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橋有多牛!港珠澳大橋能抗16級颱風,創世界建築三大之最

2020-12-06 熊熊去旅行

在世界橋梁界有這麼一句話,70年代看歐美,90年代看日本,21世紀看中國,說到中國橋,那絕對是令世人震驚的!比如貴州世界第一高橋-北盤江大橋,有兩百層樓高,世界最長高鐵橋-江蘇丹昆特大橋,全長164.85公裡,為金氏世界紀錄第一長橋,就連美國舊金山的奧克蘭海灣大橋,抗震能力達到8級,那也是咱中國人造的,這些都代表著中國力量

不過小編今天要說卻是讓世人更為驚嘆的港珠澳大橋,能抗16級颱風,創世界建築史三大之最,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集橋梁、人工島、海底隧道為一體,總造價達到1269億,有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之稱,大橋通車後,英國衛報立即將它評為了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2018年9月,史上最強颱風山竹過境香港,當時很多樹被連根拔起,一些高層建築甚至被吹得搖搖晃晃,感覺就要倒了一樣,據氣象數據報告,颱風山竹經過大橋時最強風力高達16級,超過了設計極限,但是大橋最終經受住了考驗,而這次考驗讓中國人的建築水平再次令世界佩服

港珠澳大橋創世界建築史三大之最,那到底是哪三大世界之最呢?

一、世界上建設規模最大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為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其中橋梁工程22.9千米,海底隧道6.7千米,隧道由東、西兩個人工島連接 ,橋墩共有224座,橋塔7座,橋面總面積70萬平方米,雙向六車道, 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可抵禦8級地震、16級颱風,總耗資達1269億

二、世界上施工難度最大

我們都知道建造大橋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建橋墩,在海上建大橋橋墩必須直達水底才行,而港澳大橋所處珠江流域,位於亞熱帶地區,高溫多雨,海底地理環境相當複雜,再加上颱風影響,海面海浪十分兇猛,可以想像一下,在這樣的環境下施工,施工人員隨時都有可能遭受到海浪的襲擊

三、世界技術難度最大

珠江口海域是一條世界級的航道,每天都會有幾千艘大型遊輪通過,再加上又在香港國際機場的邊上,每天又有1800多架航班起降,這就要求橋的高度設計既要保證遊輪的安全通過,又要兼顧飛機航道的安全暢通,於是港珠澳大橋被設計成一端是直上雲霄,另外一端則是穿過航道的海底隧道,在海上完成了從海底向天空的飛躍,把天空和海洋完美的連接了起來,這是中國多麼偉大的一項工程!

說到這你對中國港珠澳大橋有何想說的?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 抗16級颱風8級地震
    港珠澳大橋原標題: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8級地震10月24日上午9時,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將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設計負責人孟凡超接受香港媒體專訪時表示,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通車後將形成三地「1小時生活圈」的戰略目標,珠三角同城化、一體化的時代即將到來;港珠澳大橋對大灣區經濟增長有重大的支撐作用,經濟價值遠超大橋本身千億元的投資,會為區內經濟產生幾十萬億經濟效益。
  • 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8級地震
    港珠澳大橋設計負責人孟凡超接受香港媒體專訪時表示,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通車後將形成三地「1小時生活圈」的戰略目標,珠三角同城化、一體化的時代即將到來;港珠澳大橋對大灣區經濟增長有重大的支撐作用,經濟價值遠超大橋本身千億元的投資,會為區內經濟產生幾十萬億經濟效益。
  • 最高抵禦15級颱風的港珠澳大橋,遇到16級的颱風,結果怎樣?
    在世界橋梁界有一句話:20世紀70年代以前看歐美,90年代看日本,21世紀看中國。而說到「中國橋」,隨便點幾座都能讓世界大開眼界。可以說,這些「中國橋」代表著中國,中國力量。但其中最讓人驚嘆的還是港珠澳大橋,它全長55公裡,集橋梁、人工島、海底隧道為一體,總造價達到1269億,是世界建築史上裡程最長、投資最大、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大橋。它有「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之稱,大橋通車後,《英報》將它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那麼這座震驚中外的大橋是如何建成的?
  • 17級颱風襲擊港珠澳大橋,超級工程能否扛住?
    港珠澳大橋的設計抗風極限此前,超級建築給大家介紹過,港珠澳大橋設計壽命120年,大橋能經受8級地震,能頂住30萬噸巨輪撞擊,堪稱世界最堅強的跨海大橋。在抗風能力方面,港珠澳大橋設計最高抗風能力為16級,也就是說能夠抵抗16級颱風。自2009年港珠澳大橋開建以來,該海域每年都會有颱風襲擊。
  • 世界史上最貴的大橋,港珠澳大橋厲害之處在哪?
    -Ⅰ級,橋面總鋪裝面積70萬平方米; 通航橋隧滿足近期10萬噸、遠期30萬噸油輪通行; 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可抵禦8級地震、16級颱風、30萬噸撞擊以及珠江口300年一遇的洪潮。港珠澳大橋——創下多個「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橋橫跨伶仃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橋創下了多個世界之最:它是全球第一例集橋、島、隧道為一體的跨海大橋,建設難度極高,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在國外最頂尖橋梁專家眼裡,它被認為是「全球最具挑戰的跨海項目」。
  •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抗7級地震、壽命120年
    「港珠澳大橋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科技大橋,在這些世界級挑戰的背後,是一系列創新攻堅和科技支撐的強力驅動。」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蘇權科表示,自2003年前期籌備工作開始至今,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研究為主線,200多家科研單位、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圍繞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共開展科研專題研究300餘項,終於託舉起這座世界級工程。  目前,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已全線貫通。
  • 超強颱風「山竹」襲擊港澳臺 港珠澳大橋無恙
    中新網9月17日電 超強颱風「山竹」16日17時在廣東臺山海宴鎮登陸,成為今年以來登陸中國的最強颱風,港澳臺地區均遭重創。針對網上不斷有人擔心「港珠澳大橋無法承受17級颱風山竹」的說法,中國氣象局已在官方微博闢謠。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朱永靈亦表示,現場情況一切正常。9月16日傍晚,強颱風「山竹」襲擊下的香港到處是倒塌的樹木。
  • 揭秘港珠澳大橋重要的紐帶——東西人工島
    揭秘港珠澳大橋重要的紐帶——東西人工島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8年10月26日 16:07 A-A+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被英國《衛報》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線路全長55公裡、使用壽命120年、可抗颱風16級、主梁鋼板42萬噸、橋墩224個。  這些數據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了吧?現在,我們要揭秘的是連接港珠澳大橋的至關重要的紐帶——東西人工島,這也被譽為世界人工島建造史上的奇蹟。
  • 港珠澳大橋設計壽命120年是一根標杆
    大橋全長55公裡,集橋、島、隧於一體,創造了沉管隧道"最長、最大跨徑、最大埋深、最大體量"的世界紀錄,涵蓋了當今世界島隧橋多項尖端科技,是當今世界最具挑戰性的工程之一。除了是世界最長的大橋,港珠澳大橋的設計使用壽命長達120年,打破了國內大橋的「百年慣例」。
  • 世界之最!碧海藍天!航拍港珠澳大橋邂逅白海豚
    這座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55公裡,可抗16級颱風、8級地震及30萬噸巨輪撞擊。通車後,港珠澳三地車程將由三個多小時縮短至半小時。日前,現代快報記者駕車穿越了處於交付驗收階段的港珠澳大橋,零距離感受了這座跨海大橋的魅力。
  • 港珠澳大橋有海底隧道嗎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如何建成
    繼去年9月主體橋梁貫通後,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也於今日順利貫通,年底港珠澳大橋將具備通車條,屆時從香港到珠海、澳門陸路車程由3.5小時縮短為半小時。為了給珠江口這條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讓出通道,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中6.7公裡採用海底隧道。這是國內首條外海沉管隧道,也是當今世界上埋深最大、綜合技術難度最高的沉管隧道。兩個面積各為十萬平方米的人工島,承擔著橋隧轉換的功能。
  • 港珠澳跨海大橋,平均海水深度37米,橋墩是怎麼建造的?
    地球上的海洋佔地面積很廣,可以說超過一半的地方都被海洋佔了,於是有人就想出在海上修橋,比如港珠澳大橋,但是海水那麼深,橋墩是怎麼建的呢?港珠澳大橋是中國第一座連接香港、澳門和珠海的大橋,壯麗而又宏偉。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我國的造橋技術了,別的不敢說,在造橋這方面,全世界都有名!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造橋的時候和蓋房子是一樣的,肯定要先打實基礎,也就是在海底建好橋墩,讓其有足夠的力量來支撐這座大橋。
  • 港珠澳大橋:「中國製造」撐起超級工程「世界之最」
    這是鳥瞰港珠澳大橋建設中的西人工島(4月28日攝)。創下多項世界之最,橋島隧合一的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工程部門最終接頭於5月2日正式吊裝沉放,它的對接成功將標誌著全長5664米的海底隧道全線合龍。新華社記者劉大偉攝  新華社廣州6月11日電  題:港珠澳大橋:「中國製造」撐起超級工程「世界之最」  新華社記者 周強  這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55公裡。  這是擁有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的大橋,隧道全長6.7公裡,全部採用沉箱預製搭建。
  • ——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港珠澳大橋建設紀實
    比如說颱風來了以後,它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這些都會記錄下來,然後就可以分析對大橋的影響,是一種對土木結構更加人性化的管理。」裴岷山說,「三地業主對大橋出現事故的可接受度很低,因此大橋的維養工作尤為重要。」港珠澳大橋健康監測面臨高空、外海、密閉空間三大挑戰,鋼箱梁中高溫高溼的環境對設備危害較大,監測人員進入後也容易缺氧。
  • 地評線|港珠澳大橋,一座同心、自信、復興橋
    港珠澳大橋開通意義非凡,這座同心橋、自信橋 、復興橋不僅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重要作用,也為華夏兒女共圓夢創造更多機遇。這是一座順應民心的「同心橋」。伶仃洋上造橋,是發展所需、民心所向。「一國兩制三地」經濟所需。
  •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傑出校友孟凡超遂中行
    孟凡超是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的總設計師。2004年初,孟凡超開始主持港珠澳大橋的可行性研究,於2009年12月完成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的初步設計。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孟凡超又主持完成了港珠澳大橋深水區橋梁工程施工圖設計。港珠澳大橋設計、建設的15年裡,孟凡超全程參與其中。
  • 颱風「海高斯」已在珠海登陸,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施工便橋...
    據中央氣象臺8月19日消息,今年第7號颱風「海高斯」(颱風級)的中心已於19日06時前後在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2級(3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70百帕。另據「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公眾號消息,受颱風「海高斯」影響,8月19日0時起港珠澳大橋封閉!珠澳口岸人工島施工便橋封閉!珠海連接線封閉!解除封閉時間將另行通知。港珠澳大橋及口岸各單位負責人,已於0點前入駐港珠澳大橋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嚴密監控颱風動態,根據省、市三防部防風I級應急響應高效部署,做好防臺應急工作。
  • 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
    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時間:2018-10-24 07:10   來源:中國新聞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 央視網消息: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是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
  • 港珠澳大橋「強筋健骨」的奧秘—新聞—科學網
    港珠澳大橋全長近50公裡,除去隧道部分的海中橋梁長度約為23公裡,由將近1500根鋼管複合樁支撐起來,體量龐大。鋼管樁作為深埋在水面下數十米的橋梁根基,在120年的全壽命周期中無法更換且維護困難,必須確保可靠性,做到萬無一失。 李京告訴《中國科學報》,港珠澳大橋的基礎防護工程主要是對鋼管複合樁的防腐施工。
  • 【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原標題:【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2018年底,經過6年籌備、9年建設,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這一超級工程集橋梁、隧道和人工島於一體,其建設難度之大,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它的建成,不僅標誌著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也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式駛入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