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訊(中工網記者 張翀 通訊員 吳茜 姚思超 羅剛)日前,由中鐵大橋院勘察設計、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新建甬(寧波)舟(山)鐵路西堠門大橋冊子側先行工程開工建設,標誌著甬舟鐵路這座世界上控制因素最複雜、越海橋隧工程技術難度最大的「超級工程」建設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甬舟鐵路以寧波樞紐寧波東站為起點,經寧波鄞州區、北侖區,舟山金塘島、冊子島、富翅島,終於舟山市白泉鎮,設計時速250公裡,正線長76.4公裡,其中新建線路長70.1公裡,利用既有線6.3公裡。全線新建橋梁33座全長27.764公裡,隧道17座全長35.246公裡。中鐵大橋院副總工程師肖海珠介紹,甬舟鐵路跨海主體工程採用「橋+隧」組合方式,主跨1488米的西堠門公鐵兩用橋和全長16.2公裡的金塘海底隧道是項目控制性工程,建設難度堪稱世界級,被譽為「鐵路版港珠澳大橋」,建成後將成為世界跨度最大的公鐵合建橋梁和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
中鐵大橋局總經理李曉峰介紹說,甬舟鐵路西堠門大橋冊子側先行工程主要內容包括西堠門公鐵兩用跨海大橋配套鋼棧橋(含碼頭)及小曬網駐地工程的設計施工等。棧橋及碼頭位於線路左側,起點設在冊子側岸邊,為雙向通行棧橋,最大跨徑24米,橋長232米,在鋼棧橋前端設碼頭,碼頭長32米,寬16米。小曬網駐地位於舟山冊子島小曬網村,距西堠門公鐵兩用跨海大橋約500米,包括辦公樓、會議室、食堂、職工宿舍樓等部分。
李曉峰介紹,先行工程具有地質條件複雜、施工環境惡劣、施工標準高等特點。其中,棧橋橋址處海床地質複雜,靠海側存在孤石,部分海域覆蓋層較淺,多為光板巖,這給鋼管樁入巖和棧橋保持穩定帶來了極大的難度。且棧橋所處海域夏秋季節颱風多發,波流力較大,因此棧橋容易受損。除此之外,駐地建設場地水塘淤泥較厚、地基軟弱,處理難度大,又緊鄰當地村莊,村莊後三面環山,環保、排水及排汙要求高。李曉峰說,「我們將積極克服海上施工、風大浪急等困難,加強資源調配、過程管控、技術創新和方案研究,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地推進項目建設。」
甬舟鐵路是浙江省大通道建設十大標誌性項目之一、舟山綜合交通大會戰的頭號工程。項目建成後,將補齊浙江「市市通高鐵」最後一塊短板,加速構建浙江省「1小時交通圈」,推動實現寧波舟山一體化、同城化,形成大陸與舟山島間最為便捷的客運通道。同時,甬舟鐵路將有力推動沿線地區旅遊業發展,為實現海洋強國、長三角一體化、「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