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李培:粵港澳大灣區天地廣闊大有可為

2021-01-09 新華社

新華社深圳9月9日電(記者閆然)「你好,我叫李培,是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的創會主席。」剛落座,李培就迫不及待地跟記者打招呼。然後,他又笑了起來:「不好意思,我的普通話實在過於普通,我慢點講。」

在香港出生、長大、就業,李培曾以為自己的人生會一直這樣下去。直到2017年,他在電視上看到改變自己人生軌跡的新聞——《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在香港籤署。

「那之前,我不知道什麼是粵港澳大灣區。有報導提到港珠澳大橋,還說以後香港要通高鐵,『1小時生活圈』這個概念『嚇』到我。」李培回憶時眼裡有光,「當時我就對這樣的規劃前景深信不疑,我要動起來。」

對李培來說,深圳一切都是嶄新的。在香港文創業從業多年,李培決定,在陌生的深圳,依舊投身自己熟悉的領域,創立文化傳播公司。

「從荃灣到銅鑼灣都要一個小時,從荃灣到福田卻連一小時都用不了,多方便。為什麼我們不來尋找機會?這是大勢所趨。」他說。

坦誠相待,不懼溝通,從陌生到了解,從一個到一群,李培漸漸打開局面,有了越來越多的新客戶和好朋友。2018年3月,李培創立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希望以自己的經歷和資源,幫助更多有志來內地創業的港澳年輕人。

「我覺得大灣區是港澳青年的絕佳舞臺,如果他們不了解,機會就會溜走。」為此,李培走遍香港18區,走進大學校園,舉辦幾十場粵港澳大灣區講座,帶領香港學生、青年代表走訪深圳、廣州、珠海等灣區城市。

「每個城市都有獨特的優勢,實地走一走,我們香港青年就會了解、有概念。他們想做什麼行業,就去什麼地方。」目前,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已有會員約1300名,累計服務逾萬人次。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李培的工作生活有很大影響,他已兩個多月沒有返港。但李培發現,「疫情讓很多香港青年尤其是創業群體的思維發生了轉變,他們越來越體會到拓展內地市場的重要性」。

下階段,李培計劃推動香港高校與內地政府部門及企業的聯結,舉辦招聘會,搭建橋梁,為香港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多內地的工作機會。他希望讓更多的香港青年知道,粵港澳大灣區天地廣闊、大有可為。

「深港兩地年輕人有好多共同點,熱情、樂觀、有想法、幹勁十足。」成立兩年多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陸續在廣州、深圳、佛山、東莞及珠海設立辦事處、聯絡站,希望為科技、文創、餐飲等不同行業的香港創業青年提供更精準服務。

從自己來創業到幫助更多香港青年來築夢,李培用「奇妙」形容自己的經歷與感受。「我很感恩、滿足,希望把夢想不斷傳遞。」(完)

相關焦點

  • 粵港澳大灣區論壇探討香港發展新道路
    新華社香港11月18日電(記者朱宇軒)「香港需要改變了。」在18日於香港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上,與會人士紛紛表示,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下,香港應積極轉變角色,尋求發展新道路。本次論壇由中國日報社和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舉辦,主題是「大灣區:前行啟新程」。
  • 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香港青年...
    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香港青年提供新機遇新華網  作者:  2021-01-10 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10日發表網誌表示,日前推出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香港青年提供了很多機會,希望香港.
  • 學術委員洪為民出席粵港澳大灣區論壇,探討香港發展新道路
    「對香港來說,大灣區是一個絕佳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香港會持續發揮作用,並且發揮得越來越好。」梁振英表示。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致辭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將豐富香港「一國兩制」的內涵,促進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我堅信,粵港澳大灣區不僅為香港提供廣闊市場,還為香港融入國家『雙循環』提供了絕佳的途徑。」
  • 香港多措並舉引進優秀人才 面向大灣區廣闊空間
    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消息,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日前在立法會會議上回復有關香港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稱「優才計劃」)的問題時表示,2020年共有1709人通過優才計劃獲批赴港定居,獲批人數較2019年的874人激增96%,創下優才計劃推出14年來的新高。
  • 優勢互補 天地廣闊(潮湧大灣區④)
    人民視覺核心閱讀大灣區內地九市製造業發達、營商成本低、市場腹地廣闊、發展各具特色,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大灣區各城市的創新要素充分湧流,發展優勢相得益彰,為不同專長的香港創業者提供了廣闊的發揮天地在大灣區收穫科創果實在醫院看病取藥,免不了要在取藥處排隊等候。但在廣東江門等地市的部分醫院裡,由於一種自動分藥機的投入使用,患者取藥時間大大縮短。
  • 前海認真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攝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簡稱《規劃綱要》)在第十章「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中,用一個專節闡述前海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定位、作用和要求,提出「優化提升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功能」「強化前海合作發展引擎作用」。
  • 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創新高地」見聞:科創走廊蓄能量
    大灣區不僅有「大塊頭」增添「大智慧」,隨著要素、資源流通日漸頻繁,「小而美」的合作創新「星星之火」,也越燒越旺、閃亮灣區。香港青年陳昇越來越忙了。5年前,他從香港來到深圳前海,創辦了解決物流配送「最後一公裡」的進口零食電商平臺。他的創業項目經營發展順利,但他有時看到身邊的香港青年來深創業遇到困難,這令已熟悉環境的陳昇感覺「需要做點什麼」。
  • 香港十八區區議會正副主席考察大灣區 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綜述:香港十八區區議會正副主席考察大灣區 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中新社珠海9月10日電 香港十八區區議會正副主席粵港澳大灣區考察團一行約50人,於本月7日至9日先後到廣東省廣州、佛山、中山、珠海4個市展開為期3天的實地考察,深入了解大灣區城市經濟建設,及科技、文化等各項事業的發展情況,旨在進一步從地區層面推動香港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 張茵:大灣區建設是香港青年最好的機遇
    中新網南寧12月22日電(儲瑋瑋 蔣雪林 林浩)玖龍紙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茵12月21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大灣區建設是香港青年最好的機遇。大灣區建設需要他們的聰明才智。張茵表示,大灣區建設對於香港來說,有很多機會。
  • 清華大學「粵港澳大灣區公共管理與高級人才培養」論壇暨公共管理...
    資料圖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 陳琛) 11月28日,由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主辦,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和香港清華同學會協辦的清華大學「粵港澳大灣區公共管理與高級人才培養」論壇暨公共管理學院高端項目招生說明會在香港隆重舉行。
  • 李民斌委員:鼓勵港澳青年人才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2日電(記者 紀娟麗)「雖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如火如荼,但港澳青年在內地創業就業率仍然不高。」全國政協委員、東亞銀行執行董事及副行政總裁李民斌建議,要通過積極創造就業創業條件,加強學習交流深度廣度,打造安居工程,設立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才服務中心等舉措,鼓勵港澳青年人才到內地創業就業,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 機構:三條主線布局粵港澳大灣區(附標的股)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11日上午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林鄭月娥,頒發任命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的國務院第678號令。同時指出,今年,中央政府要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將推出內地和香港之間的「債券通」。
  • 粵港澳大灣區地圖範圍面積城市名單 四大中心城市規劃
    製圖 中新網  2月18日,籌備多時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從粵港澳大灣區2017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到粵、港、澳三地政府籤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再到《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的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前景可期。而隨著綱要的公布,一個國際一流的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正逐漸顯現。
  • 觀點|陳新滋: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性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可以說是歷史上非常重要的機遇,如何能夠把握好機遇,不管是對粵港澳大灣區地區,還是對中華民族今後的發展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香港浸會大學第四任校長,中山大學藥學院名譽院長、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校長陳新滋29日在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第七屆年會暨海歸創新創業廣州峰會上如是說。
  • 香港特區政府: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發展規劃有助提升三地氣象服務
    新華社香港4月29日電(記者張雅詩、王晨曦)中國氣象局29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發展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全文,香港特區政府對此表示歡迎。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當日表示,粵港澳三地氣象部門多年來一直保持緊密合作和經驗交流,並就重大氣象事件設立溝通聯繫機制。《規劃》的發布可進一步加強粵港澳三地在氣象方面的合作,包括氣象資料共享、氣象科研創新、氣象人才培訓等,有助於提升三地氣象服務。
  • 2019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藍皮書
    ►金融市場規模已達世界級水平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廣州、深圳和香港三大金融重鎮,正在形成以香港為龍頭,以廣州、深圳、澳門、珠海為依託,以南沙、前海和橫琴為節點的大灣區金融核心圈。  大灣區三大金融中心中,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中僅次於紐約和倫敦,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全球前100家大銀行中有七成均在香港設立分支機構;深圳為國內重要的金融中心,也是風險投資最活躍的地方;廣州主要為區域性的金融中心,產業金融實力強勁。從大灣區金融業發展情況來看,金融業總體規模已達世界級水平。2017年底粵港澳三地銀行總資產合計約7萬億美元,超過紐約大灣區和舊金山灣區。
  • 粵港澳大灣區火熱建設世界級機場群!香港重磅官宣「機場城巿」
    2019年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就明確指出,要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機場群。為呼應《規劃綱要》確立香港在大灣區內的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及十四五戰略下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核心,香港機管局結合成熟時機,率先提出「機場城市」發展藍圖。大灣區人口約7000萬,國內生產總值約10萬億人民幣,其發展計劃為香港國際機場帶來龐大機會。
  • 大灣區發展迅速,香港優勢漸失?香港建築業發聲:要對香港有信心
    香港訊近年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成為香港與內地的熱門話題,香港政府鼓勵年輕人到大灣區尋找發展機遇,同時,本地不少行業也希望能在大灣區的建設發展中有所作為。另一邊,也有不少內地從業者想到香港交流及汲取經驗。在「一國兩制」下,兩地若能互相交流取長補短,便能發揮自身最大的優勢。
  • 香港房價又破紀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呢?
    提起房價,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我國香港了,香港作為我國一個特別行政區,其發展在全國來看都是首屈一指的,在很早以前,香港就已經是國際性的大都市了。房價高也是其一個代表名詞,香港的房價現在是全球最高的,眾所周知,香港寸土寸金。
  • 香港將在大灣區落實更多法律服務新措施
    本報北京1月8日電  (記者汪靈犀)香港特區政府在日前發布的新聞公報中表示,香港律政司未來將在粵港澳大灣區落實更多法律服務新措施,特區政府還會為本月底參加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的人士安排培訓課程,以配合「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