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大海底隧道工程提上日程。8月19日,國務院公布的《關於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提出「下一步要加快推進渤海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頓時讓沉寂多時的渤海跨海通道項目再次成為焦點。
煙臺市道路改造工程使得城市即將進入立體交通時代,沿線的各大樓盤均價水漲船高。煙大海底隧道、青榮城鐵、蓬萊國際機場、公路工程的的推進,未來煙臺在收穫快捷、完善、便利的交通配套的同時,帶來的必然是區域地產板塊的快速升值升溫。
而這一切,伴隨著青榮城鐵的即將貫通、蓬萊國際機場的即將開航,讓人們關注的焦點轉向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
眾所周知,共屬於環渤海經濟圈的煙臺、大連,是內地沿海北部通往世界的重要門戶。但目前環渤海經濟圈是有缺口的「C」型交通。長期以來,受地理位置條件的制約,東北與華東地區之間的交通聯繫不通暢,制約了地區間經濟協調發展。而煙大海底隧道的建設,將有缺口的「C」型交通變成四通八達的「D」型交通,徹底打破以往渤海南北兩岸的客貨交流和經濟來往的交通瓶頸,大大緩解兩地間日漸膨脹的運輸需求壓力,加速南北交通乃至經濟的快速發展。
繼而,煙大海底隧道工程提上日程。8月19日,國務院公布的《關於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提出「下一步要加快推進渤海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頓時讓沉寂多時的渤海跨海通道項目再次成為焦點。
據悉,煙大(煙臺——大連)海底隧道將於2015年動工,建成之後從東北三省進入華東地區的最快時間將在半小時左右,將會進一步刺激依託於豐富旅遊資源的煙臺旅遊地產的發展。這也意味著,從煙臺到煙大連,告別「海上時代」——不需要坐船,直接乘車穿越渤海海底就可以抵達。
戰略規劃初步設計方案中,跨海隧道從大連旅順附近入地,在山東蓬萊登陸,最後抵達煙臺。整條隧道全長123公裡,開通運營後,從大連到煙臺最多只需40分鐘,這意味著從煙臺到大連將可以不必繞行山海關,山東到東北三省的時間將由目前的幾個小時極大地縮短。這條隧道建成後也會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隧道,超過現有的世界最長海底隧道,即連接青森地區與北海道函館地區的日本青函隧道。
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渤海灣車運量達101萬輛/次、客運量654萬人/次,其中煙連航線車運量達89萬輛/次,客運量562萬人/次,佔到總運量的近九成。據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組此前預測,到2020年,渤海海峽間潛在的客流量將達到3億人次左右。即使按照跨海通道承擔60%~80%的比例,客流量也將達到1.8億~2.4億人次。煙大海底隧道建設對於疏通南北交通、振促進沿海經濟和開發海域資源都具有重要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