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會玩:11人躲在港珠澳大橋橋墩裡伸竿釣魚

2020-12-04 騰訊網

華聞之聲全媒體聯播網(記者 彭高峰)據廣東海事消息,2020年10月11日15:30時,港珠澳大橋海事局西島海巡執法大隊在巡航過程中,發現青州航道54號橋墩有數條魚竿通過防撞牆孔伸入青州航道內,疑似有非法登墩垂釣者,執法人員隨即對附近橋墩展開巡查。經詳細巡查,54號、57號、59號橋墩內均發現有垂釣者,共伸出魚竿二十餘條,嚴重影響青州航道通航環境。

大橋海事局、珠海水警聯合執法

16:30時,海事執法人員聯繫珠海市公安局水域治安管理支隊開展聯合執法,共同處置此次非法登墩垂釣事件。公安人員到達事發現場,雙方緊密配合,集中現場執法力量,逐一排查54號、57號、59號橋墩,要求垂釣者配合工作,將漁竿漁具和自身攜帶物品轉移到執法艇,並跟隨執法人員離開橋墩,接受進一步調查處理。

登墩人士來自廣州、佛山、珠海、中山四地

其中,54號橋墩有三名垂釣者,為廣州、佛山人士,於10月10日1700時搭乘交通艇登墩垂釣;57號橋墩有六名垂釣者,為珠海、中山人士,於10月11日0900時搭乘交通艇登墩垂釣;59號橋墩有兩名垂釣者,為廣州人士,於10月10日1700時搭乘交通艇登墩垂釣。最終,三座橋墩共11名垂釣者均轉移至執法艇上,橋墩內部和橋梁航道無其他異常情況,現場通航環境恢復正常。

通過微信群或者朋友介紹聯繫,由交通艇船東黃某擅自送入

通過調查,公安部門最終確定交通艇船東黃某駕船擅自進入、停靠國家管制水域的違法行為,沒收黃某違法所得,予以行政拘留並處罰款。11名登墩垂釣者是通過微信群或者朋友介紹登墩垂釣,鑑於態度端正,配合調查,念其初犯,予以警示教育,無罪釋放。

新聞連結

珠澳大橋(英文名稱: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是中國境內一座連接香港、廣東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位於中國廣東省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內,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南環段。

華聞之聲全媒體聯播網查詢大橋網站消息顯示,港珠澳大橋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長55公裡,設計使用壽命120年,總投資約1200億元。大橋於2003年8月啟動前期工作,2009年12月開工建設,籌備和建設前後歷時達十五年,於2018年10月開通營運。

大橋主體工程由粵、港、澳三方共同組建的港珠澳大橋管理局負責建設、運營、管理和維護,三地口岸及連接線由各自建設和運營。主體工程實行橋、島、隧組合,總長約29.6公裡,穿越伶仃航道和銅鼓西航道段約6.7公裡為隧道,東、西兩端各設置一個海中人工島(藍海豚島和白海豚島),猶如「伶仃雙貝」熠熠生輝;其餘路段約22.9公裡為橋梁,分別設有寓意三地同心的「中國結」青州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海豚塔」江海橋,以及揚帆起航的「風帆塔」九洲橋三座通航斜拉橋。

珠澳口岸人工島總面積208.87公頃,分為三個區域,分別為珠海公路口岸管理區107.33公頃、澳門口岸管理區71.61公頃、大橋管理區29.93公頃,口岸由各自獨立管轄。13.4公裡的珠海連接線銜接珠海公路口岸與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月環至南屏支線延長線,將大橋納入國家高速公路網絡;澳門連接線從澳門口岸以橋梁方式接入澳門填海新區。

港珠澳大橋營運設施總體布置如下:

1、管理養護中心:位於珠海市香洲區南屏鎮橫龍路,設有綜合辦公樓、調度中心、路政服務窗口、宿舍、多功能禮堂等房建設施;具備辦公作息、調度指揮及路政管理等功能,是大橋主體工程的控制樞紐。

2、大橋管理區:位於珠澳口岸人工島,設置有收費站、收費及養護辦公樓、救援樓、備品備件倉庫及養護基地等;具備收費、養護、救援等管理功能。

3、西人工島:具備監控、養護、救援及政府部門聯勤辦公等管理功能;以實現營運管理功能為主,不對外開放。

4、東人工島:首層具備養護、救援、路政及聯勤辦公等管理功能,二至四層為預留商業開發;東人工島後續將根據三地政策的放開,適時啟動對外旅遊觀光及市場開放的功能。

原創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胡宇春

同步分發「華聞之聲」公眾號、「華聞之聲全媒體聯播網」聚合媒體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躲在港珠澳大橋橋墩裡釣魚,11人被「挖出來」處理了
    如今,釣魚成為了很多人熱衷的運動。但你絕對想像不到,一些人為了釣魚有多「拼」!今天,一條微博衝上熱門!竟有人把魚竿從港珠澳大橋伸出……港珠澳大橋水域是海事部門重點監管區。
  • 太「拼」了吧?上港珠澳大橋釣魚,11人被抓!現場圖亮了…
    在港珠澳大橋橋墩上 伸出了魚竿…… 沒錯,就是在這個港珠澳大橋 日前 港珠澳大橋海事局執法人員 在巡航中發現
  • 11人港珠澳大橋橋墩上垂釣被抓,26根魚竿和5箱漁獲被收繳
    港珠澳大橋水域是海事部門重點監管區。近日,竟有11名「垂釣發燒友」擅自坐船到港珠澳大橋的橋墩上釣魚。海事與公安部門聯合執法,將非法垂釣人員全部抓獲,還收繳了26根魚竿和5箱漁獲。港珠澳大橋 新華社資料圖日前,港珠澳大橋海事局執法人員在巡航中發現,位於青州航道的54號橋墩處有異樣,該橋墩防撞鋼箱內竟然有多根魚竿伸出,而且箱內有人。
  • 港珠澳跨海大橋,平均海水深度37米,橋墩是怎麼建造的?
    地球上的海洋佔地面積很廣,可以說超過一半的地方都被海洋佔了,於是有人就想出在海上修橋,比如港珠澳大橋,但是海水那麼深,橋墩是怎麼建的呢?港珠澳大橋是中國第一座連接香港、澳門和珠海的大橋,壯麗而又宏偉。不過這裡的海水是很深的,平均深度都在37米,橋墩是如何建造的呢?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我國的造橋技術了,別的不敢說,在造橋這方面,全世界都有名!為什麼這麼說呢?
  • 港珠澳大橋將穿上定製「防護服」提高航運安全
    港珠澳大橋將穿上定製「防護服」提高航運安全   中新網長沙11月14日電(彭寧希 盧瑞林)大橋被運砂船撞擊橋墩後垮塌的事件近年來屢見不鮮。
  • 最高抵禦15級颱風的港珠澳大橋,遇到16級的颱風,結果怎樣?
    但其中最讓人驚嘆的還是港珠澳大橋,它全長55公裡,集橋梁、人工島、海底隧道為一體,總造價達到1269億,是世界建築史上裡程最長、投資最大、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大橋。它有「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之稱,大橋通車後,《英報》將它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那麼這座震驚中外的大橋是如何建成的?建造時又經歷過怎樣動人心魄的故事呢?
  • 港珠澳大橋工地發生意外 橋墩倒塌釀1死4傷
    人民網香港10月20日電 據香港媒體《AM730》報導,港珠澳大橋施工19日凌晨2時許發生意外,一個位於香港赤鱲角機場南路白沙咀地盤、離地約15米高的橋墩突然倒塌。     事發時5名工人於赤鱲角機場南路白沙咀地盤的橋墩工作,並用橋墩旁的吊臂機吊起一些建築組件,期間該橋墩突然倒塌,在正在橋上工作的兩名男子即失卻平衡直墮地面,3名於地面工作的工人也因突如其來意外,走避不及,被鐵架擊中。
  • 揭秘港珠澳大橋重要的紐帶——東西人工島
    揭秘港珠澳大橋重要的紐帶——東西人工島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8年10月26日 16:07 A-A+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被英國《衛報》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線路全長55公裡、使用壽命120年、可抗颱風16級、主梁鋼板42萬噸、橋墩224個。  這些數據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了吧?現在,我們要揭秘的是連接港珠澳大橋的至關重要的紐帶——東西人工島,這也被譽為世界人工島建造史上的奇蹟。
  • 港珠澳大橋施工段起重機吊鉤斷裂 致一名工人死亡
    港珠澳大橋香港段位於屯門浩洋街的工程地盤,4月7日上午發生致命工業意外。一名62歲工人懷疑被高處墮下的吊鉤擊中死亡。據了解,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工程20 11年開展以來,已發生多宗奪命工業意外,至今有6人喪生,另有至少48人受傷。
  • 港珠澳大橋:保護白海豚花了3.4億,實現「零傷亡不搬家」
    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將於10月24日上午正式通車。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10月21日從港珠澳大橋管理局了解到,在大橋修建過程中,為保護中華白海豚,耗資約3.4億元。總長約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穿越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片水域的海洋環境極為敏感。
  • 世界史上最貴的大橋,港珠澳大橋厲害之處在哪?
    港珠澳大橋各項設計參數港珠澳大橋全長55千米,其中包含22.9千米的橋梁工程和6.7千米的海底隧道,隧道由東、西兩個人工島連接 ;橋墩224座,橋塔7座;橋梁寬度33.1米,沉管隧道長度5664米、寬度28.5米、淨高5.1米;橋面最大縱坡3%,橋面橫坡2.5%內、隧道路面橫坡1.5%內;橋面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全線橋涵設計汽車荷載等級為公路
  • 港珠澳大橋「強筋健骨」的奧秘—新聞—科學網
    港珠澳大橋全長近50公裡,除去隧道部分的海中橋梁長度約為23公裡,由將近1500根鋼管複合樁支撐起來,體量龐大。鋼管樁作為深埋在水面下數十米的橋梁根基,在120年的全壽命周期中無法更換且維護困難,必須確保可靠性,做到萬無一失。 李京告訴《中國科學報》,港珠澳大橋的基礎防護工程主要是對鋼管複合樁的防腐施工。
  • 港珠澳大橋有海底隧道嗎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如何建成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 全長6.7公裡 是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也是我國第一條外海沉管隧道。海底部分約5664米,由33節巨型沉管和1個合龍段最終接頭組成,最大安裝水深超過40米。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概述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迎來了全線貫通的歷史時刻!
  • 港珠澳大橋背後故事:「水中大熊貓」中華白海豚倒逼方案優化
    「港珠澳大橋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科技大橋,在這些世界級挑戰的背後,是一系列創新攻堅和科技支撐的強力驅動。」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蘇權科表示,自2003年前期籌備工作開始至今,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研究為主線,200多家科研單位、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圍繞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共開展科研專題研究300餘項,終於託舉起這座世界級工程。
  •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連接香港、珠海、澳門三地,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跨海大橋正式通車的消息刷爆了整個網際網路,這項偉大的工程讓舉國沸騰,讓世界矚目。
  • 港珠澳大橋:「中國製造」撐起超級工程「世界之最」
    老橋梁專家譚國順,1971年起就在中鐵大橋局工作,參與指揮建設包括東海大橋、杭州灣大橋、膠州灣大橋等在內的多所跨海橋梁,他用「集大成者」來形容港珠澳大橋:「世界之最」的背後,是港珠澳大橋在建設管理、工程技術、施工安全和環境保護等領域填補諸多「中國空白」乃至「世界空白」,進而形成一系列「中國標準」的艱苦努力。
  • 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地盤工作檯墜海 已致1死3傷1失聯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昨天(29日)下午3點25分,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地盤發生工作檯墮海意外,5名工人隨之墜落,其中兩人被鐵枝掃中跌落對面橋墩受傷,另外3人則跌入海中,目前意外已致1人死亡1人失蹤。勞工處責成承建商暫停工序,如果調查發現有違例事項,會依法追究。
  • 環球時報記者登上港珠澳大橋及其人工島 領略「超級工程」的設計之美
    的確,這座被英國媒體評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跨海大橋有著多項世界第一的紀錄:它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有著世界上最長、最深的公路沉管隧道,而在隧道的修建過程中,進行的是世界上最精準的深海對接……然而,被很多人忽視的是,這座大橋還是一座充滿美感的工程。2月3日至5日,《環球時報》記者登上港珠澳大橋及其人工島,穿越海底隧道,成為項目交付驗收前最後一批領略大橋之美的訪客。
  • 預告|乘風破浪,港珠澳大橋是如何保護中華白海豚的?
    預告|乘風破浪,港珠澳大橋是如何保護中華白海豚的?金羊網  作者:李鋼  2020-07-11 珠江科學大講堂第73期將特邀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來講述港珠澳大橋建設的故事。
  •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抗7級地震、壽命120年
    「港珠澳大橋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科技大橋,在這些世界級挑戰的背後,是一系列創新攻堅和科技支撐的強力驅動。」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蘇權科表示,自2003年前期籌備工作開始至今,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研究為主線,200多家科研單位、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圍繞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共開展科研專題研究300餘項,終於託舉起這座世界級工程。  目前,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已全線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