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526家上市公司扎堆 A股崛起粵港澳大灣區板塊】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A股上市公司分布最密集的地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2月18日,A股共有上市公司3586家,其中註冊地在粵港澳大灣區廣東9市的上市公司共有526家,佔廣東省A股上市公司的89.6%,佔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14.67%。從各城市情況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內部城市分化明顯。深圳擁有的A股上市公司最多,達285家;其次為廣州,共有A股上市公司98家。(證券時報)
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規劃綱要明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等,為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發展指明了大方向。
A股崛起大灣區板塊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廣東省的廣州、深圳、東莞、佛山、惠州、中山、珠海、江門、肇慶9市,共11座城市。粵港澳大灣區總面積為5.6萬平方公裡,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人,經濟總量約10萬億元。
作為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同時也是中國A股上市公司分布最密集的地區,在中國資本市場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2月18日,A股共有上市公司3586家,其中註冊地在粵港澳大灣區廣東9市的上市公司共有526家,佔廣東省A股上市公司的89.6%,佔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14.67%。
從各城市情況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內部城市分化明顯。深圳擁有的A股上市公司最多,達285家;其次為廣州,共有A股上市公司98家;佛山、珠海、東莞分別有36家、28家、27家;中山、江門、惠州、肇慶共有A股上市公司52家。
在市值方面,截至2019年2月18日,上交所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為29.88萬億元,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18.96萬億元,兩市市值合計48.84萬億元。而粵港澳大灣區526家上市公司同期市值約9.18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的18.79%。
近年來,A股新增上市公司中,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是重要組成部分。以2017年為例,全年共有438家公司登陸A股,其中89家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佔比達20%;2018年,A股共新增105家上市公司,其中18家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佔比17%。
在A股之外,灣區另一重要城市香港在世界金融市場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2018年,港股市場在全球IPO總數及募資金額均拔得頭籌,吸引了大批優質企業赴港上市。
頭部公司優勢明顯
粵港澳大灣區的上市公司不僅數量眾多,質量也同樣不俗。數據顯示,粵港澳大灣區A股上市公司數量佔總數的14.67%,但市值佔比卻達到了18.79%,這說明粵港澳大灣區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規模,高於A股公司的平均市值水平。
市場化程度高、知名企業多、頭部企業多,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個顯著特點。目前的A股上市公司中,上至高精尖的領先科技行業,下至關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行業,均少不了粵港澳大灣區上市公司的身影。
以2019年2月18日的收盤數據為參考,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公司共有74家,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公司就有18家,佔比達24.3%。其中既有中國平安、招商銀行這類大型金融機構,也有美的集團、格力電器等家電行業龍頭。
另外,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比亞迪,快遞物流行業的順豐控股,通信行業的中興通訊等公司市值均超過1000億元;甚至在看似普通的調味品行業,大灣區也誕生了市值超過2000億元的龍頭企業海天味業。
除去A股上市公司,粵港澳大灣區還有不少在其他資本市場上市的知名公司。如在港股上市的網際網路巨頭騰訊控股,就是一家「土生土長」的大灣區企業,最新市值超過3萬億港元。
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彭明曾在「2018粵港澳大灣區上市公司發展機遇論壇」上表示,在過去數十年的發展中,粵港澳大灣區運用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充分推動「股權文化、規則意識、契約意識、公司治理」在灣區企業落地生根,形成了中國市場化程度最高的一個區域。
大量優秀企業的存在,不僅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充沛的動力,也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走向世界的亮麗名片。
高新技術企業比重高
在世界上,灣區都是創新發展的高地。規劃綱要指出,粵港澳三地科技研發、轉化能力突出,擁有一批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大科學工程,創新要素吸引力強,具備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良好基礎。
2018年10月13日,廣東省科技研究機構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三大灣區創新能力對比研究》顯示,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發明專利申請量超過17.6萬件,超過同期東京、紐約、舊金山三大灣區發明專利申請量,數量優勢明顯。
今年1月10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2018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前3位的國內企業中,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名列榜首,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名列第三。海量的專利儲備,可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支持。
從A股情況來看,粵港澳大灣區526家A股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電子、計算機、醫藥生物、機械設備、通信等五大行業。五大行業的上市公司合計達241家,約佔粵港澳大灣區A股公司的46%。其中佔比最多的是電子行業,共有92家公司,佔比達17.5%,這其中半導體、光電子、LED等高科技企業又佔了大多數。
由於地緣及市場特點等因素,粵港澳大灣區526家A股上市公司絕大多數在深交所上市。相關數據顯示,在深交所上市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在研發投入方面,比深市整體的平均水平高出50%。
在深市上市企業中有70%是高新技術企業、40%屬於戰略新興產業企業,而粵港澳大灣區廣東9市在深市上市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佔比達80%,戰略新興產業企業達50%,均高於市場平均水平。
除了擁有大量高新技術企業之外,粵港澳大灣區還存在大量傳統製造業企業。據統計,粵港澳大灣區526家上市公司,在證監會行業分類中屬於製造業的企業達341家,佔比約65%。發達的製造業體系,健全的產業體系,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人工智慧、智能製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分析解讀>>
2000字速讀粵港澳大灣區規劃
中央創先例!影響7000萬人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來了!11城入圍 想投資、想購房、想理財…八大關鍵點必看
中央放大招!10萬億大灣區規劃來了 港澳廣深4大中心 20條核心要點必看
重磅!《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6大要點一文全get!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 機構:這六大板塊望受益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 一大批上市公司搶先布局 面臨巨大發展空間
劃重點: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公布 這裡是金融業的措施
學者獻言粵港澳大灣區:警惕「諸侯經濟」 尊重市場規律
10萬億大灣區規劃重磅出爐!20大要點看懂近3萬字規劃 相關上市公司迎來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出爐!金融、交通、基建、物流……這些公司迎重大機遇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責任編輯:DF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