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廣東工業大學(以下簡稱「廣工」)和泰鬥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鬥科技」)在廣州舉行聯合培養研究生示範基地揭牌儀式,並成立粵港澳大灣區聯合實驗室北鬥PNT技術分室。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GPS、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導航、定位和授時(positioning, navigation, and timing —簡稱「PNT」)系統是北鬥落地工程順利實施的核心技術,其技術突破是實現全面自主國產技術替代的關鍵。
據介紹,泰鬥科技是一家專注於提供北鬥定位、導航和授時基礎信息的國家高新技術晶片設計企業,參與了多項國家北鬥相關標準的制定。廣工智能信息處理研究團隊是教育部創新團隊,全國首批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主要從事智能信息處理、智能檢測與製造物聯方面的研發工作。此次雙方牽手,成立聯合研究生培養基地和粵港澳大灣區聯合實驗室北鬥PNT技術分室,將有力地促進PNT技術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強高層次PNT人才培養,助力加快北鬥PNT技術攻關。
揭牌儀式上,廣工副校長杜承銘代表廣東工業大學致辭並為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揭牌。他介紹,廣工始終堅持「與廣東崛起共成長,為廣東發展作貢獻」的辦學理念,積極與企業開展兩位一體的產學研合作,廣泛建立廣東省聯合培養研究生示範基地,建設全面開放的研究生教育創新體系,共同打造培養創新性、複合型的高層次科研創新人才的示範平臺和開展以產業化為目標的高新科技研發平臺,為廣工開展全日制研究生聯合培養,實現產、學、研的良性互動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已建有校企聯合研究生培養基地195個,其中國家級基地2個,省級基地47個。與泰鬥科技合作的聯合研究生培養基地將採用「1+2」培養模式,研究生在第一年課程學習之後,在泰鬥科技就北鬥衛星信號處理及其應用開展校企聯合攻關,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通過此次掛牌,推進校企進一步深度融合,推動北鬥系統高端人才的培養和我國PNT核心技術發展,實現校企「共生、共融、共享」。
廣工智能信息研究所所長、泰鬥科技首席科學家謝勝利介紹了合作雙方在北鬥導航晶片技術方面開展產學研合作的情況和成果,他認為分室的成立在突破面向領域應用的北鬥PNT關鍵技術、培養高層次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價值。
廣州黃埔區、開發區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段煥逵表示,泰鬥科技與廣工的聯合培養研究生示範基地以及北鬥PNT技術分室的成立,是開發區創新校企合作機制的一個成功樣本。通過產學研合作,實現了高校與聯合培養單位的優勢互補與資源共享,構建了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開發區將為雙方產學研技術成果轉化、高端人才培養、企業創新發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雷愛俠、通訊員陳少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