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最明確時間點出爐,世界最長跨海大橋將通車,這個板塊...

2021-01-09 華爾街見聞

11月9日,在清華大學舉辦的2017中國新型城鎮化理論·政策·實踐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城市群規劃的工作有望今年全部完成。

胡祖才表示粵港澳大灣區、關中平原、滇中、天山北坡、呼包鄂榆等跨省級城市群規劃,已徵求相關部門和地方意見,並將按程序上報國務院。

這是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目前最為確定的時間節點,基本明確在未來一個半月政策正式出臺前,板塊或反覆活躍。

世界最長跨海大橋年底通車,萬億級基建投資在路上

發改委規劃司負責人先前表示,今年要編制完成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在內的5個跨省區城市群規劃,指導地方開展省域內城市群規劃編制。將爭取新開工城市軌道交通500公裡、地下綜合管廊2000公裡,完成36個重點城市的638個黑臭水體整治任務。

而在10月底,港珠澳大橋海底沉管隧道瀝青路面攤鋪也正式展開。這是整個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段路面鋪裝環節,預計11月全部完成路面鋪裝進入聯調聯試,年底大橋具備通車條件。

港珠澳大橋連接香港、珠海、澳門,建成後全長 55 公裡,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屆時,珠江西岸的澳門、珠海到香港的陸路通行時間將由 3小時變為半小時。一橋飛架三地,港珠澳大橋建成將形成連接深港、廣佛和珠澳三大經濟圈的閉合快速路網,大幅提高香港至珠江口西岸的運輸能力,將加速粵港澳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提升珠三角綜合競爭力,打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空間。

分析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三角經濟帶的背景下,彌補了中國南部城市群版圖,完善了國家區域戰略。方正證券分析師任澤平表示,隨著輻射國內外的綜合交通體系的完善,萬億級基建投資在路上。

此外,此前深汕特別合作區體制機制調整方案已在廣東省政府常務會議上獲通過。深汕合作區作為粵東通往珠三角地區的橋頭堡,深港向東拓展輻射的重要戰略支點,產業轉移的承接地。此次調整可視為深圳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一步,也是國內對於解決地區間經濟不平衡的重要探索,意義重大。目前,騰訊、華為等深圳企業已進駐合作區,隨著機制的理順,重點產業將率先進入加快建設期。

此前選股寶已做過分析,回顧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走勢,不難發現,不管是政策上的落地還是純消息面的信息都會對板塊產生刺激,帶來個股的爆發。

可以關注什麼?

根據前一波粵港澳大灣區上漲的情況來看,按板塊分,港口反應最強,是粵港澳的主線,房地產也比較強,但稍微慢於港口漲停,機械/建材也是炒作的一個板塊;按地區來分,珠海本地股最強,最早漲停的股票主要集中在珠海本地股,包括珠海港和世榮兆業。而這次的催化劑來自於「城市群」 的規劃,預計基建交通會更受關注。

(1)按地區來分,珠海本地股最強

(2)按板塊分,基建為先,灣區內的地產行業將最先受益,灣區對外開放和對外貿易帶來的海洋和港口服務行業的投資機會。灣區活躍度提升,人口流動量增加,交通和消費行業也將受益。

股性上,老龍頭一般容易表現較強

珠海港:背靠珠海國資委,綜合能源與港口物流雙輪驅動;

鹽田港:深圳國資旗下,世界單港貨櫃吞吐量最高的碼頭之一;

深赤灣A :深圳碼頭企業,位於深圳南山區前海片區;

更多板塊個股可關注選股寶主題庫(xuangubao.com)粵港澳大灣區板塊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一座座跨海大橋,見證一個世界級的大灣區的崛起
    一座座跨海大橋,不僅是粵港澳大灣區畫卷上的「顏值擔當」,更是粵港澳大灣區提速的黃金大動脈。圖源:廣州日報橋,意味著聯通、融合與跨越。通車後,從東莞開車去廣州,將再添一條重要的過江通道。蓮花山過江通道令兩地來往路程有望縮短10公裡,減輕虎門大橋和南沙大橋的車流壓力。★全長約24.5公裡黃茅海跨海通道作為港珠澳大橋西拓通道的重要組成,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是粵港澳大灣區又一大型跨海工程。
  • 【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原標題:【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2018年底,經過6年籌備、9年建設,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這一超級工程集橋梁、隧道和人工島於一體,其建設難度之大,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它的建成,不僅標誌著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也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式駛入快車道。
  • 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核心部件用了24萬噸河北鋼
    港珠澳大橋橋梁基礎使用的高強鋼全部來自河鋼(資料圖)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記者當天從有關部門獲悉,這座我國建設史上又一裡程碑、世界最長跨海大橋不乏「河北元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用於海底隧道、橋梁基礎、鋼箱梁承重等核心部件的24萬噸高強鋼,它們全部來自河鋼。
  • 今天,世界最長大橋的海底隧道工程貫通了
    5月2日13時許,伶仃洋上,重達6000噸的最後接頭像「楔子」一樣將海底隧道連為一體,這意味著迄今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即將全線貫通。如一條巨龍,港珠澳大橋已騰躍在伶仃洋上空。從左至右分別是港珠澳大橋位於青州航道的「中國結」橋塔、江海航道的海豚橋塔和九洲航道的風帆橋塔(4月28、29日攝)。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今日貫通:「海底呼吸順暢」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治家粵港澳大灣區(二)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治家今天,世界最長海底隧道貫通,標誌著港珠澳大橋主體全線貫通。年底具備通車條件後,屆時從香港到珠海、澳門陸路車程由3.5小時縮短為半小時。
  • 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 抗16級颱風8級地震
    港珠澳大橋原標題: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8級地震10月24日上午9時,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將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設計負責人孟凡超接受香港媒體專訪時表示,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通車後將形成三地「1小時生活圈」的戰略目標,珠三角同城化、一體化的時代即將到來;港珠澳大橋對大灣區經濟增長有重大的支撐作用,經濟價值遠超大橋本身千億元的投資,會為區內經濟產生幾十萬億經濟效益。
  • 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
    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時間:2018-10-24 07:10   來源:中國新聞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 央視網消息: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是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
  • 港珠澳大橋:「中國製造」撐起超級工程「世界之最」
    這是鳥瞰港珠澳大橋建設中的西人工島(4月28日攝)。創下多項世界之最,橋島隧合一的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工程部門最終接頭於5月2日正式吊裝沉放,它的對接成功將標誌著全長5664米的海底隧道全線合龍。新華社記者劉大偉攝  新華社廣州6月11日電  題:港珠澳大橋:「中國製造」撐起超級工程「世界之最」  新華社記者 周強  這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55公裡。  這是擁有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的大橋,隧道全長6.7公裡,全部採用沉箱預製搭建。
  • 世界最長跨海大橋和最長沉管隧道,是這樣建成的!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貫通,標誌著港珠澳大橋海中橋隧主體貫通。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橫空出世。此前,超級建築給大家先後介紹過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建設、沉管隧道建設、最終接頭施工、東西人工島建設等有關情況。今天,在港珠澳大橋海中橋隧主體貫通的喜人時刻,超級建築帶大家回顧下這項超級工程是怎樣建成的!下面是港珠澳大橋的航拍,只有這個高度才能看到全景!
  • 世界之最!碧海藍天!航拍港珠澳大橋邂逅白海豚
    這座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55公裡,可抗16級颱風、8級地震及30萬噸巨輪撞擊。通車後,港珠澳三地車程將由三個多小時縮短至半小時。日前,現代快報記者駕車穿越了處於交付驗收階段的港珠澳大橋,零距離感受了這座跨海大橋的魅力。
  • 世界史上最貴的大橋,港珠澳大橋厲害之處在哪?
    港珠澳大橋——創下多個「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橋橫跨伶仃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橋創下了多個世界之最:它是全球第一例集橋、島、隧道為一體的跨海大橋,建設難度極高,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在國外最頂尖橋梁專家眼裡,它被認為是「全球最具挑戰的跨海項目」。
  • 日本中文導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前景超越東京灣
    2018年11月20日,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過江通道——虎門二橋最後一片節段箱梁成功架設,主線全面貫通。預計2019年5月實現通車,屆時將有效緩解虎門大橋的通行壓力。圖為建設中的虎門二橋。中新社發 廖西平 攝文章摘編如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
  • 526家上市公司扎堆 A股崛起粵港澳大灣區板塊
    摘要 【526家上市公司扎堆 A股崛起粵港澳大灣區板塊】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A股上市公司分布最密集的地區。從各城市情況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內部城市分化明顯。深圳擁有的A股上市公司最多,達285家;其次為廣州,共有A股上市公司98家。(證券時報)   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規劃綱要明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等,為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發展指明了大方向。
  • 中國建全球最長跨海大橋和兩人工島 再次震驚世界
    編者註:港珠澳大橋隧道滴水不漏背後:64項創新打造超級工程  6月29日凌晨,被英國《衛報》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宣告成功合龍。這意味著,離港珠澳大橋最終「蛟龍出海」已為時不遠。
  • 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催發城市新格局
    自2003年11月14日開工,2007年6月26日貫通,杭州灣跨海大橋於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車。這些年來,杭州灣跨海大橋不僅促進了當地從交通末梢到交通樞紐的飛躍,更通過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匯聚和擴散影響了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促進了蘇浙滬經濟圈發展。
  • 在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自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這是羊城晚報自2016年推出的港珠澳大橋系列報導的名字,也是讓中國人倍感自豪和驕傲的名字。  海上天路,飛躍伶仃。  港珠澳大橋,連接香港、澳門、珠海,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連起世界最具活力的粵港澳大灣區,在促進香港、澳門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具重要戰略意義,也是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的裡程碑之作。
  • 地評線|港珠澳大橋,一座同心、自信、復興橋
    港珠澳大橋開通意義非凡,這座同心橋、自信橋 、復興橋不僅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重要作用,也為華夏兒女共圓夢創造更多機遇。這是一座順應民心的「同心橋」。伶仃洋上造橋,是發展所需、民心所向。「一國兩制三地」經濟所需。
  • 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8級地震
    港珠澳大橋10月24日上午9時,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將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設計負責人孟凡超接受香港媒體專訪時表示,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通車後將形成三地「1小時生活圈」的戰略目標,珠三角同城化、一體化的時代即將到來;港珠澳大橋對大灣區經濟增長有重大的支撐作用,經濟價值遠超大橋本身千億元的投資,會為區內經濟產生幾十萬億經濟效益。
  • 中國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36公裡,用了82噸的鋼可建7個鳥巢
    聽過趙州橋,也聽過長江大橋,不過你們又有沒有聽過杭州灣跨海大橋呢?相信有不少朋友都有去過杭州西湖這個文藝的地方,但不知道大家又有沒有嘗試過坐著自己家開的車或是旅遊大巴走過這條舉世矚目的大橋呢?感受過杭州西湖的寧靜的你們,當然也要欣賞這跨海大橋的雄偉壯觀。
  • 舟山跨海大橋全面通過竣工驗收 甬舟鐵路最快明年底開工
    在高分通過交工驗收後,舟山跨海大橋全線通車進入試運行。大家可以直接開著車通過高速公路直抵舟山市區,大大方便了進出島的市民和遊客。  一般的橋梁,試運行期是3年,而舟山跨海大橋一試就是5年。近日,錢江晚報記者從大橋投資建設方省交投集團獲悉,在舟山跨海大橋全線通車五周年之際,大橋已經全面通過了竣工驗收。此外,舟山的連島工程也準備繼續北上,連接六橫島的跨海大橋也準備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