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大海底隧道方案將上報國務院 耗資堪比三峽 連續6年全國「兩會...

2020-12-04 人民政協網

  大連-煙臺6小時變40分鐘 方案半個月內上報國務院

  本報訊(華商晨報 華商響網記者 常旭)6年,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的提案和議案,連續出現在全國「兩會」上,每次都引發熱議,如今它再次「熱」起來。

  這主要是源於8月19日國務院公布的《關於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中的一句表述:「下一步要加快推進渤海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

  從大連到煙臺直線距離165公裡,按公裡數來算就是不到2小時的車程;但由於渤海海峽,目前往來於山東和東北之間的鐵路、公路只能繞行山海關,路程均在1600公裡以上。即使2006年煙臺和大連實現了鐵路輪渡,來往於兩地之間也需要至少6個小時。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建成後,這個時間將縮短為40分鐘。

  計劃投資3000億元以內

  投資規模堪比三峽

  此前,國家發改委牽頭組織交通運輸部、原鐵道部,遼寧、山東兩省和大連、煙臺兩市,專門成立了相關的研究協調小組進行多項研究,確定初步規劃方案:跨海通道兩端入口分別設在大連旅順和煙臺蓬萊,採用全隧道方案建設全長約130公里海底雙線鐵路(公路駝背運輸),工程總投資在3000億元左右,投資規模堪比三峽工程。 這條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

  而近日,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透露,煙大海底隧道的方案將會在半個月內,以一個總報告和12分報告的形式,以中國工程院的名義上報國務院,並表示:「我們將爭取讓這個項目進入國家『十三五』規劃,並希望最早在『十三五』期間開工。」

  按照即將上報的方案,渤海海峽將由一個深埋的跨海鐵路隧道連通,隧道先從大連旅順附近定一個入地點,蓬萊有一個登陸點,然後就到達了煙臺。整條隧道全長123~126公裡,隧道內將由動車執行運輸任務,設計時速為250公裡,運行速度能達到220公裡/小時,屆時從煙臺到大連只需要40分鐘。

  王夢恕表示,工程的總造價大約在2000億~2600億元之間,具體數據現在不好下結論,但預計不會超過3000億元。「以前項目遲遲沒有開工主要是需要嚴格的勘探和技術論證,現在看來,我們在技術上已經不存在問題,按照當前的條件,項目開工後10年內肯定能夠建成。」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遞交國務院的方案中,項目組正式否決了之前的「全橋梁」「南橋北隧」兩種方案,「深埋的全隧道」方案被最終敲定在紙面上。

  經濟專家:可助東北老工業基地走出困境

  遼寧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教授林木西昨日表示,渤海海峽跨海大通道建設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意義重大,不僅可以縮短區域間時空和心理距離,還可以將東北、華北、華東鐵路公路形成完全閉合的環狀系統,增加大型船舶在大連、秦皇島、天津、青島港等樞紐港群的掛靠船隻,是最終建立渤海沿岸區域環形道網格局的收官之筆。

  渤海海峽跨海大通道建成後將大大促進東北華北和華東經濟一體化合作和環渤海灣城市群一體化發展,使環渤海區域能真正成為具有活力的增長極。

  他同時認為,渤海海峽跨海大通道的建設還可以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此外,對於擴大中韓自由貿易區建設,推進遼寧老工業基地對外開放和對外貿易大有益處。

  ■三大爭議

  目前,關於渤海海峽跨海大通道項目建設條件是否成熟的爭論仍然存在。對此,林木西也從經濟專家角度表達了他的看法。

  爭議一:

  跨海通道位置曾多次地震

  反方:地處地震帶不適合建設

  正方:技術上的問題可以解決

  有反對者提出,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8月22日曾就渤海跨海通道項目發布信息:「郯廬地震帶,北起黑龍江,南到長江,呈北東走向,縱貫中國大陸東部,延伸達2400多公裡,是東北亞巨型斷裂系中的一條主幹斷裂帶,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強烈地震。」

  對於這一質疑,山東相關學者表示,大連和煙臺的地震局多年前已經開始勘測地震數據,進行危險性分析等工作,且現在各方比較青睞的全隧道方案抗震能力是最強的。

  林木西認為,這只是技術方面的問題,都可以攻克。英國、法國建設的隧道比我們的情況更加複雜,但也很成功。

  爭議二:

  只能帶動大連、煙臺兩個點?

  反方:不如建一條環渤海灣陸地高鐵項目

  正方:對區域經濟總體發展有戰略意義

  有人認為,任何一個宏大的改造自然條件的項目都會有一定副作用,且海底隧道中間不可能有太多的出口,帶動的只能是大連和煙臺兩個點,「如果非要花大錢連接大連和煙臺,我更傾向於建一條環渤海灣的陸地高鐵項目,不僅風險小、成本低,更能帶動沿線其他地區的發展。」

  林木西認為,從東北的情況看,東北地區六個出海口集中在遼寧省,其中以大連出海口最為重要,該通道對區域經濟總體發展有戰略意義。

  至於是否更適合建陸地高鐵?在駐遼全國政協委員的提案中已經做出論證分析,「雖然用橋梁方案最為經濟,但考慮到其對海洋和島嶼環境、蓬萊閣、海市蜃樓景觀有較大影響,且橋梁抵禦地震等自然災害能力不如隧道,故決定採用全隧道方案。」

  爭議三:

  渤海灣客貨運需求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反方:現在還不到時候,50年以後或許能有比較大的需求

  正方:市場是創造出來的,必須超前規劃

  有人表示,渤海灣的客貨運需求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大。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渤海灣車運量101萬輛/次、客運量654萬人/次,其中煙連航線車運量達89萬輛/次,客運量562萬人/次,佔總運量近九成。據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組此前預測,到2020年,渤海海峽間潛在的客流量將達到3億人次左右。即使按照跨海通道承擔60%~80%的比例,客流量也將達到1.8億~2.4億人次。

  但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趙堅提出,渤海跨海通道不是不能建,而是現在還不到時候,50年以後或許能有比較大的需求,所以應該20年以後再來討論具體方案。

  林木西表示,中國建設高鐵也屬於超前,但是如果不建高鐵,中國的經濟發展可能還要晚30年。市場是創造出來的,誰也想像不到將來會怎麼樣。

  在今年駐遼全國政協委員提交全國兩會的提案中也提道:山海關區段鐵路和高速公路運能都已基本趨於飽和。渤海海峽跨海通道開通後,勢必大大緩解京瀋、京滬、京廣三大鐵路幹線和高速公路現有的運輸壓力。

  華商晨報 華商響網記者 常旭

相關焦點

  • 煙臺大連海底隧道方案出爐 耗資堪比三峽工程
    原標題:煙臺大連海底隧道方案出爐 耗資堪比三峽工程(圖)  近日,國務院正式審議2016年重點工程,其中煙臺到大連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爐。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向筆者透露,煙大海底隧道的方案將會在半個月內,以一個總報 告和12個分報告的形式,以中國工程院的名義上報國務院。「我們將爭取讓這個項目進入國家十三五規劃,並希望最早在十三五期間開工。」  但事實上,關於這一項目建設條件是否成熟的爭論仍然存在。
  • 煙大海底隧道方案本月將上報國務院(圖)
    水母網8月19日訊  (YMG記者唐壽銳)煙大海底隧道近期再次成為社會焦點。據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介紹,煙大海底隧道的方案將會在本月以一個總報告和12個分報告的形式,以中國工程院的名義上報國務院。王夢恕同時介紹說,如果通過國務院批准,預計在3年後動工。
  • 煙大海底隧道有望2025年前開工,方案本月上報國務院,具體線路為
    記者從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組了解到,煙大海底隧道初步方案將於本月上報國務院。項目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表示,煙大海底隧道項目通過國務院立項後,有望於「十四五」期間開工建設,施工建設預計需要10年時間。王夢恕表示,煙大海底隧道方案總報告的精簡版本早在2013年就已上報給國家發改委。此次上報國務院的方案包括1個總報告和12個分報告。
  • 煙大海底隧道方案近日上報國務院 開工後10年內可建成
    齊魯網8月31日訊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方案將在近日上報國務院。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早安山東》報導,按照即將上報的方案,渤海海峽隧道入地點在大連旅順,登陸點在煙臺蓬萊,隧道全長約123~126公裡,隧道內將由動車執行運輸任務,設計時速為250公裡,運行速度能達到220公裡/小時,屆時從煙臺到大連只需要40分鐘。預計工程總造價大約在2000億~2600億元之間,按照當前條件,項目開工後10年內肯定能夠建成。」
  • 大連電視臺編發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出爐消息遭山東官媒否認
    據遼寧省大連電視臺《大連經濟報導》2015年11月27日消息,國務院正式審議2016年重點工程,其中與大連市息息相關的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於日前正式出爐。11月30日晚,山東官方媒體大眾網發文指出,網傳「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出爐」消息不確切。
  • 煙大海底隧道規劃建設應尊重科學程序
    近日,國務院正式審議2016年重點工程,其中煙臺到大連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爐。煙臺到大連的海底隧道是指煙臺蓬萊至旅順之間的海底隧道,歸屬鐵路總公司管理,整條隧道全長123公裡,火車設計時速為250公裡,運行速度能達到220公裡/小時,屆時從煙臺到大連最多只需要40分鐘。
  • 海底跑動車 煙大海底隧道進入準備階段
    魯遼海底隧道方案將報國務院 預計投資2600億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在參加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曾透露,由他牽頭研究的大連至煙臺海底隧道項目,未來有望通行時速250公裡的動車組,大概投入估計在2000億元以上。
  • 煙大海底隧道20年
    ,人數將過千。 海底鐵路隧道基本意見形成 有專家認為,如果說20世紀是大型橋梁工程的時代,21世紀將是隧道工程大發展的時代幾乎每隔一二十年,世界隧道建造技術就發生一次飛躍。
  • 煙大海底隧道方案全揭秘:為何隧道只能跑火車
    本報記者赴北京、青島對話隧道專家組組長王夢恕院士實地探訪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初步方案即將提交國務院建成後將成為世界第一長海底隧道  大連與煙臺之間的距離,在地圖上看似乎很近,但路途卻遙遠:走高速開車要12小時;坐火車長達20小時;乘船最快也要6小時。所謂咫尺天涯,想來亦不過如此。
  • 煙大海底隧道
    煙大海底隧道     8月19日,國務院公布的《關於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提出「下一步要加快推進渤海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短短的一句表述,讓沉寂多時的渤海跨海通道項目再次成為各方熱議的焦點。
  • 煙大海底隧道有望開建,環渤海能否成為下一個長三角?
    煙大海底隧道的精簡版預案已於2013年提交,已於2018年進入地形勘測及方案設計工作。據悉,目前已經進入設計方案的最終論證階段。這一偉大的工程一旦實施,必將令世界震撼。目前隧道有四線方案:線位1:最短距離方案,老鐵山-蓬萊東港,長104km,可利用大竹山島設置豎井,還需設置一座人工豎井。
  • 網傳「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出爐」消息不確切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建設煙大海底隧道」早已是一則「舊聞」,而「施工方案出爐」的說法更是不確切。    記者查找發現,「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爐」的新聞來源於大連廣播電視臺日播欄目《大連經濟報導》11月27日的報導,節目中主持人口播:「近日,國務院正式審議2016年重點工程,其中與我市息息相關的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爐」。
  • 中國有望建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耗資3000億元,最快明年開工
    我們知道, 修建高鐵由於地形的原因,修建難度很大,經常要挖山建隧道。但這還不是最難的,最近有消息稱,我國有望開工建設一條海底隧道,而且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這條隧道可是個大工程,畢竟目前全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日本的青函隧道全長53.85公裡,其中海底部分23公裡,假如煙大海底隧道建成的話,但是我們國家要建設的這條隧道全長123公裡,是日本的兩倍之長,可想難度有多大了。
  • 中國再添「世界之最」耗資2600億,打造「全球最長」海底隧道
    這不,中國又將建設一項超級工程——全球最長海底隧道,耗資堪比三峽大壩,其難度更是讓多國直呼不可能!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大家應該都知道,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可以說我國在海底隧道領域頗有經驗。而此次中國將要建設的海底隧道是大連煙臺海底隧道,海底隧道施工難度比港珠澳還要更大。
  • 清華教授羅永章:建議加快建設煙大海底隧道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張蕊)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教授羅永章帶來的提案是《關於加快建設煙臺至大連海底高速隧道的建議》。設計全長123公裡的海底隧道的兩端,分別是遼寧大連和山東煙臺。
  • 渤海灣海底隧道方案將上報國務院 投資約2200億元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已經完成,包括一個總報告、九個分報告,我們將於近期上報國務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現在遼寧、山東方面的積極性都很高,我國應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適時啟動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的建設。
  • 煙大海底隧道有了新進展 有望列入「十三五」規劃
    原標題:煙大海底隧道有了新進展 有望列入「十三五」規劃 (記者唐壽銳)備受煙臺市民關注的煙大渤海海底隧道有了新消息。渤海跨海通道將打破半島交通「瓶頸」張務鋒介紹,國務院領導同志在聽取「十三五」規劃編制情況匯報時明確指出,今後重大項目未列入規劃的一律不予審批。由此可見,如果能夠順利納入「十三五」規劃,這對煙臺市民持續關注的渤海跨海通道,無疑有特別的意義。
  • 煙大海底隧道方案公布:煙臺到大連僅40分鐘(圖)
    煙大海底隧道煙臺-大連陸路示意圖  齊魯網11月30日訊 (煙臺臺丁豔燕)近日,國務院正式審議2016年重點工程,其中煙臺到大連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爐。隧道開通後,從煙臺到大連最多只需要40分鐘。  煙臺到大連的海底隧道是指煙臺蓬萊至旅順之間的海底隧道,歸屬鐵路總公司管理,整條隧道全長123公裡,火車設計時速為250公裡,運行速度能達到220公裡/小時,屆時從煙臺到大連最多只需要40分鐘。  據了解,工程方案將採納全海底隧道方案,以火車載運汽車通行,南北兩端的接駁點、工程規模也已確定。
  • 中國打造世界最長海底隧道,跨海連接大連、煙臺
    世界上第一長的海底隧道青函隧道,位於日本,全長53.85公裡;世界上海底段最長的隧道英法海底隧道,耗資100億英鎊。隨著世界各國的科技和技術進步,好像都在努力建設海底隧道。當然我國也不例外,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斥資2600億,中國基建再次出手,打造世界最長海底隧道,跨海連接大連、煙臺。
  • 中國打造一條很長海底隧道,你知道在哪嗎?
    在黃海一側的大連灣廣闊海域,連接大連南北的大連灣海底隧道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與北方最長的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緊密相連,中國即將建設一條100多英裡的跨海通道,橫跨渤海連接大連和煙臺,隧道長度將超過54公裡,位居世界第一,南建的超跨海工程港珠澳大橋的隧道長度只有6.7公裡,而北部這條100英裡跨海隧道的規模將超過港珠澳大橋,堪稱我國交通史上的又一工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