝術不可能脫離自己的民族,藝術只有在自己的土壤中,只有在國家最深的內部生長出來,才是最好的藝術。」關於什麼是俄羅斯藝術的民族性,俄羅斯大文豪果戈理曾有精彩的詮釋:「真正的民族性不在於描繪農婦穿的無袖長衫,而在於表現民族精神本身。即使詩人描寫完全生疏的世界,只要他用含有自己的民族要素的眼睛來看它,用整個民族的眼睛來看它,只要詩人這樣感受和說話,那麼,他在這時候也可能是民族的。」儘管果戈理論述的是文學的民族性,但顯然也可詮釋俄羅斯藝術的民族性。

俄羅斯藝術鮮明的民族性一方面突出表現在以俄羅斯民族藝術和民間藝術為藝術之源,不斷繼承和發揚民間藝術傳統,比如格林卡就是在俄羅斯民間音樂滋養下,開創了真正具有民族品格的俄羅斯音樂。另一方面,俄羅斯藝術鮮明的民族性又體現在積極表現民族精神和積極反映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風貌的內在本質,努力展示民族思想感情的表達方式,積極探索民族的出路。在俄羅斯民族音樂之父格林卡那裡,民族性化作了自然而然源源湧出的音樂符號,以使親愛的同胞們能夠覺得自己是在自己的家裡(格林卡語)。用評論家拉羅什的話說,對於格林卡來說,民族性不是偶然披上的外衣,而是他作品的血肉成分。從格林卡起,到以穆索爾斯基和裡姆斯基-柯薩科夫為代表的「強力集團」,再到拉赫瑪尼諾夫、斯特拉文斯基、普羅科菲耶夫、蕭士塔高維奇,一代又一代音樂大師,不僅浸潤於民族音樂傳統和民歌資源而流連忘返,而且醉心於俄羅斯民間音樂的旋律和聲樂配器等音樂形式的自覺運用,更心甘情願地深入俄羅斯民族的文化傳統和現實生活,去探索俄羅斯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徵的音樂表達,從而使俄羅斯音樂以輝煌的成就、別具一格的風格稱雄於世界藝術之林。

應該指出的是,俄羅斯藝術不斷張揚的民族性來源於文化傳統薰陶下俄羅斯藝術家的民族意識的發展和愛國主義情懷的傳承。作為文化精英,俄羅斯藝術家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下,大多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深切的愛國主義情懷。長期生活在國外並在西方國家獲得崇高聲譽的音樂大師拉赫瑪尼諾夫在晚年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說:「我是俄羅斯作曲家,我的祖國無論是在我的精神氣質上,還是在我看問題的觀點上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當希特勒軍隊入侵蘇聯,與蘇聯政權格格不入的拉赫瑪尼諾夫多次舉行義演,並將所得全部捐出以支持與法西斯德國浴血奮戰的祖國和人民。這種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深切的愛國主義情懷不僅在俄羅斯藝術家的作品中自然而然地流淌,而且化為使命意識,促使俄羅斯藝術家自覺地去追求滿足民族需要、表達民族情感和表現展示民族性格的藝術風格,建立藝術的民族學派。可以說,正是衝破西方古典主義藝術奴役的創建民族學派的強烈民族意識,促成了俄羅斯巡迴展覽畫派的崛起和興盛。克拉姆斯柯伊在巡迴展覽畫派崛起時就曾對列賓說過:「我們都長鬍子了,可大家還要讓義大利人牽著手走路,是考慮建立我們自己的俄羅斯畫派、我們民族自己的藝術的時候了。」

俄羅斯藝術高揚民族性大旗,除源自俄羅斯藝術家的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懷之外,還得益於俄羅斯文化悠久的傳統和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資源。它們為藝術家張揚民族性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源泉。此外,俄羅斯藝術張揚民族性更得益於俄羅斯文化受到外來文化衝擊時所具有的強大融合能力和學習創新能力。從彼得大帝旨在使俄羅斯歐化趕上世界發展潮流的改革以來,西方的社會思潮特別是文藝思潮不斷強烈衝擊俄羅斯社會和文化,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現代主義等西方文藝思潮和風格一波又一波漫過俄羅斯大地。西方文化與俄羅斯文化激烈的碰撞,把俄羅斯向何處去的問題尖銳地擺在社會面前,也刺激深受俄羅斯傳統文化薰陶的,包括藝術家在內的文化精英民族意識的甦醒和發展。緊張探索民族出路、尋找社會發展方向的大背景大氛圍,促使俄羅斯的藝術家紮根於民族藝術傳統,不斷從民族藝術和民間藝術中吸取養料,同時又不斷學習,吸收西方的藝術成果和經驗,從而創造出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風格的俄羅斯藝術。

社會性是俄羅斯藝術發展的又一基本原則和旗幟,也是俄羅斯藝術具有經久不衰的魅力的重要原因。

在俄羅斯文學藝術發展過程中,主張為藝術而藝術的不乏其人,但強調為人生為人民而藝術則始終是主流。從車爾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藝術是生活的教科書、具有高尚而美麗的使命的主張,到杜勃羅留波夫關於藝術的人民性主要在於它的內容滲透人民的精神、表達人民的思想情感的解說,得到了多數人認同。

俄羅斯藝術的社會性主要指深刻的人民性,注重為人生而藝術,為人民為社會而藝術,強調藝術家的社會責任,關注作品的社會功能。因此,與文學一樣,俄羅斯藝術最突出的優點和長處就在於: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對人民大眾特別是被侮辱被欺凌的下層百姓充滿人道主義的博愛胸懷和基督般的悲憫情感,對社會的不平不公和假惡醜持尖銳的批判態度,這些品質也是俄羅斯藝術珍品具有永恆魅力的關鍵所在。

俄羅斯藝術作品的社會功能典型地體現在巡迴展覽畫派的藝術傑作裡。文學巨匠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不認識列賓的情況下看了列賓的名作《伏爾加河上的縴夫》,然後在《作家日記》上寫道:「看著這些毫無保護的人們不可能不愛上他們,不能不想到我欠人民的債……這些縴夫往後會出現在我的夢中,十五年後還會在腦際縈繞,要是他們不這樣逼真、淳樸和憨厚,也不會產生這種印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評論反映了巡迴展覽畫派作品巨大的社會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對藝術作品的社會功能的重視是成就俄羅斯藝術走向輝煌的重要因素,但是,現實中這種強調往往有過頭的表現。巡迴展覽畫派的理論家斯塔索夫就認為風景畫不具備教育意義和社會意義而否定它存在的價值。這種對社會教育功能的過分強調往往導致藝術作品審美價值的降低,甚至走向公式化、概念化,蘇聯時期把文學藝術視為教育人民打擊敵人的有力工具而片面突出藝術的社會宣傳功能,進而使藝術成為意識形態的附庸,就是極端表現。

第三,對真善美統一的理想境界的追求是俄羅斯藝術的藝術指向。

真善美的統一是人類藝術偉大的審美理想和不懈追求,也是俄羅斯藝術發展根本的藝術指向和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俄羅斯藝術從遠古時代起就在嚮往心靈自由的基礎上充滿樂觀向上的生活熱情和對真善美的憧憬,而與扭曲、變態、頹廢的藝術指向格格不入。隨著羅斯基督教化,拜佔庭注重超脫塵世實現精神升華的藝術觀念為古羅斯人全盤接受。古羅斯的聖像畫畫家竭力揭示和表現的就是永恆不變的精神價值。

到19世紀,俄羅斯文學藝術以輝煌的成就徵服世界,傲視全球,重要原因就是俄羅斯的藝術很好地展現了俄羅斯民族對真善美統一的憧憬和追求。從車爾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美將拯救世界」的藝術宣言,從格林卡、穆索爾斯基、柴可夫斯基的藝術絕唱,到以列賓、蘇裡科夫為代表的巡迴展覽畫派經典畫作中跳動的俄羅斯精神,正是俄羅斯民族對真善美理想境界孜孜以求的最好解說。就是康定斯基和斯特拉文斯基這些先鋒派藝術家,儘管他們分別在繪畫和音樂領域開了西方現代主義藝術先河,但在其不斷創新的形式裡追求的仍然是理想的真善美。(本文節選自《探索與解讀:獨具特色的俄羅斯文化探析》)

《探索與解讀:獨具特色的俄羅斯文化探析》

仝慧 著

ISBN:978-7-5166-5134-6

新華出版社 2020年6月

定價:62.00元

原文轉自:新華出版社

相關焦點

  • 俄羅斯藝術Russian art:藝術修養以及作品欣賞
    俄羅斯藝術Russian art:藝術修養俄羅斯家庭普遍重視兒童藝術興趣與愛好的培養,並不失時機地培養兒童的藝術感受力和鑑賞力,讓兒童從小就受到藝術的薰陶。俄羅斯人還非常重視充分利用社會文化場館對兒童進行藝術感染與啟迪。
  • 文化之旅:粗略了解俄羅斯的文化和教育
    山腳下,莫斯科河蜿蜒流過;山上就是俄羅斯最高學府——莫斯科大學。莫斯科大學全稱國立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大學,以其締造者俄羅斯18世紀著名的學者羅蒙諾索夫命名。莫斯科國立大學,成立於1755年1月5日是俄羅斯 歷史 上第一所大學,也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大學和教學科研中心。俄羅斯文學和藝術是俄羅斯文化歷史寶庫中瑰麗的奇葩。
  • 海洋文化特徵及中國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與所在區域的海洋環境、資源特點及經濟發展水平密切有關,具有時代的特徵、區域的特徵,以及當代全球一體化發展的特徵。一、海洋是全球聯通的,海洋文化的發展具有開放、傳播以至全球交流的特點。世界海洋文化的發展,與人類生存密切相關,因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不同,而具有明顯的時代特色。1.
  • 是巫術還是藝術——空前絕後的狩獵者藝術文化
    在人類進化史上,晚期智人是猿人向人類演變的最後一個階段,其體質特徵與現代人類相差無幾。晚期智人創造了舊石器晚期文化,開始的標誌是東非遺址出土的標準石器和第一件保存完好的首飾(鴕鳥蛋殼做的珠子項鍊)。
  • 俄羅斯小丑文化
    背景提示:俄羅斯頂級小丑藝術大師奧列格·波波夫今日逝世,俄羅斯多家媒體痛惜悼念。據了解,波波夫1930年出生於前蘇聯。
  • 俄羅斯畫家謝爾蓋·道茨:用藝術透視心靈科學
    原標題:俄羅斯畫家謝爾蓋·道茨:用藝術透視心靈科學  新華網北京6月19日電(記者程雲傑 趙葳)受老子「大方無隅」的思想啟發,俄羅斯藝術科學院院士謝爾蓋·道茨在2013年創作了一幅名叫《局部缺刻黑方塊》的畫作,該作品19日在北京舉辦的其個人畫展中亮相。
  • 俄羅斯最富有的80後藝術名媛:達莎·朱可娃
    原標題:藝術 | 俄羅斯最富有的80後藝術名媛:達莎·朱可娃YTI - 俄羅斯收藏家達莎·朱科娃(Dasha Zhukova)2015年6月10日,全球名流、收藏家、藝術家、美術館長匯聚莫斯科,只為車庫當代藝術博物館
  • 現代神話學丨「蘇俄轉播」和21世紀中文語境俄羅斯文化擬像
    我們大多數人其實對當代俄羅斯流行文化近乎一無所知。這是一個違背日常經驗的結論:作為中國的重要鄰邦,在當前中文網際網路生態環境下,俄羅斯/蘇聯文化傳播廣泛,佔據著重要的亞文化位置。但這些俄羅斯/蘇聯文化的來源都並非一手信息,俄羅斯文化的主動傳播能力是欠缺的,俄文在國內並不流通,和當代俄羅斯文學藝術和流行文化引進衰微。
  • 解讀環境藝術設計的美學特徵,如果喜歡,不妨一看!
    、人文景觀美和地域文化美的綜臺設計。  1.4文化美   城市環境不僅包括社會的、自然的物質,同時也包括民族的、歷史的、區域的、現實的文化內涵,這些內容通過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表現能夠使人們獲得更多的審美體驗。
  • 同濟大學盧濟威教授當選俄羅斯藝術科學院榮譽院士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近日,俄羅斯藝術科學院公布新晉外籍榮譽院士名單,我校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盧濟威教授獲「俄羅斯藝術科學院榮譽院士」稱號。俄羅斯藝術科學院是俄羅斯藝術領域最高學術權威機構,該學院榮譽院士稱號是俄羅斯藝術領域的權威榮譽,獎勵在藝術領域有突出成就和卓越貢獻的藝術家和以其他方式為藝術作出貢獻的人士。
  • 俄羅斯國立特列季亞科夫美術館:借區塊鏈技術開創公眾參與藝術新形式
    日前,俄羅斯國立特列季亞科夫美術館(以下簡稱「特列季亞科夫美術館」)館長澤爾菲拉·特列古洛娃在第七屆聖彼得堡國際文化論壇上公布了一則重磅消息——特列季亞科夫美術館將委託RDI數字集團、區塊鏈解決方案公司Riddle&Code共同推出一個名為「我的特列季亞科夫」的應用程式,利用區塊鏈技術讓「全世界」成為美術館數位化建設的贊助者和畫廊藝術品的收藏者
  • 漢藏文化藝術交流座談會在廣州舉行
    信息時報訊(記者 徐毅兒)「漢藏文化藝術交流座談會」11月25日下午在廣州太和堂舉行。廣東省關愛藝術家公益促進會主席何俊華,廣東地區藏文化愛好者50餘人出席座談會。與會人員就漢藏文化藝術、哲學、歷史等展開交流。
  • 北京俄羅斯文化中心
    2011年7月4日,北京俄羅斯文化中心專門為學習俄語的朋友開設了適合不同級別和需求俄語培訓班。俄語培訓班設有綜合的學術課程,根據俄羅斯聯邦教育和科技部的規定按照符合俄羅斯標準的對外俄語教學方式全面和系統的授課,從最基本的俄語學習到掌握豐富的語言詞彙和語法。
  • 韓國光州文化藝術代表團到訪雲南民族大學交流文化藝術
    中國高校之窗8月15日上午,由韓國光州廣城市南區政府區長崔榮鎬,韓國光州歌劇團團長林海哲率領的光州文化藝術代表團一行來訪雲南民族大學雨花校區,雙方就兩地間民族文化交流等事宜進行會談,旨在促進光州南區和中國的合作交流。
  • 林梅村:黃金藝術所見中外文化交流
    中國新疆、陝西和蒙古國前杭愛省青銅時代的新月形佩飾公元前1800年,安德羅諾沃文化(Andronovo Culture)在中亞草原興起,因在俄羅斯阿欽斯克附近安德羅諾沃村首次發現而得名。一般認為,該文化創造者就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雅利安人。公元前1600年,安德羅諾沃文化傳入米努辛斯克盆地,取代奧庫涅夫文化。
  • 犍陀羅佛像特徵與中原文化
    唐-吳道子--送子天王圖-338cmx35人體藉助衣褶呈現,原為希臘造型藝術的重要特點唐-吳道子--送子天王圖-338cmx35貴霜佛像是犍陀羅後期風格,它可視為希臘化的中亞變體,具有中亞草原民族的體質特徵
  • 書法筆畫藝術形象的空間特徵
    書法的筆畫明明是點線的形狀,為什麼不是線條藝術?最簡明的回答是,筆畫最本質的特徵是非線性的。既然是非線性,那其藝術形體特徵到底是什麼,這的確是一個有趣而新穎的問題。之所以說新穎,是因為筆畫作為結體必不可少的構件,書寫方法一直是傳統書論關注的重點,至於它具有藝術形象的獨立性,完全是一個新視覺。當然,筆畫書寫方法的重要性是無須質疑的,如何認識筆畫的形體特徵也是非常必須的,因為意識決定行為,書法中,形體特徵的把握往往左右了具體書寫方法的形成,是解決為什麼這樣寫的重要過程。
  • 宋旦漢字藝術美國巡展,讓美國人讀懂中華文化
    「儘管一些美國人不懂中文,但是藝術無國界,他們讀懂了漢字藝術裡蘊含的中華文化和東方智慧。」宋旦告訴記者,在美國巡展期間,宋旦漢字藝術及文創作品被美國國會山莊、紐約3H基金會、Bellevue市博物館、GTM公司等眾多機構和個人收藏。2000冊《宋旦漢字藝術》被美國30多家學校圖書館及美國公立圖書館收藏。
  • 大都美術館再推俄羅斯油畫展「伏爾加河之歌」
    俄羅斯的油畫藝術至今已有300年的歷程。18世紀初彼得大帝為振興俄國,實行改革圖強,全面向西歐學習先進的科技、文化,派遣留學生到法國、義大利等國學習油畫藝術,並引進法、意等國的優秀藝術家,興辦藝術院校。
  • 俄羅斯在華留學生大衛:願做中俄文化交流的使者
    大衛出生在俄羅斯聯邦的西南部,一個風景如畫的小城——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弗拉季高加索市。談起學習漢語的緣由,大衛表示,他小時候就對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中國文化對當時的他來說很神秘,蘊含了無限魅力。  高中時,大衛開始自學漢語。「學習漢語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他說,也正是這幾年的自學課程,他取得了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五級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