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周報
自秦朝起,廣州一直都是郡、州、府治的所在地,也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地,擁有2000多年深厚的文化底蘊。到了清朝「一口通商」時期,廣州是我國唯一一座的對外貿易口岸,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廣州的經濟發展也隨之長盛不衰了2000多年。
同時,隨著近年來廣東自貿試驗區南沙新區片區、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規劃先後落地,廣州的經濟更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唯一的省會城市,廣州地理位置優越,位於珠江下遊、瀕臨南海,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自1957年4月25日起,廣州每年舉辦的廣交會吸引了大批海外客商及外資企業的到訪和投資。據科爾尼管理諮詢公司發布的《2019全球城市指數報告》顯示,廣州位列全球城市綜合排名百強城市榜第71名。
從經濟數據方面來看,自舉辦廣交會以來,廣州GDP已從1956年的不足10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2.36萬億元,年均增長38.4%。同時,乘著改革開放的經濟發展快車,廣州的外貿進出口總額也由1978年的1.34億美元增長至躍升至2019年的1449.4億美元,增長1080倍,年均增長26.4%。
時至今日,這座快速發展的全球百強城市一共孕育了117家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2.09萬億元。其中,38家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31家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30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12家在深交所主板上市、6家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
接下來,時代數據將用數據分析這117家公司,從側面看看廣州資本市場的成長,其中,有哪些公司如今已成長為各自行業領軍企業,哪些公司創造就業崗位最多。
廣州的A股資本市場29年
1992年11月23日,瓊能源A(現綠景控股,000502)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原註冊地在海口,後遷至廣州。因此,瓊能源A(現綠景控股,000502)是現存最早登陸A股的廣州上市公司。自此,廣州本地的眾多優質企業陸續登陸A股市場。
截止2020年12月4日,除已退市及已遷離的公司外,廣州一共擁有A股上市公司117家。其中,2017是廣州公司上市最多的一年,年內有19家公司上市;其次是2016年,有10家。此外,今年已經有9家廣州公司登陸A股,與去年持平。
民企佔比過半,多位於黃浦區
從上市公司屬性來看,在117家廣州A股上市公司中,有65家是民營企業,佔比過半。此外,國有企業上市有37家,公眾企業上市有7家,外資企業上市有6家,其他企業2家。
從上市公司地域分布來看,擁有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廣州保稅區的黃埔區集聚的上市公司最多,達到43家。其中,民營企業最多,達到30家,佔民企上市公司總數的近一半;國有企業有7家;公眾企業有3家;外資企業有2家;其他企業1家。
涉及30個行業,文化傳媒行業居多
城市的經濟發展離不開產業的發展。作為擁有2000多年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廣州在大力推進文化產業建設的同時,也不忘利用廣州所處的地域優勢,開展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引進科學技術型企業和人才,重點發展工業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據時代數據統計,這117家上市公司共來自30個行業。其中,最多的行業為文化傳媒行業,共計有10家公司;其次是工業機械行業,擁有8家上市公司;其後,材料行業、交通運輸行業和電子元件及設備行業各有7家上市公司。
32家公司前三季度研發投入過億
廣州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地方政策的支持,也離不開高新技術型企業在研發方面的持續投入。
據時代數據統計,這117家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在研發方面的平均投入達到1億元。其中,投入超過1億元的上市公司有32家。聚焦高性能新材料的金髮科技(600143)研發投入最多,達到10.4億元,佔營收的3.97%;其後,視源股份(002841)和廣汽集團(601238)的研發投入均超過5億元,分別佔營收的5.92%和1.48%。
值得注意的是,以創新藥和生物類似藥研發為核心的百奧泰-U(688177)雖然研發投入不是很靠前,但是佔公司營收比高達374.53%。
創造就業崗位近76萬個
城市產業的發展帶動了人才的流動和聚集。作為一線城市的廣州,全社會從業人員人數從1978年末的266.9萬人增加到2019年末的1125.9萬人。
據時代數據統計,這117家上市公司的員工總數就達到75.7萬人,創造就業崗位近76萬個,佔2019年末的廣州全社會從業人員人數的7%。其中,南方航空(600029)擁有的員工最多,達到10.22萬人,佔上市公司員工總數的13.5%;其後,廣汽集團(601238)擁有員工9.39萬人,佔上市公司員工總數的12.4%;此外,保利地產(600048)擁有員工5.68萬人,排在第三。
24家公司前三季度盈利超5億
今年初的疫情對第二、第三產業都帶來一定影響,但到了下半年,隨著經濟環境的復甦,廣州的第二、第三產業恢復迅速。據時代數據統計,這117家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業績盈利的公司就有101家。其中,淨利潤超過5億元的有24家。
其中,保利地產(600048)、廣發證券(000776)、廣汽集團(601238)淨利潤超過50億元,分別為132.04億元、81.4億元、50.02億元。
36家公司市值破百億
公司業績的迅速修復帶動了公司市值的增加。據時代數據統計,截止2020年12月4日,117家上市公司的總市值達到2.09萬億元。其中,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公司有4家,市值在500億元至1000億元之間的公司有5家。
保利地產(600048)總市值達到2029.71億元,排在第一;分眾傳媒(002027)總市值為1508.89億元,排在第二;廣發證券(000776)、廣汽集團(601238)總市值分別為1169.76億元、1159.62億元,分列三、四位。
35位董事長年薪超百萬,平均95.5萬
據時代數據統計,在這117家公司中,一共有35家公司的董事長2019年年薪超過100萬元。其中,最高的是分眾傳媒(002027)董事長兼總經理江南春,年薪達到600萬元;其次是越秀金控(000987)的董事長王恕慧,年薪317.25萬元;第三是海大集團(002311)的董事長兼總經理薛華,年薪309.69萬元。
45位總經理年薪超百萬,平均107萬
據時代數據統計,在這117家公司中,一共有45家公司的總經理2019年年薪超過100萬元。其中,年薪排在第一位的是依舊是分眾傳媒(002027)董事長兼總經理江南春。其後,保利地產(600048)總經理劉平以541萬元年薪排在第二位。海大集團(002311)的董事長兼總經理薛華排在第三。
18位董秘年薪超百萬,平均77.7萬
據時代數據統計,在這117家公司中,一共有18家公司的董秘2019年年薪超過100萬元,其中,最高的是分眾傳媒(002027)董秘孔微微,年薪達到477.69萬元。保利地產(600048)的董秘黃海緊隨其後,年薪377萬元。
66家細分領域龍頭企業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廣州保稅區等自成立以來,圍繞文化產業、國際貿易產業、工業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的產業經濟模式發展至今,培育出了一批行業龍頭型企業。
據時代數據梳理,在117家公司中,有66家公司屬於各個行業細分領域的龍頭型企業,佔比接近六成。
作者:張照
來源:時代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