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創辦漢字字源網站感動中國人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潛心收集漢字資料 廿年努力修成正果

  外國人創辦漢字字源網站感動國人

  2011年一元復始時節,當《中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電子顯示屏播出,用笑容形象詮釋中國國家新形象的時候,中國和中華文化的另一種古老的形象代表——漢字,也正通過網際網路引起廣泛關注,向世界悄然傳遞著中國的聲音:一名外國人潛心研究漢字,20年努力工作終於修成正果,一家「漢字字源資料網站」(www.chineseetymology.org)正式上線,引起眾多專業人士和普通網民的稱讚,網站的創辦人理察·西爾斯(Richard Sears)也被網民譽為「2011感動中國的外國人」。

  打開網站,映入眼帘的是簡潔、樸素、清雅的頁面,除了簡單的介紹,被網友形容為「純真、可愛」的理察·西爾斯面帶微笑,雙目透露出熱情和善良。理察·西爾斯在首頁上介紹,他用了「20年努力工作」,將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進行了整理並放到了網際網路上,「目標是要把漢字的字源資料放在國際網絡上,供大家使用」。他還說,網站「完全是免費提供的,沒有任何廣告幹擾」。通過網站,用戶輸入不同的漢字,然後只需輕輕一點,每個漢字的字形及其變遷歷程就會清晰地呈現眼前,方便快捷,形象直觀。

  自從日前被一些細心的網友發現,這個網站越來越受到歡迎。一位從事相關研究的網友感嘆,「隨著電腦的普及,現在很多人已經開始提筆忘字,經常需要藉助電腦來幫助自己寫字了。而作為一個外國人,卻能如此醉心於中國的文字。」「他花了20年時間做這件公益的事情,至少說明了兩點,首先他在20年前就想到要將複雜的漢字系統進行電子化,這樣,在研究的時候就可以很方便地進行各種歷時的、共時的研究。其次,他可以用20年時間來做成一件事,雖然沒有太大的學術建樹,但是已經建立了一個很好的研究中國文字的平臺。而20年枯坐的毅力實在是太過驚人了。」也有專家客觀評價說,該網站把《甲骨文編》、《金文編》、《六書通》、《說文解字》等工具書的字形用圖片的方式全部呈現(不少字形有些走樣),以簡化字檢索,雖然沒有自己的研究、對業內沒有什麼價值,但一個外國人以一己之力逐個整理,需要花不少時間,也很不容易,對業外一般人查檢某字的歷史字形是有幫助的。

  很多網友掩飾不住對理察·西爾斯的讚嘆:「這個外國人真的震撼了我!」「真有毅力!」「真感動……」「佩服……」

  網友還呼籲,「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為什麼我們的高校的研究者們,不能聯合起來,做一個大的公益性的成果惠及全國人民,惠及全球願意研究漢字的人呢?」

  遺憾的是,理察·西爾斯的國籍和身份至今仍然不得而知,成為網友心中急待解開的一個謎團。記者日前通過電子郵件採訪他,但是直到發稿時仍未收到回復。本報將繼續關注此事,並希望能與他進行溝通。

  (記者郭扶庚)

相關焦點

  • 美國老翁為創辦的漢字字源網站花光所有的積蓄
    他所創辦的漢字字源網站,在網絡上被廣為傳播。在這個界面簡陋的網站上,隨便輸入任何一個漢字,人們都能找到它的字形在歷史上如何演變——小篆、金文,甚至還包括回溯幾千年,它被刻在甲骨上的模樣。「這個外國人的工作讓每個中國人汗顏。」一位網友評價說。
  • 美國老人傾情漢字二十載 創辦字源網站
    打開網頁,隨手輸入一個漢字,就可以看到該字從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的演變過程,聽到該字普通話、粵語等的發音。這家每月有50萬人次訪問量的漢字字源網站的創辦者,是位地地道道的美國人。  2月18日,在天津鞍山西道上一座普通的公寓,記者見到了這位被中國網友親切地稱為「漢字叔叔」的理察•希爾斯。
  • 老外創古漢字網站引熱議 花20年集漢字字源(圖)
    ,甚至有網友稱其為「2011感動中國的一個外國人」。  ◎研究成果  花20年創字源網站  記者點擊進入Richard的網站,胖乎乎的Richard在上面貼了一張面露微笑的照片,旁邊是一段簡單的中英文介紹:「你在這裡看到的是我過去20年努力工作的成果,目標是要把漢字的字源資料放在國際網路上,供大家使用。
  • 「中國第一個漢字字源網站」竟是美國人,傾盡家產47年建成的!
    中國人覺得英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一門語言,但是據調查,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是漢語,其實這個結果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從最原始的甲骨文到如今的漢字,前後經過了五千年的發展歷史。那一個美國人自學漢語的難度就可想而知了。
  • 美國漢字狂人創字源網站 投資30萬美元成屌絲
    然而,這個擁有計算機專業碩士學歷的美國人,卻用近20年時間,花光了所有積蓄,做了一件讓中國人感到吃驚的事創辦了「漢字字源網站」,通過這個網站,你輸入現在的漢字,就能搜索出這個字的「前世今生」:小篆、金文,甚至包括它被刻在甲骨上的模樣。他就是被網友稱為「漢字叔叔」的理察·希爾斯。
  • 漢字叔叔:嬉皮士、宇宙與中國字
    那時他正在矽谷一個朋友的家裡,這位叫吳安的中國女人曾經是他的助手,他創辦的漢字字源網上的96000個字形就是她花了8年的時間從《說文解字》《六書通》《金文編》和《甲骨文編》四本書裡一頁頁地掃描並錄入的。為此他前後花了大約30萬美元。「我坐在那邊,來了一封信,又來另外一封信。那天到晚上是好幾百個。」
  • 漢字為何能令外國人痴迷?與英語相比漢字有什麼魔力?
    #近日西方某論壇上討論起東亞的虎文化,並談到了老虎額頭上的花紋與漢字「王」的關係,外國人感到很神奇,中國人居然能從老虎身上獲得靈感創造出「王」這個字,這個漢字造的太好了,老虎是力量的象徵,用它額頭上最明顯的符號作為文字,如同西方的家族紋章,這簡直是天才的創造!
  • 聽外國人講漢字的故事(組圖)
    「母」字和它們對應的甲骨文  「漢字為什麼是這個樣子?」瑞典漢學家林西莉自師從漢學大師高本漢學習漢語以來,這個問題就一直帶著她一步步探索漢字背後的故事。而對於我們這些每天都在使用漢字的中國人,對於漢字背後的故事又知道多少呢?也許是因為天天使用,我們失去了對漢字之美的感受力,也遲鈍於考究其歷史文化淵源。今日由一位外國人引領我們審視一筆一畫的故事,感知祖先的生活經驗,不能不說有一種慚愧和感動。
  • 外國人採訪中國人:你還能寫出一些常見漢字嗎?路人的表現尷尬了
    近日魚魚小編看到外國人在中國上海的街頭進行了一次採訪,主題是關於中國漢字的方方面面。其中涉及到幾個比較有趣的問題。重點則是:Can Chinese Write Their Own Language?——中國人能寫得出自己的語言漢字嗎?問題一:很多外國人覺得中文漢字很難學,你們同意嗎?
  • 中國人寫漢字都快寫不過外國人了,你覺得你還像個「中國人」嗎?
    不過通常來說,漢語對外國人來說相對還稍微簡單一點(當然,也沒那麼簡單,漢語的發音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之一),而漢字,因為不像國外的文字都是由基本的字母拼出來的,漢字全都是象形字,需要大家一個一個去記,沒什麼規律,稍微不注意,很可能就寫錯。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裡,不少外國人都是只會說漢語,但不太會寫漢字。
  • 70歲美國「漢字叔叔」潛心研究30年 打造漢字字源資料庫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公開漢字字源資料庫之一,漢字字源Chinese etymology」網站(https://hanziyuan.net/)收錄了近10萬個古代中文字形,6552個最常用現代漢字字源分析,31876個甲骨文,24223個金文,以及秦漢大篆書11109個、小篆體596個……而這個資料庫的創建者竟然是一位美國人——理察·西爾斯(上圖)。
  • 學習語文的終南捷徑,掌握150個漢字字源,漢字學習不再難!
    所以說,對於學習語文而言,打好漢字基礎,是繞不開的關鍵之路,今天就給同學們講講,到底要怎樣學習漢字,才能事半功倍!那就是除了日積月累,會歸納總結之外,還有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就是「字源學習法」!什麼是「字源學習法」呢?
  • 漢字是世界上公認最簡單的文字?看看外國人眼中的漢字就知道了
    現在我們所用的大部分漢字都是簡化字,但部分仍有象形字的影子。「家「字的「宀」是房屋的象形字,「豕」是豬的象形字。「家」字象徵的含義是,上層住著人、下層養著豬的房屋,也就是人食宿生活的地方。類似的漢字還有很多 ,但並不影響我們學習和使用。目前,漢字的數量沒有準確的數字,大概在10萬個左右,日常使用的僅有幾千字。
  • 外國人說起中文來,連中國人都怕|普通話|日語|漢語|英語|母語_網易...
    當然,要讓外國人反過來學中文,好像也沒有那麼容易。雖然福原愛一口流利的東北話常被作為外國人學漢語容易的例證,但這似乎只能說明東北話的傳染性十足。因為,不光有福原愛這樣能和中國人對飆中文的,還有更多學漢語多年仍講不出一句完整句子的,甚至有搞不清身上漢字紋身意思的。那麼,外國人的真實漢語水平到底什麼樣呢?一起來看看吧。
  • 全世界都在學中國字,漢字火爆全球!外媒:還不是中國變有錢了!
    全世界都在學中國字,漢字火爆全球!外媒:還不是中國變有錢了!中國的發展在風吹雨打中已經經歷了五千年了,中國的歷史在世界上都是比較受人關注的。現如今,各個國家對中國文化的重視程度也是越來越高了。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講的是老外掀起的「漢字熱」,在外國媒體上稱為世界上最為神秘的語言。接下來,跟著小編去看看吧。大家都知道,近些年國外掀起了一股潮流,甚至火爆世界了。因為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是越來越高了,我們的中國文化也走出了國門。這不中國的漢字也是慢慢的登上了世界的舞臺,更有國外的媒體報導中國的語言是「世界上最為神秘的語言」。外國媒體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 花式「玩」漢字、潛心探字源,他說:每個漢字都蘊藏著中華文明的...
    探究字源,是劉志賢從少年時就埋下的情結,雖然經歷了40多年非研究領域的職場磨礪,依然沒有讓他停止對漢字的痴迷。剛剛辦理了退休手續的劉志賢在2020年的新春正式開啟了他積澱已久的計劃:將自己數十年的字源研究結集以備出版、在少兒中推廣甲骨文識讀並爭取今年暑假後進校園。
  • 學習漢字的外國人,理解水平挺高 網友:一定考過四六級!
    那麼,外國人會不會寫漢字呢?這位有著亞籍面孔的外國人很實在:「我知道怎麼寫英文,但對於中文來說,我只能記住一個圖案。」估計這位外國人接觸漢字的時間不長,把漢字看成一個「圖案」。好吧,我們四六級背單詞,你們學漢字背圖案,大家都是一樣在「背」。
  • 從中國字,來了解中國人,才白我們5000年的文化是這樣傳承下來的
    眾所周知,我們使用的漢字是由象形字轉換而來。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只要看到一些帶有偏旁的字,就大概能猜出大概的讀法跟字意。只有中國字有這種魅力,而外國字就很難做到了。我們的漢字經過很多年的演變,由簡化繁有繁化簡,但是其本質一直都沒變。外圍看似在變,但核心一直沒變。
  • 了解漢字,才能了解中國,它是中國人的驕傲,漢字的優勢是什麼?
    漢字與古埃及文字漢字是中國人最大的驕傲,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字。如果沒有上個世紀50年代全面學習簡體字,那麼漢字2200多年來幾乎沒有太大變化。簡體字的好處是讓漢字更加簡單,也更加便於學習,大大的消減了中國的文盲率,同時也降低了中國人的交流成本,提升了中國人的交流效率,簡體字至少在我們這一代看來是功德無量的。中國漢字與古埃及文字形成鮮明對比。
  • 外國人眼中的漢字長什麼樣?另類視角看漢字
    大部分留學生都表示:【漢字很複雜難寫】來自波赫的威力表示:「漢字超難寫」;來自匈牙利的李可認為:「漢字像『憤怒的貓抓』,感覺漢字很複雜,字字不能區別」;而越南的段維孟覺得:「漢字看起來像ロロ《漢字魔方》《漢字魔方》從一個字的演變過程,帶出相關文字的成語故事、圖畫、古詩,以及文字為部首而形成的思維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