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深圳5月24日消息(記者黃倩 通訊員嚴偲偲)大腦如何控制本能行為?大腦如何調節喜怒哀樂?如何讓人類具有非凡的創造力?腦機接口僅僅是科幻嗎?5月23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以「腦育未來」為主題舉辦第十屆公眾科學日,首次採用線上直播形式,邀請五位腦科學領域科研人員開展腦科學公開課、腦科學趣味實驗等科普活動,並以連線方式與深圳中學、紅嶺實驗小學、坪山二外等校的中小學生互動,探尋大腦的奧秘。活動共吸引近50萬人次收看。
「腦育未來」公眾科學日海報(央廣網發 深圳先進院供圖)
探索大腦地圖 尋找本能情緒的「指揮官」
腦科學被認為是理解自然和人類本身的「終極疆域」,認識大腦要先從它的基本功能了解起。在腦科學公開課上,深圳先進院腦所所長、深港腦院院長王立平研究員以《食色性和我們的大腦》為題,重點圍繞捕食、防禦、睡眠、求偶等大腦控制的本能行為展開,生動形象地解釋了情緒腦、理性腦、爬行腦的區別,並介紹了目前科研人員研究本能神經機制的前沿技術,光遺傳學等。
「對本能行為的理解,將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人們揭開大腦的神秘面紗,讓人們了解大腦的『本底結構』特徵,哪些能力能在未來被開發利用,能為真正模擬人腦的類腦智能技術提供一些新的研究線索。」王立平表示。
腦科學公開課《快樂的大腦》(央廣網發 深圳先進院供圖)
不止本能行為,人類所有的精神活動,包括喜怒哀樂、夢境與現實、理想與抱負都來自大腦。深圳先進院腦所高級工程師鄧春山以《快樂的大腦》為主題,介紹了積極和快樂的情感體驗對於身心健康、工作效率、學習表現、人際關係的益處。如何才能保持積極的心態?鄧春山提示,保持規律的作息、飲食和運動習慣,少刷手機和電子遊戲,多想積極的事情都對調節快樂情緒有幫助。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壓力也成為現代人生活不可忽視的問題。「我們每個人應對壓力的能力就像大腦裡的壓力彈簧一樣,有自己獨特的彈性。」腦所副研究員劉欣安以《給大腦辦張健身卡》為題,詮釋了壓力的產生、應激症狀及壓力應對訓練。她呼籲大家正視壓力、勇敢擁抱壓力,並生動地比喻道:「大腦壓力彈簧就像肌肉一樣,需要經常鍛鍊才能更強。」
走進腦所實驗室 體驗腦科學實驗
百聞不如一見,參觀實驗室、體驗式科普是深圳先進院公眾科學日的另一重頭戲。跟隨深圳先進院腦所研究員劉暢,直播間的鏡頭來到了腦功能圖譜與行為研究中心,在這裡看到了布滿果蠅的試管、「摩天輪」儀器和電腦監測設備。據劉暢介紹,她的研究方向是睡眠和學習記憶的神經調控機制,而果蠅是重要的研究對象。
腦功能圖譜與行為研究中心(央廣網發 深圳先進院供圖)
「這是一套睡眠檢測系統,在裝有果蠅的玻璃小管中,一端是食物,一端封口。把小管裝入活動監測儀中,就能通過電腦實時監測果蠅活動狀態。」劉暢介紹,連續記錄後,對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就能了解果蠅的睡眠及活動情況。而「摩天輪」儀器則是一種訓練果蠅學習與記憶的裝置。
為什麼選擇小小的果蠅作為研究大腦的對象?劉暢表示,儘管果蠅的大腦只有1立方毫米大小,但實際上果蠅的基因組與人類有85%的相似度,研究成果可以借鑑給高等動物。其次,果蠅生活周期短,可相對縮短研究時間。此外,果蠅腦內只有10萬個神經元,且遺傳工具豐富,可以較為清晰地理解神經元的工作方式。
隨後,在腦認知與類腦智能研究中心,腦所副研究員黃豔介紹了腦電記錄儀、近紅外成像儀、眼動檢測儀等設備。對於熱門話題「腦機接口」,黃豔介紹稱,目前該技術已有相關研究及應用,例如「意念」控制無人機,實際就用到了「腦電信號」傳輸。
X-Lab夏令營登陸深圳 高中生的腦科學初體驗
在本屆公眾科學日上,王立平介紹了來自德國哥廷根大學的青少年科技訓練項目X-Lab(未來科學家訓練營)首次落地中國的情況。據介紹,X-Lab國際科研項目是哥廷根大學為全球優秀高中生提供的實驗室科研項目,在諾獎得主厄溫·內爾教授的大力支持下,由其夫人愛娃·內爾教授創辦。培訓課程包括生物學、化學、物理學、神經生理學和解剖學等領域,旨在通過「面對面、手把手」教學與科學實驗體驗,培養高中生對科學的興趣與探索精神。
X-Lab(未來科學家訓練營)首次登陸中國(央廣網發 深圳先進院供圖)
「內爾教授在深圳先進院腦所建立了實驗室,在他和愛娃教授的共同推動下,今年起X-Lab將首次在中國落地。今年夏天的X-Lab主要針對高中二、三年級學生設置了科學理論及實驗室科研項目,初步了解電生理、基礎生物學等學科的前沿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術;未來還將推動其它專業課程的開展。」王立平介紹稱。該科技訓練項目顛覆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在實驗中學習理論,通過興趣挖掘創新能力,全面訓練科學思維和研究能力。參與X-Lab的學生將被邀請參加第二年的「科學節科技競賽」,創新想法將得到多位諾獎得主的指導,並有機會被推薦到國際頂級研究機構學習。
本屆公眾科學日是深圳先進院首次嘗試線上直播形式,面向年輕受眾,邀請了知名視頻主播進行互動,並設置了連線、抽獎等全新環節,吸引近50萬人次觀看,未來深圳先進院也將定期舉辦系列科普專題活動。本屆公眾科學日由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南山區教育局、共青團南山區委員會、深圳先進院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深港腦科學創新研究院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