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們使用的漢字是由象形字轉換而來。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只要看到一些帶有偏旁的字,就大概能猜出大概的讀法跟字意。只有中國字有這種魅力,而外國字就很難做到了。
我們的漢字經過很多年的演變,由簡化繁有繁化簡,但是其本質一直都沒變。外圍看似在變,但核心一直沒變。
外國人總覺得中國人很古板,不懂的變通,實際上中國人是最懂得變通的。中國人的變化讓你看不出來他有在變化。這可能這就是老子說的大道無形,大到無形。我們中國人都是以不變應萬變。所以很多外國人越學越不理解中華文化。
今天我們從中國漢字來了解下中國文化。就不難看出我們文化的一些端倪,並且能找到中國文化傳承下來的一些原因。聊到中國文化,就繞不開甲骨文。因為它是最原始的文明。
從中國字來了解中華文化,就不難看出我們文化為什麼能傳承下來。只要我們的文字,文化就在,不會消失。中華文化也不必擔心,一定會一直傳承下去。
甲骨文跟現在的文字天差地別。中國字幾千年以來,由簡化繁有繁化簡,不知道經歷過多少回修改,才到今天大範圍使用的簡體字。不管怎麼加加減減,減減加加,他都有一個變化的過程。但是還是不會影響到原始的本質。
西方的文字,別人寫了一行文字,你看不懂他是什麼意思!
但是中國的文字,只要你寫得出來,我們就可以用猜的,這個字大概是什麼意思?他大部分猜的出來。反正有單人旁的,這個就跟人有關係。凡是有豎心旁的,肯定跟心有關係。外國字就做不到。
學英語剛開始學比學中文要容易。因為他一共只有26個字母。你只要記住26個字母,死記硬背就一定行得通。但是要學中文,可不是這麼回事。他雖然就是那橫撇豎捺組成的,字面的意思雖然是死的,但是它很靈活。所以很多外國朋友學習中國文化都有一種全懂了,再拿出來使用時,跟別人打交道過程中,突然又會發現自己完全不懂。
就好比方便、方便字面意思大家應該都懂,但是生活當中運用起來能把老外搞懵逼。
我要去方便一下.你現在方便嗎?等哪天方便再說.你哪天方便我請你吃飯.
很多外國人學中國文化就是在完全懂了和突然覺得自己完全不懂這兩者之間反反覆覆的徘徊著。但也有反過來的,中國字就那麼多,你隨便組合,要麼就一通百通了,真的全懂了。
英語就不一樣了,就那麼26個字母,只要順序變一下,或者換一個字母,你就搞不懂了。
大家剛開始學英語比較容易,你要肯下功夫去硬背,那一定行通,而且中國人學會之後一定比外國人玩的更溜。學中文比較難了、因為太靈活了,靈活的就好像每次都是第一次接觸一樣。
那我們中國文字跟西方的文字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我們的文字是有一個靈魂的符號!
我們是聲音、形狀、意思、他三個組合在一起。你看了這個就知道他是讀什聲音。看的形狀就知道它代表什麼意思。把聲音,形狀跟意義這三個東西合在一起的,大概只有中文。其他的文字是做不到的。所以中國字,中國話,中國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是非常快速地在變動。中國人喜歡變來變去;也最擅長變來變去。我們的文字一直在變。我們的話也一直在變。可是,中國字,中國話,中國人他變來變去,但同時他又好像沒有變一樣。因為最原始的核心沒有在變。
這就是中國最核心的簡易變易不易的文化。這隻有中國人能理解。
不易就是不二,不二就是一。心中的那一點,永恆不變。
變易就是陰陽,可以扭轉乾坤、千變萬化,所有的變都是圍繞那一點在變。
那簡易你是怎麼理解的呢?
中國的書凡是帶有「經」字的都非常了不起。我的規矩不會變。其他都在變。所以中國的哲學四個字講完了就叫做持經達變。這個持經達變是最重要的東西。因此要把中國的經給找出來。然後你才知道他是怎麼個變法。
我們都是有原則的變,我們不會沒有原則的亂變。所以是以不變應萬變。
「簡易」跟「經」,你怎麼理解的,歡迎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