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和肝癌戰鬥一天」—新聞—科學網

2020-11-28 科學網
「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和肝癌戰鬥一天」
— 記我國肝臟外科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教授吳孟超

 

吳孟超,男,1922年出生於福建,中國科學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教授、中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建立了我國肝臟外科理論、技術體系和學科體系。1996年,他被中央軍委授予「模範醫學專家」榮譽稱號;2006年,他榮獲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全世界55%的肝癌病人都在中國,所以我們必須靠自己的力量來研究肝癌的診治。」

最近的福建省閩清縣後壠村,異常熱鬧,很多人慕名來到這裡。後壠村是我國肝臟外科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教授吳孟超的老家。前不久,歷時兩年多籌建的「吳孟超院士館」在這裡開館。

該館展現了這位醫學大家成就卓著的一生:吳孟超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5年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醫學家;作為一名軍人,他是一級英模,1996年被授予「模範醫學專家」榮譽稱號……

近日,科技日報記者來到海軍軍醫大學,近距離感受了吳孟超傳奇的醫學人生。

帶隊勇闖「生命禁區」

2014年,記者曾面對面採訪過吳孟超。採訪當日下午,在等了一個半小時後,記者終於見到了當時已92歲高齡的吳孟超。他並非沒有時間觀念,他的秘書偷偷地跟記者說:「吳老一到病房就走不出來了,他願意待在那裡。」

的確,數十載心系患者,讓他難以放下治病救人的責任。

2017年8月,95歲生日的前一周,吳孟超還在手術臺上工作4個小時,為病人切下10公分大的中肝葉腫瘤。如今,雖已光榮退休,但他仍捨不得放下手術刀,一如既往地查房,一有空就研閱最新的學術資料。他說:「中國『肝癌大國』的帽子還沒有扔進太平洋,我還要繼續同肝癌鬥爭!」

我國是肝癌高發的國家,肝臟外科卻一度被認為是「生命禁區」,相關手術的成功率極低。

上世紀50年代初,我國肝癌防治領域還處在一片空白的狀態,身為外科醫生的吳孟超開始開墾這片「荒地」。一位國外專家看到吳孟超簡陋的研究環境後傲慢地說:「中國肝臟外科要趕上我們的水平,起碼要30年!」

吳孟超聽後,憤然寫下了「臥薪嘗膽、走向世界」8個大字,立志將自己的奮鬥方向與黨和國家的需要緊密結合在一起。

「禁區」裡根本沒有路。原本用來養殖實驗犬的窩棚成了吳孟超的實驗室,全部的實驗設備就只有幾張破舊的桌椅和幾把剪刀。

經過成千上萬次的解剖實驗,1957年,以吳孟超為核心的「三人小組」首次提出肝臟結構「五葉四段」解剖理論,中國醫生從此闖進了「生命禁區」。1960年,吳孟超主刀完成我國第一例肝臟腫瘤切除手術,實現了中國外科在這一領域零的突破……幾年時間,吳孟超就將中國的肝臟外科提升至世界水平。

不願只當「開刀匠」

在肝臟外科研究上,身高只有1.62米的吳孟超,卻是一個世界巨人。

吳孟超不願只當一名「開刀匠」。他常說,他開了一輩子刀,但開一刀只能延長一個病人的生命,這對於每年新增幾十萬肝癌患者的中國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肝癌難題,必須靠基礎研究,找出肝癌的發病機理,找出肝炎向肝癌轉化的根本原因,在早期預測、早期診斷和預防上做好文章,進而一舉解決困擾世界的肝癌問題。

早在上世紀50年代末期,由吳孟超領銜的「三人小組」開始向肝癌發起挑戰時,他們就遵循了這個思路——科研從臨床中來,最終要應用到臨床上去。他建立了國內第一個肝癌專業性基礎研究實驗室,1993年他又組建了國際上規模最大的肝癌研究基地——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和研究所,把肝癌研究推向分子水平和生物治療領域。

1997年,中國工程院院士、腫瘤分子生物學家王紅陽剛從國外回到東方肝膽外科醫院時,她向吳孟超提出,一定要在醫院新建一個消化內科,這樣她就可以建立基礎研究與臨床結合的基地和轉化平臺。

吳孟超聽後一口答應。「全世界55%的肝癌病人都在中國,所以我們必須靠自己的力量來研究肝癌的診治。」吳孟超說。

「當時,還沒有所謂研究型醫院的概念,將我的實驗室建在醫院,並新建消化內科,需要頂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但吳孟超毫不猶豫。」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王紅陽心中滿是感激。

為後人搭建抗癌平臺

對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孝平來說,大他31歲的吳孟超可以說亦師亦友,最讓他敬佩的是吳孟超的開創精神。

「在學術領域,最強調的是開創。」陳孝平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吳老翻譯出中國第一部肝外科教材《肝膽外科入門》,創立了肝臟外科的關鍵理論和技術體系,創造性地提出了『五葉四段』的解剖學理論,建立了『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的肝臟止血技術,率先成功施行以中肝葉切除為代表的一系列標誌性手術,建立了我國肝臟外科的學科體系……這些方法和理論被沿用至今。」

可吳孟超並不滿足。

他知道中國每年新發肝癌病例近40萬,要想提升治癒率,僅靠手術和各個單位的分散工作,是遠遠不夠的。

「我從醫70餘年,其中有60多年是和肝癌打交道。如今,我的時間不多了,我必須給肝癌研究的後來人搭建一個攻克肝癌的平臺,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希望!」吳孟超說。

「我們建議,組成打破部門界限、學科界限的肝癌攻關協作組……」2006年春天,已84歲高齡的吳孟超聯合其他6位院士向國家有關部委呈送報告。

此時,吳孟超剛剛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站在人生輝煌的頂點,他沒有停下腳步,依舊牽掛國家的肝臟健康事業。

報告引起重視,2010年的最後一天,國家肝癌科學中心正式落戶上海。在此期間,吳孟超近百次赴京協調溝通。一次,他生病剛打完點滴,又要去北京匯報。從首都機場出來時,他走幾步就要休息一下。隨行秘書心疼得直掉眼淚:「吳老真是不要命了。」

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人勸吳孟超,您都80多歲了,早已功成名就,也該享享清福了,再站上手術臺,萬一有個閃失,別影響了一輩子的聲譽。吳孟超卻笑著說,「我不就是一個吳孟超嘛,名譽,那算啥?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和肝癌戰鬥一天!」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和肝癌戰鬥一天」
    他常說,他開了一輩子刀,但開一刀只能延長一個病人的生命,這對於每年新增幾十萬肝癌患者的中國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肝癌難題,必須靠基礎研究,找出肝癌的發病機理,找出肝炎向肝癌轉化的根本原因,在早期預測、早期診斷和預防上做好文章,進而一舉解決困擾世界的肝癌問題。
  • 涇陽耄耋老人抗癌:生命就要活一天贏一天!
    否,抗癌三載的張老活得精彩,筆耕不輟 自學不停,將一個老共產黨員的光和熱詮釋 發揚醫院檢查治療不坐輪椅,忍著病痛拄拐步行..處處都有他的身影◣在省文明村驗收前,第一個走出家門,帶著工具,領著大夥打掃衛生,迎得了幹部和村民的好評。◣在嚴寒的冬季,他騎著電動車,找各級政府,為村上爭取了一臺變壓器。......
  • 壽命最短的六種動物,其中一種只活一天,剛出生就要面臨死亡
    而在自然界中,存在那麼幾種動物,它們的壽命特別短,甚至有一種動物她的生命只有一天,剛出生就要為自己的死亡做準備。地球上壽命最短的六種動物你知道是哪幾種嗎?第六名:變色龍。變色龍身體的顏色可以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改變,是他們天然的保護衣,可以讓他們避免一些外界對他們的傷害。
  • 多名科學家寄語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新聞—科學網
    10年前科學網邀請我註冊,從此開始了與科學網和《中國科學報》的深入接觸。在科學網上,我完成了幾個轉變,一是從讀者變成了作者;二是從一個樸素的思考者變成了系統的思考者;三是從一個隱居者變成了活躍者。《中國科學報》一直是我的老師和學校,我在這個平臺上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穫,衷心祝願《中國科學報》越辦越好,科學網越來越火。
  • 《地球:神奇的一天》:不該被忽略的地球的一天—新聞—科學網
    近期幾乎同時上映的兩部紀錄片,《二十二》終於在明星推薦和普通觀眾的口口相傳下得到了一個應有的好成績,可另一部佳作卻被埋沒在了暑期的各種動作大片裡,它就是BBC地球影業出品、中英聯合製作的自然紀錄片《地球:
  • 我和哆啦A夢過一天
    哆啦A夢聽了,便從他的四維口袋裡拿出任意門,帶我走了進去。我們到了河邊,發現水裡的魚兒都帶著傷口,細沙底下全是垃圾,樹木輕輕一推,樹葉就全落了下來……我和哆啦A夢目瞪口呆。突然他一拍腦袋說:「我想起來了,這附近新建了個造紙廠!」我和哆啦A夢悄悄換上了專家的衣服,向工廠走去。廠長一看是專家,立刻對我們恭敬三分,誇他的工廠怎樣好。
  • 地球上最短壽的動物,只能活一天,剛出生就要為死亡做準備
    地球上最短壽的動物,只能活一天,剛出生就要為死亡做準備在自然界中每天都會有動物面臨著失去生命的危險,俗話說曇花一現,浮遊一生,曇花的美麗固然短暫,確是驚世的璀璨耀眼。浮遊縱是只有短短的一天生命,確依舊能見證最美的黃昏黎明。浮遊別稱一夜老,它的身體很小,體長通常為3-27m,它具有古老而特殊的形狀,是最原始的有有翅昆蟲和靖蜓目可同分為古翅次綱,他們的翅不能摺疊。蜂蝶目昆蟲體形細長柔軟,浮遊的卵產在水裡,一般經過7-14天便孵化成小幼蟲。蜉蝣幼蟲靠吃藻類和小蟲為生在3年的漫長時光裡。
  • 全球首個肝癌診斷試劑盒在滬問世—新聞—科學網
    全球首個肝癌診斷試劑盒在滬問世
  • 大閘蟹死了一天還能吃嗎 大閘蟹死了一天能不能繼續吃
    特別是陽澄湖的大閘蟹,營養價值高,蟹黃豐富,適量吃對身體是有一定好處的,但體寒的人就要少吃了。很多人會問大閘蟹死了一天還能吃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大閘蟹死了一天不建議食用。因為螃蟹在死的過程中有一些有害物質產生,所以可能會導致食物中毒。
  • 百妖譜:蜉蝣生命只有一天,卻在狼人心裡活了一輩子
    蜉蝣百妖譜:蜉蝣,講述了一個尋死的狼人與蜉蝣姑娘一天的故事。狼人因為瘸了腿遭到家族拋棄,以人類樣貌來到人類社會,卻也是飽受欺凌,因此厭世。然而在投湖自盡的時候,卻被一女子救了上來,並被女子拉著一起度過了整整一天。這位女子便是蜉蝣所化,在這一天的時間裡,蜉蝣姑娘做了很多事情。
  • 《魔法學徒的一天》助你所向披靡的五星英雄
    《魔法學徒的一天》助你所向披靡的五星英雄 作者:GM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20-03-18 15:24:00手機訂閱
  • 建築木工,一天掙五六百,年輕人不願幹,網友:活累髒,要錢太難
    在建築工地幹日工,和小段包工,工價最高的是木工,一般日工三四百元錢一天,包工五六百元錢一天,為什麼如此高工資,現在年輕人一般都不願到工地幹木工,與網友互動,和本人在工地幹木工的時候,總結髮現主要是由於以下幾種原因。
  • 異色瓢蟲「小斑」的一天
    異色瓢蟲「小斑」的一天 2019-07-26 14: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對象說七夕陪我一天什麼梗 「我對象說七夕陪我一天」下一句搞笑...
    我對象說七夕陪我一天,象說沒時間,動物園不放假,這句話簡直不要太可愛,很多人作為朋友圈籤名,七夕節將近,單身狗們也可以發類似的搞笑句子,我對象說七夕陪我一天類似的句子是什麼?下面帶來介紹。  我對象說七夕陪我一天下一句是什麼?
  • 現代戰爭的最後一天
    《現代戰爭的最後一天》是款非常好玩的手遊,玩家成為士兵,在戰場上殺敵,並且和自己的隊伍一起完成任務,並且解鎖更多的武器,遊戲的內容非常的新穎大家了,還能夠開坦克和飛機,享受最棒的戰鬥體驗,在戰場上活下來,快來試試吧。
  • 我是O,我一天搬200個氧氣瓶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17日訊我叫鄧新財,醫院的同事現在都叫我O。春節前,我作為武漢紅十字會醫院的精準扶貧幹部一直在武漢黃陂區的大屋崗村駐點,那時我也一直在關注這次疫情的消息和單位的情況。醫院門前的大型氧氣罐投入使用,緩解了管道氧氣壓力不足的問題 記者陳卓 攝我是個90後「男將」,年輕,身體還不錯,所以每天把氧氣瓶運送到各病區和回收空瓶的任務就由我承擔了下來。
  • 杜愛軍:我與科學家的「畫」緣—新聞—科學網
    「工作後,我主要負責書籍封面和版式的設計,也畫過連環畫、科普畫,為科幻作品配過插圖。」杜愛軍在接受採訪時告訴《中國科學報》。相較於隨心所欲、勾畫心中所想的畫家,杜愛軍的繪畫工作更多是「命題」作品,特別是給科學和技術文章配圖,更考驗他的理解能力。
  • 借肝病醫生「一雙慧眼」—新聞—科學網
    而由於肝病的早期症狀無特異性,80%的就診患者已是肝癌晚期,手術和藥物治療效果都很難達到理想化。」8月28日,在清華大學與海斯凱爾聯合研發全球獨有的MigTE技術及新品發布會上,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榮譽主任委員、北京友誼醫院肝病中心教授賈繼東表示,肝病的早期發現和診斷非常關鍵。
  • 中國最厲害的一個省份,只要它存在一天,國家就永不滅亡
    而這一個省份也被很多人認為打起仗來最兇的一個省份,甚至有人認為只要它存在的一天,國家就不會滅亡。這個省就是四川省,四川省在當時整個抗日過程中所做出的貢獻,是其他任何省份無可代替的,無論是出兵的數量還是死傷人數以及貢獻的物資都是位於全國之首。
  • 如果真有時光機,你想回到哪一天
    如果真有時光機,你想回到哪一天 2021-01-07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