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 IS MORE」利郎輕時尚的重度出擊

2021-01-11 FX168財經網

  從2002年的「簡約而不簡單」到2016年的「LESS IS MORE」,利郎男裝對於其品牌定位升級和未來產品業務組合的規劃思路或已全面成型。簡單來看,基於年輕化戰略為指引,升級「品質」+「設計」兩個核心分支:一方面擁有優異的供應鏈(工藝和面料)能力,另一方面讓自己在設計上即「原創時尚」走得更深。

  從西裝品類業務出發,到涉及男裝全品類研發涉及、製造、銷售,創立32年並完成上市的利郎已經成長為中國男裝行業的參天大樹。利郎的成長過程,橫跨了中國整個服裝產業的發展與變遷。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服裝產業起步,到新世紀初企業品牌狂飆突進,到06年開始國際時尚服飾巨頭入場,本土服裝依靠生產成本和渠道規模優勢與之競爭,再到電商興起,商業地產發展減緩,12年開始服裝行業整體進入去庫存周期,最後到移動電商興起,代際消費切換,多渠道複合業態成為新消費價值深度挖掘的重要武器。

  作為中國本土男裝領先品牌,利郎幾乎看準了服裝行業的每一次變革浪潮。新世紀初中國企業品牌意識覺醒,利郎率先提出「商務休閒」的服裝品類概念,開啟了中國服裝行業品類戰略的起點。2016年,基於移動網際網路興起,代際消費切換的洞察,利郎推出新潮時尚的LILANZ LESS IS MORE(輕時尚)系列。直到2018年,中國服裝行業發展出現巨大分水嶺,年輕時尚化越發明顯。

  利郎推出LESS IS MORE(輕時尚)系列的背景是,中國服裝行業完成去庫存周期。利郎2018年全年營收31.7億,利潤7.51億,營收和利潤雙雙創新高,實現轉型七年以來最快增長。移動網際網路興起,以90後為代表的新消費群體崛起,彼時中國的消費處在一個特殊的變化階段,從結構到品牌到整個供應鏈和生產製造都同時在升級。

  無論從哪個維度來看,2016年的利郎都在面臨成長突圍的關鍵節點,需要打破過往成功路徑的依賴,去適應擁抱新消費,創造新的長期價值。利郎提出LESS IS MORE理念,正是在這樣一個歷史性的時刻。簡單來看,以90後新消費群體為核心,為年輕化戰略為方向,升級「品質」+「設計」兩個核心分支:一方面擁有優異的供應鏈(工藝和面料)能力,另一方面讓自己在設計上即「原創時尚」走得更深。重點在於前臺和後臺的耦合:利用成熟的渠道規模將業務上的數據系統地匯聚起來,挖掘更多消費者價值;同時在後臺繼續發力,推動供應鏈效率和品質的提升,進入新的增長通道。

  從產品業務型公司到擁有自己的時尚運營體系平臺,這是利郎破繭成蝶的關鍵。

  什麼是LESS IS MORE

  20世紀30年代著名的建築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說過的一句話,意思是「少即多」這是一種提倡簡單,反對過度裝飾的設計理念。包浩斯校長格羅皮烏斯表示,僅僅在產品的外觀上加以裝飾和美化,而不能更好的發揮產品的功能,那麼這種美化就有可能導致產品的形式上的破壞。而利郎中國總裁王良星曾在華麗志專訪中對服裝LESS ISMORE理念有更具體的闡述—

  王良星坦言,服裝企業的自主設計不能局限於款式、工藝、版型,面料反而是最關鍵的環節。面料革新,是支撐「創意轉化」的基礎。

  「以前中國大部分服裝企業都是做ODM,利郎最初也沒有面料研發能力。但當國外設計師加入後,整個企業的供應鏈卻無法支持他們的創意轉化」,王良星解釋說:「如果不做自己的面料研究所,在服裝款式設計上很難有大突破,很多樣衣可以開發出來,但無法按照樣衣標準達到量產。我們從海外招募了很多工程師,一邊嘗試一邊摸索做。」

  ——《低調轉型七年後迎來銷售增長新高峰,利郎都發生了哪些變化?華麗志專訪利郎總裁王良星》

  利郎LESS IS MORE的理念,是從規模化發展到更關注精細專業化發展,從品牌的形象力更新到更致力於品質力創新。用王良星的話說就是,要做最好的設計、版型和舒適度,這樣的目標需要有優秀的創意、先進的供應鏈做支撐。

  少即是多,即更聚焦創新產品力

  觀察日本的消費升級發現,當經濟進入中速階段,人均GDP達到8000美金,消費升級才真正進入開始。2016年,中國人均GDP達到8000美金,服裝的消費能力和意願都在不斷提升,人們追求更具品質,更為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服裝的需求也越來越個性化、精細化。

  早期中國服裝品牌和國際巨頭競爭更依賴成本優勢和渠道規模,而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中國的服裝產業鏈已經非常成熟,現有品牌面臨著同質化挑戰。利郎提出的LESS IS MORE服裝理念,意味著做精、做深,具體表現在新材料的研發投入,以及現有面輔料的深度開發。

  利郎成立面料研究所,產學研合作,聚合400多名國內外頂級研發設計專家,對製版中心、工藝中心和工廠進行了分級,從源頭的紗線、面料、印染到後期實驗室檢測,LESS IS MORE所做的是後臺更深的供應鏈技術創新、更好的產品創新,同時更適應新消費者在前臺對於產品性價比和品質體驗度的預期。

  以1s單手速脫爽滑T恤為例,它是利郎去年秋季推出的創新明星單品,它的面料是歐洲灌木木質漿液經過混紡環保工藝處理後,重組的純天然木質纖維,爽滑柔軟又垂懸抗皺,乾爽利落、單手穿脫僅需1秒的特點,正契合了年輕客群「慵懶隨性」的追求。

  企業的本質是持續創新,創新的本質是重組+突出性。利郎LESS IS MORE的核心就是最強的創新產品驅動一切,這也正如科特勒所說的市場營銷的本質——提升產品力創造顧客價值和顧客契合,讓銷售變得多餘。

  少即是多,即減少多餘的情感設計

  產品是功能的載體,經過了早期去裝飾只重功能的極簡主義演化,現代的簡約設計產品還需滿足用戶一定的情感需求。但切記不要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高度提煉的核心要素重組減少多餘的情感設計創造突出性。

  服裝行業,它不僅是製造行業,更是創意行業。自創產品IP是利郎LESS IS MORE最重要的變革突破,以消費感知為導向,用「單品/單系列的IP形象」來傳達產品優勢,通過產品的符號化IP,呈現產品的差異化,從而以不同的風格吸引不同的消費者。

  利郎商品企劃總監王俊宏認為,IP創造是服裝行業沉澱出的除了品牌年輕化及精明消費以外的第三個趨勢。他表示,「如今,不論是跨界合作、形象聯名還是自創極致單品,各品牌都在努力塑造自己的人物性格,以獨立鮮明的「情緒態度」展現於眾,搶灘心智資源。作為衣食住行之首,服裝行業也同樣在以多元大膽的方式連結品牌與年輕人。」

  在探討什麼才是真正的「少即是多」時,人們總是陷入研究功能的多少對產品的簡約性有何種影響的怪圈。但也許LESS IS MORE設計上的簡約性與產品功能數量無關,而與我們思考方式有關。

  少即是多,即更注重用戶的體驗

  廣義的「設計」無處不在,而狹義的「設計」歷史始於宮廷。脫離溫飽問題的貴族,需要更加精緻的產品來提高生活品質,於是有了精美的刺繡壁毯,造型奢華的家具的出現。

  而隨著時代變化,工業拉開了現代化的帷幕。貴族不復存在,設計回歸民間,設計變成由成本、環境、文化、市場需求、品牌等因素構成的框架,能否在這個框架中填滿缺失的空隙,準確抓到用戶的痛點解決掉問題,這是利郎LESS IS MORE始終錨定的方向。

  換一種角度來看,LESS IS MORE不是設計某一樣具體的東西,而是處理好服裝與人之間的關係。

  深度了解,挖掘需求:

  網際網路時代大數據的搜集、存儲和利用存在巨大的想像空間,成熟的會員體系背後是一個充滿前景的金礦。亞馬遜是打造會員體系的排頭兵,從中也可以看到會員體系對公司整體生態建設的重要意義。

  2004年,利郎開始打通分析銷售數據和會員管理體系的數據,深度了解消費者。目前利郎的會員數量達到400萬人,成為利郎深度挖掘消費者需求的源泉。利郎的商品企劃部門、銷售部門、商品研發部門會分別對消費者和市場做調研;調研對象分為「存量消費者」和「潛在消費者」兩大模塊;收集整理後,三個部門一起碰撞,確定每季的商品企劃案。

  使用視覺效果傳遞更多信息

  無意識設計的提出者深澤直人曾說過,如果行為中的不連續導致的的小問題都得到了解決,那一切都會運行地順暢自然。

  在新消費時代下,如何讓顧客對產品產生瞬時粘性是利郎LESS IS MORE(輕時尚)關注的重點。因此,利郎輕時尚借產品、場景、互動體驗等多樣化的服務,打造視覺生態系統讓產品與消費者『說話』,使得消費者在極短時間內Get到產品立體式的信息,通過潛意識完成用戶與產品的互動從而促成更高的購買決策率。

  不僅如此,走進利郎輕時尚LESS IS MORE還會發現,為完善門店形象的宣傳效果,整體的店鋪風格更為靈動活潑。大開間的空間場景設計,立體玻璃線條,黑白灰主顏色搭配,木質結構邊框,圍繞「舒服為本、舒心而生」設計哲學,給消費者不一樣的視覺衝擊。

  早期網際網路未普及時,人們對這個新興的世界存在著信息饑渴。現在的網際網路在形式上與早期有很大的不同,大部分的信息來源於人與人交互的結果,各類信息真正爆炸起來。人們對信息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他們開始選擇更有價值的內容,這種選擇的過程也由於信息的爆發讓人疲勞。

  一直以來,利郎都專注於打造簡約的服裝產品,這種對於「簡約」的追求已經延伸到產品之外。利郎LESS IS MORE的提出,是充分認識到單一產品與技術很難使自已保持生命力,而它的策略就是產品保持領先,再強化自已的各類創新產品和服務鏈。

  從男裝的IP元素設計、面輔料工藝研發到門店的功能服務,在利郎LESS IS MORE的世界中,創新意味著消除多餘的元素,進而凸顯必要的元素,精煉而意繁,真正達到LESS IS MORE-少就是多。


相關焦點

  • LESS IS MORE:利郎男裝的時尚創變
    從西裝品類業務出發,到涉及男裝全品類研發涉及、製造、銷售,創立32年並完成上市的利郎已經成長為中國男裝行業的參天大樹。利郎的成長過程,橫跨了中國整個服裝產業的發展與變遷。作為中國本土男裝領先品牌,利郎幾乎看準了服裝行業的每一次變革浪潮。新世紀初中國企業品牌意識覺醒,利郎率先提出「商務休閒」的服裝品類概念,開啟了中國服裝行業品類戰略的起點。2016年,基於移動網際網路興起,代際消費切換的洞察,利郎推出新潮時尚的LILANZ LESS IS MORE(輕時尚)系列。直到2018年,中國服裝行業發展出現巨大分水嶺,年輕時尚化越發明顯。
  • Less is more|你的生活簡了嗎?
    03「Less is more」 原本是上個世紀德國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針對建築設計而提出的理念,卻在今天被越來越多的人奉為了一種極簡生活哲學。也許我們經歷了繁華之後,的確應該安靜下來,靜靜的思考,哪些才是我們生命中的最重要。這個商業的社會,看中的是我們的錢包。這個商業的社會,很多事情都可以用來交易,包括感情。
  • 【在線速遞】ICU,Less is more?
    It may be stated that simply collecting less data is a childish suggestion and that all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use more data to improve treatment. I beg to disagree.
  • 世界上最值得參與的新鮮事 -「平溪天燈」
    ▲臺灣祈天燈帶來希望臺灣元宵節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節慶活動是「南蜂炮、北天燈」,指的是臺南蜂炮和平溪的天燈,每年舉辦的「新北市平溪天燈節」被美國知名電視頻道 Discovery 評為世界第二大節慶嘉年華,曾在2013年被CNN 選為全世界最值得參與的 52 件新鮮事之一。
  • 蕭伯納鋼筆如何在LESS IS MORE的鋼筆行業裡生存?
    Less is more的迷思「Less is more,less is better」這個命題,在今天電子化和快速被解構的時代,更有值得重新思考的意義。我們相信,很多物品未必過時,只不過需要被重新設計,才能適應這個時代的需求,彰顯它新的價值。
  • 喬雅登「豐顏+緹顏」玻尿酸:中重度法令紋的剋星!
    喬雅登「豐顏+緹顏」玻尿酸:中重度法令紋的剋星!法令紋是個老梗了,但是麗格君久玩不壞!無論年齡大小,男女老少、胖瘦美醜,它普遍存在於人群中,時刻提醒我們的顏值已經到了跌停板,祛法令紋就是一個迫在眉睫的事情。
  • 復盤2020:拾級而上,利郎為商務男裝重塑新起點
    利郎作為脫口秀的特邀合作夥伴,攜手利郎代言人韓寒、主持人蔡康永、辯手傅首爾與路人展開了一場關於自我、社交、情感的犀利對話,為每一個焦慮的成年人,以最誠懇的態度,傳遞人生向上的力量。   仔細琢磨,脫口秀中關於人生諸多方面的探討及其中傳遞出的積極態度與利郎向上的理念顯然有些不謀而合。
  • LESS IS MORE-《斷舍離》讀後感
    由於生活裡的物品變少了,生活也就變得更加簡單,讓生命的主角「我」凸顯出來。斷舍離就是通過收拾自己的居住空間,讓自己從看得見的世界走進看不見的內心世界。表面上是一種「家居整理術」,實際上是一種「人生整理觀念」。斷就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就是捨棄到處泛濫的破爛;離就是脫離對物品的執念。從小處著手清理物品,表面上是丟掉雜物,而實質是丟掉內心多餘的執念。
  • 英語詞組辨析:no more…than與not more…than區別
    A. not more B. no more C. not less D. no less   選對此題,至少要弄清兩點:一是下文的語境,二是 not morethan, no more than等結構的含義。
  • 英語詞彙指導:no less than,no less...than,not less than的區別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英語詞彙指導:no less than,no less...than,not less than的區別 2012-12-13 20:57 來源:可可英語 作者
  • 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是如何讓好人變成惡魔的?
    「斯坦福監獄實驗」設計得好嗎?意義在哪? 知友:菲利普·津巴多 「心理學家,美國心理協會前主席、斯坦福監獄實驗建立者 」First, regarding some of my personal views on 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 時尚女王Queen S紅毯不撞衫無山寨
    原標題:不撞衫無山寨 看時尚女王Queen S紅毯怎麼穿   從「緋聞女孩」晉升為時尚辣媽布萊克
  • 「初哆咪育兒」孩子,你的「特殊」讓我看到存在的意義!
    如果,你生了一個所謂「特殊」的孩子,你會如何看待他的不一樣?你是否能承受眾人的眼光與評價?小名是我在長照心理服務一個重度自閉症外加重度智能障礙的小二生,無口語的他,不是發出一一啊啊聲音地抓著媽媽的手討吃的,就是流著口水看著手機傻笑,或不斷的自我刺激,咬東西,捏掐他人….生活似乎就是這樣一天過一天的讓自己無所事事的長大。
  • 50% 醫生誤認「甲減」的「假減」:低 T3 症候群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非甲狀腺疾病也會影響甲狀腺激素水平,使患者甲狀腺功能檢查呈現類似「甲減」的表現,如 T3(或 T3、T4)降低,常常被臨床誤診為 「甲減」,但此類病人並非真正的「甲減」,補充甲狀腺素之後非但不能使病情緩解,相反,往往會導致原發病的病情加重。何為「低 T3 症候群」?
  • 「因此」、「所以」英語怎麼說?五分鐘讓你完全搞懂
    「因此…」、「所以…」最常見的英語說法是therefore或so。但其實還有更多用法可以來表達「因此..」、「所以..」的英語。以下整理了四種「因此…」、「所以…」的英語用法,趕快學起來增強英語能力吧!
  • Less is more | 少即是多?
    當日益膨脹的物慾、眼花繚亂的資訊、數不清的人生選項在我們身邊盤旋時;當我們已經擁有無數,卻依然感覺一無所有時,別忘了幸福的四字真諦——「少即是多」(LESS IS MORE)「Less is more」,出自德國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的名言。密斯•凡德羅是與賴特、勒•柯布西耶、格羅皮烏斯齊名的20世紀中期全球最著名的四位現代建築大師之一。
  • Less is more,TCL冰箱超低噪音詮釋極簡主義生活
    Less is more,TCL冰箱超低噪音詮釋極簡主義生活 字號:TT 2020-05-27 11:37 作者:之禮 來源:家電網 家電網
  • 張紫寧同款真無線耳機,1MORE 舒適豆簡評!
    ——萬魔(1MORE ) 萬魔耳機屬於產品耳機品牌裡面很「特別」的存在。推出的耳機單品並不多,但是每一款都很經典,兩年前入手的1MORE 時尚豆·stylish,現在還在「服役」。
  • Less is more,極簡主義,和BRUNE
    就像他們偏愛的BRUNE一樣,雖然它只是一臺加溼器,但它用90年的時間,偏執的追求一種極致,它似乎比那些極簡主義的倡導者還要了解:Less is more什麼應該Less,什麼才是真正實現more。此時的這個世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高喊「Less is more」的口號,為自己貼上「極簡主義者」的標籤;然而,真正的極簡主義,即不是時尚代碼,也不是時代潮流;他只是一個更懂得生活的人,開始學會,正視與周圍一切的關係,嘗試真正面對自己的內心,在有限的時間裡,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
  • 「晚安」就在一次次日升月落裡,再愛一次人間
    抱著「煙火一般,但還是想把人間看遍」的想法,去迎接每個新的一天。一生三萬天, 開心多一天,不開心就會少一天。Embrace the idea of "fireworks, but still want to see all over the world", to welcome every new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