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腦風暴沒效果?方法不對,想到頭禿都沒用!

2021-01-08 柒點傳媒
圖片源自網絡

什麼是頭腦風暴?

頭腦風暴時常出現在我們的日常工作會議中,是指無限制的自由聯想和討論,其目的在於產生新觀念或激發創新設想。

圖片源自網絡

但是,在實際運用中卻效果欠佳。以至於在大部分人眼中,頭腦風暴只是一種常見的會議模式,幾個人坐在一起東拉西扯,絞盡腦汁想到頭禿,終於提出幾個似乎還行的點子,然後結束會議,所有人繼續該幹嘛幹嘛去。

那為什麼這種浪費時間和精力、沒效果的頭腦風暴依舊普遍存在於我們的工作中呢?或許,並不是頭腦風暴本身的問題,而是使用方法錯了。

究其原因,我們大都懂得「頭腦風暴」一詞的名詞解釋,清楚它的作用,但卻始終沒找到正確的打開方式。頭腦風暴看似是一件毫無章法的事情,大家思維發散、天馬行空,所產生的效益也似乎極不穩定。但事實上,有束縛的自由才是有價值的自由。在使用頭腦風暴法進行會議時,也要有一定的程序與規矩。

圖片源自網絡

接下來就跟大家簡單聊一下,關於頭腦風暴需要注意的三個關鍵步驟。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點新的思路,以提高工作效率。

簡單來說,頭腦風暴法最重要的就是事前認真準備、事中大膽發言、事後整理總結這三個階段。

01事前認真準備

頭腦風暴的過程可能很短,但是為了提高頭腦風暴的質量,我們在會議開始之前,需要對所探討的事情做好一定的準備工作。

確定會議主題

頭腦風暴一定要有一個主題,而負責會議的主持人一定要明確會議主題。即使主持人不太能表達清楚,也要有一個大概的方向。主題根據實際需求確定,但注意不要太限制解決方案的範圍,以免影響與會人員的思維發散。

而作為與會人員,如果遇到一些較為模糊、空泛的主題,可以先從主題的關鍵詞開始思考,從而進行思維延伸。

此外,如有與主題相關資料,也可提前共享,事先了解,可以提高頭腦風暴的效率。

確定與會人員

與會人員的選擇要根據會議主題的開放性來確定。開放性高的主題,比如趣味性相關,則可以多一些人參與,激勵與會人員的發言興趣,調節氣氛,可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點子;如果是開放性低的主題,則只選擇核心人員參與討論,以保證會議效率。

一般而言,會議人數在5-10人左右,具體視情況而定。

確定會議時間地點

會議地點按照規定流程來就好,而會議時間要視主題大小而定。一般而言,主持人要注意控制會議時長,會議時間過短則會限制發言數量,過長則會使與會人員產生疲勞。

發布會議通知

會議通知很重要,一般由會議主持人提前通知,並且,通知內容要明確完整。提前通知能夠給與會人員儘可能夠的準備時間,而明確完整的通知內容則會使與會人員更清楚會議主題,可以提前進行了解與思考。

02事中大膽發言

有不少人會把頭腦風暴當成是上班「摸魚」的時間,悠閒地在會議室坐下,然後啟動白日夢模式。但實際上,一次成功的頭腦風暴往往需要人們花費比平時更多的精力與腦力。頭腦風暴需要大家腦洞大開、思維碰撞,而不是平淡閒聊。

要怎麼讓一場頭腦風暴更有價值?或許可以先做好這幾件事。

先求數量,不求質量。

在頭腦風暴會議中,每個與會人員都是平等的。在這裡,沒有領導與下屬,只有各種各樣的假設與想法。只有當想法足夠多的時候,才能去談質量,想法越多,方向也就越多。

當然,在會議中應設置一到兩個人負責記錄所有的想法,不可因職位或對錯而區別對待。

控制時間,獨立思考。

會議時間一般會提前確定,但每個人在會議中的發言時間,則需要主持人來控制節奏。時間太短很可能打斷思路,而太長則會讓人疲倦。每個人的獨立發言可控制控制在3-5分鐘,自由發言則是30-45分鐘。

除了主持人會喊停外,與會人員儘量獨立思考,不要中途打斷他人,也不要影響他人思考。

禁止批評,延遲判斷。

頭腦風暴的特點在於所有人能夠自由地進行思維發散,無論觀點多麼奇怪或不切實際,都不能立刻進行肯定或否定,更不要立馬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會打擊發言積極性,也會影響他人的思考與判斷,而這也就失去了頭腦風暴的初衷。當發言者不敢表達時,則要進行鼓勵,調節氣氛。

03

圖片源自網絡

一場頭腦風暴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出設想、解決問題。因此,在頭腦風暴結束後,應該對所有的想法進行整理,篩選分析出合適的解決方案,做好總結收尾。篩選有很多種方法,比如專家評審、二次會議評估、情景模擬等。

不論使用哪種方法,最終都是為了在根本上對想法進行可行性分析,判斷方案是否能落地、是否能滿足當下需求、是否有一定的性價比。

不過話說回來,頭腦風暴也不是萬能的。

雖然它的優點很明顯,但也存在著很強的不確定性、容易被誤導等缺點。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是否使用頭腦風暴。當然,最重要的不是我們使用了什麼方法,而是我們是否始終保持思考。

相關焦點

  • 頭腦風暴是什麼?如何正確的進行頭腦風暴?
    「頭腦風暴」應該很多人都聽說過,但是同樣的很多人不曾使用過,對他大概就是「只看過豬跑,但是沒吃過豬肉的狀態」。那麼到底「頭腦風暴」究竟是什麼呢,他的存在是否有意義,對於我們的生活有何意義呢?頭腦風暴是什麼?「頭腦風暴」的最初,大概很多人都不會想到,他曾經是精神病理學上的一個名詞,還是一個針對精神病患者神經錯亂時用的一個詞。
  • 頭腦風暴是一種好的討論方法嗎?
    剛剛看了《紐約客》(New Yorker)上一篇關於頭腦風暴毫無意義的文章。過去數年來,從工作小組討論會,到高管參與的大規模研討會,我曾在上百個場合積極推動頭腦風暴。就像其他任何工具一樣,頭腦風暴雖然有效,但並不適合所有情境。
  • 《無主之地3》頭腦風暴者怎麼獲得 頭腦風暴者獲取方法分享
    導 讀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無主之地3中最強破盾武器頭腦風暴者的獲取方法及屬性介紹,在無主之地3高難度下部分精英怪的盾是非常難以破除的,但是你擁有了這把武器後
  • 靈感方法論:你也許用錯了頭腦風暴
    為了幫助更多人獲得頭腦風暴帶來的創造力,他定下了4條基本原則:忌批評性反饋量比質重要運用他人的想法催生聯想鼓勵大膽的構想頭腦風暴大受追捧。但是任何一個經歷過漫長而低效的頭腦風暴會議的人都知道,這也可能是對時間的巨大浪費。為了確保你個人與小組的頭腦風暴能夠產生新穎(以及有用!)的點子,你與你的團隊可以試試這12種策略。
  • 如何正確的進行一場頭腦風暴?
    開展頭腦風暴必須有一定的討論程序與規則,這是頭腦風暴能否有效實施的關鍵因素。從程序來說,頭腦風暴關鍵在於以下幾個環節:1.確定議題一個好的頭腦風暴法是從對問題的準確闡明開始。3.確定人選召集有關人員,參加的人員可以是團隊成員,或者是同行業的專家,也可以是不同行業的人員,甚至是毫不相干的人員,參加人員以創新目標而定4.確定主持人只要具備下列條件,人人都可以主持頭腦風暴法會議:●了解召集的目的、需解決的問題。●掌握頭腦風暴法的遊戲規則。●善於引導大家思考和發表觀點。
  • MBA關注:才思枯竭的時候試試這些頭腦風暴方法!
    但是正如一塊肌肉,倘若你不偶爾用心改變鍛鍊方式,創造力也會習慣於日復一日的相同練習。如果你曾被自己的思維桎梏,那麼不妨嘗試以下的辦法: 1. 「J.K. 羅琳」式頭腦風暴:我們對J.K.羅琳的傳奇故事一定不陌生,據說她曾經將哈利波特的故事片段寫在餐巾紙上。
  • 如何組織一場有意義的頭腦風暴研討會?
    頭腦風暴似乎只是一個常見討論的奇特名稱,但如果組織正確,它就會成為創新的源泉。本文是一個頭腦風暴研討會分步指南,其中包含提示和技巧,幻燈片示例以及準備清單。當你想到「頭腦風暴」這個詞時,你會想到什麼?也許一群人過去常常打電話給同事,互相吼叫,襲擊白板,幾乎扔拳以贏得對投影機的控制權?幸運的是,頭腦風暴有一個光明的一面:這是一個共同創造思想的文明過程。
  • 頭腦風暴太低效?你沒用對方法和工具吧!
    使用【會議桌】進行高效在線腦暴每當創意枯竭、舉步維艱之時,頭腦風暴這款聖器便會被祭出,然而我們經常遇到:開完一場精疲力竭的頭腦風暴卻顆粒無收,雖然收集到了大量零散、天馬行空的想法,但實際可行的內容創意卻寥寥無幾。
  • 翻譯讓人「頭禿」
    走對路就是翻譯家,走岔了,就不小心變成了幽默家。有人說,意譯為「傷感的」的sentimental如果改為音譯的話,就是「山東饅頭」。當你對著一個傷春悲秋的人說出「你真是山東饅頭」的時候,可能食不下咽的他或她會突然感覺餓了。
  • 頭腦風暴操作程序
    頭腦風暴作為新興的思維方式,在創新領域是一個很重要的思考工具,也是很多職場會議必備技能,我們今天具體說一說如何頭腦風暴的操作程序。一、準備階段1、確定會議負責人,制定所要研究的議題;2、敲定參會人員,5~10人最好(以跨部門的專家組最佳),選擇會議時間、場所,準備會議資料,通知參會人員;3、頭腦風暴不易上來就討論議題,所以要準備暖場話題;4、主持人明確本次議題;二、自由發言階段1、主持人引導開始討論,注意不允許私下交流和評論別人發言
  • 「二八法則、WBS分解法、頭腦風暴」:提高工作效率的3種有效方法
    我們經常聽到周圍的同事抱怨,說每天有幹不完的事,一周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在加班,沒有時間去運動,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也有人說,社會變化太快,因為工作都沒時間充電了。其實,大家缺少的不是時間,而是沒有有效的利用時間。
  • 為什麼同樣是頭腦風暴,你卻開成無效會議?最全方法賦能你的管理
    很多人可能都聽過頭腦風暴,但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頭腦風暴嗎?頭腦風暴是一種開發團隊智慧的技術,是一種所有團隊成員的初始想法都能被考慮到的技術。如果我們擁有的主意量越多,種類越多,我們就越容易找到我們所需的答案。
  • 什麼是思維風暴?
    頭腦風暴的目的是激發人類大腦的創新思維,使之能夠產生出新的想法和新的觀念。  美國北方每年的冬天都十分寒冷,尤其是進入12月之後,大雪紛飛。對當地的通信設備影響極大,因為大雪經常會壓斷電線。  以往人們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曾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但是沒有一種辦法能夠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基本上都是剛開始有些效果,到最後還是沒有辦法戰勝自然環境。
  • 刺激戰場三大槍口如何選擇,沒想到消音器這麼沒用
    刺激戰場三大槍口如何選擇,沒想到消音器這麼沒用現在什麼遊戲是最火的手遊,那當然是吃雞手遊了,而吃雞手遊也非常多,但是唯獨刺激戰場這款遊戲的人氣是最高的,這和1:1還原端遊是有一定關係的,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但是對於配件的選擇很多人不懂,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告訴你三大槍口該如何選擇
  • 頭腦風暴如何扼殺了創新:如何學會真正的創新思考?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書——《頭腦風暴如何扼殺了創新:讓你的組織學會真正的創新思考》。自從亞歷克斯·奧斯本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頭腦風暴」的概念以來,頭腦風暴會議已經成為企業創新的常用方法。發散思維很重要,但如果沒有合理正確的組織過程,創新的形成往往會更加困難。
  • Language Cafe: 頭腦風暴
    採取任何行動之前,我們先來一個頭腦風暴.每周編前會能不能成為頭腦風暴會,這樣好的創意可以及時被分享.CLet's get together and brainstorm guys.
  • 【妙筆生花】我家「頭腦風暴會」 - 妙筆生花 - 濟南教育 濟南學校...
    「頭腦風暴會」是我們家每周都要進行的常規「會議」,爸爸媽媽平時工作忙,這可是我們難得在一起的親子時間。這一周的主題就是「節約」。  輪值主持爸爸首先發言,他是個軍官,即使脫下軍裝也是那樣有板有眼。爸爸告訴我們,我國是產糧大國,糧食進口量也是全世界第一,即便如此也要有危機意識。
  • 如何組織一場高效的線上頭腦風暴會議?
    而開會的類型,最常見的莫過於召集大家一起頭腦風暴,討論某個項目的策略方向、創意玩法等。小會結合無數次的實戰經驗,為大家分享線上頭腦風暴的黃金法則。會 · 前需求研讀,比一上來就頭腦風暴更重要其實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在頭腦風暴前,都需要組織本次參與會議的核心成員對課題需求進行研讀。
  • 實現有效增長,該如何舉行頭腦風暴會議?
    頭腦風暴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不考慮實際情況,即不考慮現有資源允許實現什麼和不能實現什麼。因此,框架還應包括工作的限制因素。此外,在開始頭腦風暴前,你還需要給團隊成員一張列有在執行想法時可利用的資產和資源的清單。需要注意,人們的想法可能會跳出框架的邊界,這是可以接受的。但在投票時(稍後將介紹),你需要引導團隊對現有條件能實現的想法進行投票。
  • 你真的會做頭腦風暴嗎?原來我們只用對了一半
    來,直接上乾貨,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什麼叫頭腦風暴其實大致的方向沒有錯,但是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讓頭腦風暴更高效!1. 目標集中,人數適宜畢竟人數太多,有時候場面不好控制,另外大家一定要緊跟主題,可以發散,但不要跑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