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系列指數發布

2020-12-13 新華網廣東頻道

  新華社深圳4月10日電(記者孫飛)為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要求,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作用,助力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深交所全資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聯合工信部下屬單位賽迪研究院9日在第七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開幕式上,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創新100指數(簡稱:灣創100,代碼:980001)。

  同日,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指數(簡稱:大灣區綜指,代碼:980003)也對外發布。後續,雙方將繼續按照工信部和證監會的戰略合作協議,合作研發粵港澳大灣區系列指數,推出相關特色主題指數,豐富指數種類。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3月底,在內地上市和屬於港股通標的的灣區企業共計750餘家,總市值近27萬億元。灣區上市公司呈現整體實力雄厚、新興產業突出、產業體系完備、集群優勢明顯等特徵。粵港澳大灣區系列指數以在深滬港交易所上市、納入互聯互通標的、公司註冊地或運營總部在大灣區的股票為選樣範圍。

  灣創100是粵港澳大灣區系列指數的核心旗艦指數,篩選屬於先進位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海洋經濟產業的公司,結合賽迪研究院對上市公司創新能力的評價結果,以及公司市值規模、行業代表性、行業覆蓋面等因素,選取100隻股票作為指數樣本股,50隻來自深交所,指數包括騰訊控股、中國平安、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具有市場影響力的股票,信息技術類企業股票總數達38隻,權重超過25%。

  自基準日2017年6月底至2019年3月底,灣創100實現累計收益17.4%,大灣區綜指實現累計收益10.4%,同期滬深300累計收益為5.6%,恒生指數累計收益為12.8%。

  深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深交所也是大灣區企業的主要上市地,聚集了458家灣區上市公司。粵港澳大灣區系列指數展示了灣區創新意識較強、創新能力較為突出的上市公司,對樹立大灣區企業創新發展標杆、助力大灣區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李慶招)

相關焦點

  • 保障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 打造高質量發展典範
    保障水安全打造國際一流灣區高質量發展典範2018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將大灣區建設成為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和國際一流灣區,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這對大灣區水安全保障、協同推進水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 《粵港澳大灣區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藍皮書》即將發布
    隨著「中國製造2025」、「粵港澳大灣區」、「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等國家戰略出臺和一系列政策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近年來積極謀劃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系統性戰略布局,相關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前景非常看好。
  • 粵港澳大灣區國土空間研究中心今日揭牌
    據悉,新成立的粵港澳大灣區國土空間研究中心,將加強頂層設計,強化規劃引領,注重政策協調,深入研究、協調解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化快速發展帶來的城市空間需求壓力與有限的國土資源之間的矛盾,保障社會經濟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創造宜居的城市環境,對粵港澳大灣區國土空間規劃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並提出政策建議,全面提高粵港澳大灣區國土空間規劃決策的科學、民主和法制水平,不斷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 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發展規劃(2020-2035年)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一國兩制」方針,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為大灣區氣象事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各有關地方和部門必須緊抓戰略機遇,深化粵港澳合作協調機制,創新發展思路、方式和路徑,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加強跨地區、跨部門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加快大灣區智慧氣象建設,進一步突出並充分發揮出氣象事業的公益性、基礎性作用。
  • 前海認真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原標題:強化前海合作發展引擎作用 前海認真落實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展綱要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攝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簡稱《規劃綱要》)在第十章「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中,用一個專節闡述前海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定位、作用和要求,提出「優化提升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功能」「強化前海合作發展引擎作用」。
  • 2019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藍皮書
    綜述  粵港澳大灣區,國之重略。在大灣區戰略發展宏圖下,大灣區內的「城」「產」「人」有怎樣的發展前景,又有何種發展掣肘?放眼海外,對標世界級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應學習與借鑑什麼?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現狀與特徵,以及對國際灣區發展經驗的借鑑,我們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又有何種建議?
  •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周年成績秀——「一個平臺八大體系...
    特別是近半年,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通關(增城)便利區在廣州市增城區正式啟用,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正式推出自動售賣新模式,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認定達到了第六批,集區域總部、商務洽談、線上線下交易、產品發布、展示推廣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展示交易(安聖)中心成功落戶越秀……一項接一項的工作又快又穩,打造出一個高標準的惠民惠商優質農產品服務平臺。
  • 中國信通院廣州分院發布《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20年)》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中國信通院廣州分院」(ID:CAICTGZ),36氪經授權發布。 2020年11月24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廣州分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廣州分院」)、數字中國產業發展聯盟聯合主辦的2020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在廣東省深圳市舉辦。
  • 世界級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
    中國四大都市圈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經濟圈)發展具有戰略意義:打造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還要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範。
  • 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虹吸效應顯著
    原標題: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虹吸效應顯著 中高級人才招聘會現場供求兩旺   「精英天下·才博會」招聘會名企薈萃,來自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在內的全國眾多500強企業、國企事業單位、科技創新型企業等紛紛求賢,提供的高端崗位涵蓋5G、智能製造、IT、新能源、新材料、電子通訊、房地產等60多個行業,多集中在技術工程師、算法研究員、運維總監、區域經理、法務總監等技術型、創新型、管理型崗位。
  • 大佳之作、致遠灣區:2020佳兆業粵港澳大灣區新品發布盛典
    8月30日,「大佳之作 致遠灣區」——2020佳兆業粵港澳大灣區新品發布盛典在深圳圓1滿落幕,在盛典上佳兆業重磅發布地產品牌主張「品質為生活佳分」,並面向全球集中推出2020年16大全新佳作。時值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的特殊歷史時刻,粵港澳大灣區騰飛發展的關鍵一年,佳兆業將緊抓時代機遇,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促進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功能完善升級,為粵港澳大灣區成長為世界四大灣區之一,貢獻新力。堅守初心 品質築佳新品發布盛典上,佳兆業集團控股副總裁程芯蘭重磅發布佳兆業地產品牌主張——「品質為生活佳分」。
  • 粵港澳大灣區論壇探討香港發展新道路
    在18日於香港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上,與會人士紛紛表示,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下,香港應積極轉變角色,尋求發展新道路。本次論壇由中國日報社和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舉辦,主題是「大灣區:前行啟新程」。約400名嘉賓以線上和線下的形式參與討論,探索香港轉型之路。
  • 觀點|陳新滋: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性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可以說是歷史上非常重要的機遇,如何能夠把握好機遇,不管是對粵港澳大灣區地區,還是對中華民族今後的發展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香港浸會大學第四任校長,中山大學藥學院名譽院長、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校長陳新滋29日在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第七屆年會暨海歸創新創業廣州峰會上如是說。
  • 中國化學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研發中心開工
    12月27日上午,中化學南方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在白雲新城AB2907033地塊舉行中國化學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研發中心開工奠基儀式。中國化學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研發中心開工預計達產產值110億元該地塊屬於商業商務設施用地,宗地面積19695平方米,計算容積率建築面積41071平方米,計劃建設中國化學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研發中心,打造集採購中心、營運中心、結算中心為一體的華南區域總部,統籌中國化學在廣東、廣西、海南、湖南、江西、福建等六省業務,推動物資貿易、環保工程、環境治理研究院等全資子公司和其供應鏈上下遊企業及相關產業項目落戶白雲區
  • 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虹吸效應明顯:七成流入廣深,珠海最能留人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數位化轉型和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人才成為了最先需要考慮的問題。 廣深成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流動中心 據智聯招聘基於平臺大數據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及人才流動報告》顯示,粵港澳大灣區廣東9市中,除江門外,其他城市均處於淨流入狀態。
  • 2020粵港澳大灣區車展「升維」啟幕
    企鵝經緯深圳張清6月22日報導 「擎動大灣區,啟悅i未來」--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汽車博覽會暨新能源及智能汽車博覽會(以下簡稱:粵港澳大灣區車展)6月20日在深圳盛大開幕。  據了解,「粵港澳大灣區車展」的前身為「深港澳國際車展」,過去已成功舉辦23屆,作為中國「年度三大車展」之一,今年的車展得到了各汽車廠家的高度重視和積極參與,規模達13萬平米,102個汽車品牌,展出新車近1000輛,現場共計舉辦近50場新聞發布會。
  • 粵港澳大灣區地圖範圍面積城市名單 四大中心城市規劃
    製圖 中新網  2月18日,籌備多時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從粵港澳大灣區2017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到粵、港、澳三地政府籤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再到《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的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前景可期。而隨著綱要的公布,一個國際一流的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正逐漸顯現。
  • 日本中文導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前景超越東京灣
    與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為代表的世界級灣區相比較,粵港澳在區域優勢、經濟體量、人口規模、土地面積等方面或已望其項背,但在人均發展水平、城市化精細管理、高質量人文生活品質、開放式創新所需要的自由環境等方面尚有差距。目前,粵港澳大灣區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未來有更大的發展縱深,可以搭建更大的舞臺、書寫更宏偉的篇章,對中國經濟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巨大。
  • 對標舊金山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的矽谷在哪裡?
    而事實上,同為科技創新主導型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和舊金山灣區有著眾多相似之處。  剖析兩者規劃和發展,廣州PLUS竟發現了一個秘密。  深諳灣區發展之道,粵港澳大灣區從規劃之初,就直接以落點於此:  大灣區定位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 526家上市公司扎堆 A股崛起粵港澳大灣區板塊
    從各城市情況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內部城市分化明顯。深圳擁有的A股上市公司最多,達285家;其次為廣州,共有A股上市公司98家。(證券時報)   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規劃綱要明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等,為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發展指明了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