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入門」邊緣計算是幹什麼的?

2020-12-06 邊緣計算之家

無論IT端還是OT端的主流廠商都將目光聚焦在了「邊緣計算」這個焦點上,顯然,這並非是為了概念,對於OT廠商而言,傳統的控制系統任務聚焦在控制的實時性、穩定性,而隨著數據的需求變大,如圖1所示,包括了機器、產線、過程、基礎設施中的物流、質量、能源、運營維護等數據的集成,以獲得全局優化,這也的確需要更為開放、大容量支撐的數據處理架構來提供新的業務發展,因此,開始向著IT方向延伸,並推出其解決這些問題的邊緣計算方案。而IT端則藉助於在通信網絡、軟體技術等,希望將其資源與工業場景融合,以實現市場的分攤,並尋找新的業務增長。

圖1-工廠數據的集成層次

本文試圖通過一些更為簡單的描述來闡述「邊緣計算」,避免過於專業的詞彙、複雜的模型。

簡要理解邊緣計算的維度

1.控制與計算的不同視角看邊緣計算

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控制與計算的不同,1臺AGV小車沿著路徑運動,它運動的精度和速度由一個控制器來實現即可,這裡的控制器採集物理的速度、位置信號,並對運動的速度、位置進行動態的調整,但是,100臺AGV小車在工廠裡分布,然後如何最短路徑、且不與其它AGV碰撞,那麼這個規划算法就是一個「計算」的場景,在這個場景中,這個規划算法核心在於為每個AGV制定調度策略,並給予指令,它的問題是在全局的層面,而不是單機層面,但也需要一定的實時性採集每個車輛的參數來運行。

類似的場景非常多,例如火車的調度、飛機的班次都屬於這類問題,另一類也包括優化問題,最優、最經濟、利益最大化的策略問題,但是,共同是基於全局的策略、規劃、優化、調度問題。

2.在物理與數字的邊界上工作的層

當然,也可以從另一視角,即,在整個智能製造中的層次架構來看,通過數字建模將整個製造的物理系統在數字世界對應的模型,然後,通過邊緣層進行實時的數據採集,將生產的現狀反饋給信息系統,在測試驗證、運行、維護的各個階段,都可以在虛擬系統中對製造的工藝、參數、策略進行優化,進而下載到物理系統,並且可以根據物理系統的變化在虛擬系統中進行調整,這是一個不斷交互的層面,因此,邊緣計算可以被理解為在數字與物理世界間的協作層。

3.靠近地面的雲

雲計算也很火熱啊!它和邊緣有什麼區別呢?簡單的說,邊緣就是靠近地面(現場)的雲,這個理解起來有幾個維度:

--時間維度:它的時間周期處於雲的長時間周期(s,Day,Week,Month)和控制的短周期(mS-μS)之間,比如在100mS級別的任務,就像機器人協同的周期可以定義在mS級即可。

--職能維度:它比較了解現場,一方面,作為接近OT端的存在,它需要了解各種現場總線,解決數據的連接問題,而另一方面它需要有IT經驗,包括實時數據、歷史數據存儲、Web技術發布等,因此,邊緣計算是一個銜接現場控制與雲端服務之間的架構層。

簡單說,邊緣計算就是位於工廠整體調度規劃軟體層與現場層之間,進行協同的基於信息的策略與優化問題。

哪些應用可以放在邊緣側進行計算?

1.資產與數據管理

當我們討論工業4.0那會,就討論了數據對象的問題,包括物流倉庫中的原材料、在制品(在線物流)、成品倉庫,這些都是要處於監測之下的,因為個性化生產需要精準的計量每個產品的質量、能源、機器、人工的消耗,而另一方面,包括你的設備資產處於的狀態也必須被監測到,這些都是需要處於透明狀態下的,否則,你都不知道你每天加工了多少個產品,而整個生產和產線的運營基準就是你要知道你的家底。

圖2-資產性能監測器的邊緣計算架構

圖2即是一個基於ABB Ability與現場設備集成的資產性能監測器的架構,可以通過邊緣側的數據採集、存儲到雲端,除了本地實時顯示,也可以為遠程的移動端提供訪問,採用邊緣計算架構主要藉助於IT成熟的網絡、軟體資源。

2.生產運營中的監測

OEE就是個最簡單的計算例子,你可能覺得它太簡單了,就是A*P*Q三個指標,而且就是「加減乘除」計算,是的,計算本來就是這樣的,難道非要微積分,高階函數、非線性才是計算嗎?

OEE對於製造企業非常關鍵在於,這個參數直接反映了生產的效率問題,如果你投資了10億建了生產線,然後它的OEE只有50%,你可以理解為這個生產線50%的時間在幫你賺錢,另外50%的時間在幫你浪費,而這個浪費的還比你賺錢快,你就知道OEE何其重要。

當然了,生產中的質量分析SPC-過程統計分析、帕累託圖之類都可以通過這些計算來呈現。

圖3-對於老工廠的性能數據統一集成

圖3是一個老工廠,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集成數據,並應用於數據的管理,包括OEE的整體統計,便於生產運營人員對整個產線進行調整。

3.策略優化問題

舉個例子,印刷廠裡接了A4、B5各種尺寸的訂單,但是,一般印刷機都是對開四色印花機,那麼,這個訂單如何在一個紙張上最大的使用,就是一個「拼單」的問題,這個就是一個節省成本的算法,包括玻璃在線切割也是,一般玻璃產線出來的幅面比較大,而且在線檢測系統會對玻璃的質量進行監測,然後與訂單進行匹配,在線裁切出不同需求的,用於汽車行業的玻璃和用於建築行業的玻璃自然品質要求不同,讓訂單與生產實時匹配也是一個邊緣應用場景。

4.智能協同

就像無人駕駛的場景,交通擁堵多半來自路口,而當綠燈亮的時候,每個人的反應速度不同,有的人甚至因為打電話而耽擱數秒才啟動,而如果採用統一的車-車之間的數據協同,每個車都可以同時啟動,就保持了交通的通常,而另一方面,當車-車間及時的數據交互,就會產生潛在風險的消除,因為保持車距的策略可以被執行。

邊緣協同就是扮演,通過數據的協同,保持車輛的同步啟動、等車距等安全、高效的交通調度,這樣就可以使得交通最大的優化,大幅度降低堵車的可能。

5.預測性維護問題

預測性維護在傳統上基於機理模型、機械失效分析等方法,往往需要複雜的建模、專業的人員,而通過邊緣側的數據採集、處理,基於數據驅動型的機器學習方法,充分發揮算法、模型的作用,藉助於計算機的算力、學習能力來尋找最優的維護參數,並獲得更高的預測準確度。

根據行業屬性、現場工況、以及實際的運行參數,選擇合適的特徵值,並進行學習,獲取最優的參數,以對機器的狀態進行故障預警,提高設備利用率,並降低宕機及其帶來的生產運營損失。

作者:宋華振 ,貝加萊工業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市場經理,工業4.0,智能製造領域專家。

相關焦點

  • 變態「三角戀」?世界知識、大腦和計算是AGI的新「三駕馬車」
    【新智元導讀】「冰鎮椅子」和「彩虹蕉」見過沒?反正神經網絡要淚奔了。近年來,吃數據的人工智慧狹隘性日益凸顯,而來自舊金山的科學家們,認為智能來源於歸納偏差,他們試圖通過已知的世界屬性、大腦的物理結構和算法來構建一種新的世界模型。看到下面這個場景,你會想到啥?
  • 一文了解邊緣計算和邊緣AI
    這個9月,AI晶片獨角獸地平線發布了自詡最強邊緣AI晶片地平線「旭日3」,一時間引起轟動。相比第二代晶片,「旭日3」的AI性能上得到很大提升,只需在2.5W的功耗下,能夠達到等效5TOPS的標準算力。尤其是對應高端市場的旭日3M,有更強大的編解碼能力,強大的ISP效果令其極具競爭力。
  • 「python opencv計算機視覺零基礎到實戰」九模糊
    一、學習目標了解什麼是卷積了解模糊的使用方法與應用目錄「python opencv 計算機視覺零基礎實戰」 第一節「python opencv視覺入門到實戰」二、格式與攝像頭「python opencv 視覺入門到實戰」 三、圖像編輯「python opencv視覺入門到實戰」 第四節色彩空間
  • 「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被諷為笑話,受到大量質疑
    顯然,6億年的漫長歲月已經不夠彰顯「九章」的偉大了,「一百萬億倍」可能才夠描述「九章」所取得成果的震憾程度……然而,在一大片的讚頌聲的海洋中,也出現了一些雜音,一些刺耳的雜音……筆者梳理一些如下:「九章」做了什麼工作?我們先看看「九章」的名稱,它被叫作「量子計算原型機」。它計算了什麼呢?
  • 清華首提「類腦計算完備性」及計算系統層次結構,登Nature
    來自清華大學、北京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美國德拉瓦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科研團隊的研究者在論文《A system hierarchy for brain-inspired computing》(一種類腦計算系統層次結構)中提出了「類腦計算完備性」(neuromorphic completenes
  • 為什麼很多人說「自然吸氣發動機」可能會被淘汰?
    01以「高油耗」為代價馬力=轉速×扭矩÷9549×1.36。計算公式可以作為分析基礎,公式中的常數和倍率是不變的,能夠改變的是「相乘關係」的轉速和扭矩。「扭矩和馬力的關係」NA標準為:提升轉速增加噴油量,以燃燒更多燃油為代價產生大扭矩——扭矩是在轉速提升的過程中同步增長,最大扭矩往往要到4500rpm左右才能達到最強標準。也就是說NA機型的良好動力體驗區間在4000/7000rpm區間,但是家用代步汽車往往不會頻繁地以如此高的轉速駕駛,因為會擔心費油與磨損的問題。
  • 「天幹地支」你知不知
    比較混亂,通過「天幹地支」紀年就能夠很好的算出來事情發生在哪一年,哪一月的什麼時間。03「天幹地支」的計算因為「天幹地支」是農曆紀年的,所以我們在用公曆計算的時候具體算法(最簡潔方便的)如下:計算現在任意的一個年份的天幹地支天幹:年份減3,除以10,沒有餘數就是天幹的最後一個,餘數是1對應 甲 ,是2對應 乙 ,依次往後推地支:年份減3,除以12,沒有餘數就是地支的最後一個,餘數是1對應 子 ,是2
  • 「視頻」ENVI基礎操作教學視頻(46集)匯總
    )林冠狀態遙感變化監測(34)森林砍伐監測(35)耕地信息變化監測ENVI雷達影像處理(36)雷達圖像基本處理ENVI高光譜應用(37)高光譜基礎(38)傳感器定標和大氣校正(39)快速大氣校正(40)波譜庫瀏覽與建立(41)植被識別(42)礦物識別(43)基于波譜沙漏工具的礦物識別(44)植被指數計算和分析
  • JITStack講解:什麼是邊緣計算?邊緣計算是靠近數據源的計算基礎
    雖然雲計算是產業信息化轉型的主要推動因素,但邊緣計算正在迅速成為工業物聯網(IIoT)目標的關鍵部分,以加速數位化轉型。邊緣計算並不是一個新概念,但幾種趨勢已經結合在一起,創造了一個機會,幫助製造企業組織將大量基於機器的數據轉化為更靠近數據源的可操作智能端。什麼是邊緣計算?邊緣計算是靠近數據源的計算基礎架構。
  • 95後哈佛小哥撰寫從零開始的機器學習入門必備,書籍資源已開放
    機器之心報導作者:蛋醬、小舟機器學習怎麼入門最簡單?今年剛剛從哈佛大學統計專業畢業的 Danny Friedman 寫了一本「轉專業學生專用教材」,無基礎也可輕鬆入門,資源現已全部開放。說起機器學習入門書,大概有成百上千種選擇。這些書籍大多是由具備豐富研究經驗的學者撰寫的,涵蓋各種主題。俗話說「開卷有益」,但對於轉專業的初學者來說,這本新書或許更適合入門:近日,一位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小哥根據自己的機器學習入門經歷,撰寫了一本《從零開始的機器學習》。
  • 「python opencv視覺零到實戰」八、圖片選區操作
    一、學習目標了解什麼是ROI了解floodFill的使用方法如有錯誤歡迎指出~目錄「python opencv 計算機視覺零基礎實戰」 第一節「python opencv視覺入門到實戰」二、格式與攝像頭「python opencv 視覺入門到實戰」 三、圖像編輯「python opencv視覺入門到實戰
  • 95後哈佛小哥撰寫《從零開始的機器學習》,入門必備,書籍資源已開放
    機器之心報導作者:蛋醬、小舟機器學習怎麼入門最簡單?今年剛剛從哈佛大學統計專業畢業的 Danny Friedman 寫了一本「轉專業學生專用教材」,無基礎也可輕鬆入門,資源現已全部開放。
  • 邊緣計算和邊緣AI是什麼?兩者有什麼區別?
    在科技領域,我們聽慣了AI人工智慧,邊緣計算,卻很少涉及兩者的交叉與融合:邊緣AI,那麼邊緣計算與邊緣AI是什麼,兩者有什麼區別呢?邊緣 AI 晶片組市場將超過雲AI晶片組市場。首席分析師Lian Jye Su 表示:隨著行業的發展,企業越來越多的需要解決有關數據隱私、電源效率、低延遲和強大的設備上計算性能等問題,邊緣AI將是解決方案。預期在未來五年,AI訓練與推論會在網關或是各種邊緣裝置進行,甚至往下到傳感器節點。那麼,邊緣AI到底是什麼,靠什麼能解決這些行業痛點呢?
  • 行測備考誤區之四:無意義的「概念詞」
    行測的「做題速度」極為重要,尤其是「資料分析」板塊的題目量非常大,雖然題目難度不高,但需要找的數據多、計算步驟多,做題速度不夠快就會導致行測做不完。然而那些「概念詞」在講什麼呢?去年收入100萬,今年收入150萬,直接計算今年收入比去年多50萬,增長率=(100-50)÷100=50%不就行了?套這種「概念詞」,是嫌自己做「資料分析」的時間還不夠緊張,給自己找麻煩是嗎?
  • 「python opencv視覺零基礎實戰」七邏輯運算應用
    一、學習目標了解opencv中圖像的邏輯運算了解opencv中邏輯運算的應用如有錯誤歡迎指出~目錄「python opencv 計算機視覺零基礎實戰」 第一節「python opencv視覺入門到實戰」二、格式與攝像頭「python opencv 視覺入門到實戰」 三、圖像編輯「python
  • 試問某些男生,你怎麼這麼能「裝」?
    封閉隔離期間,偶爾外出採購,看著街邊路人匆忙背大包趕路,全副武裝不停拭汗,仿佛預示著正常生活軌道運轉暫時擱淺,大包裡滿滿地囤起「基本生存需求」,其他的,無力關心。想起有位男孩說,自己從一個「大包控」變成「腰包愛好者」,經歷了一番心路上的變遷。
  • 人工智慧研學社 · 入門組 | 《終極算法》研習第二期
    同時,以這本書為載體,機器之心「人工智慧研學社· 入門組」也已經完成了一半的學習內容。在後半部書中,作者開始對人工智慧不同流派的相關理論模型進行詳細討論,如果你對機器學習算法的技術細節及其背後的哲學感興趣,這也是一個開始學習的極好時機。
  • 邊緣計算對雲計算意味著什麼?
    打開APP 邊緣計算對雲計算意味著什麼? 由於冠狀病毒疫情導致社交遠離,許多組織正在進行的遠程操作引入了意外的因素,甚至加速了邊緣計算的增長周期。 思科公司物聯網工程和運營高級總監Matt Price說,「我們現在處於優勢,我們已經將過去所有辦公室中的所有計算和網絡資源移到了邊緣。」 他表示,這些舉措帶來了新的挑戰,例如處理來自遠程站點的流量被路由回中心位置時的網絡擁塞。
  • 「力場」創世周報
    「力場」的周報不同於之前的EOS周報,我會以更加個性化,更加輕鬆的方式,和你們一起分享在「力場」成長的過程中,我遇到的奇人,看到的異事,以及從中間獲得的經驗和認知。我是「力場」的一部分,「力場」也會是我的一部分,我們在變化的數據中成長,在累積的時間裡獲得新的存在意義,周報,就是這一切的區塊記憶。
  • 一份數學小白也能讀懂的「馬爾可夫鏈蒙特卡洛方法」入門指南
    在貝葉斯經典方法中,馬爾可夫鏈蒙特卡洛(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尤其神秘,其中數學很多,計算量很大,但其背後原理與數據科學有諸多相似之處,並可闡釋清楚,使得毫無數學基礎的人搞明白 MCMC。這正是本文的目標。那麼,到底什麼是 MCMC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