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叔潛心研究漢字45年,說到「漢字是全世界的漢字」

2020-12-04 殘刀

在近期董卿和撒貝寧主持的一檔節目《開學第一課》中,邀請了一位特別的嘉賓,來自美國、潛心研究中華漢字45年之久的理察 希爾斯先生,人們熱情地稱他為「漢字叔叔」。

從小喜愛漢字的理察對漢字情有獨鍾,他蛢命工作,努力賺錢,在22歲那年,買了單程飛機票飛到香港,又買了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的語文課本,用來學習漢字。甚至,他做了一萬五千張卡片來幫助記憶單詞——正面寫有漢字和拼音,反面寫上英文,這樣如痴如醉的狀態持續了好幾年。在他44歲時,有建立資料庫、通過網站的形式來展現的想法。為了實現這一想法,他又花了八年的時間來通讀、研究中國古代經典《說文解字》、《六書通》、《金文編》及《甲骨文編》四本書,屆時,他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大約有三十多萬美金。

他在節目中自豪的說「漢字是中國的漢字,也是全世界的漢字」,希望自己到九十多歲的時候,人們還能叫他「漢字爺爺」。

漢字有我們中國人的風骨,更有中國人的智慧,我們應該把漢字作為中國人的一份驕傲,好好的繼承它,傳播它。歷史中最悠久的文字希望永遠保持一份旺盛的生命力!

相關焦點

  • 70歲美國「漢字叔叔」潛心研究30年 打造漢字字源資料庫
    將漢字數位化是他最想做的事1950年,理察·西爾斯出生於美國西部的俄勒岡州,擁有物理學學士和計算機碩士學位,後來對東方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22歲隻身來到了中國臺灣希望學習漢語。和詞彙、語法比起來,漢字筆畫繁多且複雜多變,死記硬背只會令人痛苦不堪。
  • 花式「玩」漢字、潛心探字源,他說:每個漢字都蘊藏著中華文明的...
    探究字源,是劉志賢從少年時就埋下的情結,雖然經歷了40多年非研究領域的職場磨礪,依然沒有讓他停止對漢字的痴迷。剛剛辦理了退休手續的劉志賢在2020年的新春正式開啟了他積澱已久的計劃:將自己數十年的字源研究結集以備出版、在少兒中推廣甲骨文識讀並爭取今年暑假後進校園。
  • 美國老人傾情漢字二十載 創辦字源網站
    打開網頁,隨手輸入一個漢字,就可以看到該字從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的演變過程,聽到該字普通話、粵語等的發音。這家每月有50萬人次訪問量的漢字字源網站的創辦者,是位地地道道的美國人。  2月18日,在天津鞍山西道上一座普通的公寓,記者見到了這位被中國網友親切地稱為「漢字叔叔」的理察•希爾斯。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漢字簡化是大勢,簡化漢字只能減不能增
    周有光出生於1906年,早年時學習的就是古文古音,但隨著新思想的出現,白話文越來越受人推崇,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周有光自然對白話文也相當青睞。因此,在他還在讀經濟學的時候,他就開始研究白話文了。1954年的時候,早年就對白話文十分有研究的周有光被邀請進入了文字改革委員會中,他開始專心研究起漢語拼音以及漢字簡化的工作。並且揚言:漢字簡化是大勢所趨,簡化漢字只能減不能增!
  • 外國人創辦漢字字源網站感動中國人
    潛心收集漢字資料 廿年努力修成正果  外國人創辦漢字字源網站感動國人  2011年一元復始時節,當《中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電子顯示屏播出,用笑容形象詮釋中國國家新形象的時候,中國和中華文化的另一種古老的形象代表——漢字,也正通過網際網路引起廣泛關注
  • 一個漢字盯久了就不認識了,咋回事?
    其實國外很早就發現了這一現象,1907年美國心理學博士瑪格麗特弗洛伊沃什伯恩,就在美國心理學雜誌上發表文章稱:「如果對一個單詞注視得太久,它將變得奇怪而陌生。」1962年,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研究者裡昂雅克布維茨,在其博士論文中,首次將英文的這一現象命名為「semantic satiation」(語義飽和)。
  • 漢字與漢字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漯河召開
    7月7日,以弘揚和傳播漢字文化為主旨的漢字與漢字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漯河市開幕,來自美、英、法、韓等10多個國家的120餘名專家學者聚集一堂,交流漢字研究成果,共商漢字教學問題。漢字作為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在全球範圍內具有獨特的影響力。
  • 韓國漢字研究第一人:漢字並非中國文字,是韓國的
    然而這個宣傳片引發了輿論熱議,在視頻的1分20秒,畫面上出現了漢字,寫著「韓國有句古話叫『百聞不如一見'。意指聽一遍,不如親眼看一次。」因為這組宣傳片是播放給中國遊客看的,因此引起了大面積吐槽。韓國旅遊局故意而為在疫情的衝擊下,中國遊客不願意去韓國旅遊。而韓國旅遊局對此不死心,他們拍攝了許多韓國風景,但是顯然不夠,還需要引起更多中國人的關注。
  • 外國人眼中的漢字長什麼樣?另類視角看漢字
    你過去跟他說幾句英語!」漢字「家」有人說:「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千百年來的風俗禮儀,社會結構、倫理道德、哲學思考、審美意識——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幾乎都隱藏在一個個漢字對所要反映的事物的摩畫、概括和美化之中。」漢字的演化,其實就是中國民族的整個文明史。
  • 《日本的漢字》:日語中的漢字,也是日本文化一部分
    從推古朝(公元6世紀到7世紀)開始,日本正式從中國大陸和朝鮮半島接受儒釋道等思想,漢字正是其媒介。中國文字傳入日本之前的許多年,當地人已經生活了很久並有自己的語言,只是沒有文字。中文傳去以後,他們用漢字的發音來標他們說的話,他們對於漢字的理解也是按照他們自己的習慣來的。
  • 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漢字的演變過程
    漢字的故事中有我和漢字的故事、有趣的漢字故事、漢字歷史小故事、漢字來歷的故事等,和大家分享。   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文字,也是中華文明的象徵。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處處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可以說,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漢字。可是,大家知道漢字是怎樣發展來的嗎?
  • 美國漢字狂人創字源網站 投資30萬美元成屌絲
    這個美國大叔是個漢字狂人    自辦網站搜集6500個漢字10萬字形 投資30萬美元如今一貧如洗  本報訊(記者 劉曉豔 攝影記者 姜寶成)並不像大多數的美國人在中國都有份體面的工作,這個62歲來自美國田納西州的老人,沒有穩定的工作和生活
  • 有關漢字的故事:漢字來歷的故事
    、漢字的演變過程、漢字的歷史、漢字的故事、漢字的起源和演變等過程。漢字的故事中有我和漢字的故事、有趣的漢字故事、漢字歷史小故事、漢字來歷的故事等,和大家分享。   在一叢茂密的綠蔭之下,兩位聰明的學者席地而坐,相互打著手勢,似在熱情地探討著什麼。左首是蒼頡,右邊是沮誦。相傳他倆就是中國古代文字畫的創造者。
  • 漢字的故事:關於漢字的故事
    、漢字的演變過程、漢字的歷史、漢字的故事、漢字的起源和演變等過程。漢字的故事中有我和漢字的故事、有趣的漢字故事、漢字歷史小故事、漢字來歷的故事等,和大家分享。「鑫」應該是最富有的漢字。   森(sēn),樹木眾多;繁密。獨木不成林,三個木指木(樹木)很多,就是森林了。好象有不少公司喜歡「木林森」這個名字,好像有牌子叫「木林森」的皮鞋。「木林森」體現了漢字的神奇。「森」是最環保的漢字。   淼(miǎo),又作「渺」。本義是水大的樣子。
  • 漢字的發展史
    漢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演變。
  • 有趣的漢字故事:漢字的小故事
    、漢字的演變過程、漢字的歷史、漢字的故事、漢字的起源和演變等過程。漢字的故事中有我和漢字的故事、有趣的漢字故事、漢字歷史小故事、漢字來歷的故事等,和大家分享。   從前,有位姓張的私塾先生,聰明絕頂。有一次,有個財主為兒子請老師,寫了張布告:「本宅欲請一位教書先生,但夥食簡單,酬金微薄。」許多先生看了看,搖搖頭走了,他們知道這家財主是本地出了名的吝嗇鬼。
  • 漢字的來歷:漢字妻的歷史故事
    、漢字的演變過程、漢字的歷史、漢字的故事、漢字的起源和演變等過程。漢字的故事中有我和漢字的故事、有趣的漢字故事、漢字歷史小故事、漢字來歷的故事等,和大家分享。   古代的「妻」是搶來的。古文的「妻」字生動地描繪了上古社會中搶奪別人的女子作為自己配偶的一種風俗。   搶別人的女子為妻這在古代是一種極為普遍的現象。
  • 巴蜀書社攜手大美漢字 梳理全世界最美的文字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漢字,是全世界最美麗的文字。10月16日下午,由四川巴蜀書社有限公司、大美漢字(成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看動漫,識漢字」新聞發布會亮相天府書展,重要著作《字理識字》等初露真容。
  • 漢字的故事|漢字結構與演變草述(下)
    在上一個故事中,我們了解了漢字結構的六種條例(六書),分別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大家是否還有印象呢?沒有印象的小可愛,可以再回顧一下哦。這一期的故事,我們將繼續漢字之旅,了解漢字形體演變的三千多年歷史,了解它們成體系後,從一個個像畫一樣的甲骨文,演變到現在各類書寫的七個階段。現在一起來聽它們的故事吧。
  • 了解漢字,才能了解中國,它是中國人的驕傲,漢字的優勢是什麼?
    在亞歷山大徵服埃及以後,政府的官方文字是兩種,一種是古埃及文,一種是希臘字母拼寫的口語,兩種文字混合使用了好些年,最終弱勢文化被強勢文化取代,古埃及文字消亡。中國漢字背後蘊藏的秘密是:中國文化的強勢。無論少數民族入侵,還是融合,他們的文字早已被歷史擯棄,漢字卻延續至今,地位無可動搖。漢字的優勢第一、漢字是單音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