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連著旅順老鐵山,另一端連著煙臺蓬萊閣,兩個寧靜的海濱小城,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會因為一條海底隧道出現,而成為兩座繁忙商埠。
日前,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煙大海底隧道設計者王夢恕,他告訴記者,經過專家組幾易其稿後,隧道設計方案已基本敲定,在新方案中由於增設了兩座豎井,使這條「世界最大海底隧道」在現有技術條件下施工已完全可行。
據介紹,這條海底隧道預計投資需2600億元,由於這條海底隧道具有相當的重要性,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目前已經有不少社會資金聞風而動,希望加入進來。但王夢恕表示,這條海底隧道作為一項民生工程,不能像建高速公路那樣,盲目引入資金,為獲利而延長收費期限,從而加大運輸成本。
王夢恕表示,投資預計10年可收回成本。收回成本的方式不是提高運費票價,而是通過縮短公裡裡程、節省燃料等,從而實現盈利。未來的海底道路設計時速為每小時250公裡,實際速度為每小時220公裡,從大連到煙臺只需40分鐘。
王夢恕認為,這條海底大通道一旦建成,東北、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四大經濟區域和俄羅斯東部地區將緊密串聯,並與全國及東北亞地區形成一個龐大的市場網絡,為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奠定基礎。半島晨報、海力網首席記者翟丙軍(更多報導詳見B01B06版)
原標題[
海底隧道尚未開工 不少社會資金想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