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舉行「大灣區高分子新材料及聚合物產品工程...

2020-12-01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訊 10月26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舉行了以 「大灣區高分子新材料及聚合物產品工程」 為主題的高端論壇。本次論壇旨在為先進聚合物材料製造與加工領域的學界和工業界專家搭建產學研溝通橋梁;分享協同創新經驗和多視角觀點;介紹最新研發進展及工業製造核心技術挑戰;探討 「粵港澳大灣區」 及 「深圳先行示範區」 產業發展趨勢。


  受邀主題演講的有華南理工大學瞿金平院士、清華大學楊萬泰院士、四川大學王琪院士、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喬金樑教授、巴斯夫亞太副總裁Bernd Sachweh博士、金髮科技技術總經理黃險波博士、杭州福斯特新材料總經理周光大博士、廣東省化學與化工實驗室董建華教授、北京化工大學材料學院院長張立群教授、天津大學李悅生教授、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崔冬梅教授。此外,還有來自復旦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埃克森美孚、廣州合誠化學、廣東石化院、杭摩、金聚合、京博、巨化、邁瑞爾、茂名石化、歐龍優、萬華、UOP 等50多名學者和企業家參會。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校長朱世平院士和研究生院院長唐叔賢院士主持了本次論壇。

港中大(深圳)副校長朱世平教授致歡迎詞

  朱世平教授介紹了學校近幾年在新材料方面人才引進、學科建設上取得的成績。高分子材料應用極為廣泛,居三大材料之首,服務於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各個領域。為促進大灣區戰略新興產業體系的建設,加快我國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帶動傳統高分子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本次論壇必將對推動高分子材料相關產學研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瞿金平院士帶來了《創新研究植入產業三部曲》的報告,分別從營造成果環境、開啟產業大門、克服量產技術障礙三個步驟講述了如何把產出成果轉化成量產產品。王琪院士做了《塑料加工新裝備新技術新理論》的報告,介紹了塑料加工在我國產業中的地位及聚合物材料製備和加工方面的新理論、新技術。楊萬泰院士做了《中國高分子工業一些化學問題》的報告,從化學起源和高分子發展歷史講到聚酯等材料的產量、應用與問題。 

港中大(深圳)—金誠先進合成材料聯合實驗室揭牌暨捐贈儀式

  喬金樑教授指出高分子產業面臨的三大挑戰:過剩、白色汙染、被徵碳稅,提出工業界和學術界一起原始創新,互利雙贏才是解決問題的核心模式。Bernd Sachweh教授介紹了巴斯夫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巴斯夫最近在湛江投資100億美元建設一體化石化項目,以「Verbund」 (一體化)理念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和環境影響的最小化。黃險波博士介紹了目前國內特種工程塑料的發展與需求以及金髮科技在各個領域中的貢獻與展望。周光大博士介紹了杭州福斯特公司的歷程和發展,以及光伏產業鏈中材料的應用與問題。董建華教授介紹了近期聚烯烴研究進展,特別是聚烯烴彈性體在工業中的應用以及我國目前面臨的問題。張立群教授介紹了校企合作中共同發展實現雙贏的經驗,提出了產學研協同創新是極為重要的戰略與戰術。李悅生教授介紹了功能聚烯烴目前面臨的問題以及可行的解決方案。崔冬梅教授講述了聚合過程中催化劑的設計、開發、合成與應用。  

  郭秀學女士介紹了金誠石化集團公司的發展規劃及人才需求,王果先生介紹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聚合物產品工程研究院籌備工作,並在專家們的見證下, 淄博市委常委副市長楊洪濤、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李卓文、桓臺縣縣委書記賈剛、龍崗區副區長陳廣文、金誠集團董事長周敬才、港中大(深圳)副校長朱世平、金誠研究院副院長郭秀學及聯合實驗室副主任王果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山東金誠石化集團先進合成材料聯合實驗室」揭牌。

  隨後,參會嘉賓以「大灣區•高分子•產學研」為主題,圍繞高分子材料的相關發展進行了專題討論,與會嘉賓討論非常熱烈,給出了許多具體建議與意見,對我國高分子產業鏈的發展與升級以及在大灣區打造聚合物產品工程人才高地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本次論壇從戰略角度,圍繞高分子產學研中的問題開展研討,引領相關科學研究、技術研發和產業應用,為大灣區科技創新戰略布局提供新思想、新思路。

  中國教育在線 林劍 通訊員馬明霞

  

相關焦點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金融工程碩士項目優先預錄取夏令營申請截止日期為6月30日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金融工程碩士項目優先預錄取夏令營申請截止日期為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網絡直播課堂約你雲端學無止境
    (深圳)經管學院執行副院長、校長講座教授、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與社會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商學院教授、國際金融中心副主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座教授。他本科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系,博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在加入港中大(深圳)之前,鄧揚舟博士在武漢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執教多年。鄧博士長期致力於傳統人文經典的教學和研究。其研究方向是語言哲學和中國古代哲學等。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將增加臨床醫學及藥學等本科專業
    中新社深圳3月13日電 (記者 鄭小紅)香港中文大學(深圳)13日稱,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中,該校申請的英語專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臨床醫學專業、藥學專業通過審批。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十大新聞
    三方共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院深圳市政府、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香港中文大學就聯合建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院籤訂三方協議。12月1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院建設項目總概算獲批51.33億元。醫院將進一步藉助香港中文大學臨床醫療等方面世界領先的發展水平,為深圳市乃至大灣區打造一家世界一流,且兼具先進醫療服務、高端醫學人才培養和創新醫學研究的、頂尖的國際化醫學中心。03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能夠從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領域的產品生產、工程設計、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工作管理經營等關鍵崗位工作,適應國家高分子材料及相關領域經濟建設需要和行業未來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 2 專業特色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由國家建材局於1985年設立並於當年招生。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考研信息...
    >範德堡大學博士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座教授管理學理學碩士項目課程主任公司治理和股權激勵研究中心主任葉立新 教授史丹福大學博士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能源市場與能源金融實驗室聯席主任經濟學理學碩士項目課程主任香港中文大學
  • 深圳將新增3000張床位!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直屬附屬醫院28日開工
    開工儀式現場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19年12月28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餘俐潔 通訊員 馬明霞)12月28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直屬附屬醫院深圳吉華醫院在龍崗區坂田街道吉華路南側項目現場舉行隆重的開工奠基儀式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地址 招生或明年開始
    香港中文大學校門。 資料圖片  昨日南都記者獲悉,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已獲教育部批准籌建。今日將在深圳舉行批籌儀式,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與香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將出席。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地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園建設項目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大運中心西南側、龍翔大道北側,由龍崗北通道兩側地塊組成。  香港政府新聞網昨日發布消息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今日上午將前往深圳,出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批籌儀式。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將隨同前往。
  • 大灣區四大重點實驗室「開跑」
    來源:時代周報大灣區的國家實驗室「預備隊」開跑了。6月17日,東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第二批重大項目集中動工暨中子科學城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項目動工奠基儀式在松山湖舉行。「誰掌握了材料,誰就掌握了未來。」
  • 錢義祥——高分子物理與聚合物熱分析
    高分子物理涉及高分子及其凝聚態結構、性能、表徵,以及結構與性能、結構與外場力的影響之間的相互關係。另一方面高分子工程研究涉及聚合反應工程、高分子成型工藝及聚合物作為塑料、纖維、橡膠、薄膜、塗料等材料使用時加工成型過程中的物理、化學變化及以此為基礎而形成的高分子成型理論、成型新方法等內容。當前的高分子科學已形成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工程三個分支領域互相交融、互相促進的整體學科。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首次在山東舉辦綜合評價考試
    寫作題則更貼近生活,要求學生談論網購對生活影響的利弊,或中國新四大發明掃碼支付、共享單車、高鐵、網購哪一個對中國影響最大。筆試新題型分析題與中國發展息息相關,例如汶川十周年有什麼感想,怎麼理解深圳速度。
  • 《新民晚報》:探訪復旦大學「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可能帶來通訊產業的一場革命……這是記者新年伊始探訪復旦大學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聽到的、見到的故事,它位於復旦江灣校區的化學—高分子樓內。復旦大學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又何為聚合物?實驗室主任丁建東教授解答,在自然界,分子質量過萬甚至達到幾百萬的物質稱為高分子,也叫聚合物。化學家運用合成和分子組裝等手段,設計創造各類材料,進而將其多樣化的功能體現於不同的實際運用中。這就是聚合物分子工程。可以用「點石成金」或「化腐朽為神奇」來形容聚合物工程。「當一個分子和另一個分子交融時,神奇的一幕就可能拉開。」
  • 清華大學專業介紹: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主要專業課包括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高等有機、物質結構、聚合反應工程,聚合物成型加工與應用、材料學概論、材料科學基礎。    相關信息: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始建於1946年,復繫於1958年,始終堅持人才培養服務於社會,科研工作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60年代的萃取法核燃料後處理工藝和設備研究為我國原子能工業的發展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在矽基光晶片領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張昭宇教授課題組與合作團隊通過設計矽基量子點光子晶體雷射器外延結構,採用分子束外延方式在矽襯底上直接生長高質量的InAs量子點作為雷射器增益介質(發光材料),依託深圳市半導體雷射器重點實驗室平臺,成功製備了亞波長尺寸的超低閾值矽基光泵浦光子晶體雷射器晶片。
  • 灣區大學定了,灣區聯合大學又要來了!深圳不是只有深大
    據大公報消息,11月5日,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會見香港大學校長張翔一行時指出,希望雙方搶抓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和實施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歷史機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深化科研創新、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產學研融合等各領域務實合作,攜手推動大灣區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為更好實施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粵港澳大灣區論壇探討香港發展新道路
    新華社香港11月18日電(記者朱宇軒)「香港需要改變了。」在18日於香港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上,與會人士紛紛表示,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下,香港應積極轉變角色,尋求發展新道路。本次論壇由中國日報社和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舉辦,主題是「大灣區:前行啟新程」。
  • 馬桂秋——天津大學——聚合物結構與性能、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
    姓名: 馬桂秋       性別: 女       出生年月: 1968-09 所在院校: 天津大學
  • 2020大灣區論壇聚焦醫療健康和新基建機遇 探索香港新角色
    中國日報香港11月18日電 「2020大灣區論壇」今日在香港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出席並發表主旨演講,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出席論壇。聚焦醫療健康首場專題研討會的主題是「疫情影響下的醫療健康服務行業的發展趨勢及展望」,由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馮康主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前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祈福集團董事長彭磷基、中銀集團人壽保險執行總裁鄧子平、武漢亞心總醫院董事總經理謝兆基及全國政協常委胡定旭五位演講嘉賓共同探討大灣區內的城市該如何合作
  • 高分子聚合物液體防水材料的優勢及廣泛應用
    隨著住房年限的增加,防水已是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提到的熱聊話題,之前已介紹防水材料的分類及使用方法,今天我們來具體了解高分子聚合物液體防水材料的優勢及廣泛應用。材料特性:高分子聚合物液體防水材料屬於水泥類型的防水材料,當前應用也十分廣泛,具有抗老化性能強、施工工藝簡單、綠色環保、適用範圍廣等特點。特別是在大家關注的環保方面,水泥基類型的防水材料屬於無機類的材料,不含有揮發性的氣體以及其他有害物質,所以在國家大型工程中應用的比較多。
  • 南方科技大學還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分校,誰才是深圳最好的大學?
    人才是21世紀發展的發動機,深圳政府在大力引進人才的同時,也在對深圳的高等教育做了更多的統籌布局。經過深圳政府的財政支持,深圳在短時間內建立了一批有實力的高等院線。比如南方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分校,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哈工大深圳校區,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等。目前,深圳在本科教育這塊,影響力最大的兩所高校是南方科技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分校。那麼,這兩所大學誰更勝一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