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兩年多,終於七月底,一項挑戰科技極限的工程技術方案正式通過了評審,標誌著技術方案已就緒!為開工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這個項目一經通過,就被冠上了「鐵路版港珠澳大橋」的稱號,難度之大再次震驚了世界。
這個項目的名字叫做:甬舟鐵路。甬為寧波,舟為舟山,成功建成後,甬丹鐵路將徹底改變舟山群島交通不便不通火車的歷史,完美形成對接,從舟山到寧波只需要短短的半個小時,從杭州到舟山只要不到一個半小時,這也將意味著我國的隧道、橋梁等的設計到達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甬丹鐵路的的全長有77公裡,可以達到250公裡/每小時,從寧波市到金塘島,是海底隧道的形式;從金塘島到舟山島為主跨1488米的大橋。
工程背後不僅僅是數據的完成,更有從量變到質變的難度升級,面臨非常多的技術挑戰。首當其衝的就是地質因素,海中隧道所處地段地質軟硬不均,9處斷層、6處節理密集帶。在這樣的條件下進行挖掘,有極高的施工難度和更換刀具的風險。
其次就是水壓問題,隧道要承受78米的最大深埋,海水壓力達到1.0MPA以上;此外,一旦出現災情事故,救援難度極大;還有對接精度、技術的要求等等。
這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後,又一項超級跨海工程,當時的港珠澳大橋誰都不相信會完成,但最後還是向全世界帶來一個巨大的驚喜,這一次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高鐵隧道,一定會讓我國的隧道、橋梁水平得到一個質的飛躍。
同時,甬丹鐵路也將進一步發展寧波、舟山等等周邊城市的經濟發展,形成便捷高效的大交通體系,充分彰顯其的綜合優勢,可以預見其未來必定讓人心馳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