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聯合速眠成立數字睡眠與腦科學實驗室

2020-11-29 站長之家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聯合速眠成立數字睡眠與腦科學實驗室

   2020 年 7 月 24 日,首屆中國國際智慧睡眠發展高峰論壇暨數字睡眠與腦科學聯合實驗室成立儀式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舉辦,以線下峰會,線上直播兩者聯動的方式進行。本次高峰論壇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柏斯速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共同發起,以「乘·新數之慧,啟·智睡紀元」為主題,從宏觀局勢和頂層規劃的視角,瞻望中國睡眠產業的發展趨勢與創新路徑。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許建國,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發展處處長畢亞雷,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腦所內爾諾獎實驗室執行主任、聯合實驗室主任朱英傑,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藥理系主任黃志力,深圳市二醫院功能神經科主任、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蒙特婁神經病學研究所-深圳中加功能性腦疾病中心主任蔡曉東 ,暨南大學附一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暨南大學附一醫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潘集陽,柏斯速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韓振亞、柏斯速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執行長鮮翾以及腦科學、睡眠領域的眾多專家學者、主流媒體嘉賓等參會。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許建國 致辭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許建國表示,腦科學一直是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重要的研究方向。去年,深圳首個腦科學「諾獎實驗室」——深圳內爾神經可塑性實驗室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正式授牌,意味著在這個領域的研究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此次和企業聯手,就是希望打造國內睡眠科技方面具有影響力的聯合實驗室,為中國的睡眠科研做出貢獻。

  柏斯速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聯合創始人 韓振亞 致辭

  數字睡眠與腦科學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

  柏斯速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執行長 鮮翾

  主題分享《速眠戰略布局》

  柏斯速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執行長、前康奈爾大學調查研究院主任鮮翾教授分享了柏斯速眠戰略布局規劃,她表示:「數字睡眠與腦科學聯合實驗室」未來將圍繞睡眠健康與腦神經機制這一核心問題,在「睡眠發生機制」、「睡眠障礙的非藥物醫療解決方案」、「藥物成癮患者睡眠障礙的幹預方案」、「神經調控技術幹預睡眠障礙」四個重點領域開展研究。未來速眠將會以「失眠非藥物醫療解決方案」、「智慧睡眠醫學中心」、「全流程睡眠健康管理服務平臺」三大業務構建睡眠健康生態服務體系。

  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藥理系主任 黃志力

  主題演講 《睡眠之謎》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腦所內爾諾獎實驗室執行主任、聯合實驗室主任 朱英傑

  作「數字睡眠與腦科學聯合實驗室」工作內容匯報

  深圳市二醫院功能神經科主任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蒙特婁神經病學研究所-深圳中加功能性腦疾病中心主任 蔡曉東

  主題演講 《腦深部電刺激術對帕金森病患者睡眠症狀的調控作用》

  暨南大學附一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暨南大學附一醫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 潘集陽

  主題演講 《失眠障礙臨床診斷所面臨的問題》

  在高峰論壇上 ,多名腦科學、睡眠醫學領域的專家作了學術主題演講,梁煒教授《睡眠與心身疾病》,張哲博士《An Excitatory Circuit in the Midbrain for Non-REM Sleep Control》,徐敏博士《Basal forebrain mechanisms for sleep-wake control》,劉暢博士《睡眠結構異常與學習記憶的神經調控》等學術主題演講闡述了各自領域的前沿技術研究進展,引起了線下參會者的高度關注共鳴以及線上參會者熱烈地討論交流。

  此次中國國際智慧睡眠發展高峰論壇成功舉辦以及數字睡眠與腦科學聯合實驗室成立,更加完善速眠在睡眠健康和腦科學研究領域的學科布局,促進了現代腦科學研究成果的臨床應用,為睡眠產業源源不斷地提供和升級各種創新工具和解決方案。事實上,速眠持續布局數字精神健康與腦科學研究的生態競爭力已逐步呈現。從前端的失眠非藥物解決方案,加上中端的智慧睡眠中心的建設,以及後端長期開展全流程睡眠健康管理服務完成的智慧睡眠大數據積累,深度融合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讓數位化、智能化睡眠健康管理的意義和價值,在科研成果、科技創新、應用場景落地化等各方面得到有效展現。

  速眠將持續進行失眠非藥物醫療解決方案創新研發,積極落地建設創新型國際化智慧睡眠中心,完善全流程睡眠健康管理服務,通過對數位化遠程醫療的普及和創新、睡眠監測技術的革新,賦能傳統睡眠行業,普惠百姓。真正助力實現集中式管理、分散化醫療模式,以科技創新的力量,讓人人擁有好睡眠,致力於成為「您身邊的睡眠醫學中心」。

  未來,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柏斯速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立的數字睡眠與腦科學聯合實驗室將持續聚焦睡眠與腦科學研究領域,推進科研成果轉化、發展腦科學智慧睡眠健康產業、遠程醫療服務能力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探索提升科技創新策源能力的路徑,發揮平臺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區位優勢,積極響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深圳智慧城市的號召;以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共同強化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優勢;以深圳為主陣地,共同吸引與國際接軌的醫學人才、先行先試國際前沿睡眠醫療技術;共同推進睡眠與腦科學研究領域優質資源的融合、優化和升級,共同探索創新型國際化智慧睡眠中心、腦研究中心高水平新型科研機構、整合型優質醫療服務等創新載體的建設。

免責聲明:「站長之家」的傳媒資訊頁面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自媒體人、第三方機構發布或轉載。如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刪除或處理。稿件內容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更不對您的投資構成建議。我們不鼓勵任何形式的投資行為、購買使用行為。

相關焦點

  • 構建睡眠健康生態服務體系 深圳成立聯合實驗室布局睡眠產業
    原標題:構建睡眠健康生態服務體系深圳成立聯合實驗室布局睡眠產業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07月25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聞坤 實習生 譚梓健)昨日,首屆中國國際智慧睡眠發展高峰論壇暨數字睡眠與腦科學聯合實驗室成立儀式在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舉行
  • 中國科學院深圳高級研究所結合快速睡眠建立數字睡眠和腦科學實驗室
    2020年7月24日,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睡眠發展高峰論壇暨數字睡眠與腦科學聯合實驗室成立儀式在中國科學院深圳高級技術研究所舉行,網下高峰與網上直播聯動。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徐建國;畢,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所發展部主任;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所腦科學研究所執行主任兼聯合實驗室主任朱英傑;黃志立,中國睡眠研究會會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藥理學教研室主任。
  • 深圳先進院與MIT共建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揭牌
    11月16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麻省理工學院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MIT- McGovern Brain Institute)合作共建的腦認知科學和腦疾病研究所(下稱腦所)正式揭牌。國際數據集團(International Digital Group,IDG)高級副總裁兼亞洲區總裁熊曉鴿先生,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院士、MIT- McGovern腦研究所所長Robert Desimone教授,轉基因腦疾病動物模型及機理研究領域國際頂級專家、MIT教授、光遺傳學研究開拓者之一馮國平教授和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樊建平等人出席並為揭牌儀式見證。
  • 美國院士合成生物學實驗室落戶深圳先進院
    先進院合成生物中心主任劉陳立(左)介紹實驗室情況  9月27日,由國際合成生物學產業化先驅,美國工程院院士傑·基斯林(Jay D.Keasling)領銜的傑·基斯林實驗室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成立。該實驗室的成立,將促進中藥資源的合成生物學創新開發與商業化。  美國院士領銜 創新利用傳統中藥有效成分  樊建平在致辭中表示,基斯林院士對於青蒿素的研發,變革了中藥提取青蒿素的傳統手段,是全球合成生物學產業化的最重要案例。
  • 凱普生物與中科院深圳先進研究院籤約成立精準醫療聯合實驗室
    11月11日,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下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在會展中心舉辦《科學與中國》院士巡講暨重大項目籤約儀式,凱普生物(300639)董事兼副總經理管秩生受邀出席並籤約成立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凱普生物「精準醫療聯合實驗室」。
  • 又一諾獎實驗室落戶深圳!內爾神經可塑性實驗室揭牌
    深圳內爾神經可塑性實驗室揭牌&nbsp&nbsp&nbsp&nbsp深圳特區報2019年3月25日訊 3月23日9時許,深圳又一諾獎實驗室——深圳內爾神經可塑性實驗室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簡稱深圳先進院 )正式揭牌。
  • 四大實驗室落戶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先進院供圖   中新網深圳11月13日電 (鄭小紅 朱族英)中科院定量工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腦聯結解析與調控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成像工程實驗室、廣東省粵港澳人機智能協同系統聯合實驗室四大實驗室,落戶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簡稱「深圳先進院」)  深圳先進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簡稱「合成所」)去籌儀式
  • 深圳先進院腦信息中心:探索腦科學「信息化」 致力基礎前沿研究
    來源:深圳先進院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雙聘教授畢國強和劉北明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周正洪教授合作通過發展前沿冷凍電鏡斷層三維成像技術,解析了首個完整腦神經突觸在分子水平的高精度三維結構,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
  • 深圳先進院自然指數居廣東省科研機構第一
    據最新數據顯示(統計時間範圍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0日),按照自然指數排名,深圳先進院指數從去年同期的23.45提升至29.92,再創歷史新高,廣東省科研機構排名由原來的位列第二躍居第一,中科院體系內排名17,全國高校排名85。據統計,此次計入自然指數的170篇文章中,有88篇來自生命科學領域,這與深圳先進院近年來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前瞻布局緊密相關。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院長樊建平:深圳科技創新做對了什麼?
    利用先進的病毒示蹤技術和光纖記錄方法,科研人員觀察到在毒品記憶形成、提取和持續的過程中,小鼠大腦中PVT到中央杏仁核(CeA),以及PVT到伏隔核(NAC)的兩條神經通路被激活了……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稱「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內爾神經可塑性諾獎實驗室聯合國際團隊找到了毒品成癮記憶的關鍵通路,並通過抑制通路「擦除」了小鼠的關聯記憶,從而阻止了復吸行為的發生。
  • 深圳先進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創歷史新高
    廣東科技報訊(記者 劉肖勇 通訊員 馮春)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工作基本結束,截止目前,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共獲批項目166項,項目直接經費總額11786萬元,立項數較去年增加64%,經費額較去年翻倍,均創歷史新高。
  • 深圳先進院自然指數位列廣東省科研機構第一—新聞—科學網
    12月17日,記者從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獲悉,最新數據顯示(統計時間範圍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0日),按照自然指數排名,深圳先進院指數從去年同期的23.45提升至29.92,再創歷史新高,在廣東省科研機構中的排名由原來的第二躍居第一,在中科院體系內排名17,全國高校排名85。
  • 「腦育未來」掀起科普頭腦風暴
    5月23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以「腦育未來」為主題舉辦第十屆公眾科學日,首次採用線上直播形式,邀請五位腦科學領域科研人員開展腦科學公開課、腦科學趣味實驗等科普活動,並以連線方式與深圳中學、紅嶺實驗小學、坪山二外等校的中小學生互動,探尋大腦的奧秘。活動共吸引近50萬人次收看。
  • 【安徽網】中科大先研院打造「腦機智能聯合實驗室」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5月25日,位於合肥高新區的中科大先研院與華米科技聯合宣布,共同建立「腦機智能聯合實驗室」,結合華米科技在智能可穿戴領域的研發實力和中科大在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的研究優勢,共同突破關鍵技術,構建主動健康新模式。據介紹,中科大校長助理、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吳楓,將擔任聯合實驗室管理委員會主任。
  • 深圳先進院與濟寧院齊獲中國產學研大會合作創新獎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和濟寧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榮獲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  產學研合作是新時期深圳先進院面向國家和區域產業和社會需求進行的重大科技布局,是深圳市建設國家首個創新型試點城市的重要科技支撐平臺。
  • 深圳先進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和經費額雙創歷史新高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工作基本結束,截止目前,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共獲批項目166項,項目直接經費總額11786萬元,立項數較去年增加64%,經費額較去年翻倍,均創歷史新高。項目平均資助率25.3%,其中面上項目獲批率32.41%,比全國高出15個百分點。
  • 華米科技與中科大共建腦機智能聯合實驗室
    5月25日,華米科技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宣布,共同建立「腦機智能聯合實驗室」,共同突破關鍵技術,構建主動健康新模式。隨著人工智慧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從信息化邁向智能化,結合腦科學和神經科學發展智能技術成為大勢所趨。
  • 深圳先進院舉行國慶升國旗儀式—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9月30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舉行國慶升國旗儀式,隆重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及國家第7個烈士紀念日。
  • 產學研合作好案例|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為創新而生。2006年2月,中國科學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及香港中文大學三方決定共建深圳先進院。經過13年的發展深圳先進院已初步構建了以科研為主的集科研、教育、產業、資本為一體的「微創新體系」,由八個研究平臺[中國科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先進計算與數字工程研究所、生物醫藥與技術研究所、廣州中國科學院先進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cGovern聯合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合成生物學研究所、
  • 深圳先進電子材料院落戶寶安,助力寶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川 李丹12月30日,深圳先進電子材料國際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電子材料院」)在寶安區福永街道宣布開園,正式入駐龍王廟智造小鎮。開園當天還進行了重大項目籤約。記者了解到,電子材料院是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承擔建設的深圳市十大新型基礎研究平臺之一,也是首家落戶寶安的應用型基礎研究機構。早在2019年4月舉行的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先進電子材料高峰論壇上,寶安區就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籤署了共建電子材料院的合作協議。同年5年,電子材料院迅速揭牌成立,並順利召開第一屆第一次理事會,宣告開始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