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級颱風襲擊港珠澳大橋,超級工程能否扛住?

2021-01-13 超級建築

連日來,今年第22號強颱風「山竹」成為焦點。16日17時「山竹」在廣東沿海登陸,中心附近最大風力為14級,海上風力達到15級,成為歷史上登陸我國大陸的最強勁的強颱風。

從16日開始,網友上傳了大量照片和視頻,暴風驟雨所到之處一片狼藉。大樹被連根拔起,廣告牌被掀翻,部分建築物出現損毀,部分區域遭到大水漫灌,如同上演災難大片。

▲大樹被連根拔起

▲建築工地塔吊倒塌

▲行人被大風吹倒

這麼大的風暴,許多朋友紛紛擔心,正在為通車做最後準備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情況怎麼樣呢?大橋會不會被強颱風摧毀呢?海底隧道會不會被海水倒灌呢?超級建築專門了解了港珠澳大橋的目前情況,給大家說一說。

港珠澳大橋遭遇16級強颱風襲擊

強颱風「山竹」在登陸菲律賓時的風力為17級,進入到港珠澳大橋所在海域減弱到了15級左右,襲擊港珠澳大橋時的瞬時最大風速達到16級。是的,16級,這風力堪稱史詩級。

颱風「山竹」在廣東沿海登陸時的中心最大風力為14級,已經使得不少建築受損,那麼面對16級颱風襲擊的港珠澳大橋又表現如何呢?

港珠澳大橋的設計抗風極限

此前,超級建築給大家介紹過,港珠澳大橋設計壽命120年,大橋能經受8級地震,能頂住30萬噸巨輪撞擊,堪稱世界最堅強的跨海大橋。在抗風能力方面,港珠澳大橋設計最高抗風能力為16級,也就是說能夠抵抗16級颱風。

自2009年港珠澳大橋開建以來,該海域每年都會有颱風襲擊。去年,颱風「天鴿」以海上最大風力15級吹過港珠澳大橋,狂風怒號,暴雨傾盆,驚濤駭浪,威武的港珠澳大橋在茫茫大海中巋然不動。

港珠澳大橋目前情況

16日以來,強颱風「山竹」以15至16級的風力,殘酷無情的襲擊了港珠澳大橋,逼近甚至達到了港珠澳大橋設計抗風的最高極限。港珠澳大橋面臨建設以來最嚴峻的考驗。

超級建築從港珠澳大橋16日傍晚的視頻監控中截取了以下畫面,狂風暴雨,大浪滔天,我們看一下颱風中的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入口

▲港珠澳大橋橋面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

大家可以看到,港珠澳大上正在下著大暴雨,風速13級至15級,瞬時最大風速每秒55米,也就是16級。從大橋監測系統顯示,全線供配電系統高低壓運行正常,各泵狀態正常。大橋安全、正常,索力、位移、震動監測都在設計範圍內。超級建築了解到,大橋人工島排水正常,海底隧道中沒有漏水跡象,超級工程安然無恙。

83位勇士守護超級工程

為了應對颱風「山竹」,從15日開始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已啟動Ⅰ級響應。目前有83位工作人員在橋上值守,其中應急指揮中心值守人員21人,西人工島32人,東人工島21人,收費樓9人,主要為監控、救援、應急用電及排水保障人員。非值守人員已於15日19時全部撤離至安全場所。

▲9月17日上午的港珠澳大橋人工島

與此同時,為了防止過往船隻失控撞擊大橋橋墩,港珠澳大橋橋區水域上下5海裡範圍內的船隻都已經被清空,設置了安全隔離區。還增加了被動防禦措施,交工59、起錨艇15、南海救131輪、德惠輪等四艘大馬力拖輪抵達指定位置應急值守,一旦有附近海域個別船舶失控,立即進行緊急處理,覺不允許船舶撞擊港珠澳大橋。

至此,港珠澳大橋成功頂住了肆虐的「山竹」,現場情況一切正常。

也有網友關心,港珠澳大橋設計最大抗風16級,這次已經有瞬時達到了16級,萬一以後來了正宗的16級颱風大橋還能不能扛得住?萬一來了17級颱風怎麼辦?跨海大橋會不會垮塌?人工島會不會被吹散?海底隧道會不會灌水?

超級建築充滿信心地說,作為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應對16級颱風完全沒問題,無論是瞬時16級,還是持續16級,都沒問題。至於17級及以上颱風,這在港珠澳大橋附近海域歷史上還真沒有出現過。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達到17級的強颱風是發生2014年第9號颱風「威馬遜」,它的強度達到了17級,在我國海南文昌登陸。由於有馬來群島、臺灣島、海南島等一系列島嶼環繞,港珠澳大橋附近海域出現17級及以上颱風的概率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計。另外,港珠澳大橋這樣的超級工程在設計建設過程中,已考慮有安全冗餘,我們說設計最高抗風16級,不意味著來了17級颱風大橋就會被摧毀。

因此,請大家放心,17級及以上颱風不會來。即使真的來了17級颱風,也許港珠澳大橋的一些輔助設施可能會受到影響,但跨海大橋、海底隧道及人工島等主體工程一定不會在颱風中損毀,更不會垮塌。

這一點,基建狂魔充滿信心!

請關注我:超級建築

相關焦點

  • 最高抵禦15級颱風的港珠澳大橋,遇到16級的颱風,結果怎樣?
    比如說世界第一高橋,貴州北盤江大橋,高達200層樓;世界最長高鐵橋,江蘇省丹昆特大橋,全長164.851公裡,為金氏世界紀錄第一長橋;還有世界第一拱橋,重慶朝天門長江大橋,主跨552米,是世界跨度最大的拱橋;就連美國舊金山的奧克蘭海灣大橋,抗震能力達到8級的世界第一,也是中國建造的。
  • 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8級地震
    公開信息及報導顯示,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和八級地震,允許三十萬噸級油輪通過,是作為「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同時是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被業界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並被外媒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 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 抗16級颱風8級地震
    港珠澳大橋原標題: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8級地震10月24日上午9時,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將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設計負責人孟凡超接受香港媒體專訪時表示,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通車後將形成三地「1小時生活圈」的戰略目標,珠三角同城化、一體化的時代即將到來;港珠澳大橋對大灣區經濟增長有重大的支撐作用,經濟價值遠超大橋本身千億元的投資,會為區內經濟產生幾十萬億經濟效益。
  •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抗7級地震、壽命120年
    從珠海景色最美的濱海道路——情侶路上向東遠眺,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宛若蛟龍,蜿蜒騰越於蔚藍色的海面上。這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橋梁工程,也是綜合建設難度最大、最具挑戰性的超級工程:在風大浪急的外海搭建使用壽命120年的鋼鐵巨橋、在海底40多米深處建造最長的沉管隧道、穿越30萬噸級航道和白海豚保護區的施工現場……可以說,每一項挑戰都前所未有。
  •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了!看《人民畫報》上的超級工程
    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 超強颱風「山竹」襲擊港澳臺 港珠澳大橋無恙
    中新網9月17日電 超強颱風「山竹」16日17時在廣東臺山海宴鎮登陸,成為今年以來登陸中國的最強颱風,港澳臺地區均遭重創。針對網上不斷有人擔心「港珠澳大橋無法承受17級颱風山竹」的說法,中國氣象局已在官方微博闢謠。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朱永靈亦表示,現場情況一切正常。9月16日傍晚,強颱風「山竹」襲擊下的香港到處是倒塌的樹木。
  • 世界史上最貴的大橋,港珠澳大橋厲害之處在哪?
    D、2019年12月10日,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工程榮獲「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E、2020年8月,港珠澳大橋榮獲「2020年國際橋梁大會(IBC)超級工程獎」。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裡程最長、沉管隧道最長、壽命最長、鋼結構最大、施工難度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科學專利和投資金額最多的跨海大橋;大橋工程的技術及設備規模創造了多項世界記錄。
  • 港珠澳大橋能抗16級颱風,創世界建築三大之最
    比如貴州世界第一高橋-北盤江大橋,有兩百層樓高,世界最長高鐵橋-江蘇丹昆特大橋,全長164.85公裡,為金氏世界紀錄第一長橋,就連美國舊金山的奧克蘭海灣大橋,抗震能力達到8級,那也是咱中國人造的,這些都代表著中國力量不過小編今天要說卻是讓世人更為驚嘆的港珠澳大橋,能抗16級颱風,創世界建築史三大之最,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集橋梁、人工島、海底隧道為一體,總造價達到
  • 又一個超級工程!首個「八車道」海底隧道,難度超過港珠澳大橋
    我國這些年製造的超級工程數不勝數,甚至在每個國家都留下了腳印,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又一超級工程!首個「八車道」海底隧道,難度超過港珠澳大橋。長約6.8公裡、雙向8車道、時速100公裡、設計使用壽命100年,又一座超級隧道正在伶仃洋形成。這是正在建設的超級大工程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工程,也是世界首次使用的雙向八車道超寬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比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長1.2公裡,寬兩車道。
  • 港珠澳大橋之後,伶仃洋上再起超級工程
    受訪者供圖 浩瀚的伶仃洋上,距港珠澳大橋正北38公裡,正開啟一個新徵程——又一世界級超大「橋、島、隧、海底互通」四位一體集群工程,全長24公裡,設計八車道、時速100公裡的深圳至中山通道(以下簡稱深中通道)已顯雛形,其中特長海底沉管隧道和一座飄浮在海上的特大懸索橋,將開創世界先例。
  • 揭秘港珠澳大橋重要的紐帶——東西人工島
    全國人民共同見證這個「超級工程」通車的歷史性一刻。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被英國《衛報》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線路全長55公裡、使用壽命120年、可抗颱風16級、主梁鋼板42萬噸、橋墩224個。  這些數據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了吧?現在,我們要揭秘的是連接港珠澳大橋的至關重要的紐帶——東西人工島,這也被譽為世界人工島建造史上的奇蹟。
  • 港珠澳大橋:「中國製造」撐起超級工程「世界之最」
    新華社記者劉大偉攝  新華社廣州6月11日電  題:港珠澳大橋:「中國製造」撐起超級工程「世界之最」  新華社記者 周強  這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55公裡。  這是擁有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的大橋,隧道全長6.7公裡,全部採用沉箱預製搭建。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結構貫通!世界級偉大工程將橫空出世!
    近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永久結構勝利貫通。此前,超級建築給大家介紹過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沉管的製造、浮運、下沉,安裝,以及最終接頭的製造、浮運、下沉等關鍵環節。今天,超級建築再給大家說說就在這幾天進行的、剛剛結束的,海底隧道沉管最終接頭的焊接和注漿施工,這也是沉管隧道施工最後環節的倒數第三和倒數第二個關鍵工序。海底隧道正式貫通只差最後一步。2017年5月2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工程採用我國自主研發製造的12000噸全迴轉浮吊「振華30」,創下6000噸級最終接頭一天內完成安裝貫通的世界工程記錄,毫米級對接、滴水不漏。
  •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怎麼防止被水淹?
    作為鐵路工程師,我對港珠澳大橋一直比較關注,還寫過相關科普文章,港珠澳大橋有三個核心關鍵的工程,其一就是跨海大橋,其二就是跨海隧道,其三就是銜接隧道和大橋的人工島,這三個超級工程合在一起,鑄造了港珠澳跨海大橋這個舉世無雙的超級大工程,也證明了我國工程建造技術已經在世界上遙遙領先
  • ——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港珠澳大橋建設紀實
    這裡就是伶仃洋,一座超級工程在此巍然屹立。2004年,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啟動工程可行性研究,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簡稱公規院)承擔此重任,開啟了與港珠澳大橋的不解之緣:2008年承擔工可深化研究,2009年牽頭主體工程初步設計,2011年開始牽頭島隧工程總承包設計及施工配合工作,2012年開始橋梁施工圖設計及施工配合工作。
  • 又一超級工程創先例!6萬噸巨無霸沉入海底,難度超越港珠澳大橋
    在高鐵、橋梁建設方面非常出眾,港珠澳大橋就是非常有名的代表,但是今天我們要看的深中通道工程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後又一國家級重點工程,該工程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為一體的超級工程。又一超級工程創先例!6萬噸巨無霸沉入海底,難度超越港珠澳大橋。
  • 颱風「海高斯」已在珠海登陸,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施工便橋...
    據中央氣象臺8月19日消息,今年第7號颱風「海高斯」(颱風級)的中心已於19日06時前後在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2級(3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70百帕。另據「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公眾號消息,受颱風「海高斯」影響,8月19日0時起港珠澳大橋封閉!珠澳口岸人工島施工便橋封閉!珠海連接線封閉!解除封閉時間將另行通知。港珠澳大橋及口岸各單位負責人,已於0點前入駐港珠澳大橋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嚴密監控颱風動態,根據省、市三防部防風I級應急響應高效部署,做好防臺應急工作。
  •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傑出校友孟凡超遂中行
    孟凡超是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的總設計師。2004年初,孟凡超開始主持港珠澳大橋的可行性研究,於2009年12月完成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的初步設計。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孟凡超又主持完成了港珠澳大橋深水區橋梁工程施工圖設計。港珠澳大橋設計、建設的15年裡,孟凡超全程參與其中。
  • 她,用壞5個攪拌機,打出港珠澳大橋「不開裂混凝土的超級配方」
    總長約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順利通車。
  • 港珠澳大橋有海底隧道嗎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如何建成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 全長6.7公裡 是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也是我國第一條外海沉管隧道。海底部分約5664米,由33節巨型沉管和1個合龍段最終接頭組成,最大安裝水深超過40米。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概述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迎來了全線貫通的歷史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