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長海底隧道 全隧道方案入口設在旅順蓬萊

2020-11-22 搜狐大連站
  

       目前,從大連到煙臺需要圍著渤海轉一個C字形的大圈,開車走高速,需要12個小時。

  渤海海峽海底隧道全長123公裡,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就能從大連到煙臺

  乘坐渡輪最快也需要6小時

  閱讀提示:165公裡,說起來很近,不到2小時的車程﹔165公裡,算起來又很遠,因為需要繞道1980公裡。165公裡,是大連到煙臺的直線距離,渤海海峽阻斷了兩座塬本相距不遠的城市,很大程度上也阻礙了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兩大發達的城市經濟圈。

  發改委1月29日公布的2014年交通發展改革工作重點中,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項目被再次提上日程,將結合"十叄五"重大交通問題進行前期研究。據項目參與人士透露,經過前期實地調研,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報告將於近期上報國務院,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有望十年內正式建成通車。

  20多年的跨海夢想就要照進現實

  建設渤海灣海底隧道的念頭始於1992年。最早提出該設想並一直努力將其變成現實的,是煙臺市。當年,時任煙臺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的柳新華和叄位同事,提出了建設跨海通道的構想。這一構想,得到了煙臺市、山東省的大力支持。

  柳新華的基本構想是:首先,要修建煙臺到大連的鐵路輪渡,實現兩大半島"軟連接"﹔其次,修建從蓬萊至長島的試驗工程,以小通道帶動大通道﹔最後,修建蓬萊到旅順的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

  1993年,一個由科技部、交通部、塬鐵道部、山東省、遼寧省等相關各方組成的課題組成立,一個多部門、多層次的研究團隊就此組成。在此後的21年間,關於建設跨海通道的努力,一直沒有停止過。

  2013年7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向媒體披露,他已與其他8名院士乘坐輪渡,在大連煙臺之間開展實地調研。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最終方案即將定稿,並上報國務院。消息一出,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建設再次引來各方關注。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已經完成,包括一個總報告、九個分報告,將於近期上報國務院。"王夢恕透露。

  全隧道方案入口設在旅順、蓬萊

  此前曾有專家提出"先隧後橋"的方案。2012年在實地考察和各種會議的研究討論後,跨海通道正式否決了之前的方案,定為深埋的全隧道方案。王夢恕認為深埋方案最大的好處就是抗風險。

  據王夢恕介紹,跨海通道全程123公裡,平均深度20米至30米,最深約70米,以火車為主流運輸方式,時速200公裡。隧道建成後將遠超日本青函海底隧道(約54公裡),成為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

  在即將上報的方案中,跨海通道兩端入口分別設在大連旅順和煙臺蓬萊。跨海通道先從大連旅順附近定一個入地點,蓬萊有一個登陸點,然後就到達了煙臺。設計為叄條平行隧道,兩側為兩條上下行鐵路隧道,中間一條為服務隧道。

  王夢恕介紹,上下行都是單軌,按照現有技術,可以保証每6分鐘通行一趟列車。客運車輛時速在200公裡左右,半個多小時就能從大連到煙臺。貨運車輛速度會慢一點,不過時速也會保証在120公裡-140公裡。汽車可以搭載在平板貨車上,人也不用下車,通過隧道後,再把車開下來。

  "方案近期將會上報到國務院,並儘快立項,儘快施工。立項之後,前期主要是進行勘測,爭取在2到3年內結束。施工工期預計有6年的時間足夠了。"王夢恕介紹說,如果進程順利,渤海跨海通道9年左右的時間有望建成並投入使用。

  針對跨海通道的技術難度一直存在的爭議,魯東大學副校長、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課題組負責人柳新華解釋說,根據國內外已有的工程來看,技術已經不是問題。我國已完全具備和掌握獨立建設大型跨海工程的能力。

  渤海南北兩岸物流瓶頸將被打破

  由於渤海海峽的阻隔,往來於山東和東北地區的鐵路、公路隻得繞行山海關,路程均在1600公裡以上,增大了運輸成本。因此,兩地之間起支配作用的運輸方式為海上運輸,尤其是煙臺到大連的航線,更是承擔了絕大多數的客貨運輸量。但海上運輸每年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因風浪影響不能通航,且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隱患。

  "如果真有這麼一條跨海隧道,煙臺到大連的城際往來要節省一半的費用和時間。"一位從事物流行業多年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山東到東北80%的物流,都是選擇陸路,費事價高。"一輛30噸的貨車,從煙臺到瀋陽,包車價格在8000元左右,如果走隧道,相關費用加在一起至少可以節約4000元。如果晚上出發,第二天晚上差不多就能到了。"

  盈利前景可觀,15年收回投資

  此前有媒體報導稱,整個渤海跨海通道的總投資在2000億左右,王夢恕表示這一說法並不準確,只是一個初步的估算。"具體投資金額要等待勘測初步設計方案出來了才能最終確定,不過預計的總投入不會少於2600億。"

  王夢恕認為,總投資2600億的跨海通道,貨運盈利前景非常可觀。按照每年返利8%來計算,12年就差不多會收回成本,之後就是純收益了。

  柳新華也認為,項目建成以後,即使保守測算,通行收費也能高達130億元,若加上各種管線收費、土地增值、旅遊開發、節約燃油與材料等綜合社會效益則會成倍增加。跨海公鐵通道2000多億元的投資,10年-15年即可收回成本,投資回報率大大高於一般的大型工業投資項目。

相關焦點

  • 渤海灣隧道研究初步定案:登陸點設在旅順蓬萊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渤海海峽跨海通道(下稱渤海通道)項目研究計劃近日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渤海通道的方案初步確定。  渤海通道的兩側登陸點將設在遼寧的旅順和山東的蓬萊。具體而言,旅順側登陸點設在老鐵山西北角,該登陸點在貨運線方面與煙大輪渡的旅順西站相接,客運線出海底隧道後引入沈大客專終點站新大連站。
  • 渤海海峽擬建世界最長海底隧道 或花費逾2600億
    20多年的跨海夢想就要照進現實建設渤海灣海底隧道的念頭始於1992年。最早提出該設想並一直努力將其變成現實的,是煙臺市。當年,時任煙臺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的柳新華和三位同事,提出了建設跨海通道的構想。這一構想,得到了煙臺市、山東省的大力支持。
  • 大連至煙臺建世界最長海底隧道 計劃花費2600億
    20多年的跨海夢想就要照進現實  建設渤海灣海底隧道的念頭始於1992年。最早提出該設想並一直努力將其變成現實的,是煙臺市。當年,時任煙臺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的柳新華和三位同事,提出了建設跨海通道的構想。這一構想,得到了煙臺市、山東省的大力支持。
  • 渤海海峽有望10年內變通途 2600億打造世界最長海底隧道
    A 20多年的跨海夢想就要照進現實建設渤海灣海底隧道的念頭始於1992年。最早提出該設想並一直努力將其變成現實的,是煙臺市。當年,時任煙臺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的柳新華和三位同事,提出了建設跨海通道的構想。這一構想,得到了煙臺市、山東省的大力支持。
  • 蓬長跨海大橋將浮出水面 蓬萊旅順建海底隧道
    而根據剛剛在北京通過驗收的「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前瞻性研究」項目,蓬萊至旅順之間最終將修建一條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   2006年11月6日,煙大鐵路輪渡正式投入試運營。   當滿載著49節火車車廂的「中鐵渤海1號」橫穿渤海海峽,抵達煙臺港四突堤碼頭時,魯東大學一位學者的臉上露出了發自心底的微笑。
  • 煙大海底隧道有望2025年前開工,方案本月上報國務院,具體線路為
    記者從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組了解到,煙大海底隧道初步方案將於本月上報國務院。項目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表示,煙大海底隧道項目通過國務院立項後,有望於「十四五」期間開工建設,施工建設預計需要10年時間。王夢恕表示,煙大海底隧道方案總報告的精簡版本早在2013年就已上報給國家發改委。此次上報國務院的方案包括1個總報告和12個分報告。
  • 煙大海底隧道方案本月將上報國務院(圖)
    全隧道方案最終勝出,煙臺隧道入口定在蓬萊東港    根據王夢恕的介紹,經過前期的實地勘察和考量,專家們為煙大海底隧道設計了4條跨海線路供最後的選擇,其中一條線路是完全繞開途中島嶼的「最短距離方案」,即從蓬萊東港直通大連老鐵山,全線長約104公裡,中間在大竹山島設置豎井,還需設置一座人工豎井,以供隧道進行空氣流通。
  • 煙大海底隧道方案將上報國務院 耗資堪比三峽 連續6年全國「兩會...
    計劃投資3000億元以內   投資規模堪比三峽   此前,國家發改委牽頭組織交通運輸部、原鐵道部,遼寧、山東兩省和大連、煙臺兩市,專門成立了相關的研究協調小組進行多項研究,確定初步規劃方案:跨海通道兩端入口分別設在大連旅順和煙臺蓬萊,採用全隧道方案建設全長約130公里海底雙線鐵路(公路駝背運輸),工程總投資在3000億元左右,投資規模堪比三峽工程。
  • 中國有望建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耗資3000億元,最快明年開工
    我們國家被稱為基建狂魔,沒有什麼工程難得了我們,上到航天事業,再到高鐵,創造了很多世界之最。我們知道, 修建高鐵由於地形的原因,修建難度很大,經常要挖山建隧道。但這還不是最難的,最近有消息稱,我國有望開工建設一條海底隧道,而且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
  • 煙大海底隧道方案公布:煙臺到大連僅40分鐘(圖)
    煙大海底隧道煙臺-大連陸路示意圖  齊魯網11月30日訊 (煙臺臺丁豔燕)近日,國務院正式審議2016年重點工程,其中煙臺到大連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爐。隧道開通後,從煙臺到大連最多只需要40分鐘。  煙臺到大連的海底隧道是指煙臺蓬萊至旅順之間的海底隧道,歸屬鐵路總公司管理,整條隧道全長123公裡,火車設計時速為250公裡,運行速度能達到220公裡/小時,屆時從煙臺到大連最多只需要40分鐘。  據了解,工程方案將採納全海底隧道方案,以火車載運汽車通行,南北兩端的接駁點、工程規模也已確定。
  • 清華教授羅永章:建議加快建設煙大海底隧道
    這一跨度也將使得渤海海峽跨海通道遠超日本青函海底隧道(約54公裡)、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約51公裡),成為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煙臺蓬萊到大連旅順直線距離約106公裡,而陸上交通多繞行1500公裡以上,乘船需要6-8個小時,且每年有1個多月因風浪不能通航。」羅永章的提案中如是寫道。
  • 煙大海底隧道明年開工 煙到大連打造半小時生活圈
    煙大海底隧道、青榮城鐵、蓬萊國際機場、公路工程的的推進,未來煙臺在收穫快捷、完善、便利的交通配套的同時,帶來的必然是區域地產板塊的快速升值升溫。 而這一切,伴隨著青榮城鐵的即將貫通、蓬萊國際機場的即將開航,讓人們關注的焦點轉向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 眾所周知,共屬於環渤海經濟圈的煙臺、大連,是內地沿海北部通往世界的重要門戶。
  • 煙大海底隧道今年開工 煙到大連打造半小時生活圈
    煙大海底隧道、青榮城鐵、蓬萊國際機場、公路工程的的推進,未來煙臺在收穫快捷、完善、便利的交通配套的同時,帶來的必然是區域地產板塊的快速升值升溫。而這一切,伴隨著青榮城鐵的即將貫通、蓬萊國際機場的即將開航,讓人們關注的焦點轉向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眾所周知,共屬於環渤海經濟圈的煙臺、大連,是內地沿海北部通往世界的重要門戶。
  • 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技術方案出爐
    非火災工況金塘海底隧道內停車疏散效果圖。受訪者供圖繼港珠澳大橋後,又一項挑戰世界難題、突破科技壁壘的超級跨海工程——甬(寧波)舟(舟山)鐵路項目準備開建。「全線控制性工程——金塘海底隧道,全長16.2公裡,海底盾構段長10.87公裡,最大埋深78米,直徑14米。建成後將刷新世界紀錄。」中國鐵建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鐵四院)金塘海底隧道項目負責人唐雄俊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 煙臺大連海底隧道方案出爐 耗資堪比三峽工程
    原標題:煙臺大連海底隧道方案出爐 耗資堪比三峽工程(圖)  近日,國務院正式審議2016年重點工程,其中煙臺到大連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爐。隧道開通後,從煙臺到大連最多只需要40分鐘。  煙臺到大連的海底隧道是指煙臺蓬萊至旅順之間的海底隧道,歸屬鐵路總公司管理,整條隧道全長123公裡,火車設計時速為250公裡,運行速度能達到220公裡/小時,屆時從煙臺到大連最多只需要40分鐘。  據了解,工程方案將採納全海底隧道方案,以火車載運汽車通行,南北兩端的接駁點、工程規模也已確定。
  • 我國將再添世界之最丨計劃投資3000億建海底隧道,超越日本奪第一
    如今,旅遊已經成為了一種流行的休閒方式,自古以來,我國就有許多著名的項目,從古老的長城到港珠澳大橋,中國已經成為了熱門的旅遊勝地,即使是因為建設水平高,我國也一直被稱為「基建狂人」,在不遠的將來,中國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項目,計劃投資3000億美元修建海底隧道,超越日本,成為日本的「地下隧道
  • 預算3000億,中國修建世界第一海底隧道,受益最大的是煙臺
    今天要說的是山東斥資3000億修建世界第一海底隧道,這座城市收益最大,即將崛起。它就是煙臺,這些修建是海底隧道,全長大概是123公裡,每個小時的時速達到250公裡,預計在2025年開放。為了修建這條海底隧道,總共耗資的費用是3000億元,主要聯通的地方是煙臺蓬萊,抵達大連旅順的海底隧道,等到成功開通了之後,意味著從煙臺到大連原本要6個小時,後期只要40分鐘即可抵達。
  • 煙大海底隧道方案全揭秘:為何隧道只能跑火車
    本報記者赴北京、青島對話隧道專家組組長王夢恕院士實地探訪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初步方案即將提交國務院建成後將成為世界第一長海底隧道  大連與煙臺之間的距離,在地圖上看似乎很近,但路途卻遙遠:走高速開車要12小時;坐火車長達20小時;乘船最快也要6小時。所謂咫尺天涯,想來亦不過如此。
  • 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高速鐵路隧道技術方案發布
    「全線控制工程為——金塘海底隧道,全長16.2公裡,海底盾構長度10.87公裡,最大埋深78米,直徑14米。建成後將創造新的世界紀錄。」中國鐵路建設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鐵路四院)金堂過海隧道工程項目負責人唐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 煙大海底隧道方案近日上報國務院 開工後10年內可建成
    齊魯網8月31日訊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方案將在近日上報國務院。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早安山東》報導,按照即將上報的方案,渤海海峽隧道入地點在大連旅順,登陸點在煙臺蓬萊,隧道全長約123~126公裡,隧道內將由動車執行運輸任務,設計時速為250公裡,運行速度能達到220公裡/小時,屆時從煙臺到大連只需要40分鐘。預計工程總造價大約在2000億~2600億元之間,按照當前條件,項目開工後10年內肯定能夠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