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旦漢字藝術美國巡展,讓美國人讀懂中華文化

2020-11-28 湖南在線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李國斌 實習生 張靖

9月上旬,中國第一位以漢字為創意載體的視覺設計跨界藝術家宋旦,從美國載譽回到長沙。

7月21日至8月底,「宋旦漢字藝術海外百城展·2016美國巡展」在美國8大城市舉辦了展出交流活動,得到美國社會各界和華人華僑的高度評價,直接吸引10.2萬人觀展。

一家三代驅車1000多公裡看展



密西根大學的一位華人教授,帶著兒子、孫子開車到芝加哥看宋旦漢字藝術展。他們抵達芝加哥時,展覽已經撤去,去了下一個展出點。這位教授一家三代人驅車1000多公裡,一直追到新澤西。在新澤西的展覽現場,他緊緊握住宋旦的手,表示要收藏宋旦的作品。宋旦漢字藝術美國巡展,就是這麼受歡迎。

宋旦介紹,本次巡展全程驅車跨越美國28個州,行程3.2萬公裡,在洛杉磯、舊金山、西雅圖、芝加哥、新澤西、紐約、亞特蘭大、休斯頓8大城市舉辦了8場近2個月的展出交流活動。

許多地道的美國人對宋旦的作品表現出極大興趣,共吸引10.2萬人到現場參觀。「儘管一些美國人不懂中文,但是藝術無國界,他們讀懂了漢字藝術裡蘊含的中華文化和東方智慧。」宋旦告訴記者,在美國巡展期間,宋旦漢字藝術及文創作品被美國國會山莊、紐約3H基金會、Bellevue市博物館、GTM公司等眾多機構和個人收藏。2000冊《宋旦漢字藝術》被美國30多家學校圖書館及美國公立圖書館收藏。

自發自費走出去推廣中華文化



土生土長的長沙人宋旦,是視覺設計跨界藝術家。此次在美國展出的作品,包括180幅創意水墨漢字,100幅「百家姓壺」作品,及湘瓷、湘繡、湘茶等「湘字號」文創產品和宋旦漢字藝術衍生品。其「百家姓壺」是以中國百家姓為基本,將姓氏漢字融入茶壺圖案,遠看是茶壺,近看是漢字。而創意水墨漢字,散發出形意之美、禪境之美,生活妙趣與哲學思辨盡顯其中。

「很多作品都是我對漢字的理解和人生感悟的一種表達。」從小熱衷中國傳統文化的宋旦指著一幅水墨「抽象畫」介紹,這是創意設計的漢字「慧」,「只有一顆純碎的『童心』,才能打開『智慧』之眼」。

在宋旦眼中,傳承了幾千年的中國漢字不僅是可讀的符號,更是可看的形體,沉澱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和豐富的情感意蘊。他希望,通過不斷創新漢字字體,使中國漢字成為國際人文交流的符號。

2015年7月「宋旦漢字藝術海外百城展」首站在美國洛杉磯舉行。參觀者評價,其作品散發著濃濃的「中國味道」。這讓宋旦很受鼓舞。

一年之後,在湖南省委宣傳部、長沙市委宣傳部、哈工大校友會的支持下,宋旦再一次自發自費「走出去」,舉辦「宋旦漢字藝術海外百城展·2016美國巡展」。

收穫對中華文化和創作方向的自信

「宋旦的漢字藝術拉近了人與人、國與國的距離,給全球化的世界一個很好的藝術享受。」中國駐芝加哥總領事洪磊出席展覽時表示,這個活動很有意義,讓各國、各民族之間能夠很好地溝通,能夠相互理解、相互走近,將在中美人文交流的歷史上留下重要一筆。

肯尼索州立大學孔子學院院長金克華看完展覽後興奮地說,宋旦的創意漢字,能激發外國學生學中文的樂趣,對孔子學院在海外的漢字教學非常有借鑑意義。同時,讓外國學生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既能感受到中華書畫之美,又能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得到諸多肯定,宋旦也收穫了兩個自信:「一是對中華文化的自信,二是對這種創作方向的自信。」他計劃在2020年前,帶領他的團隊走進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俄羅斯、新加坡等20多個國家的上百個城市,舉辦宋旦漢字藝術展。

文化「走出去」,既需要官方的發起,也需要民間的行動,有時候非官方的文化傳播更容易讓外國人接受。不過,文化「走出去」需要有雄厚的財力做支撐。此次美國巡展,就花費了60多萬美元。宋旦希望,政府能給予更多支持,讓這種民間自發的文化「走出去」可持續發展下去。

相關焦點

  • 傳統文化走出去 美國人讀懂<孫子兵法>了嗎
    我不是研究軍事的,也不是研究孫子兵法的專家,但是對中華文化的經典卻有著濃厚的興趣和長時間的學習,也略略有些心得和體會。因為現在研究孫子兵法非常熱門,國內熱,國外也熱,美國更熱,所以就以《孫子兵法》為例來談談對於經典的解讀方法和體會,以期拋磚引玉。  《孫子兵法》是一部什麼書?是一部兵書。有什麼作用?指導戰爭。誰讀懂了孫子兵法?中國人。
  • 全球青年跨界感受「漢字之美」
    作為北京國際設計周的重要組成部分,「漢字之美」的優秀作品展吸引了不少公眾。漢字之美無窮「宴」字電飯煲、「害」字老鼠夾、「繁星浩宇」燈、「安定生活」情侶項鍊……這些「漢字」設計作品,全部出自美國南加州拉古納藝術與設計學院視覺傳達專業的學生之手。
  • 文化創意「點化」湖湘名品
    神秘女書伴隨文創產品驚豔世界  與女書結緣16年的陳立新,致力於開拓一條女書的文化產業之路。如今,在很多人看來神秘的女書,伴隨著各種文創產品,走出大山,驚豔世界。  「湖南女書是人類迄今唯一現存的女性文字和女性文獻,是千古之謎、閨中奇蹟,極具中國味道。」陳立新說。
  • 敦煌壁畫藝術精品高校公益巡展開幕式在上海交大舉行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創新敦煌文化遺產,由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上海市教委指導,上海交通大學和敦煌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敦煌壁畫藝術精品高校公益巡展」將於9月至12月先後在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東華大學等高校展出。
  • 美國人:中國人和世界格格不入,只有中國人保住了「漢字體系」
    世界上其實有很多的語言體系,而每一個語言體系其實都有自己的發展歷史,有些語言體系可能一直都有在發展,而有的語言體系可能就被中斷了,然後就沒有再發展了,而這也造成,並不是每個國家的人都是一直使用的一個語言體系。
  • 歐陽中石先生的語文教學思考:從漢字讀懂中國文化
    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工具」學科,是走進中華文明的一扇門。隨著「大語文」教育的不斷發展,語文科目重要性的不斷,過去的「學好數理化」正在轉變為「得語文者得天下」許多家長認為,和其他學科不同,語文素養的培養只能通過長期的積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書寫、閱讀、體悟。
  • 「展覽」紙藝術巡展:跨越材料價值邊界,循環「紙」的無限美好
    「原來這些不起眼的舊報刊也能夠進行藝術創作!」…… 在展覽現場關於紙制材料循環利用的談論聲此起彼伏。「致敬傳統——中國當代紙藝術巡展」展覽現場近日,在山東美術館舉辦的「致敬傳統——中國當代紙藝術巡展」異常火爆。展覽因新穎的展示方式及腦洞大開的創作形式,一時間得到了各大媒體的熱力報導。
  • 26個英文字母解構8000漢字 「漢字出徵全球行」重慶啟動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重慶1月9日電 (記者 鍾旖)「漢字出徵全球行」活動9日在重慶啟動,該活動將以漢字文化為載體,面向海外傳播中華文化。屆時,由重慶科研機構研發的26個英文字母解構漢字系統將落地海外漢語學校和培訓機構。
  • 花式「玩」漢字、潛心探字源,他說:每個漢字都蘊藏著中華文明的...
    他堅信每個漢字的創造和演變都與文化有著密切關聯:「正如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所說『凡解讀一字即是一部文化史』,字源研究和古漢字識讀推廣,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重要意義。」「我對古文字有一種死不悔改的喜歡,這個愛好比較偏門,能玩到一塊的人越來越少,如果成天只顧忙生計,回頭看看,恐怕已經沒人跟你玩兒了,那多寂寞啊。再說,我成天在家搗鼓這些,也耍不開,乾脆租個房子正式玩兒。」
  • 美國大叔潛心研究漢字45年,說到「漢字是全世界的漢字」
    在近期董卿和撒貝寧主持的一檔節目《開學第一課》中,邀請了一位特別的嘉賓,來自美國、潛心研究中華漢字45年之久的理察 希爾斯先生,人們熱情地稱他為「漢字叔叔」。從小喜愛漢字的理察對漢字情有獨鍾,他蛢命工作,努力賺錢,在22歲那年,買了單程飛機票飛到香港,又買了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的語文課本,用來學習漢字。甚至,他做了一萬五千張卡片來幫助記憶單詞——正面寫有漢字和拼音,反面寫上英文,這樣如痴如醉的狀態持續了好幾年。在他44歲時,有建立資料庫、通過網站的形式來展現的想法。
  • 舒勇用藝術呈現抗疫精神,院士專家團參觀「每日一畫」大禮堂巡展
    ,《講好中國故事,從絲路金橋到舒勇每日一畫致敬英雄》巡展的指導單位,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委黨校聯合邀請參會的院士專家團參觀展覽。在世界範圍內講好抗擊疫情的「中國故事」,為世界觸摸有益全球發展的「中國抗疫精神」提供一個文化案例。
  • 中華漢字主題公園,總面積約46萬平方米,距贛州西站6.4公裡
    文化公園以不同文化為主題,通過提純、濃縮,並通過藝術、景觀等手段展示出城市文化特徵,使得城市文化成為一種雅俗共賞的、大眾的、具體的實體物質形式。如文化主題中模擬古代發展史、文學名著故事、歷史演進歷程等創造情景化景觀,把現代人們從書本帶到了直觀的文化環境之中,在休閒中感受不受時空、思維限制的精神世界;人們對日常生活司空見慣的事物往往很難產生出新奇感和探索欲望,而具備一定時空距離、較大文化差異或超出傳統文化範疇的文化主題則很容易對遊客形成吸引力。如今越來越多的城市都很注重文化公園的打造建設,贛州中華漢字文化主題公園就是贛州最新的一座文化公園。
  • 我省23個項目進入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資助項目立項公示名單
    山東省美術館 73 中國拓片文化藝術法國義大利巡展
  • 季承業、胡可書畫精品巡展亮相鹽南高新區
    此次巡迴展展出了他們精心創作的112幅作品,傾注了他們對本土文化的深切關懷和書畫藝術的學識智慧,也是他們藝術成就日臻成熟、生命態度曠達寧靜的美學之約。「你們瞧,這幅書法寫得真好!」書畫展現場,59歲的退休教師張伯伯一邊欣賞,一邊和同行者討論,遇見特別喜歡的作品,他就用手機拍照保存。「我從小就對書畫感興趣,書畫讓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 又一個從美國「逃」回家的中國人,美國給多少錢都留不住的人
    中華文明歷經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至於現代社會,綿延五千年不斷延續發展,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影響的文明之一。中國古代曾依靠先進文化和發達的生產力建立諸多鼎盛強大的王朝,文化波及歐亞大陸,尤其對東亞各國具有很大影響。西方工業革命後,由於社會制度和生產力的停滯不前,中國逐漸落後於西方國家。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中國開始步入現代社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走上了社會主義振興中華的道路。
  • 當代藝術用英文寫方塊字 題字文化進入西方(圖)
    觀眾進入一間「中文書法教室」,但參與書寫後發現,實際上是在寫他們自己的文字英文,是他們可以讀懂的。這時,他們就得到了一種非常特殊的體驗,是過去從未有過的。  對漢字文化圈之外的民族來講,中國書法是一種神秘、不易進入的文字。對中國書法的欣賞,長期以來,只停留在一種抽象畫的層面上,因為書法實際上跟寫字有關,欣賞書法必須要跟文字發生關係。
  • 漢字的書寫藝術——淺議中國書法的起源及其實質
    一般認為,中國書法是漢字書寫藝術或者漢字的藝術書寫,是漢字書寫的秩序化和美化行為,即以符合書寫規律的技巧,通過筆墨線條展現漢字方形結構和點線分布特點,藝術地安排漢字筆畫、結構和章法,表達認知對象的本質和美感,展現人的氣質、品格和情操。同任何藝術一樣,書法作為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映。中華民族先祖的社會實踐活動是漢字和書法產生和發展的源泉。漢字是中國書法的根,書寫美是書法的魂。
  • 為什麼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甲乙丙丁到底從哪裡來的?
    0101 要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就不得不提漢字了漢字是象形文字,以形表意,不同於完全符號化的字母語言需要主謂賓的輔助才能表達出意思漢字是中華文化得以擴展和延續的載體,在文明的傳播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數千年的演化之中,也形成了其背後的人文故事,加上多音字同音字平仄發音不同,更是需要一定的文化功底才能徹底搞懂,由此才說博大精深。
  • 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首站在京開啟
    「Re-睿——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首站於12月21日下午在北京嘉德藝術中心開啟。展覽展出了藝術家陳琦、費俊、何翔宇、耿雪的34組作品,涵蓋裝置、影像、版畫、雕塑等不同的媒介類型,在威尼斯中國館的作品之外,增加了藝術家的重要代表作品,以期更加全面地展示藝術家的創作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