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怎麼防止被水淹?

2020-11-23 小王子走天涯

  作為鐵路工程師,我對港珠澳大橋一直比較關注,還寫過相關科普文章,港珠澳大橋有三個核心關鍵的工程,其一就是跨海大橋,其二就是跨海隧道,其三就是銜接隧道和大橋的人工島,這三個超級工程合在一起,鑄造了港珠澳跨海大橋這個舉世無雙的超級大工程,也證明了我國工程建造技術已經在世界上遙遙領先。

  這位朋友問:「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怎麼防止被水淹?」,問題問到了點子上,我就根據自己查閱的相關資料,做一個解答。

  【什麼是人工島?】

  首先認識一下什麼是「人工島」,所謂「人工島」,就是通過填海築島形成的一塊穩定陸域,進而讓海上橋梁與隧道順暢銜接,同時滿足島上建築物的布置需要,並提供基本掩護功能,保障橋隧等主體建築物的正常運營。「百度百科詞條」的解釋:【人工島是人工建造而非自然形成的島嶼,一般在小島和暗礁基礎上建造,是填海造地的一種。人工島的大小不一,由擴大現存的小島、建築物或暗礁,或合併數個自然小島建造而成。有時是獨立填海而成的小島,用來支撐建築物或構造體的單一柱狀物,從而支撐其整體。】

  再看港珠澳大橋,大橋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其橋隧主體工程總長約35km,大橋施工採用橋隧組合方案,隧道長約6km,位於伶仃西和銅鼓航道處,隧道出口與橋梁相接處修建東、西人工島銜接。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西側與隧道銜接,東側與橋銜接,地理位置接近香港大嶼山。

  在整個港珠澳大橋的工程中,人工島的作用極為重要,仿佛東西兩座雄獅,守衛著大橋的安全。那麼,人工島怎麼才能防止水淹呢?

  【人工島如何防止水淹?】

  我們知道,跨海大橋在海中與隧道銜接,需要通過「人工島」進行,港珠澳大橋設置了東西兩座人工島,西島位於珠海側,東島在香港側,兩島間平面距離約為5. 6 km。

  要想在大海中生生造出一座島嶼來,這需要極為高超的施工技藝和相配套的施工機械,那麼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們是怎麼完成這項工程的?原來,他們採取了一種快速成島綜合施工技術,具體包括人工島的基槽開挖、島體圍壁結構施工、島內地基處理和島體本身結構建造等四部分內容。通俗的講,人工造島的過程就是利用液壓振動錘聯動振沉大型機械,將大直徑鋼圓筒插入海底不透水土層,形成人工島體外輪廓,然後在鋼圓筒構成的橢圓形島體內吹填砂土,層層填築,形成人工島。島壁外設拋石斜坡堤,並運用「降水聯合堆載技術」進行土體預壓,採取海上擠密砂樁等工藝對島體內外的軟土層進行地基處理,最終形成穩定的島體結構。

  在人工島的主體結構中,作為外圍的鋼圓筒是至關重要的,鋼圓筒直徑22米,單個重量約500噸,據統計,港珠澳大橋的西人工島使用了61個鋼圓筒,東人工島使用了59個,在島壁結構施工中,創下了鋼圓筒體量、高度、垂直精度以及萬噸輪運載等多項世界紀錄。另外,雖然鋼圓筒圍成一圈形成人工島的外圍結構,而鋼圓筒並不是緊挨在一起的,它們中間還通過一種稱為「弧形鋼板副格」的結構互相銜接,起到阻水和止水的作用。

  整座人工島嶼的基礎已經與海底的不透水層銜接,基礎很穩固,島嶼的外圍又用鋼圓筒圍護,強度可謂大矣。而人工島設計安全水位也能抗衡海面最高水位,加上島嶼周邊的防護設施,以及排水設施完善,風吹浪打甚至颱風,都不怕!

相關焦點

  •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連接香港、珠海、澳門三地,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跨海大橋正式通車的消息刷爆了整個網際網路,這項偉大的工程讓舉國沸騰,讓世界矚目。
  • 揭秘港珠澳大橋重要的紐帶——東西人工島
    揭秘港珠澳大橋重要的紐帶——東西人工島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8年10月26日 16:07 A-A+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被英國《衛報》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線路全長55公裡、使用壽命120年、可抗颱風16級、主梁鋼板42萬噸、橋墩224個。  這些數據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了吧?現在,我們要揭秘的是連接港珠澳大橋的至關重要的紐帶——東西人工島,這也被譽為世界人工島建造史上的奇蹟。
  • 香港路政署:港珠澳大橋人工島質量過關
    新華社香港4月9日電(記者周雪婷)香港特區政府路政署署長鍾錦華9日表示,港珠澳大橋人工島防波堤設計科學、合理和安全,沒有被衝散;防波堤與施工圖吻合,不同時段的照片記錄也顯示防波堤堤石無移動過,無需修復。
  • 上了港珠澳大橋,你能下車逛!人工島,大變身!
    今後去港珠澳大橋「打卡」,不僅是坐車兜風了,還可以上東人工島觀光!4月24日,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官方網站掛出《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旅遊及配套設施開發總體策劃及概念設計招標公告》。◆◆西東兩島有一對「母子」相望◆◆在東人工島風帽面向隧道的方向,有一對排風口,形似一雙眼睛。而在與之相對的西人工島的建築風帽上,也有一對「眼睛」。據中國交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經理部常務副總工程師尹海卿介紹,這一設計借鑑了貝聿銘設計的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頂部的眼睛造型。
  •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防波堤被衝散?官方闢謠:報導不實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年永剛):4日,港珠澳大橋管理局作出回應,表示近日香港媒體發布的「港珠澳大橋人工島防波堤被衝散」新聞報導不實。為避免以訛傳訛,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本著科普工程知識的宗旨,作出官方闢謠。當事媒體發布照片的所示部位分別為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東人工島的島橋結合部及島隧結合部。照片顯示橋下人工島防波堤有缺口,而在隧道結合部防波扭工字塊似被衝散,防波堤邊緣不整齊。對此,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回應,因受橋面標高限制,避免上部結構受到波浪力作用而影響結構安全,故橋頭橋臺下部扭工字塊,也就是一個個水泥樁塊的設計標高為水面以下。
  • 為何港珠澳大橋中間要修建兩座人工島,直接橋梁不行嗎?
    港珠澳跨海大橋連接香港、珠海、澳門三地,全長55公裡,是一項讓世界矚目的偉大工程。 圖-港珠澳大橋平面圖 在觀看眾多的和港珠澳大橋相關的視頻、圖片的時候
  • 港珠澳大橋有海底隧道嗎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如何建成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 全長6.7公裡 是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也是我國第一條外海沉管隧道。海底部分約5664米,由33節巨型沉管和1個合龍段最終接頭組成,最大安裝水深超過40米。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概述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迎來了全線貫通的歷史時刻!
  • 港珠澳大橋珠澳人工島掛拍1.5萬㎡地塊!
    剛剛,港珠澳大橋珠澳人工島又掛拍了!地塊宗地面積約1.5萬㎡,總建面約9.78萬㎡,起始價88000萬元,土地規劃用途為商務。值得一提的是,該地塊塔樓頂部需預留直升機停機坪。地塊詳情該地塊位於港珠澳大橋珠澳人工島珠海口岸市政配套區內,目前該地塊附近只有世茂港珠澳口項目在售,均價約3.4萬元/㎡。紅框為地塊大概位置,具體以政府文件為準2019年10月18日,世茂以樓面價5828元/㎡,總價56.4億元競得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地塊,成於世茂首進珠海的項目。
  • 揭秘:你不知道的港珠澳大橋東西人工島
    仿佛珠江門戶的兩隻護院石獅,又如伶仃洋上兩艘相向而行的巨輪,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東西兩座人工島氣勢非凡。澳地域交融性文化特色的符號與片段,使建築成為既立足於當代,又延續歷史文脈的綜合載體。港珠澳大橋是三地走向融合的新載體,設計團隊對三地文化進行了仔細分析、比對後,發現了「柱廊、騎樓」這一反映歷史資產的絕佳設計素材。港珠澳三地同處南海之濱,近代史上較早接觸西方文化,在過去兩個世紀的歷史洗禮中,大量歐式建築在三地湧現,其中最突出的是與商貿緊密結合的商鋪建築:「柱廊」街,它是南洋文化的重要的歷史體現。
  •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發生事故 一工人工作時墜海死亡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發生事故 一工人工作時墜海死亡 2014-07-24 10:56:5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丁文蕾     工人在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岸邊躉船墮海
  • 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主體建築正式封頂
    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主體建築結構正式封頂大洋網訊 昨日,記者從中國交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部獲悉,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主體建築結構正式封頂,節點目標順利完成。在伶仃洋海面上,有兩座面積均約10萬平方米的人工島,連接著港珠澳大橋主橋和海底隧道,東人工島連接大橋香港段,毗鄰香港大嶼山及香港國際機場,在大嶼山蔥蔥山景的襯託下,可近距離看飛機起降;向南海域是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能偶見白海豚的嬉戲、浮沉景象;向西,距離6公裡左右是西人工島,兩島相互守望。
  • 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開發旅遊 全球招標
    >   4月25日,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正式發布《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旅遊及配套設施開發總體策劃及概念設計招標公告》,境內外符合要求的企業均可參與投標,中標單位將對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旅遊及配套設施開發總體策劃、概念設計,以及配合後續施工圖設計或設計施工總承包單位進行深化設計。
  • 【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原標題:【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2018年底,經過6年籌備、9年建設,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這一超級工程集橋梁、隧道和人工島於一體,其建設難度之大,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它的建成,不僅標誌著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也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式駛入快車道。
  • 港珠澳大橋口岸人工島上有停車位嗎?怎麼收費的?
    作為世紀工程的港珠澳大橋,全程55公裡,是中國境內一座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橋上設有兩個人工島:一個在珠海拱北灣南側的珠澳口岸人工島(港珠澳大橋西人工島) ,一個在香港國際機場東面的人工島(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
  • 卡特彼勒為港珠澳大橋提供CAT®(卡特)發電機組
    作為世界上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是中國交通史上技術最為複雜、建設標準最高的工程之一。港珠澳大橋而在這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世紀工程中,信昌機器工程有限公司為港珠澳大橋提供了3臺CAT®(卡特)發電機組,承擔起港珠澳大橋的供電保障任務。
  • 颱風「海高斯」已在珠海登陸,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施工便橋...
    另據「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公眾號消息,受颱風「海高斯」影響,8月19日0時起港珠澳大橋封閉!珠澳口岸人工島施工便橋封閉!珠海連接線封閉!解除封閉時間將另行通知。港珠澳大橋及口岸各單位負責人,已於0點前入駐港珠澳大橋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嚴密監控颱風動態,根據省、市三防部防風I級應急響應高效部署,做好防臺應急工作。
  • 港珠澳大橋珠澳人工島出讓一宗商務地塊
    1月12日,港珠澳大橋珠澳人工島順利出讓一宗商務地塊。 珠海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官網顯示,當天出讓地塊位於港珠澳大橋珠澳人工島珠海口岸市政配套區內,宗地面積15040.87㎡,土地用途為商務,最終由珠海太聯房產有限公司以8.8億元競得。
  • 總價8.8億,港珠澳大橋珠澳人工島出讓一宗商務地塊
    1月12日,港珠澳大橋珠澳人工島順利出讓一宗商務地塊。珠海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官網顯示,當天出讓地塊位於港珠澳大橋珠澳人工島珠海口岸市政配套區內,宗地面積15040.87㎡,土地用途為商務,最終由珠海太聯房產有限公司以8.8億元競得。
  • 港珠澳大橋將啟動東人工島旅遊開發
    這也標誌著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的旅遊開發提上了日程。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基礎設施,港珠澳大橋自去年10月通車運營至今,已成為境內外遊客熱門「打卡」目的地。據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統計,截至本月6日,驗放出入境旅客已突破1000萬人次。在珠海經港珠澳大橋過關前往香港,成為不少遊客的新選擇。有遊客表示,正是為了能一睹港珠澳大橋的真容,才選擇這樣的方式出行。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今日貫通:「海底呼吸順暢」
    廣珠城軌、廣珠鐵路雙軌通車,已讓廣珠澳納入1小時生活圈,隨著港珠澳大橋的建成和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通車,廣佛以及珠江口西岸城市與香港空間距離進一步拉近,大灣區城市群基本實現「一小時」經濟灣目標。澳門擬建第四條澳氹跨海通道接駁人工島;中山將通過與港珠澳大橋的交通銜接,提升交通地位,加快促進中山經濟轉型升級和中山整個城市品質的提升;大橋動工同期,江門已和香港物流商會籤署了合作備忘錄;肇慶「十三五」期間將謀劃連接珠中江通道和港珠澳大橋的快速通道……在珠江口西岸沿岸城市群中,佛、珠、中、江、肇、陽以及順德「六市一區」是廣東裝備製造業的高度聚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