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物為什麼這麼萌

2021-01-16 果殼網

演化給了我們被萌到的快感來保護寶寶,我們卻用它激勵自己上網搜貓片——這是現在我們對「萌」這種感覺的標準解釋。

準確地說,萌這種感受來自人們對嬰兒的愛:人們認為大而低的眼睛、鼓起的面頰、短而粗的四肢和笨拙的動作十分可愛——這使成年人看到任何寶寶的時候,自然地放下戒備、提供關愛。這一觀點最初來自康拉德·洛倫茲(Konrad Lorenz)1943年的一篇著名論文。後續的行為科學和神經影像科學研究也顯示,當人們看到萌萌噠圖像的時候會作出快速的神經反應,隨後激活大腦中更廣泛的區域,這些區域與玩耍、同情以及其他高級道德過程相關。

但洛倫茲恐怕想不到七十年後的網際網路上會有這麼多萌物的圖片和視頻,而稍有常識的人都會發現,這些萌物裡面真的是嬰兒的東西萬中無一。說好的萌是為了保護寶寶呢?演化似乎並沒有在我們的大腦中給萌辨識規定一個界限,比如說,規定只有自己的寶寶或者其他人類的寶寶能喚起「可愛」反應。在這件事情上,人似乎過於濫情了呢。

萌吾萌以及他人之萌

只要是大眼睛小圓臉軟軟毛毛的小東西,都會激發人類的同情。洛倫茲對此的解釋是,存在著某種「超常刺激」:一種比自然情形遠為顯著和突出的刺激。在他們的經典實驗中發現,鵝媽媽在面對排球和蛋時,會先把排球拖回去孵,因為排球比真的鵝蛋要更白、更圓也更大。排球實際上是一種「超常刺激」:對鵝媽媽來說,它比真的蛋更像一個蛋。

在「可愛領域」也存在這種超常刺激。「嬰兒般的」明亮大眼、胖胖圓圓的小臉和更短的下巴,直接跳過我們認知系統中與任何真實嬰兒的關聯或者經驗,一路點燃了伏隔核——這是我們大腦中負責獎賞機制的一個關鍵區域,它包含能夠釋放多巴胺的神經。研究假設,伏隔核會被超常刺激所激活,並且讓人們把注意力集中於這些刺激,而有實驗支持了這一假說:研究者發現,當呈現經過超常處理的嬰兒照片(更大的眼睛和更粉嫩的圓臉)時,受試者認為這些嬰兒比真寶寶們更可愛,而腦部成像也顯示,這些超常圖像同樣可以激活相同的大腦區域。

從這個角度來說,「被萌到」是一種天賦能力,我們的大腦會對可愛的事物作出積極正面的反應,並體驗愉悅與溫暖。

攝影:球球

獨萌萌,與眾同萌,孰萌

不過,在今日世界裡,僅僅生物學的證據並不足以解釋人們對萌信息的廣泛反應。大量萌點成謎的玩意兒現身社交網絡,人們發明了各種新詞形容他們的萌點:「hhhh醜萌醜萌的」「暴力萌」「軟萌」「蠢萌」或者實在搞不懂萌點在哪兒就「蜜汁萌」拉倒。如果我們接受了腦科學的證據和結論,問題仍然存在: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是如何把對寶寶的情感擴大到如今涵蓋了虛擬角色、社交網絡形象、遙遠而陌生的物種乃至宇宙萬象的呢?

除了本寶寶,世上竟還有其他萌物,寶寶想不通。攝影:球球

這是一個涵蓋了文化、社會、商業和生物學的巨大課題,也是一個冉冉升起的新領域,它的誕生頗有些文化衝突的意味:東京學藝大學的文化研究學者約書亞·保羅·戴爾(Joshua Paul Dale),發現自己生活在一個到處都是萌物的世界裡,他被萌得不行不行,終於有一天拍案而起,推動「可愛研究」成為一項研究方向。

身在東亞的研究者們,更能夠感受到「萌信息」的包圍。日本是一個有貓咪做火車站站長的國家;朋友去韓國因為包裝太萌買了20支護手霜,至少需要十個手才能在保質期前塗完;《衛報》一篇介紹萌科學的文章配圖是杭州的Hello Kitty主題餐廳。信不信由你,我們此刻正生活在一個萌天萌地的文化裡。

日本貴志火車站新任站長貓NITAMA在就職儀式上。它的前任TAMA(蛋蛋)是一位三花貓,在這個車站勤勤懇懇地工作了十餘年後去世,由副手NITAMA(二蛋?)接任。圖片來源:Ryobi Group

「可愛研究」目前還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領域,研究者多集中在東亞,這或許與東亞特殊的文化氛圍有關——日本學者入戶野宏(Hiroshi Nittono)提出了可愛的兩個層次:嬰兒的可愛,能夠吸引成人提供照料和保護;而當他們逐漸成長為年幼的兒童時,萌萌的樣子能夠使他們更順利地展開社會互動。入戶野提到,可愛意味著可親近而無害,讓人想要接觸和了解其本質,因此,萌萌的事物、話題或裝飾品,對於含蓄內斂的亞洲人來說,簡直是拉近社交距離的開掛利器。

這個研究其實是關於怎樣用外觀設計來使人們更受產品吸引的。本文作者看到這裡,默默掏出以上各產品拍照留念。這個安利我吃。

萌的博物學

然而,傳統意義上的可愛,除了吸引關注和照料,恐怕也意味著需要幫助和缺乏獨立性。研究者們提到,「如果你想要吸引女性消費者,這個市場已經趨向飽和。」嬰兒般脆弱的軟萌或許仍然能夠吸引注意,但不再能輕易贏得人們發自內心的贊同:我們與萌萌的小夥伴的關係,正在不斷地趨向平等。

和傳統意義的「可愛」不同,「萌」在中文世界裡,被賦予了更豐富的含義,它仍然指向令人喜愛,但不再局限於一般意義上與「脆弱」「無辜」「需要幫助」相綁定的可愛。發現萌點,意味著欣賞與支持,這種態度本身就鼓勵理解、寬容和探索。人們開始能夠也樂于欣賞萌物們獨特的背景,和他們真實的自我與內心。

忽略那威脅地抬起的上半身、巨大的前肢和獒牙,作者追著家裡的野生跳蛛拍了三條街,只為被它亮閃閃的大眼睛萌個外焦裡嫩。

此同時,產品設計者開始嘗試獨闢蹊徑,加入一些不那麼脆弱無害的元素,用反差萌吸引消費者。皮卡丘的大眼睛、小圓臉和可愛的叫聲為這個遊戲吸引了無數粉絲,但它本身的個性是強硬、忠實而又野性難馴的。在90年代末獨霸美劇界的靈異劇《吸血鬼獵人巴菲》中,編劇創造了一個傳統的可愛美少女,而賦予她除魔衛道的使命。或許就像編劇喬斯·韋登(Joss Whedon)談及《巴菲》創作歷程時所說的那樣,「過去恐怖劇集裡一開場總是會有一個金髮美女,一出來就被怪物殺掉了。我覺得這不公平。所以我創作了這個金髮美少女把怪物統統殺光。」在各種主流媒體與文化中出現了這樣一種趨勢,人們不再將可愛視作無能無力的表現,而是以萌之名,發展出對獨特個性的欣賞。

比如這個會毒到自己的箱魨這莫名其妙的萌點……

萌的正義與救贖

演化讓我們對可愛產生積極的反應,一開始,這或許只是演化幫助我們生存繁衍的禮物。但隨著文明的發展,結果是,可愛總能讓人們獲得慰藉。

無論是日本熊本地震後,來到現場照料和安慰孩子們的熊本部長,還是911之後,人們送給現場消防員的泰迪熊。一位美國記者寫到,和我們認為「可愛意味著需要提供幫助」正相反,人們從可愛的安慰中,獲取勇氣、力量和安全感。這些形象,安撫了社會的痛苦和創傷。

地震後,熊本熊出現在公眾場合,擁抱暫時無家可歸的孩子們。圖片來源:japantimes.co.jp

「這個詞幾乎不可能有什麼負面含義,它始終被用於表達積極正面的意義」,入戶野說。他是指「Kawaii」這個詞在日語裡的意思,以說明可愛文化在東亞社會中的地位與價值。在中文世界中,隨日語舶來的「萌」(MOE),在使用中同樣拓展出了自身的豐富內涵,指向多樣化的可愛與表達讚美的方式。再古怪的萌點也有人愛,再冷門的萌物也有人萌,在萌文化中,沒有萌物是孤獨的。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不確定而廣闊的世界裡,萌已經逐漸成為表達友善的社交符號,發展友誼與關懷的手段,也是人們開啟新冒險與樂享舊日常的積極方式。萌並勇敢和快樂著,和人類生活的許多其他美好方面一樣,它日漸脫離最初的單一形象,以人類社會駁雜豐富難以預料的方式,化作了社會生活中互相贈與的獨特溫柔。(編輯:Ent)

相關焦點

  • 被一隻萌物盯上會怎麼樣?
    胖乎乎的嬰兒、喵喵叫的小貓、穿著淑女裙的凱蒂貓,還有2019年上映的電影《大偵探皮卡丘》裡的皮卡丘——這隻20年前就已風靡全球的黃色老鼠再次受到萬人追捧,上述那些讓我們看到就會微笑,由衷感嘆一聲「好可愛」的人事物統稱為萌物,幾乎所有人都無法抵抗它們的魅力,那麼它們為什麼具有這麼強大的魔力呢?
  • 萌物歡樂多一起遊戲吧《量子特攻》動物結萌活動開啟
    初冬時節,萌物來襲!夢見島上迎來多種不同的「小動物」,與漫遊者們一起過冬!《量子特攻》全新「動物結萌」系列活動今天正式上線,只要漫遊者們參與其中,就能收穫動物頭套、妝點出全新外形,空降入場展開超能戰術競技!
  • 為什麼要打造吉祥物IP——絨言絨語鄭淑談河南萌物大象奔奔的由來
    為什麼要打造吉祥物IP——絨言絨語鄭淑談河南萌物大象奔奔的由來 財訊網 | 2020-11-04 15:29:23 從單純的毛絨玩具生產到創立自己的毛絨玩具品牌,再到吉祥物定製和設計,20年來紮根於毛絨玩具行業,鄭州絨言絨語吉祥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淑一路摸爬滾打
  • 萌物+黑科技,橫掃銀河系
    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許多科幻故事中都有萌物的身影
  • 海 兔 萌物
    海兔在海底爬行時,後面那對觸角分開成「八」字形、向前斜伸著,嗅四周的氣味,休息時這對觸角立刻併攏,筆直向上,恰似兔子的兩隻長耳朵。當它不動時,活像一隻蹲在地上豎著一對大耳朵的小白兔,因而最早被羅馬人稱為海兔。後被世人所公認,海兔因而得名。日本人稱它「雨虎」。
  • 自然觀察|菊科萌物
    菊科 蒲公英屬小朋友們最喜歡蒲公英毛茸茸的「降落傘」,「噗」地一吹,一個個就隨風飄蕩開去~一「朵」蒲公英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降落傘?紫菀的果序也是萌物一枚。菊科 金光菊屬
  • 電影萌物搶鏡成主角 身兼多職要暖要萌要勇猛
    電影萌物搶鏡成主角  京華時報3月11日報導 自電影尤其是動畫片誕生以來,銀幕上憨態可掬的萌寵形象不斷豐富。遠有百年偶像米老鼠,近有隨《超能陸戰隊》走紅的機器人大白。不過隨著電影工業的不斷發展和觀眾口味越來越高,現在的電影萌物可是越來越不好當了。不光要相貌可掬、性情溫良,還要有上天入海、英雄救美的本領,才可以外能御強敵,內撫小夥伴。除了大白,近來不少走紅的萌物都各懷絕技,快來看看有沒有你中意的那一隻吧!
  • 「萌物」這麼多,小雀斑獨愛「護樹羅鍋」
    作為「哈利·波特」系列裡最著名的角色之一,鄧布利多在《神奇動物》裡屢屢被提及,當紐特·斯卡曼德(埃迪·雷德梅恩飾)在美國魔法國會被審時,科林·法瑞爾飾演的帕西瓦爾·格雷夫斯,提起了這個熟悉的名字,「為什麼阿不思·鄧布利多那麼喜歡你?」
  • 漫威英雄化身為萌物,這隻蜘蛛怕是黑寡婦的原型吧
    當漫威英雄化身為萌物又是什麼樣的形象呢?註:不能說是萌物,而是現實萌物仿照漫威英雄,有的是直拍案例。綠色松鼠與綠巨人的形象綠巨人龐大而又威嚴,復聯中堪稱是一線戰力。即使是斯塔克的反浩克裝置也不能夠拿浩克怎樣。浩克可以說是皮糙肉厚,也是復聯物理傷害最高的一位。旁邊的松鼠,確實另一個形象。很難想像他的主人居然會用染色劑,淡綠色的松鼠確實值得一看。
  • 南極萌物匯 飛翔的南極精靈們
    (原標題:南極萌物匯 飛翔的南極精靈們) 南極萌物匯 飛翔的南極精靈們
  • 新晉萌寵,愛微笑的水下萌物「六角龍」,這麼萌的它到底該如何養
    照片上這個看起來非常萌,像是在衝你微笑的動物看起來是不是非常可愛呢?它的名字叫做六角龍,是一種鈍口螈科。最開始它來自於墨西哥,後來因為它長得非常萌,所以被運往全世界各地,成為了一種非常可愛的水下萌寵。因為這種六角龍的樣子非常的呆萌可愛,所以導致很多人都將它帶回了家中,成為了一種在家中飼養的水中萌寵。六角龍魚剛才說過了,雖然它是在水中生活的一種萌寵,但是它並不是魚,而是一種蠑螈。我們能夠發現它的頭上長有6個角,但是其實這6個角是它用來呼吸的鰓而已。
  • 動漫中的「萌物」們,企鵝、小鳥、小黃人等,你最喜歡哪一個?
    小夥伴一定看過許多以「動物」為主角的動漫吧,如《快樂的大腳》、《憤怒的小鳥》、《小黃人》等,你看過哪些,最喜歡裡面的哪個「萌物」呢?1、《快樂的大腳》,主角:企鵝。2、《小黃人大眼萌》,主角:小黃人。小黃人總是忠誠地為主人提供各種服務,兢兢業業,毫無怨言,直到它們失手「害死」每一任主人。動畫《小黃人大眼萌》講述了小黃人的歷史以及他們要找到強大的新主人,並輔佐他完成作惡事業的故事。3、《憤怒的小鳥》,主角:小鳥、小豬、神鷹。
  • 《異星覺醒》外星生物特輯 萌物變惡魔吞食人類
    《異星覺醒》外星生物特輯 萌物變惡魔吞食人類 外星生物從萌物到惡魔的演變震撼驚豔,成為科幻電影史上又一經典形象。 《異星覺醒》講述的是人類首次發現來自火星生命並將其喚醒,但外星來客並非天使而是惡魔,肆虐空間站與人類生死對決,更可怕的是連地球安危都受到威脅。此番發布的特輯就聚焦太空浩劫的根源。 特輯詳細揭秘這個從休眠的單細胞演變成高智商外星惡魔的過程。
  • 萌物爆紅,光看背影看不出是什麼動物!正面可愛又搞笑
    超萌的樣子感覺不像是現實存在的,而是某個卡通裡面的人物。不少人一開始看到它的背影照片,也會難以看出它是什麼生物,是貓咪、狗狗還是小熊,因此引起了巨大討論。其實,它是一隻狗狗,只不過長得比較特別!正因為這個特別的外表,迅速在網上爆紅。這只可愛的狗狗叫Dúi,生活在越南。它不張嘴的時候,真的像一隻藍貓。
  • 純愛推文:《我開動物園那些年》同類型萌物文
    大家好,上一篇《我開動物園那些年》同作者推文之後,有人問我有沒有同類型的萌物文,老書蟲素言當然有了,今天給大家分享幾篇萌物多多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歡。NO1《撿回一群神獸後我暴富了》——喚舟(暴躁青龍筵青x佛系店長肖宸)一句話簡介:我至今不知自己是巨佬。文案:肖宸只想好好經營寵物店,直到本店成為屯裡最強。
  • 崩壞3:哪些4星肝物裝備適合萌新?艦長:肝到了,還是要抽補給
    在《崩壞3》中,肝物裝備是通過花時間、體力等方式免費獲得裝備的,而最近,有艦長說「去做肝物裝備是浪費萌新體力,做到來後面又沒用的,還不如做主線拿水晶。」雖然他說的有點道理,但是有些肝物裝備對於萌新來說還是值得肝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哪些肝物裝備適合萌新,盤點一下哪些值得萌新肝。
  • 從風靡全球的熊本熊說起:科學解釋「萌」的意義
    各種「萌物」不僅吸引人們,風靡大街小巷,還帶來了巨大的商機。為何巨大的自然災害後,人們這麼關心他?「福神」熊本熊熊本熊是一種「福神」( yuru-kyara,ゆるキャラ),是日本人創造出來的,用來代表從城鎮、城市、機場到監獄的一種可愛形象。六年前,熊本縣的知名度還沒這麼高。但在2010年,日本鐵路局計劃將新幹線延伸到熊本縣,城市的管理者急於藉此發展旅遊業。
  • 南極萌物匯|過年七天樂,南極動物也歡樂
    (原標題:南極萌物匯|過年七天樂,南極動物也歡樂) 南極萌物匯|過年七天樂
  • 深海萌物:海兔知多少?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深海萌物:海兔知多少?但潛水時也要小心謹慎,免得被這個深海萌物襲擊。本文由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高級教師李豔芝進行科學性把關。來源:新華網科普有你想看的精彩網頁、微信掃碼立即領取杭州健康碼↓↓防疫權威讀物來了!
  • 《海底總動員2》今日上映 一大波海洋萌物來了
    海洋萌物集結,章魚哥搶鏡《海底總動員》中,經常健忘卻又很愛嘮叨的藍唐王魚多莉令人印象深刻,而《海底總動員2》講的就是她的故事。多莉在一次掉入暗流後與父母失散,跟尼莫和馬林父子成了鄰居,一直相互照顧。而多莉的兩位兒時朋友則以呆萌取勝,鯨鯊運兒巨大威猛卻因為視力不佳經常撞牆,白鯨貝利擁有雪白討喜的可愛外形,但智商也是一般的,總有一股反差萌。此外,兩隻插科打諢的海獅則是賤萌賤萌的,有觀眾笑言這倆就像是《瘋狂動物城》中的樹獺,絕對的「網紅」潛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