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大海底隧道20年

2020-11-22 鳳凰山東站
  • 一個辦公室主任不經意間觸發的偉大夢想

    1992年,青島加快了鐵路建設,一下子從各個方面超越了煙臺一大截。同為山東的城市,煙臺市有關領導有些著急了。於是,煙臺市委、市政府召開會議,準備研討如何加快煙臺經濟發展。作為會議文件的起草者,時任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的柳新華和三位同事提出在渤海海峽建一條跨海通道。

  • 第一個研究團隊組成

    柳新華完全沒有想到,就是自己這樣一個不經意的提議,竟觸發了那麼多人的夢想。1993年,經過煙臺市委市政府的努力,成立一個包括科技部、交通部、原鐵道部、山東省、遼寧省等多部門在國家層面的課題組,甚至還包括解放軍工程兵和海軍的有關部門,一個多部門、多層次、多人的研究團隊就此組成。

  • 跨海通道研究進入第二階段

    1993年9月,山東省在蓬萊召開了「跨海通道階段性課題研究」見面會。這次見面會上,與會的專家級別都比較高,那次會議後,課題組的每個人都深受鼓舞,熱情高漲,1994年的年初,跨海通道研究就進入了第二階段。

  • 環渤海發展研究中心成立

    2004年,魯東大學成立了由何益壽、董國賢、柳新華等近30名專家組成的「環渤海發展研究中心」,為實現跨越渤海海峽的夢想提供人才支撐。那時候,每個人都盡心盡力,都想讓這個項目能夠儘快的被付諸實施。事與願違,如今跨海通道項目已經經過了21年,不少人從當年的風華正茂已經逐漸地蒼老。

  • 追夢20年 兩位元老離世

    在這20多年中,直接參與過跨海通道研究的人大約有100多人,如果算上間接接觸的,人數將過千。2011年9月,課題組最早的元老之一的董國賢先生離世。在他之前,已經有兩位元老離世。

  • 海底鐵路隧道基本意見形成

    有專家認為,如果說20世紀是大型橋梁工程的時代,21世紀將是隧道工程大發展的時代。幾乎每隔一二十年,世界隧道建造技術就發生一次飛躍。

  • 煙大海底隧道方案將上報國務院 再成焦點

    8月19日,據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組組長王夢恕介紹,煙大海底隧道的方案將會在本月以一個總報告和12個分報告的形式,以中國工程院的名義上報國務院,如果通過國務院批准,預計在3年後動工。

相關焦點

  • 煙大海底隧道
    煙大海底隧道     8月19日,國務院公布的《關於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提出「下一步要加快推進渤海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短短的一句表述,讓沉寂多時的渤海跨海通道項目再次成為各方熱議的焦點。
  • 煙大海底隧道方案全揭秘:為何隧道只能跑火車
    本報記者赴北京、青島對話隧道專家組組長王夢恕院士實地探訪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初步方案即將提交國務院建成後將成為世界第一長海底隧道  大連與煙臺之間的距離,在地圖上看似乎很近,但路途卻遙遠:走高速開車要12小時;坐火車長達20小時;乘船最快也要6小時。所謂咫尺天涯,想來亦不過如此。
  • 煙大海底隧道何時建?
    煙大海底隧道(以下簡稱「煙大隧道」或「隧道」)的建議已經提了近三十年,但一直只是偶有雷聲,不見一絲雨落下來,熱心的大連市民可以說是心心念念、望眼欲穿。那麼,煙大隧道究竟何時才能立項開工,小編認為,情況很不樂觀,但是,在一種情況下開建的可能性最大,那就是朝韓統一。
  • 煙大海底隧道規劃建設應尊重科學程序
    近日,國務院正式審議2016年重點工程,其中煙臺到大連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爐。煙臺到大連的海底隧道是指煙臺蓬萊至旅順之間的海底隧道,歸屬鐵路總公司管理,整條隧道全長123公裡,火車設計時速為250公裡,運行速度能達到220公裡/小時,屆時從煙臺到大連最多只需要40分鐘。
  • 煙大海底隧道方案本月將上報國務院(圖)
    水母網8月19日訊  (YMG記者唐壽銳)煙大海底隧道近期再次成為社會焦點。據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介紹,煙大海底隧道的方案將會在本月以一個總報告和12個分報告的形式,以中國工程院的名義上報國務院。王夢恕同時介紹說,如果通過國務院批准,預計在3年後動工。
  • 清華教授羅永章:建議加快建設煙大海底隧道
    幾年前,羅永章得知煙臺到大連要修建海底隧道的消息後,特別興奮。「今年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最少提及了兩次有關『振興東北』的內容,煙大海底隧道能讓東三省的老百姓出行更加方便。」既助振興東北,又強化國際互通羅永章在提案中也論證煙大海底隧道帶來的機遇。
  • 院士王夢恕詳解「煙大海底隧道」項目 回應五大爭議
    在接受由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與人民網強國論壇承辦的「科技強國論壇」之「熱點·科技·前沿」院士專家領軍人才系列談第四場訪談時,身為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針對外界對該項目的五大爭議話題,分享了自己的見解。爭議一:地處地震帶適不適合建設?
  • 網傳「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出爐」消息不確切
    大眾網煙臺11月30日訊(記者 楊瑞遠) 昨日,一則題為「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爐」的報導引爆煙臺、威海等城市。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建設煙大海底隧道」早已是一則「舊聞」,而「施工方案出爐」的說法更是不確切。    記者查找發現,「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爐」的新聞來源於大連廣播電視臺日播欄目《大連經濟報導》11月27日的報導,節目中主持人口播:「近日,國務院正式審議2016年重點工程,其中與我市息息相關的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爐」。
  • 煙大海底隧道今年開工 煙到大連打造半小時生活圈
    煙大海底隧道工程提上日程。8月19日,國務院公布的《關於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提出「下一步要加快推進渤海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頓時讓沉寂多時的渤海跨海通道項目再次成為焦點。煙臺市道路改造工程使得城市即將進入立體交通時代,沿線的各大樓盤均價水漲船高。
  • 大連電視臺編發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出爐消息遭山東官媒否認
    據遼寧省大連電視臺《大連經濟報導》2015年11月27日消息,國務院正式審議2016年重點工程,其中與大連市息息相關的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於日前正式出爐。11月30日晚,山東官方媒體大眾網發文指出,網傳「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出爐」消息不確切。
  • 煙大海底隧道明年開工 煙到大連打造半小時生活圈
    煙大海底隧道、青榮城鐵、蓬萊國際機場、公路工程的的推進,未來煙臺在收穫快捷、完善、便利的交通配套的同時,帶來的必然是區域地產板塊的快速升值升溫。 而這一切,伴隨著青榮城鐵的即將貫通、蓬萊國際機場的即將開航,讓人們關注的焦點轉向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 眾所周知,共屬於環渤海經濟圈的煙臺、大連,是內地沿海北部通往世界的重要門戶。
  • 煙大海底隧道有望2025年前開工,方案本月上報國務院,具體線路為
    使勁戳上方藍色字,看更多資訊有粉絲詢問「煙大輪渡」的消息,老實說,這個話題沸沸揚揚了這麼多年,孰真孰假的傳播消息太多,小編也難以分辨,官方一直沒有正面回應的消息,既然粉絲有需求,小編就整理了最近的消息
  • 海底跑動車 煙大海底隧道進入準備階段
    魯遼海底隧道方案將報國務院 預計投資2600億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在參加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曾透露,由他牽頭研究的大連至煙臺海底隧道項目,未來有望通行時速250公裡的動車組,大概投入估計在2000億元以上。
  • 煙大海底隧道3000億遠遠不夠 每公裡造價150萬盎司黃金
    煙大海底隧道造價3000億遠遠不夠 每公裡造價150萬盎司黃金看一下幾條海底隧道的造價:一、日本青函隧道該隧道1971年動工,過程中多次追加費用,最終工程費用約5000萬美元/km。1971年,35美元對應1盎司黃金,折合成黃金,即約143萬盎司黃金/km。
  • 煙大海底隧道越來越靠譜!登陸地點、開工時間等信息,一目了然!
    備受關注的煙大跨海通道又傳關鍵性進展!日前會議確定了一系列關係細節:採用隧道方案,並確定了兩岸登陸點等——再也不要說煙大跨海通道「沒戲」了!月18日,2018年大連市科協年會系列活動之一「渤海灣通道發展建設論壇」透露了煙大跨海通道建設的最新消息!
  • 煙大海底隧道明年開工 引爆長島漁家墅投資熱潮
    據悉,煙大(煙臺——大連)海底隧道將於2015年動工,建成之後從東北三省進入華東地區的最快時間將在半小時左右,將會進一步刺激依託於豐富旅遊資源的煙臺旅遊地產的發展。   煙臺、大連共屬於環渤海經濟圈,是內地沿海北部通往世界的重要門戶。但目前環渤海經濟圈是有缺口的「C」型交通。
  • 煙大海底隧道方案近日上報國務院 開工後10年內可建成
    齊魯網8月31日訊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方案將在近日上報國務院。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早安山東》報導,按照即將上報的方案,渤海海峽隧道入地點在大連旅順,登陸點在煙臺蓬萊,隧道全長約123~126公裡,隧道內將由動車執行運輸任務,設計時速為250公裡,運行速度能達到220公裡/小時,屆時從煙臺到大連只需要40分鐘。預計工程總造價大約在2000億~2600億元之間,按照當前條件,項目開工後10年內肯定能夠建成。」
  • 我國煙大海底隧道工程終於敲定,投資高達2600億,預計2025年開工
    而我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全民通電的國家,且在2018年就已經實現了。當年我國為完成這樣的目標,即使是在高山中,也要為那7戶人家人工搬運電線桿搭建供電,甚至為一村2戶人家架設36根電線桿。  這還沒完,我國不止在通電上做出行動,就是在教育、路橋等方面也作出建設。因此,世界其他國家對中國基建表示感嘆,便稱我國為「基建狂魔」。
  • 煙大海底隧道有望開建,環渤海能否成為下一個長三角?
    煙大海底隧道的精簡版預案已於2013年提交,已於2018年進入地形勘測及方案設計工作。據悉,目前已經進入設計方案的最終論證階段。這一偉大的工程一旦實施,必將令世界震撼。目前隧道有四線方案:線位1:最短距離方案,老鐵山-蓬萊東港,長104km,可利用大竹山島設置豎井,還需設置一座人工豎井。
  • 煙大海底隧道尚未開工 不少社會資金想參與
    一端連著旅順老鐵山,另一端連著煙臺蓬萊閣,兩個寧靜的海濱小城,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會因為一條海底隧道出現,而成為兩座繁忙商埠。  日前,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煙大海底隧道設計者王夢恕,他告訴記者,經過專家組幾易其稿後,隧道設計方案已基本敲定,在新方案中由於增設了兩座豎井,使這條「世界最大海底隧道」在現有技術條件下施工已完全可行。  據介紹,這條海底隧道預計投資需2600億元,由於這條海底隧道具有相當的重要性,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目前已經有不少社會資金聞風而動,希望加入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