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將在大灣區落實更多法律服務新措施

2021-01-11 人民日報海外網

本報北京1月8日電  (記者汪靈犀)香港特區政府在日前發布的新聞公報中表示,香港律政司未來將在粵港澳大灣區落實更多法律服務新措施,特區政府還會為本月底參加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的人士安排培訓課程,以配合「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

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日前在香港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上表示,特區政府會堅定不移,依照基本法及憲法,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致力捍衛法治及司法獨立的核心價值。律政司2021年度有4方面重點工作,包括「願景2030—聚焦法治」計劃、推動法律科技、推動「一帶一路」及大灣區的法律協助、為香港本地法律專業創造就業等。

她指出,為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一國、兩制、三法域」的優勢,香港律政司已成功爭取在大灣區開創新的突破,並將積極落實及爭取更多措施,以助香港法律界開拓內地市場,包括將於本月底舉行的首次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對於通過考試的人士,香港律政司將與內地單位合作,為其安排相關培訓課程。

2020年8月,深圳前海推出「先試先行」計劃,具有境外職業資格的金融、會計、設計、專利代表等服務領域的專業人才,經備案後可在前海提供服務,其境外從業經歷可視同為境內從業經歷,為香港專業人士帶來利好。鄭若驊說,律政司未來將積極配合香港特區政府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企業聘請及派駐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城市工作。

香港是國際法律樞紐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而在大灣區落實的一系列律師專業服務開放措施,為香港法律業界帶來十分可期的機遇。鄭若驊表示,律政司會繼續與內地相關單位保持緊密聯繫與合作,在大灣區以至內地其他城市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促進粵港澳三地法律界的交流。

就法治教育問題,鄭若驊表示,律政司十分重視法治教育的質量。為正本清源,律政司會通過不同渠道,協助普羅大眾特別是年輕人,正確理解「一國兩制」、認識憲法與基本法的關係,培養基本法治概念,建立良好法治環境。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1月09日   第 04 版)

責編:莊鵬澤、夏麗娟

31957110,.香港將在大灣區落實更多法律服務新措施,.2021-01-09 06:57:15,.204524,.莊鵬澤、夏麗娟

相關焦點

  • 落實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前海舉辦全媒體訪談
    前海將深刻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賦予前海的使命定位,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擺在重中之重位置,深度對接「港澳所需」「灣區所向」「前海所能」,為深圳增強核心引擎功能、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前海認真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合作發展平臺,前海深刻把握《規劃綱要》賦予前海的使命定位,認真落實《規劃綱要》, 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擺在重中之重位置,深度對接「港澳所需」「灣區所向」「前海所能」,將為深圳增強核心引擎功能、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2020大灣區論壇聚焦醫療健康和新基建機遇 探索香港新角色
    在醫療責任、法律風險以及專利的背景下,香港以及其他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是時候齊心協力,創建一套法律和專業框架,以促進信息技術的提高,和以人工智慧技術為基礎的新模式醫療保健服務的發展。」彭磷基說:「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減輕了病人的痛苦和政府的壓力。中醫藥仍將會是我們發展的重點。
  • 前海落實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政策推介會在港舉行
    新華社香港2月27日電(記者郜婕)「前海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政策推介會」27日在香港舉行,由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前海管理局)負責人向香港各界人士介紹前海開發開放總體情況和未來進一步推進深港合作部署安排。
  • 粵港澳大灣區論壇探討香港發展新道路
    新華社香港11月18日電(記者朱宇軒)「香港需要改變了。」在18日於香港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上,與會人士紛紛表示,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下,香港應積極轉變角色,尋求發展新道路。本次論壇由中國日報社和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舉辦,主題是「大灣區:前行啟新程」。
  • 香港醫思醫療計劃未來3至5年在大灣區開30至50間門店
    公司將繼續透過物色潛在的收購目標或透過在大灣區有機擴張來擴大市場份額,現時計劃於未來三至五年內開設30至50間門店,重點發展消費醫療及養生服務,包括但不限於美學醫療、脊椎治療、牙科及兒科服務,並將於深圳福田設立
  • 深耕大灣區,碧桂園服務與香港柏齡物業達成股權合作
    日前在香港,碧桂園服務與菱電物業發展有限公司就香港柏齡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權合作,正式籤署協議。雙方將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拓展、高端物業服務品牌打造、海外物業職業化人才培養、深耕寫字樓和商業綜合體的業務發展空間,達成全面戰略合作。
  • 學術委員洪為民出席粵港澳大灣區論壇,探討香港發展新道路
    「對香港來說,大灣區是一個絕佳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香港會持續發揮作用,並且發揮得越來越好。」梁振英表示。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致辭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將豐富香港「一國兩制」的內涵,促進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我堅信,粵港澳大灣區不僅為香港提供廣闊市場,還為香港融入國家『雙循環』提供了絕佳的途徑。」
  • 香港多措並舉引進優秀人才 面向大灣區廣闊空間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網原標題:香港多措並舉引進優秀人才推動香港快速發展,高技術人才儲備至關重要。近年來,特區政府相繼推出多項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相關措施為香港經濟高增值及多元化發展持續輸入「新血」。面向大灣區廣闊空間在各項外部人才引進計劃穩步推進的同時,特區政府還將目光投向粵港澳大灣區,通過深化城市間合作創造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以吸引更多國內外高技術人才和企業落地大灣區。
  • 灣區50+|大灣區思維:流動性不足 如何破除大灣區的人才困境?
    我們應該將歐盟的行動自由規定作為一個參考模型,」南方東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營運長黃祖榮表示,「為了吸引人才到大灣區工作,需要解決醫療服務的可獲得性等問題,還需要制定稅收激勵政策來鼓勵人們到中國內地工作。」一位廣州的受訪銀行家認為:「促進人員流動是促進市場互聯互通的重中之重,但大部分的人員流動可能會是從香港到內地。
  • HKDSE國際學校落地大灣區 香港與內地教育合作揭開新篇章
    教育界正積極探索,通力合作,將香港國際一流的教育資源、教學經驗,與內地國際一流的生源相結合,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合作升級,推進香港與內地優勢互補,為中國教育產業整體發展貢獻力量。同時,此舉也將幫助內地學生以香港為窗口接受更優質的教育,內地學生通過報考香港DSE考試,將更容易考入香港乃至全球的知名高校。
  • 香港青年李培:粵港澳大灣區天地廣闊大有可為
    直到2017年,他在電視上看到改變自己人生軌跡的新聞——《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在香港籤署。「那之前,我不知道什麼是粵港澳大灣區。有報導提到港珠澳大橋,還說以後香港要通高鐵,『1小時生活圈』這個概念『嚇』到我。」李培回憶時眼裡有光,「當時我就對這樣的規劃前景深信不疑,我要動起來。」對李培來說,深圳一切都是嶄新的。
  • 大灣區:港生就學深造的寶地
    為加大招收港生力度,下一步,教育部將繼續根據香港教育局工作建議和香港學生升學需求,有針對性地遴選新增招生院校,為香港學生提供更多升學選擇。  完善實習就業保障  香港學生在內地實習就業保障是否完善,也是影響港生灣區升學積極性的一大因素。
  • 香港特區政府: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發展規劃有助提升三地氣象服務
    新華社香港4月29日電(記者張雅詩、王晨曦)中國氣象局29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發展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全文,香港特區政府對此表示歡迎。發言人說,《規劃》提出的合作項目將有助於香港天文臺發展精細化氣象監測預警預報服務,以及進一步提升香港就極端天氣事件的預報預測能力。香港天文臺將與粵澳兩地的相關部門合作推展《規劃》各相關項目。澳門特區政府當日也在其官方網站及社交媒體平臺發布《規劃》正式公布的消息並轉載《規劃》全文。
  • 每周聽香港|全港市民免費!香港即將開展新冠疫苗接種
    香港即將開展新冠疫苗接種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2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表示,香港新冠肺炎疫情雖然有緩慢下降的跡象,但仍然出現反覆。一些確診病例出現在醫院、安老院舍及工地等環境,情況令人擔憂,還有部分確診患者是為市民提供日常服務的人員,如輪船船長、公交車司機等,因此市民不能掉以輕心,應繼續保持社交距離、減少聚會。
  • 香港十八區區議會正副主席考察大灣區 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綜述:香港十八區區議會正副主席考察大灣區 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中新社珠海9月10日電 香港十八區區議會正副主席粵港澳大灣區考察團一行約50人,於本月7日至9日先後到廣東省廣州、佛山、中山、珠海4個市展開為期3天的實地考察,深入了解大灣區城市經濟建設,及科技、文化等各項事業的發展情況,旨在進一步從地區層面推動香港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 我們希望「負面清單」具體落實下去 訪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一直充當著內地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窗口。隨著今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的正式落地,以及今年兩會期間釋放的信號來看,不僅金融業、債券市場等更多開放政策可期,粵港澳大灣區也將被作為金融對外開放的「試驗田」,推動金融對外開放步伐。在新一輪對外開放背景下,外資銀行將面臨哪些機會?接下來將如何布局?
  • 保障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 打造高質量發展典範
    近日,水利部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印發《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立足大灣區灣情、水情,深入分析大灣區水安全保障面臨的形勢,科學謀劃了未來一個時期大灣區水安全保障的總體布局,明確了2025年、2035年大灣區水安全保障目標任務。大灣區水安全保障面臨的挑戰是什麼?大灣區水安全保障總體布局如何?如何做好保障措施?
  • 專訪黃永健:希望香港企業積極參與大灣區發展
    2003年6月,國家商務部與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共同籤署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簡稱CEPA)。在CEPA的推動下,2009年1月,深圳市政府與港鐵公司正式籤署了《深圳市軌道交通4號線特許經營協議》,軌道交通4號線是內地首個以建設-運營-移交(BOT)模式投資建設的軌道交通項目。
  • 粵港澳大灣區地圖範圍面積城市名單 四大中心城市規劃
    ——香港  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推動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