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水調研·挖掘上市公司價值,揭開資本市場真相
撰稿|渾水研究院市值研究中心 何離
「滴」聲一響,支付到帳。在如今的線下商店,我們早已習慣了掃碼支付。不過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曾經貼著許多二維碼的商家櫃檯已經變得清爽,無論是微信還是支付寶或是銀行APP,都可以通過一個二維碼就可以自動識別支付,這就是聚合支付技術。
曾幾何時,行動支付曾經是各類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機構的天下,但在聚合支付領域,商業銀行大有引領潮頭的趨勢,並且在場景運用開發方面,反而更有獨特的優勢。
6月19日,寧波銀行南京分行與南京師範大學籤訂合作協議,通過搭建「金融+教育」的智能化,開展智慧校園場景的深度開發。
聚合支付的迭代升級
從定義上來講,聚合支付也稱「融合支付」、「第四方支付」,簡言之,聚合支付是通過APP、網站等渠道聚合多家合作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及其他服務商的API接口等支付工具,為B 端中小商戶提供在線支付綜合解決方案。
也就是說,無論是哪種支付工具,只需要掃同一個二維碼即可完成支付,商家再也不用準備多個二維碼接受支付,對消費者來說也更方便。
但是這種聚合支付的基本功能仍然只是消費付款,實際上,聚合支付除了滿足多通道收單結算外,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應用魅力,其實在於場景生態的構建。
首先,對於消費者而言,聚合支付可以整合所有消費場景,除了購物消費外,比如市政繳費、圖書借閱、身份認證識別等場景。
其次,對商戶而言,聚合支付採用一個平臺不同權限的帳號來實時跟蹤維護商戶交易數據,可以減少商戶接入、維護支付結算服務時面臨的成本支出,商戶收款無須提現,所收款項直接打到商戶所綁定的同一個借記卡內,各項收款在手機上可一目了然,便於商戶分析交易行為,提升經營效率。
銀行系聚合支付的後發優勢
雖然支付寶和微信已在行動支付市場中佔據大部分份額,但商業銀行正在藉助聚合支付試圖彎道超車,收復曾經在行動支付領域丟失的陣地。
從2018年開始,商業銀行就已經開始陸續發力聚合支付。實際上,銀行系聚合支付還是有很多優勢的,首先兼容多種通道,是目前搶佔二維碼支付市場最好的切入方式。其次,商業銀行的聚合支付業務覆蓋範圍更廣,囊括了從大商家到小微商戶多種類型的用戶。
特別是那些在金融科技和零售銀行有深厚功底的商業銀行,聚合支付的推廣和應用會更加靈活。
寧波銀行南京分行打造的多功能集中金融服務平臺,已經成為業內領先、具有強競爭力的財資系統。他們不僅推出了企業版APP、個人版APP,更是憑藉「極速貼現、貸易通、小微租賃、專屬理財、外匯金管家夜盤功能」等特色產品業務,在當地打開了市場。
寧波銀行對校園場景的應用開發
曾幾何時,如果忘記帶校園卡,你就沒辦法在食堂吃飯。如果錢用完了,還必須要到圈存機上充值。過去,由於收單銀行眾多,學校的收銀窗口上就堆滿了各種POS機,現在雖然沒有了大量的POS機,但複雜的二維碼與當初的POS機一樣令人眼花繚亂。
自央行啟動「行動支付便民示範工程」以來,支付服務市場亂象得到有效整治,支付惠民便民向縱深發展,校園場景的應用愈發受到支付機構的重視。
南京師範大學是國內著名的「211」「雙一流」學府,也是南京最知名的高校名片之一,寧波銀行南京分行通過升級校銀合作,有效運用金融科技,貫穿全校園生命周期,以銀行聚合為核心要求、學校數據中心為基礎,為全量用戶搭建了更穩定、更安全、更便捷、更多元、更智能的全場景統一支付運營平臺,進一步打造更具活力、更加現代的智慧校園。
寧波銀行南京分行將在聚合支付項目的基礎上,通過加大對南京師範大學建設智慧校園的各類信息設備投入,不斷擴大銀校合作範圍;同時也將開展普惠金融活動、開通在校學生實踐和就業通道、優先提供實習機會等舉措,打造和諧金融生態校園。
(草媒公社成員自媒體,原創內容轉載引用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