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全球最長跨海大橋和兩人工島 再次震驚世界

2020-12-01 中國青年網

  編者註:港珠澳大橋隧道滴水不漏背後:64項創新打造超級工程

  6月29日凌晨,被英國《衛報》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宣告成功合龍。這意味著,離港珠澳大橋最終「蛟龍出海」已為時不遠。

  作為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從研究、設計、施工到最終接近完成,港珠澳大橋歷經十餘年的漫長的歲月。

  最終,港珠澳大橋以64項創新技術,貢獻予世界沉管隧道工程。中國是沉管隧道工程的後來者,然而,「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這背後是中國工程人員的勤奮、智慧和不屈的鬥志。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管節安裝完畢 對接誤差僅3毫米

  7月12日18時,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建設再下一城,直線段隧道的最後一段管節——E28沉管安裝成功,隧道總長達4860米,對接誤差僅3毫米,對接精度再創新紀錄。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由33節沉管對接而成,含28節直線段沉管和5節曲線段沉管,總長5664米。E28沉管長157.5米,是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的最後一節直線段沉管,位於隧道第二個最深點至東人工島出口之間的大倒坡段,是整個隧道坡度比較大的管節。

  -----------------------------------------------------------------------------

  在廣東珠海毗鄰港澳區域,有一座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在今年6月29日正式宣告主體橋梁成功合龍歷時7年,又一個震驚世界的人類奇蹟逐漸浮出水面!

  ▼跨海大橋成功合龍

沒錯,這座橋就是在建的中國港珠澳跨海大橋

  港珠澳跨海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建成通車後,珠海至香港將由現在的水路約1小時、陸路3小時以上,縮短至半小時以內,首次實現珠海、澳門與香港的陸路對接,形成「1小時交通圈 」!預計明年就能正式通車啦~!

相關焦點

  • 世界最長跨海大橋和最長沉管隧道,是這樣建成的!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貫通,標誌著港珠澳大橋海中橋隧主體貫通。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橫空出世。此前,超級建築給大家先後介紹過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建設、沉管隧道建設、最終接頭施工、東西人工島建設等有關情況。今天,在港珠澳大橋海中橋隧主體貫通的喜人時刻,超級建築帶大家回顧下這項超級工程是怎樣建成的!下面是港珠澳大橋的航拍,只有這個高度才能看到全景!
  • 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
    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時間:2018-10-24 07:10   來源:中國新聞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 央視網消息: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是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
  • 中國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36公裡,用了82噸的鋼可建7個鳥巢
    聽過趙州橋,也聽過長江大橋,不過你們又有沒有聽過杭州灣跨海大橋呢?相信有不少朋友都有去過杭州西湖這個文藝的地方,但不知道大家又有沒有嘗試過坐著自己家開的車或是旅遊大巴走過這條舉世矚目的大橋呢?感受過杭州西湖的寧靜的你們,當然也要欣賞這跨海大橋的雄偉壯觀。
  • 【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原標題:【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2018年底,經過6年籌備、9年建設,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這一超級工程集橋梁、隧道和人工島於一體,其建設難度之大,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它的建成,不僅標誌著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也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式駛入快車道。
  • 中國再現超級工程:20公裡跨海大橋正式封頂
    文/白夜9月15日,由中國鐵建鐵四院設計的新建福州至廈門高鐵泉州灣跨海大橋主塔正式封頂,我國再次實現了世界基建一大奇蹟,向世界證明了我國的基建實力。要知道,世界十大最長的跨海大橋中,中國就佔據了其中的一半,包括港珠澳大橋,青島海灣大橋,杭州海灣大橋,東海大橋以及金塘大橋。
  • 世界最長跨海公鐵大橋取得重大進展,未來高鐵直達臺灣!
    4月26日,福建平潭海峽公鐵大橋首個主塔成功封頂。主塔是特大橋建設最重要的結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首個主塔的封頂,標誌著我國首座、世界最長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基建狂魔再次優質神速創造了世界工程領域的新奇蹟。
  • 今天,世界最長大橋的海底隧道工程貫通了
    5月2日13時許,伶仃洋上,重達6000噸的最後接頭像「楔子」一樣將海底隧道連為一體,這意味著迄今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即將全線貫通。如一條巨龍,港珠澳大橋已騰躍在伶仃洋上空。從左至右分別是港珠澳大橋位於青州航道的「中國結」橋塔、江海航道的海豚橋塔和九洲航道的風帆橋塔(4月28、29日攝)。
  • 「東方百慕達」,建在「禁區」裡的超級大橋,中國再次轟動世界
    「百慕達三角」是位於北美洲佛羅裡達半島東南部,主要是由百慕達群島、美國邁阿密和波多黎各聖胡安三點連線而成的一個西大西洋三角區域。在這片海域上經常發生一些人們用現有科技技術和正常的邏輯思維無法解釋的超常現象,所以「百慕達三角」就成為了關於神秘和不可解釋的各種失蹤事件的代表。
  • 海南有可能建跨海大橋或者海底隧道嗎?
    因此,建造跨海大橋的可能性非常之小。最近,海南方面也是提出了跨海通高鐵的設想和規劃,只是這個通高鐵辦法讓人哭笑不得,是準備在海口和湛江兩端建設高鐵碼頭,在高鐵到達碼頭之後,就用專用的巨輪把高鐵車廂通過巨輪用送過去,這樣就可以實行開通瓊州海峽的高鐵直通機會。
  • 廣東最長跨海大橋汕頭南澳大橋預計月底貫通
    南澳大橋簡介:   汕頭南澳大橋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是一座連接汕頭市澄海區和南澳縣的跨海大橋。大橋起于澄海萊蕪圍,終於南澳長山尾苦路坪,接環島公路;路線長約11.08公裡,其中橋梁全長9341米,連接線全長1739米。全線採用設計速度80公裡/小時的二級公路標準,路基寬度12米,橋梁淨寬11米。
  • 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核心部件用了24萬噸河北鋼
    港珠澳大橋橋梁基礎使用的高強鋼全部來自河鋼(資料圖)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記者當天從有關部門獲悉,這座我國建設史上又一裡程碑、世界最長跨海大橋不乏「河北元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用於海底隧道、橋梁基礎、鋼箱梁承重等核心部件的24萬噸高強鋼,它們全部來自河鋼。
  • 這類建築全球超一半「最長」「最高」紀錄在中國
    當下,港珠澳大橋正在緊張施工,預計6月內大橋主體工程便將全線貫通。有統計數據顯示,五年來,全球超過一半的大跨度橋梁都出現在中國,「最長、最高」這樣的紀錄,不斷被寫進世界橋梁史,它們不僅讓「天塹變成通途」,更讓「中國橋」成為展示中國形象的新品牌。中國大橋到底創下了哪些紀錄?
  • 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來了!中國再次震驚世界:鐵路版港珠澳大橋
    而這個項目一經通過,就被冠上了「鐵路版港珠澳大橋」的稱號,難度之大再次震驚了世界。這個項目的名字叫做:甬舟鐵路。甬為寧波,舟為舟山,成功建成後,甬丹鐵路將徹底改變舟山群島交通不便不通火車的歷史,完美形成對接,從舟山到寧波只需要短短的半個小時,從杭州到舟山只要不到一個半小時,這也將意味著我國的隧道、橋梁等的設計到達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 一座座跨海大橋,見證一個世界級的大灣區的崛起
    獅子洋通道,連接廣州南沙和東莞沙田,與虎門大橋的走向相同,預計位於已經通車的虎門大橋和南沙大橋之間。2019年4月2日,南沙大橋正式通車,清明節期間車流量就突破設計流量10萬車次。這說明,即便虎門大橋、南沙大橋兩座跨江通道同時「上崗」,連接廣州和東莞兩岸的交通仍十分緊張。因此珠江東、西的交通還需要大力發展。
  • 粵港澳大灣區最明確時間點出爐,世界最長跨海大橋將通車,這個板塊...
    11月9日,在清華大學舉辦的2017中國新型城鎮化理論·政策·實踐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城市群規劃的工作有望今年全部完成。胡祖才表示粵港澳大灣區、關中平原、滇中、天山北坡、呼包鄂榆等跨省級城市群規劃,已徵求相關部門和地方意見,並將按程序上報國務院。
  • 廣東耗資8.83億,在建全長超2公裡跨海大橋,預計2020年建成
    廣東耗資8.83億,在建全長超2公裡跨海大橋,預計2020年建成眾所周知近些年來我國在基礎建設領域投入頗多,在國際上還獲得了「基建狂魔」的形象稱號,我國眾多基礎建設工程之中,不僅包括高鐵的修建,還包括橋梁以及一些地下隧道的修建,種類頗多,技術複雜,這些都代表著中國最新的發展成果。
  • 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水域全線貫通
    東南網9月26日訊(本網記者 陳薪宇 通訊員 莊愛萍 林真真)今天下午4時整,記者在泉州灣跨海大橋A1標段看到,隨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陸地區引橋(即石獅段)最後一塊30米預製小箱梁吊裝完成,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和引橋12.45公裡上部結構全部完成,標誌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和水域的全線貫通
  • 世界史上最貴的大橋,港珠澳大橋厲害之處在哪?
    英媒《衛報》稱之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港珠澳大橋,是在中國境內一座連接香港、廣東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位於廣東省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內。金氏世界紀錄數據顯示,它是世界上最長跨海大橋:總長度是48.3千米(30.01英裡)(非大橋工程實際長度)。
  • 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催發城市新格局
    自2003年11月14日開工,2007年6月26日貫通,杭州灣跨海大橋於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車。這些年來,杭州灣跨海大橋不僅促進了當地從交通末梢到交通樞紐的飛躍,更通過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匯聚和擴散影響了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促進了蘇浙滬經濟圈發展。
  • 海南為何不建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這是解決大堵車的終極之道
    雖然天氣加重了海南交通瓶頸的暴露,但在全國高鐵和高速公路日益形成網絡,一日千裡生活圈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海南島若仍然只靠空運和渡輪,顯然不是長久之計。一句話:必須早日實現海南島和內陸公路和鐵路的直接聯網。要實現直接聯網,要麼修建跨海大橋,要麼修海底隧道,或者兩者一起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