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技術方案出爐

2020-12-05 經濟日報

非火災工況金塘海底隧道內停車疏散效果圖。受訪者供圖

繼港珠澳大橋後,又一項挑戰世界難題、突破科技壁壘的超級跨海工程——甬(寧波)舟(舟山)鐵路項目準備開建。「全線控制性工程——金塘海底隧道,全長16.2公裡,海底盾構段長10.87公裡,最大埋深78米,直徑14米。建成後將刷新世界紀錄。」中國鐵建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鐵四院)金塘海底隧道項目負責人唐雄俊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7月底,歷經2年多,由鐵四院勘察設計的「隧道風險評估與金塘海底隧道關鍵技術方案」,通過了以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為組長的專家組評審,標誌著這條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技術方案已準備就緒。

看似簡單增加長度,實則挑戰科技極限

甬舟鐵路全長77公裡,設計時速250公裡,主體工程採用橋+隧組合,被譽為「鐵路版港珠澳大橋」。寧波北侖至金塘島,設計為海底隧道;金塘島至舟山島,設計為主跨1488米的特大橋。

「港珠澳大橋越海隧道全長6.7公裡,屬沉管公路隧道,而金塘隧道是高鐵盾構隧道,16.2公裡佔全線五分之一裡程,都將沉在東海。」唐雄俊說,長度的簡單增加看似輕鬆,工程背後從量變到質變的難度跨越,挑戰著科技極限。

據唐雄俊介紹,金塘海底隧道主要面臨如下技術挑戰。

首先是地質條件差。隧道海中段位於巖土複合地層,硬巖與粉質黏土,使地層軟硬不均,區域共有9處斷層,6處節理密集帶。盾構機在這樣的地層掘進,硬巖加快磨損刀具,粉質黏土又結成泥餅貼在刀盤上,大大增加了大直徑、長距離、高水壓更換刀具的風險和施工難度。

其次是水壓高。相比港珠澳大橋隧道海底埋深40多米,甬舟鐵路金塘盾構隧道需承受78米的最大海底埋深,海水壓力高達1.0兆帕(MPA)以上,而目前國內水下施工技術水平可承受的壓力為0.8MPA。

再有是防災救援難度大。世界已建成的鐵路海底隧道均採用一條線路、兩個隧洞設計,一旦出現災情事故,可利用兩個隧洞互相疏散。受地質條件所限,金塘隧道則採用單洞設計,且海中段長約9公裡,無法設置直通地面的出入口,對隧道內的防災救援設計難度極大,要求極高。

此外,還面臨海中對接難度大。金塘隧道建設採用兩頭盾構掘進、中途對接貫通模式,寧波側4920米,金塘側約5950米。長距離相向掘進,對接精度要求更高,技術更複雜。

進行勘察設計嘗試,探索最先進的技術

面對諸多技術挑戰,2017年,鐵四院成立了以全國勘察設計大師、副總工程師肖明清為首的設計團隊,立項「隧道風險評估與金塘海底隧道關鍵技術方案」,初設14個課題。

勘察設計嘗試探索了諸多最先進的技術手段和理念。

「為詳細收集海域地質資料,隧道加大了鑽孔採樣密度,平均30米一個孔。而此前鐵路地質勘探基本為50米—100米。」唐雄俊說,金塘海域還是寧波港黃金航道,這也加大了鑽孔難度。因此,勘探首次採用了三維物探、海上鑽井平臺以及智能化勘察手段。

針對含粉質黏土、凝灰巖又有多處斷層的軟硬不均的複雜地質,盾構隧道採用單洞雙線不設隔牆橫斷面,設計研發團隊專門進行了盾構選型專題的研究,經反覆比選、模擬計算和驗證,設計出適合該地質的盾構刀具參數。

長距離海底兩頭掘進,怎樣保證精準對接?

唐雄俊說:「通過對國內外對接案例的調研,對海底對接位置、對接段不同襯砌結構形式的受力與變形、不同加固方案圍巖穩定性、盾構對接精度及姿態控制進行了研究,最後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洞外貫通中誤差18毫米、洞內貫通中誤差17毫米或洞內外貫通中誤差25毫米的設計。」

隧道設計為單洞雙線,防災檢修通道利用雙線軌道之間下方的空間,設置疏散與檢修廊道,這也是鐵路建設中首次採用的設計方案。

除金塘海底隧道外,甬舟鐵路橋+隧組合中的「一橋」,即主跨1488米的西堠門特大橋,將突破不久前通車的滬通鐵路大橋單跨1092米紀錄,成為世界同類項目中跨度最大的公鐵合建大橋。

甬舟鐵路建成後,將結束舟山群島不通火車的歷史,屆時從寧波到舟山只要30分鐘,從杭州至舟山只需80分鐘。專家表示,該項目的建設,將使我國隧道、橋梁設計水平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相關焦點

  • 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技術方案準備就緒!甬舟鐵路有望年底開建
    據《寧波晚報》8月1日報導,中國首條連接浙江舟山島和大陸的跨海高鐵工程——甬(寧波)舟(舟山)鐵路項目的技術方案已經完成。【單詞講解】高鐵是high-speed railway,而海底高鐵隧道就是undersea high-speed railway tunnel。
  • 甬舟鐵路正式上馬 將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高鐵隧道
    海底隧道比港珠澳大橋還長10公裡  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除了是世界最長的公路跨海大橋外,其「橋梁+隧道」的設計模式也是一大亮點。同港珠澳大橋一樣,全長77公裡的甬舟鐵路主體工程也採用「橋+隧」組合方式,並將在這兩個領域更進一步刷新世界之最:全長16.2公裡的金塘海底隧道,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高鐵隧道;主跨1488米的西堠門特大橋,將成為世界同類項目中跨度最大的公鐵合建大橋。  也就是說,這座跨海鐵路通道又將刷新多項世界鐵路、橋隧史的多項紀錄。
  • 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施工有多難?
    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施工有多難?按照設計方案,全線新建橋梁33座、隧道17座,其中長3.1公裡的西堠門公鐵大橋主跨長度1488米,建成後將是世界上同類項目中跨度最大的公鐵合建橋梁;全長16.18公裡的金塘海底隧道,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兩項關鍵控制性工程計劃2021年6月啟動主體工程建設,力爭「十四五」期間全線貫通。
  • 最長海底高鐵隧道,最大跨公鐵兩用橋,77公裡鐵路誕生兩個「世界之...
    四天之內,全線控制性工程——金塘海底隧道和西堠門及桃夭門跨海大橋初步設計方案,分別通過了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陳政清領銜的專家組評審。這意味著,這條目前世界控制因素最複雜、越海橋隧工程技術難度最大的鐵路,離開工又近了一大步。甬舟鐵路走向圖。
  • 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高速鐵路隧道技術方案發布
    「全線控制工程為——金塘海底隧道,全長16.2公裡,海底盾構長度10.87公裡,最大埋深78米,直徑14米。建成後將創造新的世界紀錄。」中國鐵路建設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鐵路四院)金堂過海隧道工程項目負責人唐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 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來了!中國再次震驚世界:鐵路版港珠澳大橋
    歷時兩年多,終於七月底,一項挑戰科技極限的工程技術方案正式通過了評審,標誌著技術方案已就緒!為開工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這個項目一經通過,就被冠上了「鐵路版港珠澳大橋」的稱號,難度之大再次震驚了世界。這個項目的名字叫做:甬舟鐵路。
  • 煙臺大連海底隧道方案出爐 耗資堪比三峽工程
    原標題:煙臺大連海底隧道方案出爐 耗資堪比三峽工程(圖)  近日,國務院正式審議2016年重點工程,其中煙臺到大連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爐。隧道開通後,從煙臺到大連最多只需要40分鐘。  煙臺到大連的海底隧道是指煙臺蓬萊至旅順之間的海底隧道,歸屬鐵路總公司管理,整條隧道全長123公裡,火車設計時速為250公裡,運行速度能達到220公裡/小時,屆時從煙臺到大連最多只需要40分鐘。  據了解,工程方案將採納全海底隧道方案,以火車載運汽車通行,南北兩端的接駁點、工程規模也已確定。
  • 世界最長海底隧道 全隧道方案入口設在旅順蓬萊
    20多年的跨海夢想就要照進現實  建設渤海灣海底隧道的念頭始於1992年。最早提出該設想並一直努力將其變成現實的,是煙臺市。當年,時任煙臺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的柳新華和叄位同事,提出了建設跨海通道的構想。這一構想,得到了煙臺市、山東省的大力支持。
  • 我國將建世界上最長海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以後1小時到臺灣
    我們國家建設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還有一個小時就到臺灣了,我們國家可是遠近聞名的基建狂魔,在建築各種工程方面,那可是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而且還修建出了很多超級工程,打造出了很多堪稱奇蹟的工程,為全球所驚嘆。
  • 中國有望建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耗資3000億元,最快明年開工
    我們國家被稱為基建狂魔,沒有什麼工程難得了我們,上到航天事業,再到高鐵,創造了很多世界之最。我們知道, 修建高鐵由於地形的原因,修建難度很大,經常要挖山建隧道。但這還不是最難的,最近有消息稱,我國有望開工建設一條海底隧道,而且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
  • 環渤海高鐵方案和煙大海底隧道方案,哪個更好?真相一目了然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可以通汽車和火車,建造方案可以選擇跨海大橋或者海底隧道另外還有一個方案就是環渤海高鐵方案,該方案的規劃是建設一條高鐵,從遼寧的遼東半島向西經天津進入河北,然後進山東向東進入遼東半島,這條高鐵就像一個「C」字,幾乎將整個渤海灣環繞起來。串聯了絕大多數環渤海的城市,可以在此基礎上發展環渤海城市群,對環渤海經濟區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 16.2公裡全世界最長的海底高鐵隧道,將在中國修建
    11月2日也就是本周一,位於中國東部沿海省份的浙江省在國內首條海底高鐵隧道項目金塘海底隧道,獲得(該省發改委)正式批覆並確認。該海底隧道項目有望從今年開工建設,工期約6年,該項目的總投資將超過40億美元(約280億元人民幣)。
  • 最長海底沉管隧道
    更多精彩內容,掃碼關注「大灣區頭條」世界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治家 通訊員唐麗娟6.7公裡長的世界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按工序可分為東西人工島工程、基礎處理、管節製造、浮運沉放和最終接頭五大戰役。7個月築兩個10萬平方米人工島從2011年5月15日在西人工島打下第一個鋼圓筒,到2011年12月7日東人工島第120個鋼圓筒振沉完畢,用時不足7個月,實現「當年開工當年成島」建設目標。
  • 投資270億新建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舟山將結束不通鐵路的歷史
    日前,浙江省發改委批覆新建甬舟鐵路的初步設計,一條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連起寧波和舟山,不僅將結束舟山不通鐵路的歷史,浙江的11個地市也將進入「市市通高鐵」的時代。
  • 524億高鐵獲批,環渤海高鐵加快建設,全長125公里海底隧道呼之欲出!
    524億高鐵獲批,環渤海高鐵加快建設,全長125公里海底隧道呼之欲出!環渤海高鐵將串起威海、煙臺、濰坊、東營、濱州、德州、天津、秦皇島、大連等地。時間約為3小時,比目前15個小時的運行提速12個小時,大大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將極大促進環渤海經濟圈的快速發展。據悉,環渤海高鐵建成後,還有望進一步建設一條跨越渤海的海底隧道。渤海是中國最大的內海,從山東蓬萊經長島至遼寧旅順最短距離103.7公裡,平均水深約25米,最大水深約86米。
  • 今天,世界最長大橋的海底隧道工程貫通了
    5月2日13時許,伶仃洋上,重達6000噸的最後接頭像「楔子」一樣將海底隧道連為一體,這意味著迄今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即將全線貫通。如一條巨龍,港珠澳大橋已騰躍在伶仃洋上空。從左至右分別是港珠澳大橋位於青州航道的「中國結」橋塔、江海航道的海豚橋塔和九洲航道的風帆橋塔(4月28、29日攝)。
  • 世界上最炫酷的27條海底隧道!日本最長、挪威最多、中國最……
    早在上個世紀美國和日本就已經開始建設海底隧道,近些年來國內海底隧道的建設和規劃項目越來越多,海底隧道也逐漸為人熟知,但因其投資巨大、技術要求極高,縱觀全世界範圍,已建成的數量也僅僅只有幾十條,那麼在這些已建和在規劃建設的海底隧道之中有哪些世界之最呢?
  • 網傳「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出爐」消息不確切
    大眾網煙臺11月30日訊(記者 楊瑞遠) 昨日,一則題為「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爐」的報導引爆煙臺、威海等城市。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建設煙大海底隧道」早已是一則「舊聞」,而「施工方案出爐」的說法更是不確切。    記者查找發現,「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爐」的新聞來源於大連廣播電視臺日播欄目《大連經濟報導》11月27日的報導,節目中主持人口播:「近日,國務院正式審議2016年重點工程,其中與我市息息相關的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爐」。
  • 在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自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港珠澳大橋,連接香港、澳門、珠海,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連起世界最具活力的粵港澳大灣區,在促進香港、澳門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具重要戰略意義,也是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的裡程碑之作。  港珠澳大橋將於10月24日正式通車!
  • 世界最長海底公路隧道!膠州灣第二隧道開工…效果圖曝光!
    膠州灣第二隧道主線隧道長15.89公裡, 是世界最大規模的海底隧道 建設規模居世界海底隧道項目之最 是世界最長海底公路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