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地球的大氣層中,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大氣層,就讓蘇州辦公室除甲醛帶我們進入大氣層,深刻了解下。
平流層
對流層頂到約50km的大氣層為平流層。在平流層下層,即3035km以下,溫度隨高度變化較小,氣溫趨於穩定,為-55℃左右,所以又稱同溫層;在3035km以上,溫度隨高度升高而升高,這是因為平流層集中了大氣中大部分O3,並在高約2025km高度上達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層。因O3具有吸收太陽光短波紫外線的能力,同時在紫外線的作用下可被分解為原子氧和分子氧。當它們重新化合生成O3時,可以熱的形式釋放出大量的能量,使平流層的溫度升高。在平流層中空氣沒有對流運動,平流運動佔顯著優勢,空氣比下層稀薄得多且乾燥,水汽、塵埃的含量甚微,大氣透明度好,很難出現雲、雨等天氣現象。
中間層
從平流層頂到80km高度這一層稱為中間層。這一層大氣中,幾乎沒有O3,來自太陽輻射的大量紫外線穿過這一層大氣未被吸收,所以,氣溫隨高度的增加下降得很快,到頂部氣溫已下降到-83℃以下。蘇州辦公室除甲醛分析,由於下層氣溫比上層高,形成空氣強烈的垂直對流運動,故又稱之為高空對流或上對流層。中間層頂部尚有水汽存在,可出現很薄且發光的「夜光雲」,在夏季的夜晚,高緯度地區偶爾能見到這種銀白色的夜光雲。
暖層
從中間層頂部到高出海面800km的稱為暖層。該層的下部基本上是由分子氮所組成,而上部是由原子氧所組成。原子氧層可吸收太陽輻射出的紫外光,因而在這層中的氣體溫度隨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據人造衛星觀測,在300km高度上,氣溫高達1000℃以上。由於太陽和宇宙射線的作用,該層大部分空氣分子發生電離,使其具有較高密度的帶電粒子,故又稱為電離層。電離層能將電磁波反射回地球,故對全球性的無線電通訊有重大意義。
散逸層
暖層頂以上的大氣統稱為散逸層。蘇州辦公室除甲醛為你介紹,這是大氣圈的最外層,高度達800km以上。這層空氣在太陽紫外線和宇宙射線的作用下,大部分分子發生電離,使質子的含量大大超過中性氫原子的含量。逸散層空氣極為稀薄,其密度幾乎與太空密度相同。由於空氣受地心引力極小,氣體及微粒可以從這層被碰撞出地球重力場而進入太空逸散。對逸散層的高度還沒有一致的看法,根據宇宙火箭探測資料表明,地球大氣圈之外,還有一層極其稀薄的電離氣體,其高度可伸延到22000km的高空,稱之為地冕。地冕實際上是地球大氣向宇宙空間的過渡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