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愜意(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人生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為說走就走的旅行。
「基建狂魔」這個詞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了,我過的這個稱號確實是名副其實的。在高鐵、橋梁建設方面非常出眾,港珠澳大橋就是非常有名的代表,但是今天我們要看的深中通道工程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後又一國家級重點工程,該工程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為一體的超級工程。又一超級工程創先例!6萬噸巨無霸沉入海底,難度超越港珠澳大橋。
據了解,和港珠澳大橋類似的是,深中通道也要途經伶仃洋,同樣要採用沉管技術,建設者也是港珠澳大橋的同一個團隊。確實深中通道與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類似,深中通道海底隧道也是通過東西人工島來進行連接。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項目部主要負責西人工島及島上構築物、E1至E22沉管管節及最終接頭浮運安裝施工。
而且目前世界上首例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就是我國正在建造的深中隧道,首個澆築完成的E1管節是非標準管節,重達6萬噸,肯比一艘國產航母的排水量。經過研究驗收,首節沉管的對接精度符合設計要求,標誌著深中通道項目關鍵線路的核心控制性工程取得重大進展,更標誌著中國在沉管隧道建設領域登上新的技術高峰,確實是又一超級工程。
在6月16日凌晨2時,在我國自主研發的世界首制集隧道沉管、浮運安裝於一體的專用船舶——「一航津安1」沉管浮運安裝一體船的提帶下,E1管節通過塢內、外帶纜,緩緩通過深塢塢口,進入伶仃洋外海等待區。在16時,首節沉管浮運編隊順利到達系泊區域,開始沉管系泊作業。22時30分,E1管節開始正式沉放對接工作。管節沉放著床後,拉合作業迅速啟動,通過液壓裝置使管節E1與西人工島隧道暗埋段進行首次「初吻」,6萬噸巨無霸沉入海底。
在這一工程中也有一個難以完成的工作,但是建造者並沒有輕易放棄,因為港珠澳大橋建立時的沉管寬度只有38而已,而深中通道的沉管已經達到了46米,這也是非常有難度的。這也說明塢門已經不能再用當初的港珠澳大橋的,塢門採用的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改造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難度超越港珠澳大橋。在當時負責人帶領了230名建設者才攻克這一個難關,最終用時96天完成了改造的情況,非常值得敬佩。
深中通道2016年12月29日開工建設,計劃2024年全線通車,屆時珠江兩岸可以半小時對接。深中通道工程項目總長約24公裡,是國務院批覆的建設開放的現代綜合運輸體系中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它連接珠江東西兩岸和粵西地區,對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融合發展,助推廣東經濟轉型、城市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又一超級工程創先例!6萬噸巨無霸沉入海底,難度超越港珠澳大橋,對於這件事情你們是怎麼看的呢?
本文由「卡卡卡戎」原創,歡迎評論,收藏,點讚。未經允許請勿抄襲,感謝你們的閱讀,請持續關注,讓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