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論壇探討香港發展新道路

2021-01-11 新華社

新華社香港11月18日電(記者朱宇軒)「香港需要改變了。」在18日於香港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上,與會人士紛紛表示,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下,香港應積極轉變角色,尋求發展新道路。

本次論壇由中國日報社和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舉辦,主題是「大灣區:前行啟新程」。約400名嘉賓以線上和線下的形式參與討論,探索香港轉型之路。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在論壇致辭時表示,香港應規劃一條嶄新的發展道路,從三方面為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做好準備,包括對政策的全面研究和理解,向公眾普及宣傳,以及加強各行各業間的社會參與。

梁振英指出,香港不僅是粵港澳大灣區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也是區內的「超級聯繫人」。香港一方面應融入國際合作、打造國際創科中心,另一方面則應加強與內地在政企、校企間的合作以及資金和技術對接等。

「對香港來說,大灣區是一個絕佳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香港會持續發揮作用,並且發揮得越來越好。」梁振英表示。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致辭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將豐富香港「一國兩制」的內涵,促進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我堅信,粵港澳大灣區不僅為香港提供廣闊市場,還為香港融入國家『雙循環』提供了絕佳的途徑。」林鄭月娥表示,香港除了持續向大灣區的內地城市提供專業服務等優勢,科技也將是合作優勢,特區政府將以創新科技為工作重點,為香港的青年提供支援。

對於香港的青年來說,粵港澳大灣區是年輕人尋求新機遇的熱土。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名譽董事長伍淑清認為,香港青少年應扭轉思維,看看深圳河的對岸,去內地走走。

「大灣區是中國發展的引擎,會吸納越來越多的人口,聚集更多年輕勞動力。香港年輕人也應該走出香港,將大灣區建設成『經濟奇蹟』,為國家發展做更多的事情。」伍淑清說。

特區政府前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認為,在保持金融中心地位的基礎上,香港應加大力度發展科創產業。粵港澳大灣區內湧現眾多科創企業,香港應抓住機會,培育金融科技,為金融市場中的科技企業提供便利,為金融科技企業引入國際投資等。

深圳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表示,依託改革開放,深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香港也應該改革開放,重新思考城市定位。他建議,香港應積極融入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加強與內地的聯繫,與深圳等大灣區內地城市合作,一起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作為本次論壇的主辦方,中國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周樹春表示,「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為香港提供長遠的發展機遇,香港要繼續保持繁榮穩定,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國家發展大局。(完)

相關焦點

  • 學術委員洪為民出席粵港澳大灣區論壇,探討香港發展新道路
    「對香港來說,大灣區是一個絕佳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香港會持續發揮作用,並且發揮得越來越好。」梁振英表示。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致辭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將豐富香港「一國兩制」的內涵,促進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我堅信,粵港澳大灣區不僅為香港提供廣闊市場,還為香港融入國家『雙循環』提供了絕佳的途徑。」
  • 聚焦學前STEM,粵港澳大灣區教師聯合會論壇在華師舉辦
    12月5日,粵港澳大灣區教師聯合會論壇在華南師範大學舉行,論壇主題為粵港澳學前 STEM 教育,來自粵港澳的七百餘位教育專家和一線幼兒園教師線上線下共同探討。
  • 2020大灣區論壇聚焦醫療健康和新基建機遇 探索香港新角色
    中國日報香港11月18日電 「2020大灣區論壇」今日在香港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出席並發表主旨演講,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出席論壇。此次論壇的主題為「大灣區﹕前行啟新程」,由中國日報攜手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辦,廣州市穗港澳合作交流促進會協辦,論壇另設三場研討會,聚焦灣區醫療健康服務、新基建機遇、香港新角色。此次論壇吸引了近400名政商學界人士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加,其中包括25國駐港總領事。
  • 清華大學「粵港澳大灣區公共管理與高級人才培養」論壇暨公共管理...
    資料圖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 陳琛) 11月28日,由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主辦,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和香港清華同學會協辦的清華大學「粵港澳大灣區公共管理與高級人才培養」論壇暨公共管理學院高端項目招生說明會在香港隆重舉行。
  • 粵港澳大灣區文旅產業高峰論壇暨金雁獎頒獎典禮圓滿舉行
    6月26日,2019粵港澳大灣區文旅產業高峰論壇暨金雁獎頒獎盛典在廣州南沙區正式拉開帷幕。6月26日,2019粵港澳大灣區文旅產業高峰論壇暨金雁獎頒獎盛典在廣州南沙區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由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誌社、界面新聞聯合主辦,界面新聞廣東頻道承辦,旨在讓更多專家學者獻計獻策,推動大灣區文旅產業全面健康發展。
  • 香港國際電影展揭幕 大灣區影視業發展成焦點(圖)
    中新社記者 洪少葵 攝  香港影視娛樂博覽從3月18日至4月14日舉行,包括香港國際影視展、香港國際電影節、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香港亞洲流行音樂節等活動。  2019年的影視娛樂博覽對香港來講,更具意義。因為剛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支持香港通過國際影視展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活動,匯聚創意人才,鞏固創意之都地位。
  • 第十一屆央視財經香港論壇聚焦「新發展格局下的新經濟」
    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本次論壇圍繞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邀請多位內地和香港嘉賓,採用兩地視頻連線的方式,圍繞「新發展格局下的新經濟」,共同探討以新發展格局重塑經濟新優勢、推動新發展,以及香港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助力推進新發展、爭創新優勢。
  • 2019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藍皮書
    綜述  粵港澳大灣區,國之重略。在大灣區戰略發展宏圖下,大灣區內的「城」「產」「人」有怎樣的發展前景,又有何種發展掣肘?放眼海外,對標世界級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應學習與借鑑什麼?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現狀與特徵,以及對國際灣區發展經驗的借鑑,我們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又有何種建議?
  • 蔡冠深在香港「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與企業家熱議粵港澳大灣區新商機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圖片作為香港著名企業家、工商界傑出人物、愛國人士、博士等眾多殊榮加身的蔡冠深神採奕奕、飽含激情地介紹參加此次主論壇的重量級嘉賓:廣東省商務廳廳長鄭建榮、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高迎欣、大灣區共同家園投資有限公司總裁胡章宏、中國光大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兼副總經理陳爽、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以及香港律師會前會長及「一帶一路」委員會主席蘇紹聰等
  • 粵港澳大灣區高端科學儀器創新中心籌備工作啟動
    4月25日,首屆粵港澳大灣區高端科學儀器產業發展論壇在廣州高新區、廣州開發區、黃埔區舉行。
  • 專家齊聚 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屆腫瘤免疫細胞治療論壇圓滿成功
    要聞 專家齊聚 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屆腫瘤免疫細胞治療論壇圓滿成功 2018年11月21日 20:27:00
  • 香港青年李培:粵港澳大灣區天地廣闊大有可為
    直到2017年,他在電視上看到改變自己人生軌跡的新聞——《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在香港籤署。「那之前,我不知道什麼是粵港澳大灣區。有報導提到港珠澳大橋,還說以後香港要通高鐵,『1小時生活圈』這個概念『嚇』到我。」李培回憶時眼裡有光,「當時我就對這樣的規劃前景深信不疑,我要動起來。」對李培來說,深圳一切都是嶄新的。
  • 中國信通院廣州分院發布《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20年)》
    2020年11月24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廣州分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廣州分院」)、數字中國產業發展聯盟聯合主辦的2020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在廣東省深圳市舉辦。  論壇上,中國信通院廣州分院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20年)》。
  • 香港特區政府: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發展規劃有助提升三地氣象服務
    新華社香港4月29日電(記者張雅詩、王晨曦)中國氣象局29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發展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全文,香港特區政府對此表示歡迎。發言人說,《規劃》提出的合作項目將有助於香港天文臺發展精細化氣象監測預警預報服務,以及進一步提升香港就極端天氣事件的預報預測能力。香港天文臺將與粵澳兩地的相關部門合作推展《規劃》各相關項目。澳門特區政府當日也在其官方網站及社交媒體平臺發布《規劃》正式公布的消息並轉載《規劃》全文。
  • 粵港澳大灣區國土空間研究中心今日揭牌
    據悉,新成立的粵港澳大灣區國土空間研究中心,將加強頂層設計,強化規劃引領,注重政策協調,深入研究、協調解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化快速發展帶來的城市空間需求壓力與有限的國土資源之間的矛盾,保障社會經濟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創造宜居的城市環境,對粵港澳大灣區國土空間規劃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並提出政策建議,全面提高粵港澳大灣區國土空間規劃決策的科學、民主和法制水平,不斷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 前海認真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原標題:強化前海合作發展引擎作用 前海認真落實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展綱要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攝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簡稱《規劃綱要》)在第十章「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中,用一個專節闡述前海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定位、作用和要求,提出「優化提升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功能」「強化前海合作發展引擎作用」。
  • 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發展規劃(2020-2035年)
    粵港澳大灣區(簡稱大灣區)包括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也是典型的氣候脆弱區,颱風、暴雨、雷電、大風、高溫等災害性天氣多發。
  • 大灣區論壇即將啟幕 看他們如是說...
    大灣區論壇即將啟幕,看他們如是說...   2020年,恰逢經濟特區建立40 周年。在加速騰飛和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浪潮下,包括深圳在內的經濟特區,向世界展現了強勁的發展動力。
  • 《粵港澳大灣區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藍皮書》即將發布
    隨著「中國製造2025」、「粵港澳大灣區」、「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等國家戰略出臺和一系列政策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近年來積極謀劃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系統性戰略布局,相關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前景非常看好。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舉行「大灣區高分子新材料及聚合物產品工程...
    中國教育在線訊 10月26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舉行了以 「大灣區高分子新材料及聚合物產品工程」 為主題的高端論壇。本次論壇旨在為先進聚合物材料製造與加工領域的學界和工業界專家搭建產學研溝通橋梁;分享協同創新經驗和多視角觀點;介紹最新研發進展及工業製造核心技術挑戰;探討 「粵港澳大灣區」 及 「深圳先行示範區」 產業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