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大連海底隧道方案出爐 耗資堪比三峽工程

2020-11-22 央廣網

  煙臺-大連陸路示意圖

  煙大海底隧道

  原標題:煙臺大連海底隧道方案出爐 耗資堪比三峽工程(圖)

  近日,國務院正式審議2016年重點工程,其中煙臺到大連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爐。隧道開通後,從煙臺到大連最多只需要40分鐘。

  煙臺到大連的海底隧道是指煙臺蓬萊至旅順之間的海底隧道,歸屬鐵路總公司管理,整條隧道全長123公裡,火車設計時速為250公裡,運行速度能達到220公裡/小時,屆時從煙臺到大連最多只需要40分鐘。

  據了解,工程方案將採納全海底隧道方案,以火車載運汽車通行,南北兩端的接駁點、工程規模也已確定。

  一個規劃了二十多年的方案再一次「熱」了起來

  今年8月19日,國務院公布的《關於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提出「下一步要加快推進渤海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短短的一句表述,讓沉寂多時的渤海跨海通道項目再次成為各方熱議的焦點。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向筆者透露,煙大海底隧道的方案將會在半個月內,以一個總報 告和12個分報告的形式,以中國工程院的名義上報國務院。「我們將爭取讓這個項目進入國家十三五規劃,並希望最早在十三五期間開工。」

  但事實上,關於這一項目建設條件是否成熟的爭論仍然存在。

  跨越渤海從6小時到40分鐘

  據王夢恕介紹,煙大海底隧道方案總報告的精簡版本在2013年就已上報給國家發改委,也在發改委內部進行了初步討論,形成的最終方案原本打算8月上報,但由於中國工程院的十多個院士又給出了一些修改意見,所以稍有推遲,但肯定在半個月內完成上報。

  由於渤海海峽的阻隔,目前往來於山東和東北之間的鐵路、公路只能繞行山海關,路程均在1600公裡以上。即使2006年煙臺和大連實現了鐵路輪渡,來往於兩地之間也需要至少6個小時。

  按照即將上報的方案,渤海海峽將由一個深埋的跨海鐵路隧道連通,隧道先從大連旅順附近定一個入地點,蓬萊有一個登陸點,然後就到達了煙臺。整條 隧道全長123~126公裡,隧道內將由動車執行運輸任務,設計時速為250公裡,運行速度能達到220公裡/小時,屆時從煙臺到大連只需要40分鐘。

  王夢恕表示,工程的總造價大約在2000億~2600億元之間,具體數據現在不好下結論,但預計不會超過3000億元。「以前項目遲遲沒有開工主要是需要嚴格的勘探和技術論證,現在看來,我們在技術上已經不存在問題,按照當前的條件,項目開工後10年內肯定能夠建成。」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遞交國務院的方案中,在經過實地考察和多次會議研究討論後,項目組正式否決了之前的「全橋梁」「南橋北隧」兩種方案,「深埋的全隧道」方案被最終敲定在紙面上。

  支持者與反對者

  建設渤海海底隧道的念頭始於1992年。最早提出該設想並一直努力將其變成現實的,是煙臺市。當年,時任煙臺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的柳新華(現為 魯東大學副校長、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組負責人)和三位同事,提出了建設跨海通道的構想。這一構想,得到了煙臺市、山東省的大力支持。

  顯然,渤海跨海通道最主要的作用是連接打通東北—華東通道,受益最大的城市是大連和煙臺,二者由過去的死角變成了樞紐。也正因如此,自2009 年以來,遼寧、山東兩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連續6年在全國兩會上提交建設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的議案和提案。兩省也組建了一些半官方和民間學術團隊來為項目提 供技術和人才支撐。

  山東省煙臺市一位長期致力於推動渤海跨海通道項目的學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渤海跨海通道將使環渤海由原來的「C」形環繞運輸變為「I」形直達運輸,對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發展山東半島城市群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與此同時,反對者的聲音也是不容忽視的。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8月22日曾就渤海跨海通道項目發布信息:「郯廬地震帶,北起黑龍江,南到長江,呈北東走向,縱貫中國大陸東部,延伸達2400多公裡,是東北亞巨型斷裂系中的一條主幹斷裂帶,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強烈地震。」

  對於這一質疑,上述山東學者表示,大連和煙臺的地震局多年前已經開始勘測地震數據、進行危險性分析等工作,且現在各方比較青睞的全隧道方案抗震能力是最強的。

  在住建部城市交通工程技術中心一位不願具名的副主任看來,任何一個宏大的改造自然條件的項目都會有一定的副作用,且海底隧道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 中間不可能有太多的出口,帶動的只能是大連和煙臺兩個點。「如果非要花大錢連接大連和煙臺,我更傾向於建一條環渤海灣的陸地高鐵項目,不僅風險小、成本 低,更能帶動沿線其他地區的發展。」

  需求究竟有多大

  需求是關係到這一耗資堪比京滬高鐵和長江三峽工程的大項目是否該建的關鍵。

  面對這一問題,中鐵渤海鐵路輪渡有限責任公司黨群工作部的石經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頗為無奈:「這個事兒讓我們很無語,我如果說沒有必要建吧,好像是為了維護自己公司的利益,如果說有必要建吧,但實際上渤海灣的客貨運需求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渤海灣車運量達101萬輛/次、客運量654萬人/次,其中煙連航線車運量達89萬輛/次,客運量562萬人/次,佔到總運量的近九成。

  據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組此前預測,到2020年,渤海海峽間潛在的客流量將達到3億人次左右。即使按照跨海通道承擔60%~80%的比例,客流量也將達到1.8億~2.4億人次。

  但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趙堅對於上述預測數據提出了嚴重的質疑:「從增速來計算,2011年客流量僅為654萬人/次,要每年增長4倍多的 人數才能在2020年達到3億人次,這對於任何一條交通線路來說幾乎都是不可能的;從對比數據來看,京滬高鐵開通三年客運量才突破2億人次,大連和煙臺之 間客流怎麼可能超過京滬線呢?」趙堅懷疑,上述預測可能是課題組為了推動項目儘快上馬而根據投資金額倒推出來的需求數據。

  在趙堅看來,渤海跨海通道不是不能建,而是現在還不到時候。「50年以後或許能有比較大的需求,所以應該20年以後再來討論具體方案。」

  上述山東學者表示,交通早已成為制約煙臺和大連 等城市發展的一大瓶頸,渤海跨海通道晚一天建成所造成的損失都是不可估量的。但他也承認,煙大海底隧道的構想從1992年提出至今已經有不少組織向上呈報 方案和研究成果,雖然沒有被打回來,但項目一直未能在國務院正式立項。「工程何時立項、何時開工取決於我們研究的成熟程度和國家對這件事的認可度。」(國 搜法治綜合人民網 齊魯網等報導)

相關焦點

  • 煙大海底隧道方案將上報國務院 耗資堪比三峽 連續6年全國「兩會...
    計劃投資3000億元以內   投資規模堪比三峽   此前,國家發改委牽頭組織交通運輸部、原鐵道部,遼寧、山東兩省和大連、煙臺兩市,專門成立了相關的研究協調小組進行多項研究,確定初步規劃方案:跨海通道兩端入口分別設在大連旅順和煙臺蓬萊,採用全隧道方案建設全長約130公里海底雙線鐵路(公路駝背運輸),工程總投資在3000億元左右,投資規模堪比三峽工程。
  • 中國打造世界最長海底隧道,跨海連接大連、煙臺
    世界上第一長的海底隧道青函隧道,位於日本,全長53.85公裡;世界上海底段最長的隧道英法海底隧道,耗資100億英鎊。隨著世界各國的科技和技術進步,好像都在努力建設海底隧道。當然我國也不例外,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斥資2600億,中國基建再次出手,打造世界最長海底隧道,跨海連接大連、煙臺。
  • 煙大海底隧道方案公布:煙臺到大連僅40分鐘(圖)
    煙大海底隧道煙臺-大連陸路示意圖  齊魯網11月30日訊 (煙臺臺丁豔燕)近日,國務院正式審議2016年重點工程,其中煙臺到大連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爐。隧道開通後,從煙臺到大連最多只需要40分鐘。  煙臺到大連的海底隧道是指煙臺蓬萊至旅順之間的海底隧道,歸屬鐵路總公司管理,整條隧道全長123公裡,火車設計時速為250公裡,運行速度能達到220公裡/小時,屆時從煙臺到大連最多只需要40分鐘。  據了解,工程方案將採納全海底隧道方案,以火車載運汽車通行,南北兩端的接駁點、工程規模也已確定。
  • 大連電視臺編發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出爐消息遭山東官媒否認
    據遼寧省大連電視臺《大連經濟報導》2015年11月27日消息,國務院正式審議2016年重點工程,其中與大連市息息相關的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於日前正式出爐。11月30日晚,山東官方媒體大眾網發文指出,網傳「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出爐」消息不確切。
  • 中國再添「世界之最」耗資2600億,打造「全球最長」海底隧道
    這不,中國又將建設一項超級工程——全球最長海底隧道,耗資堪比三峽大壩,其難度更是讓多國直呼不可能!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大家應該都知道,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可以說我國在海底隧道領域頗有經驗。而此次中國將要建設的海底隧道是大連煙臺海底隧道,海底隧道施工難度比港珠澳還要更大。
  • 中國打造一條很長海底隧道,你知道在哪嗎?
    億英鎊;世界上最寬的海底隧道是樂兒海峽大橋海底隧道,隨著世界各地科技的發展,似乎所有國家都在努力建造海底隧道,當然,中國也不例外,今天,我要告訴大家,中國基礎設施投資2600億元,再次努力建設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將大連和煙臺隔海相望,今天老陳將帶你聊聊耗費2600億!
  • 網傳「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出爐」消息不確切
    大眾網煙臺11月30日訊(記者 楊瑞遠) 昨日,一則題為「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爐」的報導引爆煙臺、威海等城市。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建設煙大海底隧道」早已是一則「舊聞」,而「施工方案出爐」的說法更是不確切。    記者查找發現,「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爐」的新聞來源於大連廣播電視臺日播欄目《大連經濟報導》11月27日的報導,節目中主持人口播:「近日,國務院正式審議2016年重點工程,其中與我市息息相關的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爐」。
  • 煙大海底隧道規劃建設應尊重科學程序
    近日,國務院正式審議2016年重點工程,其中煙臺到大連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爐。煙臺到大連的海底隧道是指煙臺蓬萊至旅順之間的海底隧道,歸屬鐵路總公司管理,整條隧道全長123公裡,火車設計時速為250公裡,運行速度能達到220公裡/小時,屆時從煙臺到大連最多只需要40分鐘。
  • 煙大海底隧道有望開建,環渤海能否成為下一個長三角?
    煙大海底隧道的精簡版預案已於2013年提交,已於2018年進入地形勘測及方案設計工作。據悉,目前已經進入設計方案的最終論證階段。這一偉大的工程一旦實施,必將令世界震撼。目前隧道有四線方案:線位1:最短距離方案,老鐵山-蓬萊東港,長104km,可利用大竹山島設置豎井,還需設置一座人工豎井。
  • 中國有望建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耗資3000億元,最快明年開工
    我們國家被稱為基建狂魔,沒有什麼工程難得了我們,上到航天事業,再到高鐵,創造了很多世界之最。我們知道, 修建高鐵由於地形的原因,修建難度很大,經常要挖山建隧道。但這還不是最難的,最近有消息稱,我國有望開工建設一條海底隧道,而且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
  • 大連至煙臺建世界最長海底隧道 計劃花費2600億
    渤海海峽海底隧道全長123公裡,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就能從大連到煙臺乘坐渡輪最快也需要6小時  閱讀提示|165公裡,說起來很近,不到2小時的車程;165公裡,算起來又很遠,因為需要繞道1980公裡。165公裡,是大連到煙臺的直線距離,渤海海峽阻斷了兩座原本相距不遠的城市,很大程度上也阻礙了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兩大發達的城市經濟圈。
  • 中國將再添世界之最,預計耗資2600億建海底隧道,超越日本奪第一
    一個個工程都是實力的證明,不僅僅造福國民帶來便利,還是經驗的積累,如今中國將再添世界之最,預計投資2600億建海底隧道,超越日本奪第一。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煙大海底隧道,煙大海底隧道即煙臺至大連海底隧道,目前已經將原來的"北隧道,南大橋"方案否決,最終確定建全封閉的鐵路海底隧道。
  • 一座北方城市有望擁有兩座海底隧道,一個在建設一個正規劃
    ,橫跨九龍半島和香港島,也是香港第一條跨海海底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是連接大連東港商務區和鑽石灣的城市快速路,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後,工程技術條件複雜、環保要求高、建設要求及標準極高的跨海交通工程。
  • 世界最長海底隧道 全隧道方案入口設在旅順蓬萊
    渤海海峽海底隧道全長123公裡,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就能從大連到煙臺  乘坐渡輪最快也需要6小時  閱讀提示:165公裡,說起來很近,不到2小時的車程﹔165公裡,算起來又很遠,因為需要繞道1980公裡。165公裡,是大連到煙臺的直線距離,渤海海峽阻斷了兩座塬本相距不遠的城市,很大程度上也阻礙了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兩大發達的城市經濟圈。
  • 【兩會之聲】羅永章:建設煙臺至大連海底高速隧道
    經過近30年反覆論證,形成了第一步汽車轉渡、第二步鐵路轉渡、第三步南橋北隧或直接隧道的方案。2006年,煙臺至大連鐵路輪渡項目建成,打通了兩地軟連接。2014年,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組完成了煙臺至大連海底隧道的可行性論證,認為全隧道方案可以滿足建設條件。
  • 煙大海底隧道今年開工 煙到大連打造半小時生活圈
    煙大海底隧道工程提上日程。8月19日,國務院公布的《關於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提出「下一步要加快推進渤海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頓時讓沉寂多時的渤海跨海通道項目再次成為焦點。煙臺市道路改造工程使得城市即將進入立體交通時代,沿線的各大樓盤均價水漲船高。
  • 煙大海底隧道明年開工 煙到大連打造半小時生活圈
    煙臺市道路改造工程使得城市即將進入立體交通時代,沿線的各大樓盤均價水漲船高。煙大海底隧道、青榮城鐵、蓬萊國際機場、公路工程的的推進,未來煙臺在收穫快捷、完善、便利的交通配套的同時,帶來的必然是區域地產板塊的快速升值升溫。 而這一切,伴隨著青榮城鐵的即將貫通、蓬萊國際機場的即將開航,讓人們關注的焦點轉向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
  • 煙大海底隧道方案本月將上報國務院(圖)
    全隧道方案最終勝出,煙臺隧道入口定在蓬萊東港    根據王夢恕的介紹,經過前期的實地勘察和考量,專家們為煙大海底隧道設計了4條跨海線路供最後的選擇,其中一條線路是完全繞開途中島嶼的「最短距離方案」,即從蓬萊東港直通大連老鐵山,全線長約104公裡,中間在大竹山島設置豎井,還需設置一座人工豎井,以供隧道進行空氣流通。
  • 煙大海底隧道方案全揭秘:為何隧道只能跑火車
    本報記者赴北京、青島對話隧道專家組組長王夢恕院士實地探訪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初步方案即將提交國務院建成後將成為世界第一長海底隧道  大連與煙臺之間的距離,在地圖上看似乎很近,但路途卻遙遠:走高速開車要12小時;坐火車長達20小時;乘船最快也要6小時。所謂咫尺天涯,想來亦不過如此。
  • 預算3000億,中國修建世界第一海底隧道,受益最大的是煙臺
    今天要說的是山東斥資3000億修建世界第一海底隧道,這座城市收益最大,即將崛起。它就是煙臺,這些修建是海底隧道,全長大概是123公裡,每個小時的時速達到250公裡,預計在2025年開放。為了修建這條海底隧道,總共耗資的費用是3000億元,主要聯通的地方是煙臺蓬萊,抵達大連旅順的海底隧道,等到成功開通了之後,意味著從煙臺到大連原本要6個小時,後期只要40分鐘即可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