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有中國、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埃及,分別處在黃河流域、印度河恆河流域、兩河流域(底格裡斯河、幼發拉底河流域)和尼羅河流域,每個國家的歷史迄今都有4000-6000年,但目前只有我們中國沒有過斷代,沒有消亡,是什麼力量讓華夏文明5000年生生不息,奮鬥不止呢?
一個民族的興旺發展,外在的表現是人民富足、國家興旺、科技進步等方面,但內在的動力是什麼呢?是文化,文化是一個民族發展的內在力量,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靈魂,一個民族的主要傳承文化是精華,是紐帶。
中國歷經幾千的發展變化,中國文化從最初的道家文化,至後來的儒家文化和從印度傳來的佛教,被統稱為儒釋道文化。在中國最早的為道家文化,大家普遍認為,老子著有《道德經》,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道家文化從老子才開始有了,其實不然,道家文化從三皇、伏羲、皇帝就開始有了,象我們現在用的天幹地支紀年、紀錄時間這些道家文化都是從三皇時期開始的,老子是在春秋時期把這些文化做個總結髮掘,創立了道家思想,並著有著名的《道德經》流傳百世,其主要思想是領悟道、修養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諧統一,順應自然規律做事,才能長久。也就是說中華民族從開始使用的就是道家文化,道家文化是我大華夏最早的本土文化。
儒家思想是孔子在春秋時期創立的,其主要思想是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遵守十戒、心靈安定、運用智慧等。在思想上孔子多次求教於老子,並整理古書「六經」:《詩經》、《尚書》、《禮記》、《周禮》、《易經》、《春秋》,為道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作品《易經》著有《十翼》,來解釋《易經》的卦辭爻辭以及卦象,並剖析了易經很多辯證的唯物思想等,培養了很多有作為的弟子,為儒家思想的創立奉獻了一生。
作為古老的中華民族具有自強、自然、仁德的精神特質,也有包容、容納外來文化的胸懷,在東漢時期,佛教文化從印度傳入我國,中國人接受並融入東方文化發展為自己的佛教文化,到唐朝時期非常興盛,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六祖慧能,被稱為佛教禪宗祖師,六祖慧能提出修行「真心」,即清淨心、慈悲心、平等心、利他無我心……並著有《壇經》流傳於世,為中國的佛教文化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所以老子、孔子、六祖慧能三位聖人都是中國文化精華的創造者,他們的文化思想影響著我們華夏民族的一代又一代人,就是我們華夏民族的精神動力,激勵著我們中國人前進。今有介紹三位聖人文化思想的一本書《東方三大聖人思想錄》,集三大聖人的思想精華,深層解讀中國人的文化基因、文化性格以及精神底色。
本書選取道家、儒家、禪宗的經典故事與思想,精選約400個融合了儒釋道三家思想精華的經典小故事,在解析諸家思想內涵的同時,結合現實人生的種種境遇,使得高深莫測、晦澀難憧的傳統思想如同娓娓道來的家常話語,讓人有所思、有所悟,找到解決生活難題的辦法,為中國文化的傳承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