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的腳步不斷加快,人們對於城市環境美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無疑給城市環境藝術設計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城市規劃的速度非常快,存在很多形式主義和鋪張浪費等現象,亂拆亂建以及很多環境破壞問題隨處可見,這造成了很多城市破壞而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目標就是解決這些問題,並且還要實現城市自然美、人文景觀美和地域文化美的綜臺設計。
1、我國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美學分析 1.1自然美 自然為人類提供著空氣、陽光、植被等環境藝術設計所必須的各類基礎元素,所以自然是城市環境藝術設計實踐以及審美的重要基礎,而自然美也是我國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首要美學特徵。在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經過藝術形式改造的自然能夠更好的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尤其是在追求生態化、低碳化的今天,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所具有的自然美使城市環境藝術設計成為了現代城市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滿足城市居民審美需求的重要特徵。 1.2社會美 城市是人類生存的重要空間,環境藝術設計可以通過系統的設置、建設、組合建築群、園林綠地以及建築來對這一生存空間進行打造,從而使這個生存工件具有更加濃鬱的人文性,並在此基礎上為人們的生活、交際等提供更加良好的氛圍與環境。 1.3建築美 建築是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重要元素,我國傳統的環境藝術設計理念就重視對建築群的組合,通過這種組合不僅可以突出建築個體的特點與形象,同時也能夠讓建築群具有更加和諧的特點以及更加豐富的審美內涵,尤其是當前我國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建築塑造不僅強調了民族性與時代性,同時也重視了創新與協調,這對區域文化以及環境藝術設計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4文化美 城市環境不僅包括社會的、自然的物質,同時也包括民族的、歷史的、區域的、現實的文化內涵,這些內容通過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表現能夠使人們獲得更多的審美體驗。文化美作為我國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重要的美學特徵,需要將自然美、藝術美、社會美、建築美等有機的結合起來,同時要將傳統的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理論、當前的城市環境藝術設計技術以及區域內的城市歷史文化內涵進行高度融合。這一審美特徵不僅推動著我國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同時能夠再現和傳揚一座城市所具有的精神與氣質。

2、環境藝術設計的美學特徵 2.1自然化和人為化 環境藝術的人文性,是指環境藝術系統呈現的對人愛護、關心以及方便的文化精神。每一個環境藝術設計的作品都是以人為本,從人的根本利益和自我價值出發,最終完成構思、設計的。符合人文性的環境藝術才能創造環境藝術的審美,才能使人實現追求美好生活的目的,從而達到善與美的統一。環境藝術是指合理利用自然環境中的物質、能量以及自然現象,因此環境藝術是綠色的藝術與科學,依賴自然環境從而體現美學的「合規律性」。環境藝術的自然性,是系統本身所呈現的自然屬性部分以及環境藝術系統對自然環境的依賴。 2.2整體化和多樣化 環境藝術設計的整體化和多樣化表明了環境藝術設計的系統性美學特徵。環境藝術設計源於環境,又直接通過環境來表現。在這樣的完整系統中,有著各式各樣的藝術美學效果和組合形式。從整體上看,環境藝術設計具備了完整的美學系統,有著合理化的美學形式,整體上表現出一種外在時的美感,也有著秩序化的內在美學效果。而從細節上看,環境藝術設計系統中的不同個體有著自己的獨特美感,比如顏色的美感、材料的美感或者形式的協調美感等。這些多樣化的美學效果,兼具了個體之間的美學差異性和整體化的美學統一性,二者的有機結合使得環境藝術設計無論從整體上還是內部細節上,都表現得更加具體生動。

2.3無害性與正面性 環境藝術的無害性,即環境藝術系統能夠使人與自然之間形成一種意義上的和諧關係。環境藝術是一種創造,要符合美學中關於「自覺」與「自由」規律的理性規劃和審美。所以環境藝術系統應全力使全系統無害,而不能因噎廢食、左支右絀。環境藝術的正面性,則是指要表現的內容和主題必須永遠是歌頌的、喜劇的、肯定的、積極的。環境藝術提出的正面性,尤其是要著重環境中的純淨,主要是指純潔與美好的精神。環境藝術的創造具體來說就是要禁絕汙穢、醜陋與庸俗,顯現潔淨、秀麗與崇高。 2.4實用化和審美化 環境藝術設計的審美化滿足了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追求,同時也滿足了審美精神的享受過程,這種精神的愉悅享受反映出人們的內心真實感情。而這種美感並不直接對環境本身產生影響,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人們的主觀世界。這正和環境藝術設計美學的另一重要特徵,即與實用化有所區別。這一特徵表現出環境藝術設計並不僅是供人們觀賞的藝術作品,而是也具備了某種實用性的美學價值。實用化以現實發展為重點,是環境藝術設計美學特徵的主要形式,也是將美學同現實連接起來的主要方式。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審美化和實用化的統一協調,可以使環境藝術設計的美學特性得到淋漓盡致地展現。
總而言之,現代城市工藝美術設計是一項漫長而複雜的過程,任何現在看似先進的技術均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顯的落後,無法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只有不斷研究,不斷創新,立足於設計任務的標準化與多元化發展方向,才能確保我國現代城市工藝美術設計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