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飯前禱告,中國人飯前拍照,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這已然成為了天朝獨有的一種攝影文化。當然,對於一個熱愛美食的吃貨來講,每到飯點兒刷微博往往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滿屏的各種美食照片,有的誘人,有的,則並不會引發自己太多的食慾。今天,我們就用一群吃貨的故事,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將美食拍得更誘人。
·美國人飯前禱告,中國人飯前拍照
嚴謹的說,ZOL數碼影像團隊,是由一群吃貨組成了,有的吃遍北京,犄角旮旯,哪兒有好吃的他全知道;有的,微微偏胖的大C,則已經開始吃遍世界了。每到中午,這群吃貨都會非常惆悵,往往要耗費半個小時在討論中午吃啥這種問題上。今天中午,在最終否定了開封菜、大M、劉先生牛肉麵、大碗田之類距離較近的小店之後,我們來到一家性價比還不錯的餐廳,點菜吃…
我們是一群飯前拍照的吃貨
面對一桌拿出手機就開拍的同學,筆者先分享一個最簡單、卻又能極大提升拍攝效果的小技巧:親,先把攝像頭擦擦乾淨再拍,本來手機攝像頭的鏡頭就小,你還不讓它看清楚...以下是效果對比:
鏡頭上有油汙,看來我需要一支強力控油潔面...
好了,從最簡單的技巧開始,我們一步一步的來探討如何拍出更漂亮的美食照片。本文除了最後一頁的照片是由單反拍攝之外,其他所有照片,均由手機拍攝,請畫質強迫症患者直接跳轉至尾頁。
·普通吃貨,用手機拍個大概
對於絕大多數拍飯er來說,作案工具當然首選手機,至於光源和環境,只能是聽天由命,並沒有太多發揮的空間,能拍到清晰的、不算太暗的照片,就已經很好了,於是我們經常在微博中看到這樣的美食照片:
高階手機,隨意拍的話,也就這樣了
大哥,你想要表達什麼?
你看,還抖了...
其實,稍加注意,比如了解一些構圖、角度、曝光的技巧,你會收穫更多小夥伴兒們的口水。首先,如果感覺拍出來的照片太暗,可以調出拍攝菜單,找到曝光補償這一項,嘗試增加一些曝光量試試看。
曝光補償是自動相機上控制曝光的最主要工具
在白色桌面、盤子上拍美食,往往會曝光不足,應適當增加曝光
正常曝光下的沙拉,美食主體稍稍暗了一點
加點兒曝光補償,沙拉瞬間美味多了
從上面的對比圖來看,在遇見白桌子、白盤子時,我們只需要適當的增加曝光補償(深色則減),就可以很容易的拍攝出更好看的美食照片。另外,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相機可能會自動開啟閃光燈補點兒光,這樣拍攝出來的照片,效果其實挺慘的,光太硬不說,還直接將餐廳的美好氣氛完全抹殺掉了,因此,筆者建議大家在拍攝美食的時候,關閉閃光燈,有時可能會虛,手拿穩會好點兒。
左邊這個開閃了,完全木有食慾啊...
另外,在室內拍攝美食的時候,我們經常會得到一些顏色很怪異的照片,有時會偏黃,有時會偏藍,這是因為餐廳內的燈光偏色造成的,通常,白熾燈(燈泡)會偏黃(暖色)、螢光燈(燈管兒或者節能燈)會偏藍(冷色)。那麼,如何得到一張顏色正常的照片呢?此時,我們可能需要手動調整手機的白平衡,嘗試白熾燈或者螢光燈,或許會有驚喜。
手機拍照,也能調白平衡
不同白平衡下的色彩還原效果
小技巧:你知道嗎,iPhone是可以鎖定曝光和對焦的(筆者的XX機木有,賣腎ing...),長按屏幕就好了,這個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給了蘋果拍飯黨更多的控光空間。
·文藝吃貨,用手機拍出感覺
上一頁我們講了如何獲得正確的曝光和色彩還原,對於有追求的拍飯黨來說,我們還需要注意拍攝的角度以及視覺中心點的選擇,這樣,才能凸顯我們內心不同尋常的文藝氣質。至於構圖、找拍攝角度,這個,並沒有太多的參數可循,不過倒是有幾個常用的技巧,供大家參考。
將白色的盤子作為背景,效果會很好
首先,拍美食,我們當然要突出美食,因此,如果桌面上堆滿了各種菜,在構圖上,我們就需要有適當的取捨,比如,突出其中看上去最漂亮的那一個。另外,如果一個盤子裡面全都是形狀差不多的東西,不如丸子、餃子、大蝦等,我們可以用筷子夾起其中的一個,湊近相機拍攝,會獲得更好的視覺焦點。
這個,構圖有些太隨意了,讓人找不到重點
突出其中一個菜,其他的做陪襯,效果會好一些
夾起一個香腸,靠近相機拍,都聞到香了...
拍飯的整體,不如選擇其中最精彩的局部
這盤海鮮飯,最突出的,就是蝦了
近距離拍攝,手機也能有點兒淺景深效果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常見的突出視覺中心的拍攝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拍食物的細節了,此時,我們可能需要開啟手機的微距功能,以便更近距離的拍攝。在湊很近拍攝食物的時候,手機也能夠獲得一定的淺景深效果,背景會稍稍有些虛化,拍出來跟單反效果一樣,當然會顯得更加文藝啦。
·攝影文藝吃貨,來補個光先
有句略裝13的話是這樣說的:攝影,是光影的藝術。對於那些自詡對攝影有追求的朋友來說,即便是餐前拍飯,也關係到攝影者的自我修養,不能草率行事。光線不夠,角度不好,怎麼辦?
小夥伴們,上!
沒關係,小夥伴們的手機、Pad也是很好的補光工具。目前已經有那種將平板變身柔光箱的軟體,但是,即便沒有這類軟體,我們也可以將任何擁有背光的屏幕變成柔光箱(電子墨水屏就算了)——只需要導入一張純白色的照片就可以了:
平板變身柔光箱
貌似補光效果不明顯...別急,還有妙招
好吧,看來與餐廳的環境光相比,平板屏幕的亮度還是低了點兒,沒關係,還有辦法,大家的手機應該都有補光燈吧(可以常亮的LED,氙氣的那種就算了...),打開試試看,如果覺得光線太硬,用紙巾充當柔光罩(小編,你能不那麼寨嗎?):
讓小夥伴在側後方補個光
平淡的照片,立刻「油潤」了
在食物側後方,用手機的手電筒給食物打個側逆光,效果大家也看到了,美食的質感立刻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至於手機補光燈的亮度如何調節,很簡單,太亮的話,離遠點就好了...
用小夥伴們的手機,在食物側後方補光
同上
攝影偏執狂說:要有光,於是,拍飯也變成了補光的遊戲,這其中的樂趣,拍飯族們一定會樂此不疲(前提是你能忍住不斷騷動的食指…)。好了,餐廳拍飯的環節,到此就結束了,下面,開飯啦!
瞬間...
這餐廳的光線吧,還是慘了點兒,手機的畫質吧,還是淡了點兒。作為一群數碼影像事業部的吃貨,我們並不滿足於此。在匆匆吃完正餐之後,我們轉戰麵包店,買了個還算精緻的蛋糕,打算回到影棚裡面用專業器材繼續過癮...
·專業攝影吃貨,影棚裡拍大片
對於自詡有追求的攝影宅來說,面對精美的蛋糕,你最想做的事,不是吃掉它,而是先給它拍個私房大尺度全方位寫真,再——吃掉它。(在這個環節,請允許筆者使用全幅單反+百微鏡頭...)
在普通燈光下,蛋糕是這樣子的,挺好看,但不夠好玩
轉戰小黑屋,側逆單燈,效果立刻高貴很多
與白色桌面與背景相比,筆者更偏愛酷酷的黑色,先忍住口水,在蛋糕的側後方架上一盞燈(影視閃燈,配標準尺寸的柔光箱),拍出來就是上面這個樣子,效果還不錯,但個人感覺蛋糕的陰影處太黑了,於是,神秘的補光工具正式登場:
神秘工具:用裝蛋糕的硬紙殼DIY的反光板...注意看蛋糕
別看工具糙,效果絕對好!
在用了三塊「反光板」之後,最終效果如上
用單燈打個側逆光,再加上幾塊硬紙殼DIY的反光板,我們就可以拍攝出還算不錯的效果。由於上了價值過萬的專業器材,畫質以及整體效果自然要比手機拍的好上很多(後面筆者想用手機在同一角度補拍一張,看能否得到類似的效果,可惜,蛋糕已經下肚了...下次吧,我保證)。
從上方俯拍,效果也不錯
歪著拍,留點兒白,方便寫個字兒什麼的...
尋找有趣的細節
拍局部,建議手動對焦
側逆光能很好的表現物體的質感
好了,到此為止,拍攝美食的小技巧筆者已經分享得差不多了,除了最後一頁照片是使用單眼相機拍攝之外,之前所有照片,均由手機拍攝。通過以上對比我們可以看出,花點兒心思,再輔以簡單的道具,我們用手機也能獲得不錯的效果。在此希望各位拍飯族們以後能拍出更漂亮的美食照片,收穫更多小夥伴兒們的口水!
俗話說的好,美國人飯前來禱告,中國人飯前忙拍照,這的確是一種不太好評價好壞的習慣,不過我們今天只談方法,不談別的。