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家上市公司扎堆 A股崛起粵港澳大灣區板塊

2021-01-15 東方財富網

摘要

【526家上市公司扎堆 A股崛起粵港澳大灣區板塊】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A股上市公司分布最密集的地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2月18日,A股共有上市公司3586家,其中註冊地在粵港澳大灣區廣東9市的上市公司共有526家,佔廣東省A股上市公司的89.6%,佔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14.67%。從各城市情況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內部城市分化明顯。深圳擁有的A股上市公司最多,達285家;其次為廣州,共有A股上市公司98家。(證券時報)

  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規劃綱要明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等,為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發展指明了大方向。

  A股崛起大灣區板塊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廣東省的廣州、深圳、東莞、佛山、惠州、中山、珠海、江門、肇慶9市,共11座城市。粵港澳大灣區總面積為5.6萬平方公裡,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人,經濟總量約10萬億元。

  作為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同時也是中國A股上市公司分布最密集的地區,在中國資本市場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2月18日,A股共有上市公司3586家,其中註冊地在粵港澳大灣區廣東9市的上市公司共有526家,佔廣東省A股上市公司的89.6%,佔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14.67%。

  從各城市情況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內部城市分化明顯。深圳擁有的A股上市公司最多,達285家;其次為廣州,共有A股上市公司98家;佛山、珠海、東莞分別有36家、28家、27家;中山、江門、惠州、肇慶共有A股上市公司52家。

  在市值方面,截至2019年2月18日,上交所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為29.88萬億元,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18.96萬億元,兩市市值合計48.84萬億元。而粵港澳大灣區526家上市公司同期市值約9.18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的18.79%。

  近年來,A股新增上市公司中,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是重要組成部分。以2017年為例,全年共有438家公司登陸A股,其中89家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佔比達20%;2018年,A股共新增105家上市公司,其中18家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佔比17%。

  在A股之外,灣區另一重要城市香港在世界金融市場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2018年,港股市場在全球IPO總數及募資金額均拔得頭籌,吸引了大批優質企業赴港上市。

  頭部公司優勢明顯

  粵港澳大灣區的上市公司不僅數量眾多,質量也同樣不俗。數據顯示,粵港澳大灣區A股上市公司數量佔總數的14.67%,但市值佔比卻達到了18.79%,這說明粵港澳大灣區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規模,高於A股公司的平均市值水平。

  市場化程度高、知名企業多、頭部企業多,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個顯著特點。目前的A股上市公司中,上至高精尖的領先科技行業,下至關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行業,均少不了粵港澳大灣區上市公司的身影。

  以2019年2月18日的收盤數據為參考,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公司共有74家,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公司就有18家,佔比達24.3%。其中既有中國平安、招商銀行這類大型金融機構,也有美的集團、格力電器等家電行業龍頭。

  另外,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比亞迪,快遞物流行業的順豐控股,通信行業的中興通訊等公司市值均超過1000億元;甚至在看似普通的調味品行業,大灣區也誕生了市值超過2000億元的龍頭企業海天味業。

  除去A股上市公司,粵港澳大灣區還有不少在其他資本市場上市的知名公司。如在港股上市的網際網路巨頭騰訊控股,就是一家「土生土長」的大灣區企業,最新市值超過3萬億港元。

  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彭明曾在「2018粵港澳大灣區上市公司發展機遇論壇」上表示,在過去數十年的發展中,粵港澳大灣區運用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充分推動「股權文化、規則意識、契約意識、公司治理」在灣區企業落地生根,形成了中國市場化程度最高的一個區域。

  大量優秀企業的存在,不僅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充沛的動力,也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走向世界的亮麗名片。

  高新技術企業比重高

  在世界上,灣區都是創新發展的高地。規劃綱要指出,粵港澳三地科技研發、轉化能力突出,擁有一批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大科學工程,創新要素吸引力強,具備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良好基礎。

  2018年10月13日,廣東省科技研究機構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三大灣區創新能力對比研究》顯示,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發明專利申請量超過17.6萬件,超過同期東京、紐約、舊金山三大灣區發明專利申請量,數量優勢明顯。

  今年1月10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2018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前3位的國內企業中,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名列榜首,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名列第三。海量的專利儲備,可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支持。

  從A股情況來看,粵港澳大灣區526家A股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電子、計算機、醫藥生物、機械設備、通信等五大行業。五大行業的上市公司合計達241家,約佔粵港澳大灣區A股公司的46%。其中佔比最多的是電子行業,共有92家公司,佔比達17.5%,這其中半導體、光電子、LED等高科技企業又佔了大多數。

  由於地緣及市場特點等因素,粵港澳大灣區526家A股上市公司絕大多數在深交所上市。相關數據顯示,在深交所上市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在研發投入方面,比深市整體的平均水平高出50%。

  在深市上市企業中有70%是高新技術企業、40%屬於戰略新興產業企業,而粵港澳大灣區廣東9市在深市上市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佔比達80%,戰略新興產業企業達50%,均高於市場平均水平。

  除了擁有大量高新技術企業之外,粵港澳大灣區還存在大量傳統製造業企業。據統計,粵港澳大灣區526家上市公司,在證監會行業分類中屬於製造業的企業達341家,佔比約65%。發達的製造業體系,健全的產業體系,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人工智慧、智能製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分析解讀>>

  2000字速讀粵港澳大灣區規劃

  中央創先例!影響7000萬人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來了!11城入圍 想投資、想購房、想理財…八大關鍵點必看

  中央放大招!10萬億大灣區規劃來了 港澳廣深4大中心 20條核心要點必看

  重磅!《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6大要點一文全get!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 機構:這六大板塊望受益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 一大批上市公司搶先布局 面臨巨大發展空間

  劃重點: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公布 這裡是金融業的措施

  學者獻言粵港澳大灣區:警惕「諸侯經濟」 尊重市場規律

  10萬億大灣區規劃重磅出爐!20大要點看懂近3萬字規劃 相關上市公司迎來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出爐!金融、交通、基建、物流……這些公司迎重大機遇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責任編輯:DF380)

相關焦點

  • 助力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系列指數發布
    新華社深圳4月10日電(記者孫飛)為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要求,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作用,助力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深交所全資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聯合工信部下屬單位賽迪研究院9日在第七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開幕式上,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創新100指數(簡稱:灣創100,代碼:980001)。
  • 機構:三條主線布局粵港澳大灣區(附標的股)
    公司上市後,可以充分利用粵港澳灣區發展機遇進一步發展。  地產-胡華如/賈翔夫:看好深圳和珠海  我們從3月下旬調高地產投資評級至買入以來地產板塊從3月底短暫回調,4月開始上攻,接下來我們看好從京津冀輪動到粵港澳大灣區的主題投資機會;  粵港澳主題涉及到的相關公司,主要在廣州、深圳和珠海,我們主要看好深圳和珠海,因為廣州的受益程度相對沒有那麼直接
  • 2019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藍皮書
    本部分聚焦粵港澳大灣區金融資本市場,和區域內上市公司,探索粵港澳大灣區金融資本市場的發展路徑及創新支撐。  Ⅰ 大灣區金融資本市場發展整體特徵  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資本市場已經具備一定的基礎,更形成了一個門類齊全、相對完整的金融產業鏈,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
  • 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虹吸效應顯著
    原標題: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虹吸效應顯著 中高級人才招聘會現場供求兩旺   「精英天下·才博會」招聘會名企薈萃,來自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在內的全國眾多500強企業、國企事業單位、科技創新型企業等紛紛求賢,提供的高端崗位涵蓋5G、智能製造、IT、新能源、新材料、電子通訊、房地產等60多個行業,多集中在技術工程師、算法研究員、運維總監、區域經理、法務總監等技術型、創新型、管理型崗位。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 機構:這六大板塊望受益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本規劃是指導粵港澳大灣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合作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規劃近期至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
  • 最新世界500強地圖:中國133家位居榜首,粵港澳大灣區21家入圍
    最新世界500強地圖:中國133家位居榜首,粵港澳大灣區21家入圍21世紀經濟報導  作者:  2020-08-11 8月10日,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在全球收入最高的
  • 粵港澳大灣區最明確時間點出爐,世界最長跨海大橋將通車,這個板塊...
    胡祖才表示粵港澳大灣區、關中平原、滇中、天山北坡、呼包鄂榆等跨省級城市群規劃,已徵求相關部門和地方意見,並將按程序上報國務院。這是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目前最為確定的時間節點,基本明確在未來一個半月政策正式出臺前,板塊或反覆活躍。
  • 對標舊金山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的矽谷在哪裡?
    而事實上,同為科技創新主導型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和舊金山灣區有著眾多相似之處。  剖析兩者規劃和發展,廣州PLUS竟發現了一個秘密。  科學城 粵港澳大灣區的矽谷  廣州科學城,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灣頂位置,位置得天獨厚,科創歷史悠久,早在 1998年,就定位為高新技術開發區,擁有「廣東矽谷」的美譽。
  • 粵港澳大灣區最具創新力榜單:科技與製造TOP30率先出爐!
    這50家公司,它們成長於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一股強而新的商業勢能正在快速上升。 它們是引領未來的全球灣區經濟領航者,也為粵港澳大灣區注入強勁而持久的動力。 無冕財經聯合主辦的2020年度GBA50(粵港澳大灣區最具創新力公司50)第一個分榜單「科技與製造」,正式揭曉。
  • 立足深圳 中國昌盛集團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經濟創新大會拉開帷幕
    2018年11月25日,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經濟促進大會在深圳五洲賓館舉行,會議主要探討「粵港澳大灣區在發展方向引進人才,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等方面的問題。
  • 大佳之作、致遠灣區:2020佳兆業粵港澳大灣區新品發布盛典
    紮根灣區 多元並進8月26日,在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佳兆業集團榮列「最受尊敬40家上市公司」,佳兆業董事局主席郭英成先生獲評「最受尊敬40位企業家」。佳兆業集團控股執行董事、總裁麥帆致開場辭。他表示,佳兆業是一家起源於深圳,紮根於灣區的全國性大型綜合投資集團。
  • 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第一股:富途的金融科技之路
    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為大灣區未來發展指明方向,要求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 日本中文導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前景超越東京灣
    2018年11月20日,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過江通道——虎門二橋最後一片節段箱梁成功架設,主線全面貫通。預計2019年5月實現通車,屆時將有效緩解虎門大橋的通行壓力。圖為建設中的虎門二橋。中新社發 廖西平 攝文章摘編如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
  • 粵港澳大灣區:深圳產業結構「三個為主」 四大支柱產業分析(附圖表)
    粵港澳大灣區是指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江門、惠州等九市組成的城市群,我國重要的灣區之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經寫入十九大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層面。
  • A股資本地圖廣州篇:117家公司上市 近六成為細分領域龍頭
    同時,隨著近年來廣東自貿試驗區南沙新區片區、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規劃先後落地,廣州的經濟更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唯一的省會城市,廣州地理位置優越,位於珠江下遊、瀕臨南海,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
  • 專家齊聚 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屆腫瘤免疫細胞治療論壇圓滿成功
    為了抓住免疫治療浪潮中的時代機遇,11月20日,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屆腫瘤免疫細胞治療論壇在香港萬麗海景酒店成功舉辦。據智通財經APP獲悉,港股上市公司中國生物科技服務(08037)是主辦方之一,其與深圳市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協會、香港免疫學會、建銀國際(控股)、招商證券(香港)等主辦方聯手舉辦此次論壇,協辦方包括香港中國併購公會、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招商局健康產業投資公司、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 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虹吸效應明顯:七成流入廣深,珠海最能留人
    廣深成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流動中心 據智聯招聘基於平臺大數據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及人才流動報告》顯示,粵港澳大灣區廣東9市中,除江門外,其他城市均處於淨流入狀態。
  • 東莞A股上市企業有望增至30家
    9月20日上午9時30分,隨著一聲鐘響,東莞市宇瞳光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宇瞳光學」)正式登陸創業板,成為東莞第28家在A股上市公司。今年以來,東莞新增宇瞳光學1家A股上市企業,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佳禾智能」)、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祥鑫科技」)首發申請獲通過,這意味著東莞A股上市公司企業即將衝上30家。
  • 吳伯凡: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力場」
    我演講的題目是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力場」,前兩年流行一本書叫做《創新與社會》,將一個社會的繁榮理解為一個場,就象磁場,各種電磁場一樣,一旦這個場建立後,各種要素進入後,就會產生力量的乘數效應,不是加法,而是巨大的放大作用。
  • 中國化學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研發中心開工
    12月27日上午,中化學南方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在白雲新城AB2907033地塊舉行中國化學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研發中心開工奠基儀式。▲開工奠基儀式現場中化學南方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中化學南方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的大型工程建設企業集團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全資二級子公司,2019年底遷入白雲區,註冊資本15.4億元人民幣,是中國化學拓展南方區域基礎設施建設與投資板塊的重要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