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降水物理學聯合實驗室成立

2021-01-11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葉芳璐 通訊員楊帥報導 12月12日,北京大學-北京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雲降水物理學聯合實驗室正式成立,北京市氣象局局長、北京市人影辦主任姚學祥和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副院長胡永雲籤署了合作書,並為聯合實驗室揭牌。該實驗室將致力於研究氣溶膠-雲-降水的相互作用,更好地指導人影工作開展,服務於首都城市發展。

  據悉,氣溶膠-雲-降水相互作用是當今大氣科學研究的熱點和前沿問題,開展相關研究對天氣預報準確度的提升和氣候預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並對保障首都城市穩定運行起到科技支撐作用。

  聯合實驗室成立後,將充分利用雙方先進的飛機和地面觀測設備、科研人員,開展氣溶膠-雲-降水相互作用研究;了解氣溶膠和雲物理宏微觀特徵及其對其降水影響的演變機制,更加科學地指導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和試驗;雙方將加大人才培養、聯合開展試驗與觀測、加強信息資料成果共享等;並重點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氣溶膠對雲微物理特徵影響、北京地區霾形成的機理、雲室實驗等領域開展合作研究。

  (來源:《中國氣象報》2017年12月18日3版 責任編輯:欒菲)

相關焦點

  • 廈門國際銀行與騰訊雲達成戰略合作 共建聯合創新實驗室
    11月5日,廈門國際銀行與騰訊雲在上海籤署聯合創新實驗室戰略合作協議,並舉辦了實驗室揭牌儀式。雙方將以聯合創新實驗室為依託,進一步在金融雲基礎設施及服務、場景金融創新、雲原生業務系統開發等領域開展聯合研究與技術攻關,共同推進金融科技的創新應用以及聯合產品方案的孵化和落地。
  • 曙光&VMware聯合實驗室成立,迎接計算技術奇點突破
    國內高性能計算產業領導廠商中科曙光和全球虛擬化、雲基礎架構領導廠商VMware公司,在如此關鍵的科技機遇面前,基於雙方良好的合作基礎,以及對易失性存儲產品巨大市場價值判斷的共識,決定共同成立聯合實驗室。
  • 智能製造雙核驅動,美菱5G+AI聯合實驗室成立
    近日,美菱「5G+AI聯合實驗室」成立大會正式召開,隨著揭牌儀式的舉行,美菱首個實驗室「5G+AI」落地合肥,美菱智能製造體系再迎雙核驅動力。全新的運營模式,加上先進的技術理念,將進一步助推美菱製造工廠的加速功能升級,同時對於全產品線的工業網際網路的整體建設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 《大氣物理學》出版 聚焦雲降水物理和氣溶膠機理
    中國氣象報記者欒菲報導 近日,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物理學院銀燕教授團隊編著的《大氣物理學》出版。針對大氣科學領域內普遍關注的雲降水物理過程和大氣氣溶膠機理,著重介紹了雲霧形成的宏-微觀特徵和機制、雲粒子的核化理論、水滴冰晶的增長機理、典型降水理論、氣溶膠的化學組成及來源估計、氣溶膠的觀測與測量、對流層氣溶膠的氣候學特徵等。
  • 「磁共振凍融成冰過程動態分析聯合實驗室」成立
    「磁共振凍融成冰過程動態分析聯合實驗室」成立 2018-11-28 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籌) 」在甘肅蘭州正式掛牌成立。公司將進一步依託聯合實驗室合作平臺,與凍土工程國家實驗室共同努力把聯合實驗室打造成為協同攻堅、引領發展的新型融合交叉創新力量,為科學研究提供更強有力的手段和工具,為全面提升我國的原始創新能力做出應有貢獻。  聯合實驗室主任溫智介紹了實驗室建設目標、建設過程和近期工作重點。
  • 熵基科技與中國電信5G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成立
    原標題:熵基科技與中國電信5G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成立   有人形容「4G改變生活,5G改變
  • 重慶大學與美國著名實驗室聯合成立創新研究院
    重慶大學與美國著名實驗室聯合成立創新研究院   中新網重慶7月16日電 (韓璐 李培銘)16日,重慶大學與美國著名工業實驗室帕克研究中心籤署合作備忘錄,正式成立重慶大學帕克聯合創新研究院。
  • 香港城市大學成立大數據聯合實驗室
    新華社香港12月27日電 香港城市大學27日宣布,該校電機工程學系以及太赫茲及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粵港大數據圖像和通信應用聯合實驗室」。「粵港大數據圖像和通信應用聯合實驗室」將以大數據圖像和無線通訊應用兩大範疇為研究重點,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粵港發展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作出貢獻。合作夥伴包括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深圳大學以及內地多家領先企業。城大表示,雖然全球各地陸續推出第五代移動通訊(5G)服務,但技術仍不足以支持大數據圖像通訊。未來,萬物互聯是大勢所趨,用戶對傳輸效率和影像質量將有更高要求。
  • 瑞薩電子與中國一汽成立聯合實驗室
    全球半導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瑞薩電子集團(TSE:6723)與先進汽車製造商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FAW)宣布,於2020年12月1日在中國長春成立了聯合實驗室,展開深度合作,助力中國一汽打造其智能駕駛自主開發平臺,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動力總成、車身控制等車載電控系統解決方案,並將首先應用於一汽旗艦品牌紅旗車型中。
  • 成立首個鈦生活製品聯合實驗室
    原標題:成立首個鈦生活製品聯合實驗室   近日,攀鋼鈦材公司與希諾股份鈦生活製品聯合實驗室在江蘇希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 中科院將成立31個院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關於成立流固耦合系統力學等31個院重點實驗室的通知   院屬各有關單位:   為加強我院科研基地建設,促進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社會公益性研究工作持續、穩定地發展,經院長辦公會議批准,決定成立以下31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
  • 中科久森(臨武)新能源技術聯合實驗室掛牌成立
    7月6日,中科久森(臨武)新能源技術聯合實驗室掛牌成立。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易鵬飛,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歐陽鋒,縣委書記李浩等市縣領導為實驗室掛牌。縣委副書記尹海蓮主持掛牌儀式。中科久森(臨武)新能源技術聯合實驗室是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和湖南久森新能源有限公司聯合組建。
  • 青藏高原雲-降水飛機觀測外場試驗順利完成
    中國氣象報記者李一鵬 通訊員段婧報導 日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藏高原地-氣相互作用及其對下遊天氣氣候的影響」的飛機探測專題「青藏高原雲-降水飛機觀測」2019年外場試驗順利完成。
  • 中國首個「先進吸附分離技術」聯合實驗室成立
    中國首個「先進吸附分離技術」聯合實驗室成立北極星VOCs在線訊:2020年9月27日,「貝士德儀器」獎學金捐贈儀式暨「先進吸附分離技術」聯合實驗室成立儀式,在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以下簡稱「創新港」)化工學院成功舉辦。
  • 粵港澳大灣區聯合實驗室北鬥PNT技術分室成立
    9月9日,廣東工業大學(以下簡稱「廣工」)和泰鬥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鬥科技」)在廣州舉行聯合培養研究生示範基地揭牌儀式,並成立粵港澳大灣區聯合實驗室北鬥PNT技術分室。此次雙方牽手,成立聯合研究生培養基地和粵港澳大灣區聯合實驗室北鬥PNT技術分室,將有力地促進PNT技術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強高層次PNT人才培養,助力加快北鬥PNT技術攻關。揭牌儀式上,廣工副校長杜承銘代表廣東工業大學致辭並為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揭牌。
  • 公安部和中國科學院聯合成立網絡空間地理學實驗室
    強強聯合 協同攻關網絡空間地理學實驗室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網絡空間安全強強聯合、協同攻關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公安部和中國科學院相關工作部署,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經溝通協商,並報經公安部和中國科學院主要領導同意,決定共建網絡空間地理學實驗室。
  • 合肥研究院與普林斯頓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室成立CFETR關鍵部件聯合...
    合肥研究院與普林斯頓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室成立CFETR關鍵部件聯合工作組 2015-01-28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天津大學空間機械與熱物理技術聯合實驗室揭牌成立
    10月8日,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天津航天機電設備研究所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籤署合作協議共建空間機械與熱物理技術聯合實驗室。儀式上,天津大學機械學院院長王天友與周佐新、馬海全代表各方籤署合作協議,金東寒、張洪太共同為聯合實驗室揭牌。金東寒代表學校對航天五院給予學校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
  • 「雲原生+ AI」 ,時速雲攜手飛騰共建全棧式人工智慧生態聯合實驗室
    會上,飛騰重磅發布其與時速雲等企業共同打造的「全棧式飛騰人工智慧生態聯合實驗室」。共建芯生態,賦能新基建作為新基建的重要構成,AI技術的應用將推動新一輪產業變革。「根深之樹不人風折,泉深之水不會涸竭」,新技術理念的高效應用,離不開承載各類AI應用場景及技術實現的基礎設施底座的穩固發展。
  • 華米科技與中科大共建腦機智能聯合實驗室
    5月25日,華米科技(NYSE:HMI)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宣布,共同建立「腦機智能聯合實驗室」,結合華米科技在智能可穿戴領域的研發實力和中科大在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的研究優勢,共同突破關鍵技術,構建主動健康新模式。中科大校長助理、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吳楓,將擔任聯合實驗室管理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