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跨海大橋,平均海水深度37米,橋墩是怎麼建造的?

2020-12-03 木易機械

地球上的海洋佔地面積很廣,可以說超過一半的地方都被海洋佔了,於是有人就想出在海上修橋,

比如港珠澳大橋,但是海水那麼深,橋墩是怎麼建的呢?

港珠澳大橋是中國第一座連接香港、澳門和珠海的大橋,壯麗而又宏偉。

過這裡的海水是很深的,平均深度都在37米,橋墩是如何建造的呢?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我國的造橋技術了,別的不敢說,在造橋這方面,全世界都有名!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造橋的時候和蓋房子是一樣的,肯定要先打實基礎,也就是在海底建好橋墩,

讓其有足夠的力量來支撐這座大橋。不過建造橋墩可是有學問的,辦法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用打樁機把厚重的柱子打進海裡,

直到可以凸出水面,柱子打進海裡,會釘在海底巖石的表面,這樣固定住更能保持穩定。

一般來說,海底的環境不同,這些柱子的材質也不完全一樣,但是基本都是抗腐蝕的鋼材,也會有更強的承重能力。

另一種就是把一種空心的柱子打在海底的海床上,接著把井底密封,將裡面的水都抽出來,再向下繼續挖,

直到土層堅硬的時候就可以打樁了,最後再蓋上厚厚的混凝土,讓其下沉到海底。

這兩種方法,一種叫「沉樁基礎」,一種叫「沉井基礎」,兩種方法聽起來簡單,但要真正實施起來卻很有難度,

這也是我國造橋技術厲害的地方。這座港珠澳大橋,從最開始動工直到結束收工,耗費了九年時間,

工程總投資額就有一千二百六十九億元,毫無疑問是個天文數字,線路總長度為五十五千米,

可見其修建的難度。看到這裡,心裡的愛國之心又不由得泛濫起來,大家是不是和小編也是同樣的感受呢?

歡迎大家把自己腦洞大開的想法看法,寫到留言區和我溝通,我能看見哦!

相關焦點

  • 港珠澳大橋隧道平均水有37米,萬一漏水怎麼逃生?看完放心了
    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被稱為我國近代最偉大的工程之一,平均水深達到37米,建成了55公裡長的渡海大橋,工程的難度是很多人都無法想像的。這也體現出勞動人民的智慧。港珠澳大橋隧道平均水有37米,萬一漏水怎麼逃生?
  • 最高抵禦15級颱風的港珠澳大橋,遇到16級的颱風,結果怎樣?
    在颱風經過港珠澳大橋時,氣氛十分緊張,根據氣象數據報告,颱風經過港珠澳大橋時最高風力高達16級,已經超過了設計極限。這場颱風考驗,讓世界再次見識到了中國的建造實力。而颱風對港珠澳大橋是我們所知曉的一個困難,港珠澳大橋還有許多在建造時,我們所不知道的困難。上個世紀80年代,愛國商人胡應湘提議能不能建一座大橋把港和內地聯繫起來,從而促進兩地的經濟發展。
  •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怎麼防止被水淹?
    作為鐵路工程師,我對港珠澳大橋一直比較關注,還寫過相關科普文章,港珠澳大橋有三個核心關鍵的工程,其一就是跨海大橋,其二就是跨海隧道,其三就是銜接隧道和大橋的人工島,這三個超級工程合在一起,鑄造了港珠澳跨海大橋這個舉世無雙的超級大工程,也證明了我國工程建造技術已經在世界上遙遙領先
  • 港珠澳大橋將穿上定製「防護服」提高航運安全
    港珠澳大橋將穿上定製「防護服」提高航運安全   中新網長沙11月14日電(彭寧希 盧瑞林)大橋被運砂船撞擊橋墩後垮塌的事件近年來屢見不鮮。
  • 港珠澳跨海大橋用上湖州造「龍門吊」
    昨天上午,湖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浙江邦博機械有限公司,有2臺龐大的龍門式起重機在經過再次檢查後準備發車出庫,運往香港在建的港珠澳跨海大橋工地交付用戶。  據悉,港珠澳大橋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其建設備受全球矚目。該項目海底隧道E20沉管與已建隧道數日前剛精確對接,目前已建總長3465米、完成隧道總長安裝部分61%。
  • 揭秘港珠澳大橋重要的紐帶——東西人工島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被英國《衛報》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線路全長55公裡、使用壽命120年、可抗颱風16級、主梁鋼板42萬噸、橋墩224個。  這些數據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了吧?現在,我們要揭秘的是連接港珠澳大橋的至關重要的紐帶——東西人工島,這也被譽為世界人工島建造史上的奇蹟。
  • 港珠澳大橋有海底隧道嗎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如何建成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 全長6.7公裡 是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也是我國第一條外海沉管隧道。海底部分約5664米,由33節巨型沉管和1個合龍段最終接頭組成,最大安裝水深超過40米。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概述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迎來了全線貫通的歷史時刻!
  • 太會玩:11人躲在港珠澳大橋橋墩裡伸竿釣魚
    華聞之聲全媒體聯播網(記者 彭高峰)據廣東海事消息,2020年10月11日15:30時,港珠澳大橋海事局西島海巡執法大隊在巡航過程中,發現青州航道54號橋墩有數條魚竿通過防撞牆孔伸入青州航道內,疑似有非法登墩垂釣者,執法人員隨即對附近橋墩展開巡查。
  • 港珠澳大橋原班人馬!中國南方又一跨海工程,八千名工人全面復工
    在中國南端一望無垠的伶仃洋海域上,超過八千名建設工人從全國各地向此集結,距離港珠澳大橋僅40公裡的又一綜合性跨海大橋、海底隧道和人工島結合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這就是中國又一大型跨海基建項目——深中通道,其多項紀錄甚至超過港珠澳大橋。
  • 建在海底46米之下的港珠澳大橋隧道,萬一漏水怎麼辦?看完很佩服
    港珠澳大橋建設被譽為是我國近代最偉大的工程之一,在平均水深達到37米的地方建設一條55千米長的跨海大橋,其工程建造難度是很多人都無法想像的,在建橋時,為了增加殼體穩定性,也採用了一部分海底隧道,但港珠澳大橋的隧道足足有46米深,萬一漏水又該怎麼逃生呢?
  • 【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原標題:【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2018年底,經過6年籌備、9年建設,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這一超級工程集橋梁、隧道和人工島於一體,其建設難度之大,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它的建成,不僅標誌著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也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式駛入快車道。
  • 世界史上最貴的大橋,港珠澳大橋厲害之處在哪?
    其次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香港與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區的交通聯繫因伶仃洋的阻隔而受到限制;由於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認為有必要儘快建設連接港珠澳三地的跨海通道,以發揮港澳優勢,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特別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三地成功創立的完整的大橋工程決策體系,對未來大灣區整體基礎設施建設是極為寶貴的財富。
  • 港珠澳大橋「強筋健骨」的奧秘—新聞—科學網
    港珠澳大橋全長近50公裡,除去隧道部分的海中橋梁長度約為23公裡,由將近1500根鋼管複合樁支撐起來,體量龐大。鋼管樁作為深埋在水面下數十米的橋梁根基,在120年的全壽命周期中無法更換且維護困難,必須確保可靠性,做到萬無一失。 李京告訴《中國科學報》,港珠澳大橋的基礎防護工程主要是對鋼管複合樁的防腐施工。
  • 港珠澳大橋:「中國製造」撐起超級工程「世界之最」
    這是鳥瞰港珠澳大橋建設中的西人工島(4月28日攝)。創下多項世界之最,橋島隧合一的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工程部門最終接頭於5月2日正式吊裝沉放,它的對接成功將標誌著全長5664米的海底隧道全線合龍。  這是世界上最長的鋼結構橋梁,僅主梁鋼板用量就達到42萬噸,相當於建60座艾菲爾鐵塔的重量……  港珠澳大橋——橫空出世,橫跨伶仃洋海域。這是「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世界級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 海水那麼深,跨海大橋是怎麼修建的呢?
    海面積一般是「大洋」的11%,水深在幾米到3000米不等,如果是幾米,幾十米的海邊建橋當然不會那麼難,有些水域甚至還可視,但是在水深達到3000米的海域,又是通過什麼方式建橋的呢?建橋的「地基」是什麼呢?我們都知道建造房子最重要的就是地基,那麼對於建造大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橋墩。
  •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連接香港、珠海、澳門三地,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跨海大橋正式通車的消息刷爆了整個網際網路,這項偉大的工程讓舉國沸騰,讓世界矚目。
  • 第78集 港珠澳大橋的海底隧道
    作為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在2018年10月24號順利通車運營。它是我國第一條集橋梁、人工島和海底隧道為一體的跨海通道,同時也是全球總體跨度最長、世界上沉管最重、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如今,港珠澳大橋的美麗、雄偉令人們讚嘆不已,但在實現這份美麗的過程中,建設者們執著奮鬥的精神,卻鮮為人知。
  • 躲在港珠澳大橋橋墩裡釣魚,11人被「挖出來」處理了
    竟有人把魚竿從港珠澳大橋伸出……港珠澳大橋水域是海事部門重點監管區。據報導,日前,港珠澳大橋海事局執法人員在巡航中發現,位於青州航道的54號橋墩處有異樣,該橋墩防撞鋼箱內竟然有多根魚竿伸出,而且箱內有人。執法人員隨即對周邊橋墩展開巡查,在另外兩個橋墩處也發現了類似情況。海事與公安部門聯合執法,將非法垂釣人員全部抓獲,還收繳了26根魚竿和5箱漁獲。
  • 港珠澳大橋之後,伶仃洋上再起超級工程
    受訪者供圖 浩瀚的伶仃洋上,距港珠澳大橋正北38公裡,正開啟一個新徵程——又一世界級超大「橋、島、隧、海底互通」四位一體集群工程,全長24公裡,設計八車道、時速100公裡的深圳至中山通道(以下簡稱深中通道)已顯雛形,其中特長海底沉管隧道和一座飄浮在海上的特大懸索橋,將開創世界先例。
  •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抗7級地震、壽命120年
    這是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也是名副其實的科技大橋  港珠澳大橋的「科技密碼」(關注)  本報記者 馮 華  一橋跨三地,唇齒更相依。  從珠海景色最美的濱海道路——情侶路上向東遠眺,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宛若蛟龍,蜿蜒騰越於蔚藍色的海面上。這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橋梁工程,也是綜合建設難度最大、最具挑戰性的超級工程:在風大浪急的外海搭建使用壽命120年的鋼鐵巨橋、在海底40多米深處建造最長的沉管隧道、穿越30萬噸級航道和白海豚保護區的施工現場……可以說,每一項挑戰都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