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級颱風下屹立不倒!中國再現超級工程:20公裡跨海大橋正式封頂

2021-01-08 迷彩虎視頻

文/白夜

9月15日,由中國鐵建鐵四院設計的新建福州至廈門高鐵泉州灣跨海大橋主塔正式封頂,我國再次實現了世界基建一大奇蹟,向世界證明了我國的基建實力。要知道,世界十大最長的跨海大橋中,中國就佔據了其中的一半,包括港珠澳大橋,青島海灣大橋,杭州海灣大橋,東海大橋以及金塘大橋。其中的港珠澳大橋海底工程更是震驚世界,其建設創下多項世界之最。

泉州灣跨海大橋是連接福州至廈門的重要樞紐,大橋建成之後,福廈高鐵將成為國內首條跨海高鐵,福州到廈門的高鐵線路全長277.42公裡,高鐵運行設計時速達350公裡。而泉州灣跨海大橋的全長在20.28公裡,海上橋梁長8.96公裡。跨越泉州灣的主橋長800米、主跨400米,為雙塔雙索麵鋼混結合梁半漂浮體系斜拉橋。泉州灣跨海大橋預計在2022年通車運營,屆時福州至廈門行車時長將在1小時以內。

在面對大風浪,深水域,高溼度鹽分的海況下,建設泉州灣跨海大橋的團隊攻克了強風環境下跨海大橋通行高鐵列車、高鹽高溼腐蝕環境下高鐵跨海大橋長效防腐耐久等技術難題,泉州灣大橋實現了該領域的不少重大創新和突破,泉州灣跨海大橋的主要橋梁採用流線箱式結構構造,這種構造足以大大減少風力帶來的橋體震動,即便是12級颱風也無法撼動其橋身,這在我國的此前所造的多個跨海大橋上得到過驗證,能讓高鐵列車在惡劣的天氣環境中穩定運行通過。

其次,在質量過硬的同時,泉州灣跨海大橋的外形設計是相當美觀的,大橋主體採用免塗裝的耐候鋼製造,這種鋼材可以足以抵抗海洋大氣帶來的腐蝕效果,經受高鹽分海水侵蝕。大橋通體融入海洋化元素,以貝殼形曲線搭建,結合了傳統的建築美學和生物美學,完美融入沿海城市的特有元素。改革開放之後,我國諸多行業開始迅速發展崛起,基建行業同樣不甘落後,從一個個跨海大橋到穿山隧道,無一不體現出我國基礎建設的發展歷程。

曾經的西藏鐵路,川藏公路都是我國輝煌基建歷史的證明。在一帶一路政策的實施之下,我國的基建工程已經發展至世界各地,全球橋梁建設中國佔據一半,外國網站選出的十大世界名橋,我國佔據8個席位。而世界大橋前100名,中國則佔據80%以上。據2016年的統計,我國在基建上的投資達到11.89萬億人民幣,按照GDP排名,可以排在世界第10位,這足以說明我國對基建發展的重視,儘管花費巨大,但如今中國的各大城市,機場,地鐵,高鐵車站,都非常現代化,比大多數發達國家都更像發達國家,中國基建工程已經達到世界巔峰程度。

相關焦點

  • 世界最長跨海大橋和最長沉管隧道,是這樣建成的!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貫通,標誌著港珠澳大橋海中橋隧主體貫通。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橫空出世。此前,超級建築給大家先後介紹過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建設、沉管隧道建設、最終接頭施工、東西人工島建設等有關情況。今天,在港珠澳大橋海中橋隧主體貫通的喜人時刻,超級建築帶大家回顧下這項超級工程是怎樣建成的!下面是港珠澳大橋的航拍,只有這個高度才能看到全景!
  • 17級颱風襲擊港珠澳大橋,超級工程能否扛住?
    港珠澳大橋的設計抗風極限此前,超級建築給大家介紹過,港珠澳大橋設計壽命120年,大橋能經受8級地震,能頂住30萬噸巨輪撞擊,堪稱世界最堅強的跨海大橋。在抗風能力方面,港珠澳大橋設計最高抗風能力為16級,也就是說能夠抵抗16級颱風。自2009年港珠澳大橋開建以來,該海域每年都會有颱風襲擊。
  • 廣州南沙港鐵路跨西江特大橋主塔全部封頂 可抵禦12級颱風、9級...
    昨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廣州南沙港鐵路跨西江特大橋西岸156號主塔順利封頂。江門日報訊 (文/圖 畢松傑 閔輝 柏宇) 昨日(5月4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由中鐵十一局承建的廣州南沙港鐵路跨西江特大橋西岸156號主塔順利封頂,東岸主塔此前已經封頂,至此跨西江特大橋主塔全部封頂,標誌著大橋全面進入上部結構施工快速通道,為大橋合龍和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 渦振、颱風……舟山跨海大橋如何應對?
    浙江舟山跨海大橋(又名舟山大陸連島工程),始於寧波鎮海區蛟川街道,沿線經過金塘島、冊子島、富翅島、裡釣島,終於舟山本島,由金塘、西堠門、桃夭門、響礁門和岑港五座跨海大橋及其接線公路組成,大橋全長約46.29km,
  • 世界最長跨海公鐵大橋取得重大進展,未來高鐵直達臺灣!
    4月26日,福建平潭海峽公鐵大橋首個主塔成功封頂。主塔是特大橋建設最重要的結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首個主塔的封頂,標誌著我國首座、世界最長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基建狂魔再次優質神速創造了世界工程領域的新奇蹟。
  • 中國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36公裡,用了82噸的鋼可建7個鳥巢
    聽過趙州橋,也聽過長江大橋,不過你們又有沒有聽過杭州灣跨海大橋呢?相信有不少朋友都有去過杭州西湖這個文藝的地方,但不知道大家又有沒有嘗試過坐著自己家開的車或是旅遊大巴走過這條舉世矚目的大橋呢?感受過杭州西湖的寧靜的你們,當然也要欣賞這跨海大橋的雄偉壯觀。
  • 海南為何不建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這是解決大堵車的終極之道
    要實現直接聯網,要麼修建跨海大橋,要麼修海底隧道,或者兩者一起上馬。就像青島和黃島市區之間,同時實現了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的連通。目前青島和黃島之間的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都是全國最長的。但將青島的經驗,照搬到瓊州海峽,卻未必合適。原因在於兩者的地理和氣候環境都不同。
  • 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水域全線貫通
    東南網9月26日訊(本網記者 陳薪宇 通訊員 莊愛萍 林真真)今天下午4時整,記者在泉州灣跨海大橋A1標段看到,隨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陸地區引橋(即石獅段)最後一塊30米預製小箱梁吊裝完成,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和引橋12.45公裡上部結構全部完成,標誌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和水域的全線貫通
  • 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8級地震
    公開信息及報導顯示,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和八級地震,允許三十萬噸級油輪通過,是作為「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同時是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被業界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並被外媒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 能扛12級颱風、9級地震!南沙港鐵路200米高主塔封頂
    、中山小欖、東鳳、南頭、黃圃、廣州萬頃沙至南沙港,正線長度約88公裡,為時速120公裡的雙線貨車線。  大橋效果圖  南沙港鐵路是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工程,也是珠三角西部貨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封頂主塔相當於60多層樓高 設計可抵禦9級地震  此次封頂的東岸157號主塔塔高200米,分35個節段,相當於60多層樓高,是名副其實的「擎天柱」。共澆築混凝土16634.5立方米,相當於灌滿7個奧運會標準泳池,消耗鋼筋3072.3噸,相當於近2300臺小轎車,設計可抵禦12級颱風、9級地震以及10萬噸級船舶的撞擊。
  • 舟山跨海大橋全面通過竣工驗收 甬舟鐵路最快明年底開工
    此外,舟山的連島工程也準備繼續北上,連接六橫島的跨海大橋也準備開工建設。  直升機吊索過海  蜘蛛織網般架起鋼索  舟山跨海大橋由金塘、西堠門、桃夭門、響礁門和岑港五座跨海大橋連接組成,全長約50公裡。
  • 中國的「超級漁場」,比五個足球場還大,遇到12級颱風都不怕
    100年前,中國在基礎設施方面還很薄弱,當時的跨海大橋更是不在話下,即使是最基礎的鐵路也不能獨立完成,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許多重大工程都是由外國團隊來完成,但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技術和成就已經領先全球水平。
  • [福建]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水域全線貫通-福建-中華人民共和...
    昨日下午4時許,記者在福建省泉州灣跨海大橋A1標段看到,隨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陸地區引橋(即石獅段)最後一塊30米預製小箱梁吊裝完成,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和引橋12.45公裡上部結構全部完成,標誌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和水域的全線貫通
  • 海南到廣東僅9公裡,為何不造一座跨海大橋?
    「瓊州海峽跨海大橋」一直都是停留在規劃設計裡,從未開工建設: 廣東海南跨海大橋,即「瓊州海峽跨海大橋」。 「瓊州海峽跨海大橋」其實一直都有提的,「瓊州海峽跨海大橋」其實也一直都有規劃的。
  • 中國造橋有多牛!港珠澳大橋能抗16級颱風,創世界建築三大之最
    比如貴州世界第一高橋-北盤江大橋,有兩百層樓高,世界最長高鐵橋-江蘇丹昆特大橋,全長164.85公裡,為金氏世界紀錄第一長橋,就連美國舊金山的奧克蘭海灣大橋,抗震能力達到8級,那也是咱中國人造的,這些都代表著中國力量不過小編今天要說卻是讓世人更為驚嘆的港珠澳大橋,能抗16級颱風,創世界建築史三大之最,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集橋梁、人工島、海底隧道為一體,總造價達到
  • 福建風雲丨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正式通航 臺灣海峽大橋還會遠嗎?
    氣象環境:平潭海峽號稱中國的「百慕達」,一年有8-9個月的時間刮著6級以上的大風,平均一年要經過3,4次的颱風正面影響。因此留給造橋團隊的施工時間是少之又少。海底環境:海峽的大風帶動海流的湧動,而海流的湧動則帶走了海底鬆散的巖層和泥沙,留下的都是堅硬的光板巖。這樣的海底環境,給橋墩的建設造成了巨大的挑戰。
  • 【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原標題:【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2018年底,經過6年籌備、9年建設,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這一超級工程集橋梁、隧道和人工島於一體,其建設難度之大,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它的建成,不僅標誌著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也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式駛入快車道。
  • 4萬人奔赴臺灣海峽,又一座難度巨大的跨海大橋火速完工,來看看
    美國專家曾高呼中國這是什麼神一般的速度?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原來為了加快平潭海峽兩用大橋的建成我國派出4萬名工人趕赴臺灣海峽,12月26日9時43分世界上最長的海峽兩岸雙用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正式通車了。
  • 一座座跨海大橋,見證一個世界級的大灣區的崛起
    圖源:橋見未來★2008年12月全線通車★全長18.694公裡★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總投資額42億元人民幣南沙大橋2019年4月2日,南沙大橋正式通車,完成了舉世無雙的同一項目有兩座超千米的世界級跨江特大橋建設
  •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了!看《人民畫報》上的超級工程
    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