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看港珠澳大橋的人工島,驚豔世界、無與倫比!

2020-12-04 超級建築

2017年6月5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北車道鋼封門拆除完成,標誌著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實現了單向貫通。由於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已於2016年9月27日貫通了,因此從整個大橋看,北車道已基本貫通。待本月底,海底隧道南車道的鋼封門拆除後,港珠澳大橋就全面貫通了。

此前,超級建築給大家介紹過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建設、沉管隧道建設以及最終接頭施工的有關情況。今天,再重點說說港珠澳大橋的人工島。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最長跨海大橋,連接香港、澳門和珠海,全長50公裡,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35.578公裡,其中海底隧道長約6.75公裡,橋梁長約29公裡。

港珠澳大橋採用「海中橋隧」的方案,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必須找到兩個海中小島,作為主體橋梁和沉管隧道的轉換平臺。當然,設計線路上並沒有現成的小島。因此,需要在伶仃洋中填出兩個足夠大的人工島。於是就有了上圖中的西人工島和東人工島。西人工島和東人工島之間就是海底隧道了。沉管隧道的上方海面是深水航道,來往的各種輪船將在這裡穿梭通行。海底隧道通過兩個人工島實現了與兩側主體橋梁的無縫連接和完美轉換。

其實,港珠澳大橋還有第三個人工島,即珠澳口岸人工島。其建設的難度與西島、東島相比要小,因此本文不對其做詳細介紹。

西人工島和東人工島之間的功能略有不同。東島為集交通、管理、服務、救援和觀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運營中心,且開放遊客觀景攬勝功能;西島的功能則以橋梁的養護服務及辦公為主。島上建築全部採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時一次澆注成型,不做任何外裝飾。這也是國內最大的清水混凝土建築。

兩座人工島設計形狀均為蠔貝型,從人工島擋浪牆外邊線計算,東島島長約625米,橫向最寬處約215米,施工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西島島長為625米,最寬處190米,面積9.8萬平方米。島上建築形態也基本相同,東島主體建築高4層,西島主體建築高3層,兩島主體建築總面積約7萬平方米。

下圖為西島的效果圖。超級建築認為像個滑鼠。

下圖為東島的效果圖。超級建築認為像艘輪船。

填海造島難度是極大的。由於東西人工島施工工藝基本相同,因此本文主要以西人工島的建設為例。一些圖片為首次發布,十分驚豔,供您欣賞。

2011年5月,東西兩個人工島正式開工建設。

人工島的建設不僅涉及到外海無掩護條件下在深厚軟土地基上構築島壁結構、形成陸域以及加固軟基等大量複雜工程的設計和施工;同時需要提供穩固的深基坑支護結構,優質快速地現澆島上段隧道形成沉管隧道安裝對接條件,其建設難度挑戰巨大。我國建設者創造性的採用了「深插鋼圓筒快速築島成套技術」,並取得成功。

第一步,製造鋼圓桶

兩個島總計要製造120個巨型鋼桶,每個直徑22米、高度最高55米、重500噸。由於體積過大,一個鋼桶又要分成72個模塊,一組一組的拼裝,最終誤差必須限制在3釐米以內。

▲上海長興島製造基地,筒體板單元焊接後進行豎向拼接,這是世界上體量最大的鋼圓筒結構。

第二步,運輸鋼圓桶

▲製作好的鋼圓筒及振動錘等動力系統,裝船運輸至珠海附近海域。

第三步,鋼圓桶振沉入海

▲振沉入海的意思就是把鋼圓筒連放帶砸,安放到大海裡。振沉系統由8臺美國APE-600型振動錘組成,自重達500T,用1600T起重錘吊振沉系統,通過設置在共振梁上的24個液壓夾頭起吊鋼圓筒到設計位置進行振沉。

第四步,鋼圓筒填注砂

▲鋼圓筒下沉完成後,早已整裝待命的運砂船,向鋼圓筒內注砂。

▲鋼圓筒一個接著一個被振沉入海,然後一個接著一個注砂。

▲西人工島總計振沉鋼圓筒61個。為了密閉止水,鋼圓筒之間還要填充「副格」,也就是片狀的鋼圍擋。副格高30米、弧長10.846米,單體重60噸。這樣,鋼圓筒和副格就共同圍出了一個封閉的海域。

第五步,島內降水

▲對封閉的海域進行降水,形成小島的樣子。

第六步,島內填砂

▲向島內填砂。並推平壓實打樁,等等。

▲搭建圍堰。

▲很快,大約開工半年時間後,小島就基本成型了。中國的填海速度再次震驚了世界。

第七步,島內建設

▲島內建設工作量很大。上圖為島隧連接的一面建設隧道預埋段,將來和海底隧道對接的就是這裡。

▲隧道預埋段基本成型了。

▲島上的道路、房屋等各種建築依次建設,施工工藝與陸地上差別不大。值得一提的是,上圖中小島四周密密麻麻的東東,是防護結構扭工字塊。其中島隧一側將來是通航航道,因此防護措施明顯比島橋一側更多。

預祝港珠澳大橋早日通車!

歡迎留言點評。歡迎關注我。

相關焦點

  •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顏值爆表,再次震撼了全世界!
    正在建設的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它集橋、島、隧道於一體,全長55公裡,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同時也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沉管海底隧道,是中國建設史上裡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
  • 世茂 港珠澳口岸城!港珠澳大橋人工島上唯一可開發可售的項目!佔據千億橋頭堡港珠澳口岸!
    港珠澳大橋橋頭堡兩大酒店集群佔位:香港東湧世茂福朋喜來登酒店和珠澳口岸島的世茂喜達旗下凡象,茂御,茂御居,睿選星級酒店。北側正對珠海拱北及吉大高端居住區,南側為澳門本島,東側為港珠澳大橋及珠江口遠眺香港大嶼山。
  • 【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原標題:【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2018年底,經過6年籌備、9年建設,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這一超級工程集橋梁、隧道和人工島於一體,其建設難度之大,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它的建成,不僅標誌著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也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式駛入快車道。
  • 港珠澳大橋口岸人工島上有停車位嗎?怎麼收費的?
    作為世紀工程的港珠澳大橋,全程55公裡,是中國境內一座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橋上設有兩個人工島:一個在珠海拱北灣南側的珠澳口岸人工島(港珠澳大橋西人工島) ,一個在香港國際機場東面的人工島(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
  • 環球時報記者登上港珠澳大橋及其人工島 領略「超級工程」的設計之美
    的確,這座被英國媒體評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跨海大橋有著多項世界第一的紀錄:它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有著世界上最長、最深的公路沉管隧道,而在隧道的修建過程中,進行的是世界上最精準的深海對接……然而,被很多人忽視的是,這座大橋還是一座充滿美感的工程。2月3日至5日,《環球時報》記者登上港珠澳大橋及其人工島,穿越海底隧道,成為項目交付驗收前最後一批領略大橋之美的訪客。
  • 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開門」對接海隧 最快年底貫通
    港珠澳大橋首節曲線段沉管E33在7日啟程浮運,將與大橋東人工島對接  大公網10月7日訊(記者 方俊明)隨著港珠澳大橋首節曲線段沉管(E33)7日啟程浮運,與之對接的大橋東人工島也打開「大門」,等待最後的5節曲線段沉管自東向西安裝。中交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部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最後一節沉管的預製近日即將全面完成,預計最快於今年底完成全部沉管安裝,實現整條長5664米的海底隧道全線貫通。
  •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怎麼防止被水淹?
    作為鐵路工程師,我對港珠澳大橋一直比較關注,還寫過相關科普文章,港珠澳大橋有三個核心關鍵的工程,其一就是跨海大橋,其二就是跨海隧道,其三就是銜接隧道和大橋的人工島,這三個超級工程合在一起,鑄造了港珠澳跨海大橋這個舉世無雙的超級大工程,也證明了我國工程建造技術已經在世界上遙遙領先
  • 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旅遊設施總體策劃將全球招標
    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旅遊設施總體策劃將全球招標 2019-04-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孟湘君   中新網4月25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最快於
  •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連接香港、珠海、澳門三地,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跨海大橋正式通車的消息刷爆了整個網際網路,這項偉大的工程讓舉國沸騰,讓世界矚目。
  • 世界史上最貴的大橋,港珠澳大橋厲害之處在哪?
    港珠澳大橋東起香港國際機場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島,向西橫跨南海伶仃洋水域接珠海和澳門人工島,止於珠海洪灣立交; 港珠澳大橋橋隧全長55千米,其中主橋29.6千米、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 橋面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 工程項目總投資額1269億元。港珠澳大橋因其超大的建築規模、空前的施工難度和頂尖的建造技術而聞名世界。
  • 港珠澳大橋創下多項第一 「兩島一隧」鑄就世界工程奇蹟
    從2011年5月15日到2011年12月7日,120個鋼圓筒一步一步在風浪不息的伶仃洋上,圈出了兩座島,從設計到施工,這樣的建島方式在全球尚屬首例。這並不是港珠澳大橋島隧建設上唯一的世界第一;為了建設海底隧道,施工方建設了全球首例深埋沉管隧道;為了對接34個隧道結構,數萬噸沉管在13米至44米不等的水深處進行無人對接,誤差控制在2釐米內,被喻為「海底穿針」。
  • 港珠澳大橋將啟動東人工島旅遊開發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廣州6月13日電記者從港珠澳大橋管理局了解到,12日至13日期間,大橋管理部門正在對東人工島旅遊及配套設施開發總體策劃及概念設計工作進行評標,並將於近期公布中標團隊。這也標誌著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的旅遊開發提上了日程。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基礎設施,港珠澳大橋自去年10月通車運營至今,已成為境內外遊客熱門「打卡」目的地。據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統計,截至本月6日,驗放出入境旅客已突破1000萬人次。在珠海經港珠澳大橋過關前往香港,成為不少遊客的新選擇。有遊客表示,正是為了能一睹港珠澳大橋的真容,才選擇這樣的方式出行。
  • 港珠澳大橋有海底隧道嗎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如何建成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 全長6.7公裡 是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也是我國第一條外海沉管隧道。海底部分約5664米,由33節巨型沉管和1個合龍段最終接頭組成,最大安裝水深超過40米。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概述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迎來了全線貫通的歷史時刻!
  • 港珠澳大橋之上,120萬㎡灣海不夜城!真正的灣區封面,來了!
    其實結果並不難尋,只要我們攤開粵港澳大灣區的地圖,就會發現灣區真正的C位核心,正在連接珠港澳三地的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之上!港珠澳大橋實景圖作為珠三角東西岸關鍵的「一橫」,港珠澳大橋的意義可謂深遠。通過港珠澳大橋的聯通,已實現45分鐘暢行港珠澳,如今,三地已有約40000人/天實現跨境上班。不僅如此,港珠澳大橋也已成為跨境物流的快速通道,2019年1-8月,大橋口岸進、出口整體通關流程較2018年12月分別縮短38%和40%,直接激活三地貿易!
  • 團結香港基金倡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等四址建物流樞紐
    團結香港基金倡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等四址建物流樞紐 2020-07-28 15:20:05 責任編輯:朱延靜   中新社香港7月28日電 (記者 曾平)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創建並擔任主席的團結香港基金28日通過網上平臺發表土地房屋政策研究報告,認為香港物流業發展亟待支援,建議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等四個策略性位置建設專用物流樞紐
  • 港珠澳大橋建設都攻克了哪些世界性難題?
    在10月23日上午舉行的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上,習主席用「圓夢橋、同心橋、自信橋、復興橋」來形容這一世紀工程。
  • 世界之最!碧海藍天!航拍港珠澳大橋邂逅白海豚
    這座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55公裡,可抗16級颱風、8級地震及30萬噸巨輪撞擊。通車後,港珠澳三地車程將由三個多小時縮短至半小時。日前,現代快報記者駕車穿越了處於交付驗收階段的港珠澳大橋,零距離感受了這座跨海大橋的魅力。
  • 揭秘港珠澳大橋重要的紐帶——東西人工島
    揭秘港珠澳大橋重要的紐帶——東西人工島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8年10月26日 16:07 A-A+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被英國《衛報》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線路全長55公裡、使用壽命120年、可抗颱風16級、主梁鋼板42萬噸、橋墩224個。  這些數據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了吧?現在,我們要揭秘的是連接港珠澳大橋的至關重要的紐帶——東西人工島,這也被譽為世界人工島建造史上的奇蹟。
  •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的防水工程的施工工藝介紹
    李步恩 邱輝元(廣東賽力克建築技術工程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摘 要: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西人工島隧道外包防水設計為噴塗聚脲防水塗料,該材料特點:附著力好、高強度、高彈性,連續無接縫,而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化學腐蝕性和耐老化性,使用噴塗聚脲防水塗料作防腐、防水層是提高橋梁結構耐久性的重要手段
  • 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
    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時間:2018-10-24 07:10   來源:中國新聞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 央視網消息: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是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